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6章 选个女婿 聪明绝顶
    一连几天,李青溪整个人都没什么精神。

    她情绪一向外露,很快,连陶氏同李致远都看出她心情不好了。

    这一日用晚膳时,夫妻俩对了个眼神。

    下了餐桌后,陶氏便借以闲聊的名头,去试探、关心女儿的情况。

    最起码得知道,她因为什么不开心吧。

    李青溪当然不会直接说出,自己在外头的那些混账事,于是掩去真相。

    她只说自己有个朋友要出远门了,也不晓得会不会再见,但都没给她留一句话。

    “我觉得我在他心里不算什么,但我却把他看成好朋友了,所以我不开心。”

    彼时陶氏只道:“傻孩子,人与人相处,关系的份量在彼此心里,永远是不一样的。”

    “你若是执着于计较对方是否把你看的,如你看他一样重要,只会越来越不开心。”

    “与人相交,尽自己心意就好,况且这世上这么多人,你总不会只有这一个朋友的,实在不行就换一个。”

    李青溪想了想,觉得自家娘亲说的有道理。

    但她还是心中不快,不过看娘亲担心的模样,到底是掩藏了下去,又好奇问道:“照您这么说,那夫郎呢?”

    “什么?”

    “您跟我爹迟早要把我嫁出去,不是吗?若是夫郎对我,不及我对他好,我心中不高兴,也可以换一个吗?”

    陶氏:“……”

    她一时间跟不上自家女儿跳脱的思维,想起方才李青溪说的那件事,心里咯噔一声。

    陶氏同李致远,是在和李青溪差不多的年纪,就把婚事定下来了。

    她也年轻过,自然知道那些女儿家们的情思愁绪,多数是由情郎牵动的。

    女儿该不会,有心上人了吧?

    不然以她这性子,整日里招猫逗狗,对感情一事丝毫不开窍,怎么会突然提起夫郎呢。

    “你不是说,你是为了朋友出远门不高兴吗,为什么又突然提夫郎呢?”

    说这话时,她小心地打量着女儿的神色。

    李青溪丝毫没看出来老母亲的担心:“是不久前,芷兰问我有没有想过将来要嫁给什么样的人,方才想到了,就随口一说。”

    陶氏盯着她的眼睛,倒是看不出撒谎的迹象。

    她也知道,二房近来正在给李芷兰挑合适的夫婿。

    昨儿个,弟妹陈氏还来问她,打算什么时候给女儿挑夫郎呢。

    不过陶氏还是觉得青溪在这方面尚未开悟,不必这么着急。

    李青溪看向她:“娘,你还没回答我呢,要是夫郎对我不及我对他好,也可以换一个吗?”

    “这种事哪是这么容易的,说换就换。”

    “可你方才不是说,人与人相处,觉得不开心就要换,不是这个意思吗?”

    李青溪好奇地看向自家娘亲,陶氏一时无言,半晌后才道:“这不一样。”

    “我觉得是一样的。”

    她撇了撇嘴:“反正天下男子那么多,我以后嫁的夫郎对我不上心,我肯定是要换人的。”

    陶氏不由得好笑,倒是没再同女儿讨论这个话题。

    她还太小了,根本不知道嫁入夫家成为主母,要担起多大的责任,这世道对女子苛责,哪里是她说的那么容易。

    不过她倒不会对女儿说这些残酷的事,见她心情似乎有所好转,陶氏也就不再多问了。

    及至夜间,她同夫君李致远说起女儿的情况,将她的话当做笑谈讲了出来。

    “这孩子还是太天真浪漫了,不似芷兰,不光是二弟他们考虑,她自己也在想,该寻怎么样的夫家了,不然也不会对青溪说那些话。”

    陶氏将湿透的布巾拧干,给李致远净脸:“有时候吧,我觉得女儿这样挺好的,起码过得开心,有时候又希望她懂点事儿,不要再胡来了。”

    “她会胡来,还不是夫人你惯的?”

    李致远提起青楼里的事,就忍不住叹气:“纵观整个青州,也没有跟咱们闺女这样离经叛道的。”

    话音刚落,陶氏便将那布巾摔在了他怀里,睨着眼:“老爷这是怪我了?”

