第三百三十八章 又到老酒吧,考察法国酒庄
离开汉堡后,唐·本杰明一行驱车前往多特蒙德。鲁尔区的公路两旁,废弃的矿井架与现代化的工厂交替出现,黑色的煤渣路变成了平整的柏油路,诉说着这座工业城市的变迁。
傍晚时分,他们抵达多特蒙德市中心的老矿灯酒吧。这家酒吧是鲁尔区矿工们的聚集地,门面是复古的铁皮设计,门口挂着一盏生锈的矿灯,墙上贴满了黑白照片,记录着矿工们的工作与生活。
推开门,酒吧里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啤酒的醇香和烤猪肘的香气。矿工们穿着工装,喝着啤酒,大声聊着天,偶尔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唐·本杰明穿着休闲装,与这里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但他毫不在意,径直走向吧台。
酒吧老板是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留着络腮胡,看到唐·本杰明,笑着说道:“先生,看你样子应该不是第一次来?要喝点什么?”
“给我来一扎黑啤,”唐·本杰明说道,“另外,给全场的客人各上一扎啤酒,算我的。”
老板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好嘞!您真是大方!”他朝全场喊道,“各位,这位先生请客,每人一扎黑啤!”
酒吧里立刻响起一阵欢呼声,矿工们纷纷朝唐·本杰明举杯:“谢谢先生!”
唐·本杰明拿起一扎黑啤,随意找了个空位坐下。杰森、罗伊、帕克则在酒吧门口等候,确保他的安全。
就在唐·本杰明品尝啤酒时,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还以为你再也不会来这里了呢!”
他抬头一看,只见克拉拉站在面前,穿着蓝色的工装,榛子色的眼睛明亮动人。她是隔壁钢铁厂的质检员,上次唐·本杰明来多特蒙德时,两人曾在这家酒吧相识。
“克拉拉,好久不见。”唐·本杰明笑着说道,“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你。”
克拉拉在他对面坐下,拿起他的啤酒喝了一口:“我每天下班都会来这里喝一杯。你呢?这次来多特蒙德是为了看球赛?”
“不是,就是随便逛逛。”唐·本杰明说道,“你还好吗?钢铁厂的工作还顺利吗?”
“挺好的,”克拉拉说道,“就是最近钢铁价格涨得厉害,厂里的订单多了,有点忙。对了,这是我的朋友索妮娅,上次你们也见过的。”
索妮娅是一位金发女孩,穿着汽修服,手里拿着扳手,笑着说道:“你好,好久不见。上次你来得太匆忙了。”
“你好,索妮娅。”唐·本杰明说道,“很高兴再见到你。”
索妮娅坐下后,三人聊起了足球,索妮娅是多特蒙德的球迷,克拉拉也是多特蒙德的死忠。“多特蒙德这个赛季的表现不错,就是防守有点问题,”克拉拉说道,“如果能加强防守,说不定能拿到德甲冠军。”
唐·本杰明点点头:“多特蒙德的年轻球员很有潜力,比如贝林厄姆,技术很好,就是经验不足。不过,他们的进攻很犀利,罗伊斯和哈兰德的配合很默契。”
“哈兰德要去曼城了,真是太可惜了,”索妮娅惋惜地说道,“如果他能留在多特蒙德,说不定能帮助球队拿到更多冠军。”
“足球运动员的转会很正常,”唐·本杰明说道,“最重要的是球员能在新的球队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而且,多特蒙德的青训很好,还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球员。”
