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3章 命运账本
    在1960年代的苏联,诺沃切尔卡斯克还是一座位于第聂伯河左岸的小城,以其庞大的钢铁和机械制造业闻名。然而,在那个寒冷潮湿的十月,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压抑感。工厂区的烟囱日夜喷吐着黑烟,笼罩在天空中,使得阳光也显得黯淡无光。街道两旁,黄褐色的落叶堆积成山,被寒风卷起,如同无数只疲惫的蝴蝶在空中打旋。

    伊万·彼得罗维奇每天早晨都会沿着这条熟悉的路线走向铸铁厂。他穿着厚重的工装,帽子压得很低,试图抵挡那股从领口钻入的湿冷空气。每走一步,脚下便传来落叶破碎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对他命运的叹息。尽管如此,伊万的脚步从未停下,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家庭的生计、母亲的医药费以及儿子的教育费用。

    伊万的父亲曾在同一间工厂工作了三十年,直到退休时才勉强攒下一些积蓄。父亲去世后,伊万毫不犹豫地接过了这沉重的担子,成为了一名熟练的工人。十三年来,他目睹了工厂的变迁与时代的动荡,却始终没有放弃对未来的希望。然而,自从三年前妻子跟随一个鞑靼贩子离开后,他的生活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逃脱的泥沼。家中的温暖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孤寂与绝望。

    尽管如此,伊万还是努力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他总是告诉自己,只要坚持下去,总会迎来转机。可是,每当他踏入工厂的大门,看到那些破旧的设备和疲惫的同事,心中那份微弱的希望便又蒙上了一层阴影。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像是一颗螺丝钉,紧紧嵌入社会机器的某个角落,难以挣脱命运的束缚。

    伊万的工作环境异常恶劣,空气中充斥着刺鼻的化学气味和金属粉尘。车间里巨大的冲压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令人头晕目眩。即便如此,他依然坚守岗位,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对于他来说,这份工作不仅是生存的手段,更是一种责任和尊严的象征。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伊万学会了用沉默来对抗生活的重压。他很少与人交谈,只是默默地埋头苦干,偶尔抬头望向窗外,透过那片灰蒙蒙的天空,寻找一丝心灵的慰藉。他时常回忆起过去的日子,那时虽然清贫但充满温馨,如今只剩下孤独与无助。然而,正是这些回忆支撑着他继续前行,哪怕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他依然坚信,总有一天,阳光会穿透阴霾,照亮这片土地。

    一天清晨,当伊万如往常一样踏进工厂大门时,年轻钳工阿列克谢早已等候多时。阿列克谢是一个热情洋溢的年轻人,脸上总是带着一抹红晕,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也能找到一丝幽默感。然而今天,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明显的愤怒与无奈。他手中紧握着一张皱巴巴的工资条,上面的数字令人心酸。

    “彼得洛维奇,你看!”阿列克谢激动地将工资条递到伊万面前,“厂办又扣了高温补贴!说是账上没钱,可昨天我亲眼看见经理的新伏尔加开进了车库!”

    伊万接过工资条,仔细端详着那一行行冰冷的数字。的确,高温补贴一栏空空如也,而其他各项扣除却一分不少。他想起工会主席上周私下说的话:“别闹事,下个月补偿金方案就下来。”此刻,这些话就像车床碎屑般卡在他的牙缝里,说不出的苦涩。

    “廖沙,”伊万叹了口气,声音有些沙哑,“我们得给上面些时间。”

    阿列克谢显然无法接受这样的解释,他的脸涨得通红,几乎要跳起来。“时间?彼得洛维奇,你看看我们的生活,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等?每个月的工资都不够糊口,孩子们饿着肚子上学,家里连买煤的钱都没有……”他越说越激动,双手不自觉地挥舞着。

    伊万拍了拍阿列克谢的肩膀,示意他冷静下来。“我知道你的感受,”他说,“但是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忍耐和等待。如果现在闹事,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阿列克谢深吸一口气,似乎在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他知道伊万的话并非毫无道理,毕竟工厂里的每一个人都面临着相似的困境。然而,这种无声的妥协让他感到无比压抑。他低下头,看着手中的工资条,眼中闪烁着泪花。

