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苏市长您放心!”
张卫东挺直了腰板,用力点头,“我已经组织好了最好的技术团队,日夜不停地研究提前拿到的一部分基础资料。等设备一到,我们立刻就能上手!我一定在最短时间内,给您拿出合格的产品!”
“不是给我拿,”
苏哲纠正道。
“是给市场拿,给国家拿。我们要做的,是取代进口,甚至将来要出口,要用我们自己的产品,去占领市场。”
“是!明白!”
张卫东大声应道。
离开产业园时,苏哲回头看了一眼热火朝天的工地和远处已经初具轮廓的厂房。
夕阳的余晖洒在工地上,给一切镀上了一层金色。
尘埃,终于落定。而新生,才刚刚开始。
......
一个月后,京海市哲恩汽车电子产业园一期工程正式投入使用。
崭新的厂房宽敞明亮,地面光可鉴人。部分运抵的核心生产线和设备已经完成了安装调试,正在试运行。
穿着崭新工装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们在设备间穿梭忙碌,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专注和一丝自豪。
厂区门口。
“哲恩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的铜牌熠熠生辉。旁边还挂着一块小小的牌子:“原坂和精工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第一条示范生产线将进行首次全流程试生产。
苏哲在市里开完一个会后,在张卫东和产业园负责人的陪同下,再次来到哲恩电子视察。
生产车间里机声隆隆,但却秩序井然。中方技术人员熟练地操作着控制台,监控着各项数据。在生产线的一些关键工位上,可以看到几个东瀛的工程师,他们是根据收购协议,作为“技术顾问”被高薪留用下来的原坂和精工的核心技术人员。
这些东瀛工程师穿着哲恩电子的工服,但神情间或多或少还带着一些不适应和淡淡的疏离感。
他们被要求指导中方人员完全掌握设备操作和工艺诀窍,并解决试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
张卫东边走边向苏哲介绍着情况,语气中充满了信心。
走到一处正在调试的精密装配台前,一名五十岁左右的东瀛工程师动作似乎比标准流程慢了几拍,反复检查着一个零部件的安装位置,眉头微蹙,嘴里用日语低声嘀咕着什么,似乎对中方的操作流程有些不同的看法,或者是对环境尚未完全适应。
陪同的翻译脸色略显尴尬,犹豫着要不要翻译。
张卫东注意到了这一幕,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他几步走过去,没有发火,但声音沉了下来,通过翻译,语气清晰而不容置疑地对着那名东瀛工程师说道。
“田中先生,请注意你的工作效率!
我们现在是在试生产,每一分钟都很宝贵!看看我们大夏工程师的干劲和速度!
你们虽然拿的薪水低,但那都是你们应得的!
你们。
不配跟大夏人比,明白吗?
在这里,必须要完全遵守我们哲恩制定的操作规范和管理流程,不要总是抱着你们过去的老习惯不放!要尽快适应我们哲恩的节奏和文化!”
他的声音不大,但在嘈杂的车间里,足够让周围这一片区域的中外员工都听到。
那名被叫做田中的东瀛工程师愣了一下,脸上瞬间掠过一丝愕然和惶恐,下意识地就微微躬下了身子,连连点头:“嗨!嗨!张社长,非常抱歉!是我疏忽了!”
他手下动作立刻加快,不再纠结于那个细节,完全按照中方的流程要求进行操作,态度变得异常恭顺。
周围正在忙碌的中方员工们,原本还有些小心翼翼,看到这一幕,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操作设备的手更稳了,眼神也更加自信起来。一种无形的气势在车间里弥漫开来。
张卫东没有再看他,转身继续为苏哲讲解,仿佛刚才只是纠正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问题。
张卫东笑吟吟对苏哲道:“市长,这些东瀛鬼子,跟我爹说的一样!就是犯贱的脾气!对他们好,他们觉得是咱怕他们!可如果训斥他们,打压他们,他们反倒觉得,咱们是强者,他们就该服从强者!”
苏哲闻言,也不禁一笑。
“时代不一样了。咱们大夏人,也确实早就该挺起脊梁了!”
随后的考察中。
苏哲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只是在目光扫过那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中方员工时,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不易察觉的满意神色。
他深知,技术上的收购和设备的搬迁,只是最表层的工作。
真正的征服,是文化和心理上的攻守易形。要让这些曾经带着技术优越感的人,真正认同新的规则和新的主人;要让自己的员工,从心底里摆脱对“洋技术”的迷信和敬畏,建立起强大的技术自信。
现在看来,张卫东很好地理解并贯彻了他的意图。
这个过程或许需要时间,但序幕已经拉开,方向已经明确。
考察结束,离开车间时,夕阳正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在光洁的地面上和崭新的设备上,泛着金红色的光芒。
整个产业园仿佛都被笼罩在一片蓬勃发展的朝气之中。
苏哲坐进车里,最后看了一眼窗外那规模初显的产业园。这里,将成为京海乃至汉东省汽车工业崛起的一个重要支点,也是他布局中的关键一环。
车辆缓缓驶离。夕阳下,京海汽车电子产业园静静地矗立着,标志着苏哲所主导的这场艰难而彻底的产业升级与替代,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一个全新的阶段,已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