克拉拉突然说道:“这酒得配着烤猪肘喝才地道,我去让老板上两份。”她起身走向吧台,很快就端着两份烤猪肘回来,金黄的外皮酥脆,香气扑鼻。
“快尝尝,这是多特蒙德最正宗的烤猪肘,”克拉拉说道,“不吃烤猪肘,等于白来多特蒙德。”
唐·本杰明拿起刀叉,切了一块猪肘放进嘴里,外皮酥脆,肉质鲜嫩,味道确实不错。“好吃,比我在伦敦吃的烤猪肘还正宗。”
三人一边吃着烤猪肘,一边喝着啤酒,聊着足球、工作和生活,气氛十分融洽。索妮娅兴奋地说道:“我最近谈恋爱了,男朋友是一名医生,人很好,下次有机会介绍你们认识。”
克拉拉笑着说道:“索妮娅也是终于找到幸福了,真为她高兴。不像我,还是单身。”她看向唐·本杰明,眼神中带着一丝暧昧。
唐·本杰明假装没看到,继续聊足球:“多特蒙德和沙尔克04以前的德比战很激烈,每次比赛都会吸引很多球迷,气氛非常火爆。”
克拉拉说道:“那当然!鲁尔区德比是德甲最激烈的比赛,每次比赛前,两家俱乐部的球迷都会互相调侃,但比赛结束后,大家还是好朋友。这就是足球的魅力,可惜现在很难看到了。”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夜。酒吧里的客人渐渐散去,克拉拉拉住唐·本杰明的手,眼神迷离地说道:“上次让你跑了,这次你可不准再跑了,除非你是个怂蛋。”
唐·本杰明哈哈大笑:“如果只是一夜情,我不会拒绝。但你想因此得到什么,那就不可能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克拉拉笑着说道:“是我睡你,不是你睡我。”她拉着唐·本杰明走出酒吧,坐上出租车,前往附近的酒店。杰森、罗伊、帕克则开着车,远远地跟在后面。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酒店的窗户洒进来。克拉拉醒来后,看了一眼身边的唐·本杰明,笑着说道:“没想到你这么厉害。我要去上班了,下次有机会再见面。”
唐·本杰明点点头:“路上注意安全。”他没有挽留,也没有过多的言语,这种露水情缘,对他来说早已习惯。
克拉拉穿好衣服,在他脸上吻了一下,然后转身离开。等她走后,唐·本杰明起床洗漱,然后下楼坐上了车。
“老板,我们现在去哪里?”罗伊问道。
“去法国,”唐·本杰明说道,“贞观集团准备收购啤酒品牌,我想去看看法国的酒庄,买一个有底蕴的酒庄,提升集团的社会地位。对了,罗伊,你给汉堡港的海因茨打个电话,让他邀请克拉拉入职,安排一个轻松、活少的工作,就说她是你的亲戚,得到了我的认可。”
罗伊有些惊讶:“老板,您为什么要帮克拉拉?”
唐·本杰明说道:“她是个不错的女孩,只是运气不太好。给她一份稳定的工作,让她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也算是一件好事。”
罗伊点点头:“好的,老板,我现在就打电话。”
车子驶上德国不限速高速公路时,杰森的眼睛瞬间亮了——作为曾经的拉力赛爱好者,他终于有机会释放对速度的渴望。一脚油门踩下,V8引擎发出低沉的咆哮,车身如离弦之箭般冲破空气阻力,时速表指针迅速攀升至220公里。窗外的白杨树化作绿色残影,鲁尔区特有的工业风与麦田的清新气息混在一起,顺着车窗缝隙涌入,带着阳光晒过的暖意。
“老板,您坐稳!这路段视野好,能再快点儿!”杰森双手稳握方向盘,目光如鹰隼般锁定前方路面。德国高速的沥青路面平整得近乎奢侈,即便以这样的速度行驶,车身也只传来轻微的路感震动,没有丝毫颠簸。
唐·本杰明靠在后排座椅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看着远处废弃的矿井架——锈红色的钢铁骨架在阳光下泛着复古的光泽,与不远处转动的白色风力发电机形成奇妙对比,像一幅新旧工业交替的动态油画。“不用急,安全第一。前面服务区有餐厅,我们去吃点东西再赶路,正好尝尝德国的公路美食。”