    “彼得洛维奇,你说得对,”阿列克谢终于开口,“但我真的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两人默默走进车间,耳边回荡着永不停歇的冲压机轰鸣声。在这喧嚣的背后,隐藏着他们内心深处的无奈与挣扎。伊万知道,阿列克谢并不是唯一一个对未来感到迷茫的人。整个工厂,乃至整个城市,都在经历一场无声的煎熬。

    回到工作岗位上,伊万开始专注于手头的任务,试图用忙碌来驱散心中的不安。然而,阿列克谢的抱怨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泛起了层层涟漪。他意识到,无论多么努力工作,现实的困境依旧无法轻易改变。在这个体制下,个人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几乎无法撼动既定的命运轨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伊万渐渐明白,真正的挑战不仅在于物质上的匮乏,更在于精神上的磨砺。每个人都在为生存而战,却又不得不面对种种不公平的待遇。这种矛盾和冲突,如同一根无形的绳索,将他们紧紧捆绑在一起,无法挣脱。

    尽管如此,伊万仍然选择相信,总有一天,阳光会穿透阴霾,带来新的希望。他告诉自己,必须保持耐心和毅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黑暗中找到一丝光明。

    走进车间,伊万立刻被那股熟悉而又陌生的气息所包围。空气中弥漫着机油的刺鼻味道,夹杂着金属粉尘和汗水的咸味。巨大的冲压机一刻不停地运转着,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仿佛一台永不疲倦的巨兽。每次冲击带来的震动传遍整个车间,使地面微微颤抖,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脚底发麻。

    更衣室里,安全员斯捷潘正站在举报箱前,若无其事地将废料倒进去。他油腻的笑容掩盖不住内心的虚伪,仿佛这一切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伊万的目光与他对视,瞬间读懂了对方眼中的冷漠与轻蔑。斯捷潘随手抽出一本《冶金工人报》,塞进伊万的口袋里,语气随意地说:“学着点,老家伙,聪明人都懂得什么时候该瞎。”

    伊万接过报纸,瞥了一眼封面,上面印着大大的标题:“提高生产效率,迎接新纪元”。他轻轻哼了一声,将报纸折好放进口袋。斯捷潘的行为无疑是对举报制度的一种嘲弄,而这种现象在整个工厂中屡见不鲜。无论是安全隐患还是管理问题,往往都被掩盖或忽视,以维护表面的和谐与稳定。

    伊万换好工作服,戴上防护手套,走向自己的岗位。他负责操作一台大型冲压机,这是车间中最关键的设备之一。尽管已经习惯了这份工作,但每一次启动机器时,他仍能感受到那股强大的力量。冲压机的巨大齿轮缓缓转动,带动着各种复杂的机械结构,最终将一块块炽热的钢坯加工成所需的形状。

    与此同时,伊万注意到周围的工友们也在各自忙碌着。有的人在搬运沉重的原材料,有的人在检查机器的运行状态,还有的人则在进行焊接作业。每个人都在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但却没有人愿意主动提起那些被掩盖的问题。在这种环境中,沉默成了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伊万一边操作机器,一边思考着最近发生的一切。他清楚地记得,上个月的安全记录曾多次被篡改,导致某些本应得到及时处理的安全隐患被拖延。这不仅增加了工人们的工作负担,还带来了潜在的生命危险。然而,每当有人提出质疑或建议时,总会遭到管理层的打压或漠视。

    就在几天前,斯捷潘还在一次班会上公开表扬了几名表现突出的员工,其中不乏那些明知有安全隐患却依然默不作声的人。伊万当时并没有发言,但他心里很清楚,这种虚假的表彰不过是管理层为了掩盖真相而采取的权宜之计。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却被一次次搁置。

    随着工作的进行,伊万越发感觉到压力的存在。不仅是来自机器本身的巨大负荷,更多的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无力感。他明白,想要改变现状并非易事,但至少不能让自己成为问题的一部分。因此,他决定继续保持警惕,一旦发现任何安全隐患,一定要及时上报,绝不姑息。

