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5章 百姓识字率,大明报社的基础
    对于张山风的小心思,当然没人知道。

    不过,朱佑樘却是知道报社的作用。

    他故作不知的问道:“张爱卿刚刚说,你有办法,不仅不会消耗国库银子,还能增长进项?”

    张山风神秘兮兮的咧嘴一笑:“臣请求,成立大明报社,独家经营!”

    报社的想法,张山风其实刚刚穿越到大明,就已经试过。

    可惜!

    那时候纸很贵!

    在大明,纸不是擦p股的!

    纸是读书人才会用的东西,光成本就高的一塌糊涂。

    这一点,张山风以琼州炼糖厂的残渣,创办了多个造纸厂,才有所改善。

    再加上,他为了创办学校之后,运输教材太麻烦,节约运输成本。

    于是,在很多府县都创办了造纸厂,方便学校就地印刷教材。

    纸的价格,才偏向低廉。

    之后,张山风一直在等!

    除了等造纸厂的继续普遍,他同时在等另一件事。

    百姓的识字率!

    从弘治二年,到现在已经六年了。

    六年后的今天,大明学校已经累计教会了数百万,甚至是一两千万的人识字!

    大明百姓的识字率,不敢说三五成,至少一两成还是有的。

    也就是说,大概十个人里面,就有一到两个人,能够认字!

    差不多平均每家每户,都能有一个识字的人!

    而且!

    大明百姓的识字率,只会越来越高。

    这样一来,大明报社才有意义,人们才能看得懂,才会去关注报纸这种东西!

    百姓的识字率提高,才是大明报社的基础!

    最后一项就是:收入!

    虽然粮食价格暴跌,然而事实上,各家各户的粮食收入更多了!

    虽然,现在想存银子更难了。

    但是,想存粮食,却更加容易了。

    温饱解决了,才有心思,去关心那些有的没的!

    他们才有能力,去关心那些有的没的!

    否则,饭都吃不上,他们怎么会去关心,孩子识不识字?

    这些东西,作为这个时代,无法看清大局的官员,自然是不懂的。

    此时,大殿内一片嘈杂。

    所有官员还在交头接耳,都在讨论“大明报社”是什么鬼?

    虽然,他们还不知道张山风葫芦里,想卖的是什么药。

    但是,毋庸置疑!

    这家伙又想玩儿垄断,又打算吃独食,自己一个人肥!

    就不怕噎死你!

    朱佑樘第一时间赞同,而是看向一众文官:“诸位,意下如何?”

    他当然是赞成的,但是他要让文官自己赞成。

    这才是幕后之人该做的。

    内阁大臣李东阳出列,然后拱手一拜:“陛下,请问……?

    大明报社是做什么的?

    司职什么?

    如何运作?”

    张山风翻了白眼:丫的,不仅想抄袭大疯哥。

    还想让大疯哥,手把手的教你,怎么抄袭?

    做梦!

    张山风肯定不会告诉李东阳。

    所以,他极力敷衍道:“就是能把朝廷的财报、政令、想法,以及诸多消息,用最短的时间,告诉天下百姓!

    本官可以保证,大明报社,将来必定载入历史!

    它可以让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知道天下大事!”

    哇哦!

    足不出户,可知天下大事!

    这个说法,与儒家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有着非常相近的意思。

    所以,一时间,原本还没怎么在意的文官,顿时眼神闪烁。

    所有人心中,顿时涌现了一个想法,都在暗中思量。

    首辅徐溥有些惊疑:“如何足不出户,可知天下大事?”

    张山风自然不会告诉他,不然你把大疯哥踢出局了,大疯哥岂不是傻了?

    所以,他打了一个马虎。

    然后,继续敷衍道:“目下,本官只是有点小想法,待诸事确定。

    等本官想清楚了,一定第一时间,给诸位送上大明报社所做之物。

    届时,诸位将一清二楚!”

    靠!

    吊人胃口,说话说半截!

