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章 可口可乐投资契机
    >>>(从本章开始将减少原主我的称呼,将使用杜鲁门或杜鲁门·摩根来称呼主角)

    “嘶——”

    “这是可口可乐。”

    在纽约曼哈顿,杜鲁门乘坐汽车前往私人宅邸的途中,詹姆斯递给杜鲁门一瓶冒着气泡的玻璃瓶饮料。

    “谢谢。”

    此时的杜鲁门,心思全被汽车吸引,一手拿着可乐玻璃瓶,仔细打量着车身。

    这辆车极具19世纪末的风格,没有车顶,造型像马车般古朴,只能容纳两人,空间不大,但有着浓厚的古典韵味,倒也不错。

    而且,这可是奔驰啊!我认识这个车型。

    “奔驰维多利亚。”它是为了大量生产世界上首款搭载固定式内燃机的奔驰“velocipede”而推出的低价款,可以说是奔驰鲜活历史的见证。

    杜鲁门靠在椅背上,享受着可乐。

    “汽车果然还得是奔驰。”我附身的这个叫摩根的家伙,从喜欢可口可乐这点来看,品味和我意外地合拍。

    难道是命运特意为我挑选了如此契合的身体?

    如果真有神灵安排我附身于此,我真想自信地告诉祂,这是最棒的选择。

    “不过,这个车型在美国应该很少见吧?”杜鲁门转头看向驾驶座。

    “詹姆斯,据我所知,奔驰目前还没有正式进入美国市场,你是从哪儿弄到这个车型的?”

    “……说起来还挺不好意思的。少爷您之前一直念叨奔驰,我就亲自去德国,专门把它运回来了。”

    “啊,不好意思。”杜鲁门心想,也难怪,除了从德国运回来,确实没别的办法。

    这摩根,还真会使唤人。杜鲁门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后颈。

    杜鲁门把还没开封的可乐递给他,却被他冷淡地拒绝了。

    连杜鲁门视作珍宝的可乐都分享给他了,看来詹姆斯是个比杜鲁门想象中还细腻的人。

    “考虑到奔驰现在还是新兴品牌,或许现在收购它是个不错的主意。”

    一想到梅赛德斯 - 奔驰,二战的阴影就浮现在眼前。

    但如今,还远没到一提奔驰名字就令人心潮澎湃的鼎盛时期,趁低价收购并纳入囊中,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毕竟,距离梅赛德斯 - 奔驰正式的起点,也就是戴姆勒和奔驰的合并,还有20年之久。

    “顺便把德国先进的汽车工业设施也一并拿下,倒也不错。”

    自19世纪70年代起,以多特蒙德为中心的鲁尔工业区就已崛起,成为欧洲最大的工业区。

    此时的德意志帝国,重工业占比达36%,已然是工业强国。

    这些生产出来的钢铁,流向了支撑德国汽车产业的斯图加特和慕尼黑。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总部位于斯图加特的汽车企业,有梅赛德斯 - 奔驰、保时捷、博世等,都是令人瞩目的超一流品牌。

    宝马和曼恩则在慕尼黑。

    “美国也不错,但论技术实力,和德国相比还是……”

    “咕咚咕咚。”

    “哈——”可口可乐真好喝。挑选投资对象也同样令人愉悦。

    “詹姆斯,回宅邸后,你能把可口可乐公司、奔驰和戴姆勒公司的大致信息整理成报告,放在我办公桌上吗?”

    “好的。这种程度的信息调查,一天就能完成。”

    “真靠谱。”听着詹姆斯自信满满的承诺,杜鲁门微微一笑。

    “还有多久到宅邸?”

    “马上就到了。华尔道夫 - 阿斯托里亚酒店和少爷您的宅邸都在纽约中城,就像邻居一样近。”

    “啊,中城。”

    这么说来,纽约曼哈顿的中城可是出了名的富人区。

    不过,身为普通人的我,前世对曼哈顿的豪宅没什么概念,也没什么代入感。

    “看,那就是宅邸。”

    “……嗯?”

    詹姆斯用下巴示意着宅邸的方向。杜鲁门顺着他示意的方向望去,一座宏伟的宅邸映入眼帘,原本平静的脸上渐渐露出惊叹之色。

    “吱——”

    汽车缓缓驶入缓缓打开的正门,在庭院中行驶了一段距离。

    “嗡嗡——”

    引擎声停止,詹姆斯下车,脚步声传来,朝杜鲁门这边走来。

    杜鲁门呆呆地望着宅邸。

    “不动产90万美元。不会吧,难道这宅邸就花了这么多钱?”