    在车间的另一角,年轻的阿列克谢正在专心致志地调整一台小型机床。尽管心情不佳,但他依然认真对待每一项任务,试图通过出色的表现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伊万不禁想起了刚才阿列克谢的抱怨,他知道,年轻人的心中同样充满了困惑与不满,只是表达方式不同罢了。

    正当伊万全神贯注于工作时,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原来是隔壁车间发生了轻微的机械故障,几名工人迅速赶去处理。伊万放下手中的工具,准备前去帮忙,却发现斯捷潘正站在那里,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一切。他心中一沉,预感到这次事件可能会被淡化处理,甚至不了了之。

    果然,几分钟后,故障得到了临时修复,车间恢复了正常的运转。然而,伊万清楚地看到,某些关键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斯捷潘随后走到他身边,低声说道:“彼得洛维奇,记住,有些事情不必太较真,大家都是为了混口饭吃。”

    伊万点了点头,却没有回应。他知道,要想真正改变现状,还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智慧。而这,正是他接下来需要面对的挑战。

    当伊万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筒子楼时,房东已将取暖费账单塞进了他唯一一套体面西装的口袋。那张薄薄的纸片仿佛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伊万望着账单上那一串长长的数字,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他摸了摸口袋,里面仅有几张皱巴巴的卢布,根本不足以支付这笔费用。

    第二天清晨,伊万决定前往房管所,试图争取一些宽限时间或者减免部分费用。他穿上那套西装,尽量整理了一下仪容,希望能给办事员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然而,当他推开房管所那扇陈旧的大门时,一股腐臭的霉味扑面而来,仿佛这里的一切都已陈旧不堪,正如他的人生一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厅里挤满了前来办理各种事务的居民,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和无奈。伊万排在队伍的末尾,耐心等待着轮到自己。终于,他来到办事员的窗口前,递上了自己的取暖费账单和身份证明。

    胖办事员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账单,然后抬起头来,嘴角挂着一丝讥讽的笑容。“彼得罗维奇同志,你迟交了两个月的房租,按照规定,需要支付滞纳金。”她的指甲涂成了猩红色,显得格外刺眼。

    伊万强压住心中的怒火,尽量保持礼貌的态度。“同志,能不能通融一下?我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最近厂里效益不好,工资一直拖欠……”

    胖办事员打断了他的话,语气中透出一丝不耐烦。“规则就是这样,彼得罗维奇同志。如果你无法按时缴纳房租,我们只能考虑终止租约。”

    伊万的心猛地一沉,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失去这套房子,意味着他和他的家人将无处可去。他急忙补充道:“请再给我一点时间,下个月一定能补齐欠款。”

    胖办事员冷笑一声,从抽屉里拿出半公斤发霉的通心粉,扔到了柜台上。“节日慰问品,拿着闭嘴吧。”她不耐烦地挥手示意下一个居民上前。

    伊万愣住了,眼前的这一幕让他感到无比荒谬。半公斤发霉的通心粉,居然成为了对他困境的全部回应。他拿起那包通心粉,手指触碰到冰冷的塑料包装,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愤怒。然而,他也清楚,此时的抗争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走出房管所,伊万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迷雾之中,找不到方向。他望着街道两旁那些破败的建筑,心中充满了绝望。曾经,他还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而现在,一切都变得遥不可及。他意识到,所谓的规则和公平,不过是权力者手中的玩物,用来控制底层人民的工具。

    回到家中,伊万将通心粉狠狠地砸向墙上的日历。那张画着克里姆林宫星光的日历顿时被撕裂开来,碎片四散飞落。他瘫坐在椅子上,双肘撑在膝盖上,双手捂住脸,泪水不由自主地滑落。那一刻,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感。

    伊万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被动地接受命运的摆布。他必须采取行动,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努力,也要为自己和家人争取一线生机。然而,究竟该如何做,他心中却没有明确的答案。或许,答案就藏在他内心深处的某一处,等待着被发掘出来。

