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四年,十月底
    皇子朱厚照出生,张山风被特许回京祝贺!
    其实大明学校遍地开花之后,基本上文官集团就知道,陛下根本没有中离间计!
    他和张山风,联手布了一个天大的局!
    这一局有点大,几乎抽空了儒家根基!
    以后,动不动拿脑袋撞柱子,用乌纱威胁,已经不管用了!
    动不动示威游行,大概率也不管用了!
    公务员在这三年,已经遍布天下,前不久更是一口气,招收了上万公务员!
    他们被编入进入各个县,由内帑出资,独立于县衙,单独造公务员行政大楼!
    这是要做什么?
    很快,答案来了!
    ……
    皇宫,交泰殿
    交泰殿是皇后接受朝贺之地,今天自然是后宫的喜事。
    皇长子朱厚照,满月的庆祝御宴!
    皇后产后身体不适,并未出席。
    一个模样很好的宫女,抱着刚刚出生的小家伙,前来接受众臣的朝贺。
    但是!
    小皇子刚刚露脸,张山风就图穷匕见!
    张山风走出坐席,对上首的朱佑樘一拜:“恭喜陛下,大明后继有人!”
    百官不得不跟着一起恭维:“恭喜陛下!”
    所有人都看着张山风,提心吊胆。
    其他人,或许不敢在龙颜大悦,这么喜庆的日子,扫了陛下的兴致,去搞出什么幺蛾子。
    但是,这货一定敢!
    而且,他很可能,现在就在搞事情!
    果然!
    张山风接下来的话,让无数人恨不得杀人:“陛下,皇长子面相和善,乃仁义皇子!
    此乃上天降召,陛下当有所为,以应天相!”
    朱佑樘接过宫女手中的小朱,依旧乐呵呵的看着自己的儿子,似乎并没有在意张山风的吹捧。
    这让百官长舒了一口气,陛下似乎还没准备跟这货一起搞事。
    张山风继续说道:“当今大明,天灾频生,百姓苦不堪言。
    皇子面带仁相,乃上天示意,让陛下宽待百姓,解众民之苦!”
    朱佑樘不咸不淡的问了一句:“爱卿到底意欲何为?”
    吹捧的话,从来不是张山风的作风。
    这么说话,必然后面有大事!
    而且!
    朱佑樘的确不知道,张山风要干什么大事。
    这货刚刚回京,事先没打招呼!
    张山风缓缓的吐出几个字:“废……除……皇……庄!”
    庆云侯差点一口老酒喷出,一通皇亲国戚差点掀了桌子。
    皇庄,什么是皇庄?
    就是皇室控制的田地,皇帝的庄田,是由皇帝委派太监,经营的“自行管业”的土地。
    收入的皇庄子粒或皇庄子粒银﹐都由管庄太监直接掌管﹐由宫廷自行支配。
    如果,朱佑樘不是各种入股张山风的工厂。
    这会儿他的主要收入,应该就是皇庄!
    与此同时,后宫皇太后,太后也有庄田,又名宫庄。
    太皇太后周氏,一个半截身子进黄土的老太太,能有多少用度?
    她本就有内帑的供给,吃喝不愁,又不逛街,买东西又不用她掏钱,银子根本用不了多少。
    她的皇庄子粒银,还不都是给了庆云侯等几个兄弟和子侄。
    所以!
    庆云侯现在想杀人!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已经内定,明年就能封侯,朱佑樘的老丈人的张峦。
    老丈人人品还行,出了名的清流。
    他是张皇后的父亲,国子监出身,读了一辈子死书,为人还算清正。
    但是!
    他刚刚起身,想跟着同意废除皇庄,旁边两个儿子,使劲儿的拉住了老父亲。
    开玩笑!
    “您老已经病入膏肓了,什么皇庄都不重要,但是您儿子还要过活啊!”
    虽然才十来岁,但是他们穷怕了。
    刚刚过上好日子,自家姐姐每年,都会有不少补贴给他们,他们才不舍得废除皇庄。
    最终,张峦叹了口气,什么也没说。
    人要死了,总归想留点什么给子孙,百姓这时候,被读书人忘得一干二净。
    清流,可以自己饿死。
    但是,真要饿死子孙的时候,清流也未必清流!
    朱佑樘诧异的看了眼张山风,废除皇庄,对他来说无所谓。
    真的!
    他是贪财,但不贪百姓的财!
    当然,最主要的是:一万多顷土地,没多少油水!
    也就几十万两!
    曾经朱佑樘或许会犹豫,现在对朱佑樘来说:哥不差这点钱!
    但是!
    他现在依旧犹豫!