    “不是90万美元,大概60万美元。”

    “……Shit。”

    杜鲁门拉住詹姆斯的手,下了车。

    宅邸大门打开,杜鲁门的内心开始激动起来。

    “这……这是我的宅邸?”

    “是的,这确实是为少爷您打造的宅邸。请进吧。”

    詹姆斯迈着熟悉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杜鲁门瞪大眼睛,看着他的背影。

    “德国风格的城堡。我的天哪。”

    杜鲁门在心里朝着摩根大通总部的方向,深深鞠了108次躬,怀着敬畏之心走进了这座宛如德国城堡的宅邸。

    >>>投资计划与时代背景

    “唉……”

    “没想到我死后,竟能看到曼哈顿中央公园的景色。”

    纽约的中央公园。

    前世,我在残酷的华尔街拼命挣扎,就为了有朝一日能欣赏这美景,可最终还是没能如愿,抱憾而终,额,严格来说是被撞而终。

    “这种感觉真奇妙。”

    “嗒——”

    我坐在私人宅邸的阳台上,欣赏着纽约中央公园的美景,端起刚泡好的茶杯。这座石造宅邸是仿照德国本土的城堡拆解后重新组装而成的,阳台自然也是用石头建造的。

    “在德国风格的城堡里欣赏纽约的中央公园,真是别有一番韵味。”

    “那个……少爷,很抱歉打扰您欣赏美景。”

    “嗯?”

    “这个。”

    詹姆斯拿着一厚叠文件向杜鲁门走来。杜鲁门从窗边离开,坐直身子。

    “这是您让调查的企业调查报告。最上面一页是摘要,您参考一下就行。”

    “谢谢。”

    “哗啦——”

    摘要的第一页是可口可乐公司。

    昨天在债券清单上最吸引杜鲁门注意的,价值10万美元的短期债券,被红色墨水着重标记着。

    “快到期了。可口可乐的人,马上要陷入严重的资金短缺了。”

    谈判的时候这可是我的优势。

    要是正常的上流阶层,根本不会碰垃圾债券,但我附身的这位少爷是个可乐迷,真是托他的福。

    “每天消费19亿瓶的超级畅销饮料。要是在它还是新兴公司的时候就直接收购,倒也不错。”

    商业价值?我的直觉可以保证。

    此刻,杜鲁门的嗓子都在呼喊着要喝可乐,而不是茶。

    “啪——”

    杜鲁门翻过一页,出现了奔驰公司(benz)和戴姆勒公司(dmG)的摘要。

    “奔驰还不是股份公司啊?”

    “戴姆勒公司我也调查了,他们的董事会和创始人之间的关系,简直像一团乱麻,混乱不堪。如果您要收购,我推荐奔驰。”

    “……其实我想把奔驰和戴姆勒都买下来,改组董事会后,再进行合并。”

    “那可能需要更多的流动资金。”

    “确实。”

    杜鲁门用手指轻轻敲着橡木桌子,陷入沉思。

    我作为现代人所熟知的梅赛德斯 - 奔驰,是1926年戴姆勒公司和奔驰公司合并后的企业。

    只收购奔驰的话,后续发展总觉得不踏实。

    要收购合并,那就两家都拿下,一起合并。

    “要不把360万都投进去,把两家都收购了?”

    这样就能打造出与现代十大汽车集团媲美的初创企业。

    要是再整合下游工业公司进行合并,组建汽车产业托拉斯,

    我脑海里已经有了将其发展成世界最大汽车公司的蓝图。

    企业重组、收购合并,这可是对冲基金的专长。

    “这么说来,19世纪末的美国,正是托拉斯盛行的时期。”

    “詹姆斯,今年因收购合并消失的公司有多少家?”

