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60章 李唐突然脑洞大开!
    这不仅仅是一条拯救大唐王朝的道路,更是一条……升格文明的道路。

    李唐的思绪从长安的诡谲风云中抽离,转而投向了更深邃、更宏大的命题。

    他背靠着冰冷的落地窗,金属的凉意透过衣物传来,却让他纷乱的思绪愈发清晰。

    窗外,是祈连山亘古不化的雪线,在基地灯光的映照下,泛着幽蓝而寂静的光。

    这个时代,最大的桎梏是什么?

    不是异族的铁蹄,不是世家的贪婪,也不是朝堂的腐朽。

    是生产力。

    更深层根源的,是人类自身。

    孱弱的身体,短暂的寿命,对疾病瘟疫毫无抵抗力的脆弱,以及由此带来的蒙昧与迷信。

    一个农民,辛劳一生,所能创造的价值,堪堪糊口。一场风寒,就可能要了一个壮劳力的命。普通人的平均寿命不过三四十岁,许多人甚至活不到亲眼看见自己的孙辈出生。

    在这样的基础上,谈什么星辰大海,谈什么文明飞跃,无异于痴人说梦。

    他给李纯的“养生之道”,本质上是他宏大计划的一次小规模、高规格的实验。

    如果能将一个被酒色、丹毒掏空了身体的帝王,重新拉回到健康的轨道,那么将这套方法论进行简化和普及,推广到整个西北,乃至整个大唐,其带来的变革将是颠覆性的。

    一个民族的整体健康水平,直接决定了这个民族的创造力和耐力。

    而这一切的核心,便是那套他从出山伊始,便在船山部落中推行的“船山锻体三十六式”。

    “李龙。”李唐没有回头,只是对着空气轻声呼唤。

    无声无息间,一道身影出现在他身后。

    与李虎的冷硬如铁不同,李龙的气质更像一个严谨的学者,他的每一个动作,都仿佛经过了最精密的计算。

    “校长,我在。”

    李龙仿佛是李唐肚子里的蛔虫,总能事先猜到自家主人的心思,然后适时改变称谓。

    “‘星辰’对于‘船山锻体三十六式’的优化推演,进行到哪一步了?”李唐问道。

    “报告指挥官,根据现有的生理学模型,‘星辰’已经完成了三十七万亿次模拟。结论是,在不借助基因优化药剂的前提下,现行的三十六式,对人体潜能的开发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的理论极限。

    剩余的百分之二,涉及到了更深层次的量子生物学和精神能量领域,‘星辰’缺乏相关的基础数据,无法建立有效模型。”

    李龙的声音平稳无波。

    “缺乏数据……”李唐的嘴角微微上扬,“我猜也是。”

    船山锻体三十六式,源自三千年后的大星际殖民时代。

    那是一套结合了古老东方的导引术、瑜伽术和现代人体工学、基因科学的集大成之作,旨在最大限度地激发普通人的身体潜能,以适应不同星球的恶劣环境。

    它的强大,毋庸置疑。

    但它的根,依然扎根于这颗蓝色的星球,扎根于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之中。

    李唐转身,面对着李龙,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们现在,正坐在一座宝库之上,一座连后世的创造者们都未能完全发掘的宝库。”

    “校长,您的意思是……我们最近从道门交换来的那些典籍?”李龙准确的猜到了李唐心中所想。

    “没错。”

    李唐深感欣慰地点头答道:“靖安司的情报显示,那些道门高人对我们的锻体术很感兴趣,从中看出了佛道两家功法的影子,却又觉得更加系统和精妙。他们没有看错。”

    “后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他们看到的,或许只是巨人露在地面上的部分。更多的宝藏,还埋藏在地下,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灭了。”

    李唐的语气带着一丝感慨:“我们现在有机会,把这些被历史尘封的‘根’,重新挖出来,嫁接到我们这棵‘树’上。”

    “李龙,我需要你启动一个新的项目,代号——‘补天’。”

    “请校长下达指令。”

    “第一,将我们收集到的所有道家、佛家,乃至诸子百家的典籍,进行最优先级的数字化处理。特别是那些关于‘丹道’、‘内景’、‘导引’、‘存思’的孤本秘本,一个字都不能错。”

    “第二,让‘星辰’改变算法。不要试图用现有的生理学模型去‘套’这些古籍,而是反过来,以这些古籍的描述为蓝本,去构建一个新的、属于这个时代的‘人体宇宙模型’。”

    李唐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有力:

    “古人说,天人合一。他们所说的‘经络’‘丹田’‘紫府’‘泥丸’,或许并非单纯的解剖学结构,而是一种能量场、信息流与人体物理结构交互作用的节点。

    ‘星辰’的强大算力,要用来模拟这些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古人却能‘内视’到的东西。

    比如,《黄庭经》里提到的‘三部八景二十四真’,不要把它当成神话,而是当成一份人体内部能量系统的‘神谱图’去解码。

    用量子纠缠理论,去模拟‘存思’时,精神力与特定‘神真’产生共鸣的可能性。”

    “再比如,道家的‘金丹大道’,剔除那些铅汞之类的糟粕,其核心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本质上是一个能量转化的过程。我们要建立数学模型,去计算这个转化过程的效率、路径和临界条件。”

    李龙眼中闪过一抹蓝光,脑部的智能芯片频率明显加快,显然正在高速处理这项颠覆性的指令。

    “校长,这个课题的复杂性,将超越基地内任何一个现有项目。它需要我们将玄学进行彻底的‘格物’。其计算量……可能是天文数字。”

    “我就是要格了这天下的‘玄学’!”

    李唐斩钉截铁地说道:“算力不够,就继续扩建‘星辰’的计算阵列。祈连山的山腹足够大,我们的能源也足够支持。”

    他顿了顿,语气稍缓:“但是,光有数据和模拟,还不够。这就像你拥有了全世界所有的食谱,却从未亲口尝过盐的滋味。你永远无法真正理解‘咸’是什么感觉。”

    “这些古老的智慧,充满了大量的隐喻、心传和个人体验。它们需要‘湿件’的参与。”

    “湿件?”李龙的词库里显然没有这个词。

    “对,湿件。”李唐笑了笑,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就是我们,人类的大脑和身体。尤其是那些穷尽一生去实践这些理论的道门高人。”

    “纯粹的理论推导,会走入歧途。我们需要他们的‘体感’数据,需要他们的经验来修正‘星辰’的模型。”

    李虎不知何时也已来到近前,听到这里,他沉声问道:“王爷,您的意思是,邀请那些道门中人,来西北?”

    “不错。”李唐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的雪山,“但不是简单的邀请,而是要创造一个让他们无法拒绝的‘道场’。”

    他踱了踱步,一个完整的计划在脑海中迅速成型。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