    因为!
    他不差钱,他的老婆差钱;
    他的老娘差钱;
    他的奶奶差钱;
    他全家都差钱!
    这些人自己其实也不差钱,但是她们身后,是一个又一个的皇亲国戚,是三大姑八大姨……
    反正,是扯不清理还乱的一堆亲戚,都指望着皇庄过活!
    张山风单膝跪地,语气十分诚恳:“请陛下,废除皇庄,分发官田!”
    咔嚓!
    还留了暗手!
    这小子连官田也要一起动!
    差点就同意了!
    差点就着道了!
    官田是什么?
    官田就是官府掌握的,荒废或者无主的田地。
    他们就是很多人家,绝后或者迁徙之后,没了主人的田地。
    以琼州为例,现在还有数十万亩的官田!
    这些田地被官府收回,普通百姓要耕种,需要给官府很高的租金,租金高到普通农户根本无法接受。
    甚至,很多地方的流民,宁可逃往外地,流落街头,都不愿意租种官田。
    久而久之,官田荒废了很多。
    因为,你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却被收了大半的粮食,或许你还会被饿死!
    云衣是族长的女儿,苗族耕种的土地,很多就是官田。
    当年云衣跟着张山风出门,竟然也拿不出路费,就是这个道理。
    租士绅的田地,说说好话,你或许还有的活,只是饿肚子。
    租官府的田地,雷打的租金,天灾人祸,你都要交租!
    所以,大明不是穷,很多地方的田地还荒着呢!
    张山风要改了这一切!
    他现在,有那么一点点的实力!
    但是!
    阻力大的超乎他的想象。
    庆云侯尚未开口,就有人跳了出来。
    户部尚书李敏直接就跪着哭了:“陛下,废了皇庄,臣是赞成的!
    但是,官田不能废!
    国库是什么状况,您一直都是知道的!
    现在,每年勉强收支平衡。
    如果,没了官田的收入……
    以后,别说赈灾修堤,宫殿修葺,明年官员的俸禄……
    这些都是大问题!”
    这不是哭穷,是真的!
    摊丁入亩是利民,但是国库扛了损失。
    士绅一体纳税是利国,但是偷税漏税一直都是大问题!
    不知道有多少士绅,隐瞒土地不报;
    不知道有多少滑头的百姓,也隐瞒了土地不报;
    更加不知道有多少皇亲国戚,更是到现在,都没有交过一文钱的税!
    所以!
    原本预计的,每年接近千万的白银税收,到现在也没收上来一半!
    国库穷,穷在偷税漏税!
    张山风并未理睬李敏的哭诉,而是继续说道:“陛下!
    天气越来越冷了!
    如果,这些年再不多储存粮食,继续任由无数官田荒废,继续看着流民越来越多。
    后果……
    臣不敢说!”
    天气越来越冷了!
    他在隐晦的告诉朱佑樘:小冰河时期,寒冷的天气,越来越厉害了!
    钢铁厂,自行车厂,炼糖厂,这些赚的都是银子。
    都是不能吃的!
    朱佑樘自己写的书,讲述的小冰河时期的种种惨状。
    他比张山风更加清楚:要度过小冰河时期,要的不是银子。
    是粮食!
    大明掌握在官府手上的官田,有多少是荒废的,没有人清算过,但是绝不会少!
    这些官田,可以种出多少粮食?
    没有人知道!
    但可以肯定,能养活很多很多的百姓!
    朱佑樘彻底沉默了!
    张山风见状,再丢一记重磅炸药:“臣……请陛下,征商税,补农税!”
    嘶!
    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征商税,补农税!
    大明轻视商税!
    这跟洪武高皇帝,轻视商人有关。
    最初的商人,被压制得很厉害,根本赚不到什么利益。
    而且,还被各种限制。
    不允许囤积居奇,不允许哄抬物价,不允许私贩盐铁……
    甚至,连消费都限制了。
    酒楼商人不允许吃的太好,丝绸不允许穿……
    所以,商税一直被忽略。
    但是!
    历经一两百年,利益联动,官商相互勾结,商人的地位和财富,都得到了质的提升。
    这些束缚,早就成了历史。
    如今的商人,与士绅已经水乳交融,早就互相渗透,他们都牵连着官员。
    远的不说,庆云侯名下,冶铁作坊,商行,酒楼,不知道有多少。
    各个官员的亲属,家里谁没搞点产业?
    他们的故地,不知道有多少人经商。
    每年的孝敬钱,都是支撑他们风花雪月,上下沟通,礼尚往来的重要收入来源。
    想断了官员的灰色收入……
    想收商人的税……
    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