    吏部尚书耿裕露处一脸谄媚,问向张山风:“既然如此好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何不让天下百姓一起参与,多建一些报社,岂非利国利民?”

    张山风顿时否决了。

    他和朱佑樘都非常清楚,这种舆论利器,如果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张山风直接拒绝:“报社非同一般!

    此举就跟火铳一样,可能会被有心人学习,并且加以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让反贼做大,甚至有可能颠覆大明!”

    众臣不忿,颠覆大明,你能说得再夸张一点吗?

    吃独食还吃出道理了!

    别什么事儿,都往反贼身上扯。

    如今的大明,反贼翻不起什么浪!

    次辅刘健出列,义正言辞道:“陛下,张公确有大才,时常有奇思妙想,善于经营,也的确是生财有道。

    臣以为,按照张公的说法,大明报社或有可能,又是不亚于大明钢铁厂的存在。

    臣奏请,允许成立大明报社,仅此一户的独家经营。

    但是!

    大明报社,必须归于户部,由朝廷管理!”

    刘健绝对相信张山风的眼光,这家伙是标准的商业天才。

    他能将各种工厂和公司,玩得飞起,躺着都能赚钱。

    刘健觉得,有必要截胡一波。

    呵呵!

    垄断?

    就你会玩?

    最会玩儿垄断的,叫朝廷!

    不服?

    封了你!

    然而!

    所有人都没注意:一提到钱,这时候有人眼中,就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朱佑樘咳嗽了一声:“额,这个……这个朕的皇庄都分给了百姓!

    内帑时常枯竭,偶尔连后宫的月例银,都发不出来。

    那个……那个什么报……报社,是不是真的赚钱?”

    如果可以骂皇帝……

    朱佑樘现在,应该已经不需要抢救,直接宣布阵亡了。

    内帑穷?

    扯逆嘛的蛋!

    现在谁不知道,您的手偷偷的,伸得老长了。

    各种入股大明化肥厂,大明银行,大明钢铁厂,红利都不少。

    这种日进斗金的机器,您一样都不少!

    每年的红利,比之从前的皇庄,根本就是皓月比之萤火,大树比之蚍蜉!

    说不定,张山风其他的产业,您都有红利,您还穷?

    有人信吗?

    整个一超级富豪,搁这儿哭穷,我们信吗?

    就连张山风都撇着嘴,朱佑樘这时候出声,那就表示:他要拿大头!

    嘛嘛p,你不按剧本来!

    咱们之前,可不是这么商量的,说好的我七你三!

    这会儿变卦了?

    信不信我翻脸!

    不过,张山风还没来得及出声,有人就坐不住了。

    户部左侍郎吴原,也跟刘健一个想法。

    而且!

    能赚钱的活儿,户部能怎么放手呢?

    他直接就往地上一跪,语气恳切道:“陛下,户部掌管天下财务,却屡屡入不敷出。

    而今,商税虽然有所展望,官员俸禄有望提升。

    但是!

    这些都是待定之事,万一出个天灾人祸,户部岂非又要耗损严重?

    官员俸禄增长一事,还要搁置!

    望陛下将大明报社,归于户部,增长国库收入,增加官员俸禄!”

    这话太狠了,把大明报社跟官员俸禄,扯上关系!

    这效果……杠杠的!

    “求陛下将大明报社,归于户部!”

    “求陛下将大明报社,归于户部!”

    “……”

    请求之声,不绝于耳。

    这一波俸禄为牵引恳求,让文官又一次的团结。

    潜台词就是:你丫不发工资,又扯看不见的商税,想给我们画饼?

    没门儿!

    先拿大明报社当利息!

    这东西是肯定赚钱,跑不掉的!

    看了看目前的情况,张山风知道,大明报社已经跟他没多大关系了!

    人家都跪了一地,言辞恳切的请求了。

    此时此刻,他几乎不可能从满地的文官嘴里,再将大明报社抢回来。

    但是!

    我不拿,你们想拿?

    没门儿!

    他决定:肥水不流外人田!

    便宜兄弟,也不能便宜了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