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所有人都认为,余寘已经稳拿第一的时候。
    又一篇文章,被朱佑樘朱笔勾出九十分的高分!
    朱佑樘一拍御案,大声喝彩:“以杀治乱,以血染不服!
    说的好,当属佳作!”
    一众文武,尽皆皱眉。
    这一位……
    怎么看,怎么才像是杀胚的弟子!
    妥妥的那货的徒弟,杀胚的风格无疑!
    张山风皱着眉头,请求道:“陛下,臣能否看一看?”
    他不记得教过谁,这么狠的玩法!
    张山风的确是不关心,安南这种地方死多少人。
    他也不在意,用什么手段,震慑蛮夷。
    但是!
    以杀伐,作为主要手段……
    其实,这个人比他还狠辣!
    他很好奇,是谁有这样的手段!
    答卷到手,整体上:行军布阵篇幅,以声威服人,以快袭和推进为主。
    此人善造势、奔袭!
    虽然精彩,但是还不足以与水战,夜战,丛林战等等,玩的飞起的余寘相提并论。
    治蛮篇幅,其法十分严苛!
    连坐制!
    凡攻伐之地,五户为一伍,五伍为一村,五村为一乡……
    有乱军不臣者,反一人者,诛连一户;
    反一户,诛连一伍;
    反一伍,诛连一村……
    以此类推!
    太狠了!
    比之秦律,尚且不弱!
    张山风都不敢这么玩!
    这篇文章的后续,更是制定了一系列的苛捐杂税,用来养兵。
    比如:番邦之民,以三税一!
    无条件,配合大明修路!
    番邦必须保障,大明的军粮……
    如果,真的按照这个方法。
    不仅大明连军费都省了,甚至还能劫掠大量的钱粮。
    朝廷等于在劫掠四方!
    这才是朱佑樘,为什么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好的地方!
    远征的目的是什么?
    除了大量的土地,难道真的为了,一群随时叛乱的蛮夷,来臣服朝廷吗?
    别闹!
    目的不就是为了钱财吗?
    这个人的想法非常狠。
    他将蛮夷的钱财,搜刮而来,肥了自己,穷了蛮夷。
    结果,自然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看完整个答卷,张山风都有些佩服这个人了。
    他偷偷的将糊住的地方,撕开了一角,他隐约的看到了一个姓氏。
    从仅有的一角,能看出是一个他熟悉的字。
    顾?
    他几乎瞬间就确定了——镇远侯顾溥!
    张山风惊呆了。
    当年那个虎头面具少年,原来是这么狠的角色!
    不过!
    想想也是,他的确够狠!
    前些年,这货出兵平叛,斩首苗人过万!
    贵州一共几十万的苗人,壮丁都被这货,砍的差不多了!
    简直是丧心病狂!
    张山风看完之后,不着痕迹的抹了抹口水,偷偷将糊名的地方,重新贴好。
    然后,再将答卷放回。
    朱佑樘看了看答卷上的口水,似笑非笑的看向张山风。
    他当然看出了张山风的小动作,只是没有点破。
    朱佑樘并不关心,这次的远征人选。
    也不关心,是不是张山风的心腹。
    他要的,是能打通丝绸之路,打开大明国门,走向世界的一名上将。
    并不是一个,异常听话的狗腿子!
    那么,负责治军的这个人,必须要有非常人的手段!
    一将功成万骨枯!
    朱佑樘并不介意是狠辣,或者凶残的手段。
    好用,那就行了!
    反正!
    残杀的骂名,又不是他来背负!
    大概率是顾溥!
    事后,朕也感到很震惊,表示哀悼一下,就行了。
    相比之下,余寘采用迁徙流民,冲淡、分化和中和当地土着的方法。
    这无疑是最为合适,也最为仁义的做法。
    但是!
    迁徙流民要钱粮!
    流民和当地土着融合、分化、治理,需要时间。
    太过耗时费力!
    他没有时间,再等十年,甚至二十年!
    短时间内,顾溥的方法,才最为有效!
    这就跟始皇帝当年一样!
    天下初定,灭了六国,为什么要选择,征集天下壮丁修筑长城呢?
    为什么还要将以雷霆手段,管束六国遗民呢?
    他不知道这样太过残暴,会有强力的反弹吗?
    必须知道!
    但是!
    知道也要做!
    否则!
    只要有人挑唆,就会叛乱不休,与如今交趾布政史司一样,而且更为严重!