半小时后,车子驶入“莱茵河畔”公路服务区。服务区的餐厅是原木搭建的尖顶小屋,门口挂着铁皮打造的啤酒桶招牌,停车场里停满了重型卡车和家庭旅行车。推开门,暖黄色的灯光瞬间包裹住周身,空气中弥漫着烤香肠的焦香、黑麦面包的麦香和热咖啡的醇香,混合成让人食欲大开的烟火气。
“老板,这家的慕尼黑白香肠是招牌,得配着甜芥末和 pretzel(碱水面包)吃!”罗伊熟门熟路地拉着唐·本杰明找了个靠窗的位置,邻桌的卡车司机正用粗犷的嗓音聊着运输路线,手里的大杯黑啤泡沫快要溢出杯口。
唐·本杰明点了香肠拼盘、酸菜土豆泥和一杯科隆啤酒,看着服务员端上来的食物——三根油光锃亮的白香肠躺在白瓷盘里,外皮轻轻一咬就裂开,鲜嫩的肉汁瞬间在嘴里爆开;酸菜酸脆解腻,土豆泥绵密细腻,蘸上黄芥末,口感层次丰富得让人忍不住眯起眼睛。
“比伦敦餐厅里的‘改良版德国菜’正宗多了。”唐·本杰明咽下一口香肠,笑着说道。
“那当然!”罗伊一边大嚼碱水面包,一边说道,“德国人做香肠就像造汽车,讲究‘实在’,肉含量最少都得80%以上,不像有些地方的香肠,咬下去全是淀粉味儿。”
邻桌的卡车司机听到两人聊天,端着啤酒杯走过来,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说道:“朋友,听你们口音不是本地人?要去法国?”
“对,去波尔多看酒庄。”唐·本杰明举杯示意。
“波尔多!”司机眼睛一亮,“我去年拉红酒去过那里,那些城堡酒庄太漂亮了!不过你们要注意,法国高速限速严,可不像德国这么自由,别被交警拦下!”
“谢了兄弟。”唐·本杰明笑着回应,两人又聊了几句运输行情,司机才回到自己的座位。
“这种烟火气,比五星级酒店的晚宴有意思多了。”唐·本杰明看着餐厅里热闹的景象,感慨道,“天天待在顶层办公室,很容易忘了普通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老板说得对,”罗伊擦了擦嘴,“以前的时候,经常在这种公路餐厅凑活,虽然累,但心里踏实。现在日子好了,反而有点怀念那种感觉。”
“人总是这样,得到一些,就会怀念另一些。”唐·本杰明拿起咖啡杯,“不过重要的是,别丢了对生活的感知力。走吧,吃完继续赶路,争取天黑前到波尔多。”
车子驶离德国,进入法国境内时,风景彻底变了——鲁尔区的工业景观被连绵起伏的绿色葡萄园取代,一座座红顶白墙的城堡酒庄掩映在葡萄藤中,夕阳的金辉洒在叶片上,像镀了一层碎金。“前面就是香槟区了,”杰森指了指远处的酒庄,“要不要停下来尝尝香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用,直奔波尔多。”唐·本杰明摇摇头,“那里的酒庄更集中,历史也更久,适合我们的需求。”
抵达波尔多市区时,夜色已经降临。唐·本杰明没有急着入住酒店,而是让罗伊开车绕着老城区转了一圈——石板路上回荡着马蹄声,路边的葡萄酒商店亮着暖黄的灯,橱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红酒瓶,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葡萄发酵香气。“先找家中等规模的酒店住下,明天一早开始考察酒庄。”
第二天清晨,在当地葡萄酒顾问皮埃尔的带领下,唐·本杰明一行首先来到波尔多五大名庄之一的“玛歌酒庄”。酒庄的大门是雕花铁艺设计,门口立着两尊石狮子,沿着鹅卵石小路往里走,百年梧桐树枝繁叶茂,将阳光剪成细碎的光斑,远处的城堡式主楼透着典雅的贵族气息。