    还没等他回话呢,她便到一旁坐着:“青溪小时候可不跟现在似的,是个混世魔王,她每回犯错,我可都是又训又罚的,只是还没罚到一半儿呢,你就来护着了。”

    “这日子久了,她压根不怕我这个做母亲的,也越来越张狂了。”她敲了敲桌子:“就说这回的事儿,我是拦着你动家法不错,但我也实打实罚了她一个月禁足跟跪祠堂。”

    “是老爷你自己个儿不坚定,见她掉了两滴泪,不过才半个月,马上就解禁解罚,你是一家之主,我总不好驳你的面子。”

    “所以你说说,这事儿到底该怪谁?又是谁惯着她了?”

    眼看着夫人竟要动怒,李致远不由得汗颜,赶紧道:“怪我怪我,我太惯着她了,为夫一时口误,夫人莫怪。”

    他见陶氏哼了一声,没有真的动怒的意思,拿起布巾自己擦净了脸。

    “夫人,你也不能怪我心软,虽知道青溪说悔改是假的,但总不能真看着她哭吧。”

    他叹口气:“咱们就这一个女儿,惯就惯着吧。”

    提起这事儿,陶氏态度柔软许多,也多了几分愧疚。

    她与李致远虽也是经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在一起的,但彼此有心,感情甚笃。

    从前她生养李青溪时,损了身子,再不能有孕。

    她自认为不能再为李家开枝散叶,是一种过错,便亲自找了人,想给李致远纳妾。

    但他统统拒绝了。

    最后是婆母看不下去,做主硬是给他找了好几个女子,要他纳妾。

    世道以孝为先,无奈之下,李致远只得遵从母命。

    但他只选了一个妾室,别的说什么也不要。

    老夫人也犟不过他,又见儿子到底纳妾了,也就没再多提。

    他甚少去妾室那里,这么多年,大房也不曾再有一儿半女。

    那妾室是个安分的,又出身贫困,李家好好养着她,平日也关照她家里人,更是没什么媚宠的心思,对陶氏恭恭敬敬。

    逢年过节,她还会给李青溪做鞋袜。

    也正是因此,大房后宅才如此安宁。

    再看其余几房,时不时总闹出些动静,只是大家为了脸面,不放到明面上就是了。

    想起李青溪说的那些话,陶氏又道:“不过话说回来,老爷,等到了明年,我们确实该试着给青溪相看人家了。”

    “夫人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可青溪这般性子,如何能出嫁呢?”

    提起这事儿,李致远也愁。

    旁人是怕女儿嫁出去受了委屈,他是怕女儿嫁出去,把婆家闹得鸡犬不宁。

    到时候结亲不成反结仇,毕竟她实在不是个贤惠性子。

    陶氏眼珠子一转:“我倒有个人选,不知老爷意下如何?”

    “哦?是何人?”

    “方家那孩子,我看着就不错。”

    李致远迟疑:“你是说,小武?”

    “不错。”陶氏转过去给他捏肩:“方捕头跟你是十几年的交情,咱们两家住对街,平日来往本就亲密,孩子们关系也十分融洽。”

    “方夫人温婉,小武小时候整天跟在青溪后头,都没起过矛盾,还对她颇多照顾,可见也是个柔和周全的性子。”

    “如今他去了县学,听说做文章总是头名,未来前途似锦,要是青溪嫁给他,岂不是桩美事?将来成了婚,回门都不必多走两步路。”

    陶氏越想,越觉得自己这女婿选的好:“况且方捕头跟方夫人不也挺喜欢咱女儿么?青溪见了他们也恭敬客气,旁人可没这待遇。”

    “不行不行。”

    岂料,李致远连连摆手:“小武那孩子读书刻苦,又聪慧多才,我听县学夫子说,他才这个年纪,写出来的策论已经字字珠玑,深入中心,将来科举定能大展宏图。”

    “他要是中了榜,就是京官,你眼光好,人家京城里世家大户难道就差了?”

