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章 远征不臣,何以镇蛮荒?
    弘治十年,三月

    武比开始!

    西苑,一大早,群臣就随着朱佑樘的御辇仪仗,浩浩荡荡的入场了。

    四五十个参与武比的人,纷纷落座。

    每个人面前,都只有一个小桌子,桌上笔墨纸砚,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这是西苑武比第一场——策论!

    策论非常重要!

    如果考不过的话,后面的比试,就没资格参加了!

    这是考武将纸上谈兵的能力,没啥实际意义。

    虽然,张山风曾经反驳过。

    但是,朱佑樘很喜欢玩这套。

    反对无效!

    按照朱佑樘的想法,连纸上谈兵都做不到,就更别提什么战略级别的部署了。

    他要的,是总领全局的顶尖将领。

    而不是,只会哼哼哈嘿的武夫。

    也不是,闷头往前冲的铁憨憨。

    更不是,只能在一府一县,折腾的无名小将!

    这种货色,任何时代,都是一抓一大把,根本不缺。

    张山风也懒得争辩了,算是默认了。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朱佑樘要的是名将!

    只见,朱佑樘接过萧敬给的笔,龙飞凤舞的,在上面写下了几个字,作为今天策论的题目。

    不出意外,与远征有关,也与最近番邦,不配合修路有关。

    “远征不臣,何以镇蛮荒!”

    朱佑樘高声宣布:“派往多国的使臣,大部分已经回禀了。

    番邦尽皆拒绝,为大明修路。

    更有甚者,弑杀使臣!

    此乃不臣之举,大明要以血还之!

    兵行千里,血杀无算,是为屠!

    抚民生息,恩威并施,是为治!

    蛮荒不化,夷虏灵智不开,蔑视大明天威,何以镇之?

    诸位,可解朕之忧虑乎?”

    考题很简洁明了,看似很简单。

    打仗嘛?

    谁不会啊!

    相信只要是带兵的,都能滔滔不绝的,说上几天几夜。

    但是!

    真的这么简单?

    隋炀帝、唐太宗数次出兵高丽,胜而不灭,及至唐高宗李治登基,才得以灭之。

    安南弹丸之地,屡屡挑衅,太宗灭其国,死灰复燃不过几十年。

    若非骷髅师血腥镇压,云天治理得当,现在还在叫嚣。

    吐鲁番更是猖獗至极,犯边入境,侵占陕甘等地。

    若非大明大军压境,也不会老实的归还土地。

    这些都是,时常臣服大明的属国。

    攻可胜而不灭,威可服而心不服。

    如何镇之?

    这是大明历代帝王的心病!

    岂是那般简单?

    灭,已经不容易了。

    治,才是难点!

    ……

    毕竟不是八股文,不需要那么咬文嚼字。

    所以,不需要三天三夜。

    辰时开考,午时闭卷。

    一众文武官员,午饭刚过,试题已经送来了。

    阅卷开始!

    礼部左侍郎傅瀚,拿起一份试卷,赞不绝口:“此文不错,当属佳作。

    文笔锋利,辞藻华丽,行文有如滔滔江河之水倒灌,一发而不可收拾。

    当为上品,可列九十分!”

    张山风走了过去,看了一大半,二话不说,先将试卷,直接撕了。

    他冷哼一声:“这就是佳作?

    自古三皇治世,五帝定邦,夫于万古兴衰,一窥天威……

    狗屁不通!

    陛下是要论的是镇蛮荒,何为蛮荒?

    非是上古先民在世,野兽猛禽!

    而是大明之外,不服教化之邦!

    何以镇蛮荒?

    不是解释,为什么要震慑蛮夷!

    亦不是什么狗屁天威,或者大明百万雄师,就给震慑住了。

    更加不是颐指气使的,说一说就行了。

    是要具体如何震慑?

    如何实行?

    这上面,本官没看到一个字,如何用兵,如何坐镇一方!

    尽是一些虚无缥缈的废话!

    难道我大明武将,都是用嘴,来镇蛮荒的吗?

    傅侍郎如果要研究学问,讲求咬文嚼字,大可在科举上选拔。

    而非在武比之时,玩什么滔滔江水,奔流到海!

    吾辈当以兵为锋,将为箭,寻万法以破外蛮!

    为兵者,自然染血沙场,万里征战,以报陛下之恩。

    为将者,应当谋略兼备,料敌先机,以摄服宵小之徒!

    武比选将,选的是谋略,是大智谋!

    而非是行文华而不实,通篇歌功颂德,看似大气磅礴,实则心中并未有半点智计!”

    傅瀚面红耳赤,正欲辩驳。

    朱佑樘冷哼一声:“二位卿家,稍安勿躁!

    张爱卿所言,正合朕意!

    朕列此题,乃考将帅领军之能。

    而非听什么三皇五帝仁德,大明天威浩荡之类的废话!

    众位卿家,当引以为戒。

    此次乃武选,非科举!

    切莫再沉迷辞藻,当以国事为先,提拔能征善战者为要!”

    一众官员赶紧附和:“臣等谨记!”

    文官,有一个缺点,就是总觉得文章写得好,就是很牛屁。

    有文采,就能打仗,就能治国。

    所以,历史上,大明出现了很多文官出身,负责带兵打仗的重臣。

    不可否认,大明涌现过诸如袁崇焕,熊廷弼等等,一系列能文能武,能力突出的将领。

    然而,文官写的历史,有没有夸张的成分,尚待商榷。

    可以肯定的是,更多的武将被埋没!

    例如,武举出身的戚继光,虽用而非重用。

    一代名将戚继光,最终不过总兵罢了。

    随着张居正倒台,最后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满腔惆怅,化作郁郁不得忠。

    这与大明重文轻武,有很大的关系!