    至于,后续要如何慢慢的,将强压政策,逐渐平和下来?
    那就是手段问题了。
    总之,对待敌人的手段,可以由狠变缓。
    但是!
    一定不可以由缓变狠!
    那样,只会遗祸无穷!
    当此之时,就方略而言,顾溥比余寘的方法,更加合适!
    之后的阅卷,一番查找,张山风终于找到了,跟大侄子周尚文字迹一样的答卷。
    老实说,也属于上乘之作。
    但是!
    还不够精彩!
    属于那种,没有亮点的中庸风格,与其他人差不多。
    同时,又是这一类型的巅峰之作。
    如果,就这么直挺挺的让朱佑樘批阅,大概率是七十分的货色。
    所以,张山风不着痕迹的,将答卷的一角叠起。
    懂了吗?
    果然!
    朱佑樘很给面子的,给了八十五分!
    君臣两人,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儿,在搞舞弊,有木有啊!
    不过!
    这又不是张山风第一次舞弊,习惯就好。
    接下来,就都是平平无奇的答卷。
    就在所有人都准备统计结果的时候,又有一篇神作被推出。
    这一次,拍案叫绝的是——张山风。
    朱佑樘拿过答卷之后,眉头深思,喃喃道:“虽然,这个方法不太可行。
    但是,如果真如依照此人所做。
    那么,将是万代功业!
    甚至!
    哪怕大明亡了,也能剩下半壁江山!”
    “轰隆!”
    这话就像晴天霹雳,瞬间炸响。
    哪怕……大明亡国了……
    此法,也能保有大明的半壁江山!
    这是多高的评价!
    众臣纷纷拿过案卷,仔细阅读起来。
    老实说,案卷的行军部分,十分平庸。
    不夸张的说,场中有一半的人,都比之答得要好。
    但是!
    一众大臣看完之后,脸色十分古怪,表情控制不住的扭曲。
    像愤怒,也带着震惊,更有点像憋笑……
    总之,十分复杂。
    这个考生,在治蛮篇,特立独行的。
    他竟然……提到将南京迁往云南,用来震慑外蛮!
    天杀的!
    这是想弄死一众南京官吏!
    云南那个山旮旯里面,最出名的是什么?
    肯定不是白药。
    是土司!
    朝廷每年,都在为土司反叛而头疼。
    大大小小几百、上千个土司,想着法子的搞事情。
    朝廷对云南土司的约束力,就跟一根线,吊着的风筝一样。
    看似有巡抚,有卫所,有大土司这些人,里里外外的管着。
    实际上,各个部落的土司,都是各自为政,各玩各的。
    巡抚?
    人家土司,压根儿不鸟你!
    巡抚说话,还没族里的老人管用!
    卫所?
    有种你天天搁这儿守着,那样才服你!
    大土司?
    也是土司,只是说受朝廷册封,要给朝廷一个交代罢了,说到底不是自己人!
    所以,云南?
    乱着呢!
    土司太多了,部落根本不听朝廷的!
    只要别动到他们的利益,大家还能相安无事。
    稍微动了一点,保准跟你闹!
    如果,真的按照这个考生的做法,真的将南京迁到云南?
    就南京那些个,习惯了横着走的官吏,享受惯了。
    那些个习惯了,专横跋扈的老少爷们儿,那臭毛病一堆的官老爷?
    如果,真的遇上了,手里拿刀,腰间挎箭,动不动给你集结几万人的土司。
    是嫌南京的老爷们,在江南过的太舒坦,死得不够快吗?
    搞得不好,轿子刚刚出门,就被人给射成了刺猬!
    方法是好,可惜效果不好说。
    不过!
    朱佑樘有一点没说错!
    如果,真的将南京迁过去。
    那么,肯定有大批的官吏、公侯等等,以及守备南京的将士,都将迁过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利在当下,功在千秋!
    不仅可以压制土司,驯化云南部落。
    而且,可以随时支援远征军,提供充足的粮饷和兵源,以及棉服、弹药等后勤补给。
    这么一想!
    似乎、好像、有些道理!
    所有人眼中,精芒一闪而逝!
    要不……?
    就是不知道,南京方面,抵抗力度咋样?
    总得试试再说!
    反正!
    要怪,就怪这个出主意的人!
    他叫什么呢?
    张山风知道,他叫郭良!
    一个注定被南京大小官员,恨不得挖了祖坟的人!
    为了世袭侯位,他也是够拼的!
    这要得罪多少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