    “万一哪个王公大臣挑中了他做女婿,咱们这门亲就成了绊脚石,到时候别说青溪,李家都得跟着倒霉。”

    不怪李致远想的多,这种事又不是没有过先例。

    前朝有位郡主相中探花郎,她家中人得知探花郎早已定亲,硬生生造了个罪,安在探花郎未婚妻一家身上。

    转眼间,那一家子人全都发配为奴,流放三千里,死的死,伤的伤。

    但对郡主与探花郎的婚事一点影响都无,人家照样和美成亲,还落了个才子佳人的美谈。

    “便是这档子事发生的概率低,但小武将来肯定会在仕途上越走越远,我不过是个县令,压不住他。”

    李致远摊手:“他现在性子是好,难道就能保证他一辈子都好?万一哪天他变了态度,不爱护青溪了,咱们连想给他施压都挺不直腰。”

    陶氏哑口无言,但她不死心:“可除了小武之外,你上哪儿找这么合适,又知根知底的女婿呢?”

    高门显贵他们攀不上,也不想去攀。

    门户低了,又觉得委屈女儿。

    “再说了,你怎么就知道小武发达了,就一定对青溪不好,我反而觉得他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

    李致远不欲与夫人在这件事上多生争端,只道:“你觉得他合适,女儿未必这么觉得呀,况且人家小武也不一定喜欢青溪。”

    “感情这种事,是可以培养的嘛,你我当年不也是这么过来的?”

    “行行行,那你看着办,反正事不成,也不可勉强,免得坏了我跟老方这么多年交情。”

    陶氏打定了主意,就开始行动了,时不时约着方家夫人喝茶。

    一晃过了数天,迎来了七月初七。

    青州人会在乞巧节这天,带上家中备的花包去挂在桥头,再去河里放花灯,祈求福祥。

    有年轻男女情投意合的,还会一起从桥上踏过,希望将来情路顺畅。

    这种节日里,李青溪是溜不出去的。

    因为陶氏会领着她梳妆打扮,再叫上二房的人,一道出门去夜游。

    今年她还特意叫上了方夫人。

    这也是李青溪时隔两个月,头一次见到深居简出的方小武。

    旧友相见,总是格外高兴。

    她兴冲冲到他面前:“书呆子,你今日怎么也舍得出门了?”

    方小武见了她,笑意也藏不住:“天天看书,人都要看傻了,总得出来逛逛。”

    说着,他凑过去低声道:“我听我爹说,你这次居然去了青楼,还被李伯父当面抓到了?”

    “是啊,我爹气的都动用家法棍了。”

    “打的重不重?”

    她笑嘻嘻:“没打成,被我娘拦下来了,最后跪了半个月祠堂,就没事儿了。”

    方小武心里松了口气,但面上却啊了一声:“那真是太可惜了,还以为能看到你被打的痛哭流涕呢。”

    “说什么呢?!”李青溪顿时怒了:“你小子是不是想挨揍了?别以为你进了县学,我就不敢打你。”

    说着,她就给他肩膀一拳,疼得方小武呲牙咧嘴。

    但他却没有还手跟躲避的意思,而是选择狡辩:“你听错了,我的意思是可惜你是当面被李伯父抓到,不然你借我的名字,这罪过就算不到你头上了。”

    李青溪冒用他的名字在外兴风作浪这事儿,方小武是知道的。

    有两次她闯了祸,无奈之下说自己叫方白玉。

    隔天人家找到武馆评理,方小武直接把这事儿扛下来了,没暴露她。

    就是他,被自家老爹一顿暴打。

    虽然很疼,但在李青溪拿着吃食来看他,给他道歉哭得泪汪汪的时候,方小武又觉得这事儿自己办的挺好的。

    比起她被罚,他挨顿打又没什么。

    反正从小到大,开武馆的爹也没少训他。

    李青溪冷哼一声: “骗谁,我年纪轻,耳朵可好使着呢,你刚才明明就是说我没被打太可惜了。”

    “哎呀,居然让你听见了,看来以后这话我只能在心里说了。”

    “方!小!武!”