    那天晚上,伊万独自一人徘徊在常年闭门的旧货街上,试图逃离白天的沮丧与绝望。昏黄的路灯下,摊主们早已收拾妥当,准备结束一天的生意。街道尽头,一个吉卜赛老妪的身影引起了伊万的注意。她坐在一辆堆满破圣像和旧杂物的手推车旁,眼神犀利而神秘。

    伊万不由自主地走上前去,心中隐隐觉得这位老妇人可能拥有某种特殊的能力。老妪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到来,微微抬起头,露出一双深邃的眼睛,仿佛能看穿人的灵魂。她从推车里抽出一本包裹着暗红色皮革的册子,递给伊万。

    “命运账本,孩子,能让你站在秤杆高的那头。”她的声音嘶哑而低沉,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力量。

    伊万接过账本,翻开内页,密密麻麻的教堂斯拉夫文映入眼帘。最新墨迹尚未干透,记载着一系列令人毛骨悚然的交易:“谢尔盖·肺部阴影→车间主任新别墅”、“柳博芙·儿子先天残疾→纺织厂招标成功”。这些文字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刃,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这是什么?”伊万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问道。

    老妪没有回答,只是用枯瘦的手指指向账本末页的说明:“记住!每次交易都得见血!”她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诡异的光芒,随即化作一团浓雾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伊万呆立当场,手中紧握着那本散发着邪恶气息的账本。

    伊万的脑海中一片混乱,他不明白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然而,内心深处的某种冲动促使他仔细阅读账本的内容。每一条交易记录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悲惨的故事,似乎所有不幸都可以通过这本账本来交换和转移。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命运交易,而是涉及人性、道德和权力的复杂博弈。

    尽管内心充满恐惧,伊万还是忍不住好奇地翻阅着账本,试图理解其中的运作机制。他发现,每笔交易都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通常是以鲜血或痛苦的形式。例如,某个工人的工伤事故可以换来一笔可观的奖金,但这笔钱却是建立在他人的苦难之上。伊万感到一阵恶心,但同时也隐约看到了一条改变自己命运的途径。

    “生存需要代价。”他喃喃自语,仿佛是在说服自己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然而,内心深处的声音告诉他,这种做法违背了自己的良知和原则。他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那个夜晚,伊万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账本中的内容。他想起了阿列克谢的愤怒、房东的无情以及房管所的冷漠。所有的不满和委屈在此刻汇聚成一股强烈的欲望——他渴望改变现状,哪怕只是暂时的解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终,伊万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要用这本账本来改善自己的处境,但绝不会伤害无辜之人。他决定从小事做起,尝试利用账本的力量来减轻自己的经济压力。然而,他深知这条路充满风险,稍有不慎便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次日清晨,伊万将账本藏在一个隐秘的地方,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尝试。他写下了一条看似无害的交易:“安德烈·胃出血→伊万·拖欠房租结清。”当天傍晚,邻居安德烈果然因突发胃出血被救护车送往医院,而房管所竟真来电通知免除了他半年租金。

    伊万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感到庆幸,另一方面却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深深的愧疚。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端,前方还有更多未知的挑战在等着他。无论如何,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剩下的路,只能靠自己走下去。

    随着伊万越来越频繁地使用命运账本,他逐渐发现了其中运作的奥秘。原来,每次交易并非简单地将厄运转移给他人,而是通过某种超自然的机制实现的。每当他在账本上写下一笔交易,现实中就会立即发生相应的事件。起初,伊万认为这只是巧合,但很快他就意识到,这一切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因果关系。

    一天夜里,伊万在地下室无意间发现了一面渗出暗红污渍的墙壁。走近一看,他惊恐地发现那些污渍竟然凝结成类似内脏组织的交易记录。每一条记录都对应着他曾经写下的一笔交易,而那些被转移的厄运如同活物般在水泥缝里蠕动。这一刻,伊万深刻体会到了命运账本的恐怖之处——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个吞噬灵魂的陷阱……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