    文臣领兵,本就是一个笑话。

    哪怕有人将笑话,讲述得很不错。

    但是,本质改不了!

    他们只能打顺风仗,逆风难!

    他们重火器,但不重研究火器!

    他们重民心,但不用民心!

    他们注定不是战场上的,最佳选择!

    这一点,就是张山风为什么非常喜欢,那个腹黑的王守仁的缘故。

    那家伙是一个另类!

    得道之后的王守仁,不仅仅讲求知行合一,与现在儒家,一团死水的理学,有本质区别。

    同时,王守仁被圣人光芒,掩盖了一样东西。

    他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将领!

    他用兵以狡诈、阴险着称!

    非是儒家官员的憨蠢,只会一股脑儿的对撸。

    可惜!

    这货要准备科举,被王华关在家,闭门读书。

    否则!

    张山风必然举荐王守仁!

    兵部尚书马文升起身,拿起一篇答卷,递给朱佑樘:“陛下,此子可得上品。

    臣以为,可得九十分!”

    朱佑樘品鉴了一下,点了点头:“不错,此篇切题很准,内容中规中矩!

    西征之地,前段属国以山林居多,宜刀牌手为主,配以山炮,选魁梧力重之人,多以近战交锋。

    后半段,西域之地,荒漠为主,当以火铳和弓箭主攻,配以骑兵冲杀。

    选蛮夷首领为辅治,以夷治夷之策。

    收以赋税,以外藩之地,养朝廷精锐。

    类似云贵土司,此法甚为精妙!

    此篇虽无甚华丽言辞,却也堪称佳作。”

    不过!

    最终他朱笔一批,只给了七十。

    马文升迟疑了一下,问道:“陛下,此等佳作,只有七十分?

    是否太过偏颇呢?”

    他丫的,你刚刚自己都说了好。

    结果才七十分吗?

    不给高分,是不是想将高分,留给那个杀胚的心腹?

    听说,那个杀胚,不仅推荐了一个侄子,连徒弟都派出来了!

    摆明了玩内定!

    果然!

    没过一会儿,张山风拿了一篇文章过来。

    朱佑樘仅仅看了一遍,朱笔在答卷上画出九十分!

    马文升顿时不服了,语气不爽的问道:“陛下,可否将答卷,让臣开开眼呢?”

    凭什么那个杀胚,拿了一篇文章,都没仔细琢磨,就给了九十的高分嘛?

    虽然,答卷都糊了名字,认不出谁写的。

    但是,那个杀胚,肯定能认出心腹的字迹!

    马文升当然不服!

    朱佑樘将答卷递给马文升,然后说道:“此篇更为精彩,胜过刚刚那篇百倍有余!

    不仅讲述了,云南以西,各大番国的地理特色。

    就连何处有山,何处可以据守,何处可以屯兵……

    甚至,连暹罗土地贫瘠,善产香料;

    孟加拉以盆地为主,可做番薯耕种;

    满剌加有金银矿,都有具体的说明。

    文中指出,满剌加,孟加拉国等国,大致的人口和兵力。

    而且,早在数年以前,已经派出密探,渗入各地。

    他现在随时可以掌控,各国的情报!

    而且!

    此人还提出,迁徙流民,通过通婚和分地,以大明之乱民,治蛮夷之策,堪称绝妙之计。

    既可以安抚流民,也可以对抗蛮夷,一举两得。

    同时,最为重要的一点!

    文中提及了一项诸多参赛之人,从未提及的一点!”

    马文升皱着眉头点出:“水战!”

    不错!

    就是所有人都忘却的一点——水战!

    大明立国,最为艰难的一战,当属鄱阳湖大战。

    洪武高皇帝,面对陈友谅的六十万水师,连他自己都没把握!

    黑压压的战船,连老朱自己都没胜算,几乎拼尽全力,最终好不容易才打赢。

    如果,当年不是陈友谅自己蠢,玩什么铁锁连舟,把自己折进去了。

    恐怕,不会有大明的百年基业。

    同样的道理,西征之路,就没有大江大河?

    多的是!

    大明如今的水师是什么德行,自然不用描述。

    上次,张山风随便搞了两万沔阳卫,也就放了一轮箭雨,都没怎么认真打,就封锁了运河。

    这就能看出,,大明水师的水平了。

    连十几丈宽的运河,都没办法玩转的大明水师,真的配打水战吗?

    马文升沉默了,看完答卷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个九十分,给低了!

    如果是他们来给,恐怕要给满分!

    这篇文章的作者,不仅布局机深,谋略出众。

    而且,还点出了,大明远征军的不足。

    这是连在场的,一众文武都没想到的!

    此子,乃不世出的奇才!

    张山风不着痕迹的笑了,余寘是不是奇才,他不知道。

    但是,余寘绝对是被低估的存在。

    他跟过牟忘,深入鞑靼境内,劫掠多次,火铳战壕玩的飞起;

    他率领过张溶灭了安南,见惯了云天狠辣的手段,以琼州精锐壮丁,血腥镇压安南遗民;

    他多次率领大明物流公司,穿越云贵,抄了一波又一波土司的老家;

    他在运河上,更是亲率两万精锐,将李蕙的十万水师,打得一愣一愣的,包的跟木乃伊一样,来京城哭诉;

    他负责过辽东,打理过公务员衙门,对接过朝堂诸公……

    他跟随张山风十几年,真正的传承了,张山风一身的阴狠和果决。

    全然不是看起来的,只是张山风呼来喝去的,小徒弟那么简单!

    他其实很能打!

    武比,他很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