    她咬牙切齿,瞬间朝他扑了过去,后者急忙闪避,笑着求饶。

    陶氏远远看着,虽说是觉得两个孩子有些不太庄重,但心里又是极其乐意见到这画面的。

    毕竟眼下在她看来,方小武已经是预备女婿了。

    他们感情这般好,怎么就不能成亲?

    李青溪正跟方小武打闹着呢,忽地停住了脚步,眉头微皱。

    方小武见状,也正色了下来:“怎么了?”

    难道是方才打闹,哪里伤着了?

    她先四下张望,而后才道:“奇怪,我怎么感觉刚才有谁在看着我呢?”

    那种一瞬间的感觉,真的很强烈。

    可是她看了看周围,却没发现人。

    李青溪摇了摇头,喃喃自语:“应该是我的错觉。”

    不过经此一事,她倒是正经了不少,没再跟方小武你追我赶了。

    一路行至闹市,李青溪随着陶氏一道,往那桥上挂了花包,又去买了个花灯。

    李芷兰在另一头,陪着自家母亲一道挂香囊,这举动意味着祈求良缘到来。

    李青溪则是在河边占了个好位置,吆喝着方小武过来放花灯。

    她问身侧人:“你打算许什么愿啊?”

    方小武:“这个说出来就不灵了。”

    李青溪不以为意:“哎呀,我去年的愿望没说出来,不也没灵验吗?快说快说。”

    她催促着他,方小武到底是不肯开口。

    “小气鬼,那我也不跟你说了。”

    李青溪哼了一声,将花灯放入水中,双手合十,闭眼,在心中默念。

    “爹娘无病无灾,万事如意。”

    “我以后偷溜出家门,都不要被爹娘抓到。”

    “芷兰好像马上议亲了,愿她找到世间绝好的夫郎。”

    “小院里的孩子们都衣食无忧,喜乐健康。”

    “邱爷爷长命百岁。”

    “冬云心想事成。”

    ……

    将身边人都说了个遍,李青溪犹豫了一下,又补了个人。

    “虽然林兄不告而别,我有点生气,但还是希望他行走江湖时不愁吃穿,平安顺遂。”

    心里话一落地,她就忍不住想,用一个花灯,就能跟天上神仙许这么多愿望,好赚呀。

    思及此,李青溪嘿嘿一笑。

    可当她上岸时,笑容顿时消失不见,那迎面走来的几个孩子,惊得李青溪急忙转过身来。

    坏了!

    那是大丫跟小二他们几个!

    她现在是女儿打扮,可不能让他们看见!

    一时间,李青溪急得不得了,匆匆跟方小武打完招呼,四下瞟了瞟,寻了个空隙低头穿过人群,往树下快步走去。

    那树刚好能遮住她,李青溪紧张得不得了,半蹲在那,时不时转过身子偷瞄几个孩子的动向。

    好在,他们对街市更感兴趣,随便放了一个花灯后,便兴冲冲去游逛去了。

    见他们上岸跑远了,李青溪这才松了口气,拍了拍胸口自言自语:“还好我聪明绝顶,不然就要被他们发现了。”

    这话刚出口,一道熟悉的、低沉的声音带着轻笑,慢悠悠落在了她头顶。

    “是么?”

    李青溪下意识抬头,便撞进一双清亮的墨瞳里。

    树影婆娑,衬得江月朦胧,流水迢迢,映照灯火憧憧。

    岑浮舟看着半蹲在地上的人儿,她今日穿了淡翠外衣,梳了双髻,发上戴了小巧又精致的珠花,其间珍珠点缀,长眉星眸,樱唇粉肤,格外明艳,与以往大不相同。

    四目相对之际,方才隔岸观花的不真切感,被驱赶得无影无踪。

    此时此刻,她如同猫儿一般,清瞳直勾勾而又震惊地望过来。

    于是他轻触了触她的发髻,一本正经地道:“嗯,看着是挺聪明,不过还没绝顶。”

    话一出口,果不其然,她将眼睛瞪的更大了。

    李青溪这一刻只觉得,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直到这句话响在耳边,她才恍然回神,结结巴巴地说话。

    “林、林……林兄?!”

    岑浮舟勾唇笑了笑:“嗯,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