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正文 第970章 送信
    罗月娘疑惑回头,看向怀恩正面带微笑地看着自己。

    她入朝也有段时间了,知道面前这个年轻太监是陛下的亲信,自是不敢托大:“公公可是有事?”

    “咱没事,是陛下有请。”

    罗月娘微怔,随即点了点头:“烦请公公带路。”

    跟着怀恩穿过宫廊,来到养心殿。

    李彻已换下朝服,穿着一身常袍,正站在窗边看着外面。

    窗边还有一只纯白色的鹰隼,瞥了罗月娘一眼,扑腾着翅膀飞走了。

    见她进来,李彻转身笑道:“罗将军,不必多礼,坐。”

    罗月娘依言在下首坐下,姿态比初次觐见时从容了些。

    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她知道这位陛下私下里是个很平和的人,没什么架子,也不喜欢君臣之间的那些繁文缛节。

    事实上,这是开国君主才有的特质。

    唯有开国君主的威望,才足够无视那些规矩,使得下面的臣子依然不敢造次。

    而普通的皇帝是不能有太多性格的,暴露的越多弱点就越多,就越容易被臣子利用。

    当然,罗月娘此刻还没看到李彻的另外一面。

    李彻温和问道:“在帝都这些日子,可还习惯?”

    罗月娘开口道:“回陛下,一切都好,靖宁侯待臣甚厚,军中同僚也无刁难。”

    杨璇和罗月娘相处得不错,或许都是女将的原因,二人关系已经超越了普通同僚,往挚友的方向发展。

    而罗月娘也已经知道,杨璇乃是未来的皇妃。

    虽然陛下愿意娶一个武人当皇妃这件事,让罗月娘颇为惊讶,但也更加佩服陛下的敢为常人不敢为。

    这可不比自家夫君娶一个贼寇之女的阻力来得更小。

    她顿了顿,语气认真起来:“军队中所学火炮火枪之运用,让末将大开眼界,获益良多。”

    “末将如今确信,此等利器必将主导未来战场。”

    见她对火器不抵触,李彻满意地点点头:“你能如此想,朕心甚慰。”

    “旧战法早晚被淘汰,新战法不可不学,可惜朝中诸将鲜少能看到这一点。”

    他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今日朝堂之上争论不休,将军久在行伍,熟知军心,对此有何看法?”

    罗月娘没有立刻回答,她沉默片刻,似在思考。

    随后抬眼看向李彻:“陛下应该知道,末将出身草莽,生父便是山贼。”

    李彻有些意外,但未打断,只是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山贼平日里打家劫舍,看似逍遥自在,实则心中最盼的便是朝廷招安。”

    罗月娘语气平缓,继续道:“因为招安就是免死金牌,不仅能洗脱罪名,还能得一笔赏赐,过上几年安稳日子。”

    “等赏银花光了,许多人便会故态复萌,再度上山为寇,从此循环往复。”

    她看向李彻,眼神锐利起来:“而对于朝廷来说,招安则是饮鸩止渴,是不得不为之事。末将以为,对待南军叛将也是此理。”

    “陛下收降了他们容易,可又该如何安置他们,难道还要让他们继续掌兵吗?”

    “且不论其中有多少人是假意投诚前来诈降,单说将此等首鼠两端之人编入我军,必会对我军的战力和军心造成冲击。”

    “如此,岂不是本末倒置?”

    李彻听着,眼中闪过思索之色。

    片刻后,他敲击的手指停下,微笑着开口道:“将军此言如醍醐灌顶,朕知道该怎么做了。”

    随即他好奇地看向罗月娘,开口道:“将军似乎对自己的出身很排斥?”

    罗月娘惨然一笑:“贼寇之女,出生便带着罪孽,承蒙陛下不弃......”

    李彻抬手止住,开口道:“你可知如今庆军当中,有多少统帅乃是贼寇出身?”

    “嗯?”罗月娘微微一怔,“这......却是不知。”

    她倒是听说过,陛下起家时带走了京中罪徒营,好像定国公就是罪徒出身。

    但具体有多少人还在庆军中活跃,就是她不知道的事情了。

    李彻回道:“定国公王三春乃是大寇,襄国公贺从龙是盐贩,宣国公黎晟是水贼,承恩侯秋白是人犯,彰武侯王虎俱是贼寇!”

    “更别提侯爵、子爵、男爵中,半数以上都是罪徒营出身,身上多少都有案底。”

    见到罗月娘惊讶地瞪大眼睛,李彻笑容更真切了。

    “你看他们在朝堂上,个个装得人五人六的,实际上几年前,都是穷凶极恶之人。”

    李彻话音一转,柔声道:“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李彻本想念一段课文装装逼,但却忘了这段出自《孟子》原文,早就耳熟能详了。

    但罗月娘还是明白了李彻的心思,这是在安慰自己,莫要在意出身。

    新朝不看出身,唯才是举!

    罗月娘毕竟是女子,终究更加感性,眼中已经起了一层水雾:“多谢陛下宽慰,末将明白了。”

    李彻哈哈大笑,没再说什么:“朕还要批阅奏折,就不留你了。”

    “末将告退。”

    。。。。。。

    次日,一道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旨意发出。

    那些南军将领暗中送来的乞降密信,被李彻下令全部整理好,原封不动地打包送给了伪帝。

    信使在伪帝军前,当着众多兵将的面,将那厚厚一摞密信高高举起,朗声道:“奉大庆皇帝陛下旨意,将此物归还!尔等内部事务,自行处置!”

    随后,信被送入文初帝营帐。

    那信使还不满意,准备当着伪朝文武的面,将这些信件一一念出。

    幸亏秦会之反应得快,让左右将其摁住。

    信使捶胸顿足,怒骂秦会之不当之子。

    族谱单开一页,并且能让陛下给自己修墓碑的好事情,就这么被这厮搅合了。

    而文初帝也是捶胸顿足,看着这些信,气得七窍生烟。

    好啊,好一群忠臣良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