酒庄主人让-吕克·图内文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穿着定制西装,袖口别着珍珠袖扣,言谈间满是对酒庄的骄傲。“唐先生,欢迎来到玛歌酒庄。我们的葡萄园占地80公顷,只种植赤霞珠和梅洛,每一棵葡萄藤都有60年以上的树龄,年产量不超过3万瓶。”他带着唐·本杰明走进酒窖,成千上万的橡木桶整齐排列,空气中弥漫着醇厚的酒香,“我们的红酒只供给皇室、顶级餐厅和私人收藏家,从不对外出售。”
唐·本杰明拿起一杯2015年的玛歌红酒,酒液呈深宝石红色,摇晃酒杯时,挂壁的酒液缓缓流下,散发着黑醋栗、香草和橡木的复合香气。抿一口,单宁柔和如丝绸,余味悠长,确实是顶级红酒的水准。“图内文先生,我非常欣赏玛歌酒庄的品质,也理解您对酒庄的感情。如果未来您有出售的想法,贞观集团随时愿意给出最诚意的报价。”
让-吕克轻轻摇头,语气坚定却不失礼貌:“本杰明先生,玛歌酒庄已经传承了七代人,对我们家族来说,它不是商品,而是血脉的一部分。即便出价再高,我们也不会出售。不过,我们可以考虑与你们合作推出联名礼盒,用我们的红酒搭配你们的高端饮品,面向高端市场。”
“那太好了,我们很期待这样的合作。”唐·本杰明没有强求,他知道顶级酒庄对家族传承的重视,强行收购只会适得其反。
离开玛歌酒庄后,皮埃尔又带他们去了两家中等规模的酒庄——“拉朗德酒庄”和“圣埃美隆酒庄”。拉朗德酒庄的主人是一对年轻夫妇,他们的葡萄园占地30公顷,年产量约10万瓶,红酒主要销往欧洲和亚洲的中高端市场。“我们想出售酒庄,是因为想搬到巴黎发展其他事业。”男主人托马斯说道,“酒庄的酿酒设备是五年前更新的,酒窖能容纳5000个橡木桶,还有一栋可以改造成民宿的老房子,报价8000万欧元。”
唐·本杰明仔细考察了酒庄的葡萄园、酿酒车间和财务报表——葡萄藤长势良好,设备维护得当,近三年的销售额年均增长12%,确实是一笔不错的投资。“托马斯先生,你的报价很合理,但我需要时间考虑,同时还要考察其他酒庄,进行对比。”
“没问题,我们可以等你一周。”托马斯很爽快地答应,“波尔多有很多不错的中等酒庄,你可以多看看,毕竟收购酒庄是大事。”
下午,他们又去了圣埃美隆酒庄,这家酒庄的规模与拉朗德相近,但地理位置更好,靠近圣埃美隆古镇,游客流量大,有很大的文旅开发潜力。酒庄主人菲利普报价8500万欧元,同样愿意等待唐·本杰明的答复。
“老板,中等酒庄的性价比很高,而且愿意出售,不像顶级酒庄那样油盐不进。”罗伊在回程的路上说道,“要不要就从拉朗德和圣埃美隆中选一个?”
唐·本杰明摇摇头,看着窗外的葡萄园:“不急。波尔多有上百家酒庄,我们只看了三家,还有很多机会。顶级酒庄虽然现在拒绝,但不代表以后没有合作的可能;中等酒庄也需要多对比,看看哪家的潜力更大,更符合我们的战略定位。”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打算在法国多待一段时间,一方面多考察几家酒庄,另一方面也和皮埃尔聊聊,了解一下波尔多葡萄酒行业的人脉和资源。收购酒庄不仅是买一个资产,更是进入这个圈子的敲门砖,不能草率决定。”
回到酒店后,唐·本杰明给诺亚莉莉发了条信息,告诉她自己在波尔多考察酒庄的情况,顺便问了问她在以色列的进展。莉莉很快回复:“事情有些麻烦。你在波尔多慢慢看,别着急,选个喜欢的酒庄,以后我们大家可以一起去度假~”
看着莉莉的信息,唐·本杰明眉头紧锁。不过他还是放下手机,打开电脑,开始整理今天考察的酒庄资料,同时让皮埃尔帮忙预约下周要考察的另外五家酒庄。“波尔多,看来要多待一阵子了。”他轻声说道,目光望向窗外——夜色中的波尔多,酒庄的灯光如星星般点缀在葡萄园里,静谧而美好。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