    “我记得大概有69家左右。不过,仅预定的收购合并计划就超过200个。”

    “……消失的还真不少。”

    很快,一场将撼动美国产业界的合并浪潮即将掀起。

    到1899年,会有1200家公司因收购合并而消失,达到顶峰。

    从1900年开始,美国钢铁、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国际商船公司等巨型托拉斯将纷纷崛起。

    时间还稍微充裕一些。

    “1904年之前,美国产业界将持续经历第一次合并浪潮,那将是无数垄断托拉斯巨头崛起咆哮的动荡时代。”

    托拉斯(trust),就是企业联合的意思。

    指的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的大型垄断企业集团。

    要是难以理解,看看美国的石油行业就明白了。

    那里的大部分公司,原本都属于一家。

    标准石油,最着名的托拉斯,洛克菲勒的石油帝国,曾经掌控了90%的石油市场。

    最终,它在西奥多·罗斯福的反垄断法下被拆解,但讽刺的是,拆解的结果反而让托拉斯集团的财富进一步增加,成为一段传奇。

    问题在于资金。

    “要形成托拉斯,需要巨额的本金,360万根本不够。”

    收购戴姆勒和奔驰进行合并,这个想法很好。

    但360万的话,虽然能完成收购合并,可运营所需的剩余资金和流动资金就会变得非常紧张。

    “只要杰克·摩根还在,绝对不能让现金短缺。这绝对不行。”

    美元就是杜鲁门的命根子。

    在和杰克·摩根争夺继承权的过程中,如果现金不充裕,可不是开玩笑的,真的可能会没命。

    无论是从社会层面,还是从实际层面来说。

    不过,只要时间充裕,赚钱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1901年的北太平洋股票收购事件、美国钢铁的上市,1903年美国钢铁的股价暴跌事件,都是赚钱的好机会……”前提是时间充裕。

    >>>古巴独立运动与投资抉择

    “嗒——”杜鲁门放下正在喝的茶杯。

    “啊,这么说来,现在正是古巴独立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

    “从前年开始,古巴那边就一直不太平。最近美国政府也把注意力集中在古巴,华盛顿的气氛很紧张。”

    “那肯定紧张啊。只要有个借口,就会和西班牙爆发战争。”

    “和西班牙爆发战争?”

    詹姆斯瞪大了眼睛。

    杜鲁门耸了耸肩,第25任总统麦金利,表面上宣扬和平主义,实际上是个帝国主义者,这在华盛顿政界早已不是秘密。

    他只是因为保守的性格,暂时无法挑起战争,但并不代表他不想。

    毕竟,美国刚刚摆脱经济萧条和恐慌的阴影。

    “不过,不至于真的发动战争吧?”

    “等着瞧吧。敢不敢打赌?”

    “不知怎么的,我感觉真的会爆发战争,我可不敢赌。”

    “真没意思。”

    杜鲁门抬头看着詹姆斯。

    比起遥远的古巴正在发生的战争苗头,眼前这个身着西装的中年男人更让杜鲁门在意。

    “他肯定既是杜鲁门的保护者,也是监视者。”

    杜鲁门的一举一动肯定都在被监视,然后汇报到摩根大通的耳中。

    老摩根可是个执着起来很可怕的人。

    “但如果詹姆斯是杜鲁门的监视者,反过来,这或许是个机会。”

    而且是绝佳的机会。

    如果詹姆斯在老摩根和杜鲁门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那就相当于我有了老摩根的热线。

    杜鲁门的实力越强,就越能进入摩根大通的视线。

    这样就能相对地从杰克·摩根的威胁下安全一些。

    如果运作得好,说不定还能得到摩根大通银行的股份。

    “总之,要活下去。”

    摩根大通银行,前世我工作的摩根大通集团的前身。

    摩根大通银行的运作方式我再熟悉不过了,而且我还有未来的知识,所以在和杰克·摩根的竞争中,我绝对不会处于劣势。

    “真的要设立对冲基金吗?”但该怎么做呢?当然,要筹集短缺的资金,没有比对冲基金更好的方式了。

    但现在是19世纪,还没有私募基金。

    对冲(风险管理)?这个时期的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是投机者、骗子和操纵股价势力的天堂,是资本主义的混乱战场。

    “这个时期的纽约证券界,操纵股价竟然是合法的。简直是野蛮人的天下。”

    杜鲁门可不敢参与到像铁路公司那样能掀起数千万美元股价波动的股票市场中。

    短期内,纽约股票市场先排除。

    “得先提升实力。”

    360万,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以这笔钱为基础,在这艰难的19世纪和20世纪生存下去,杜鲁门必须建立自己的帝国。

    目前来看,成立一家从场外市场收购被低估或有潜力公司的投资公司,或许是最佳选择。

    幸好,这样的投资对象很多。

    杜鲁门靠在椅背上。

    “那就来确定一下投资对象的优先级吧。”

    候选有三个:梅赛德斯 - 奔驰、美西战争相关的军需产业,还有可口可乐公司。

    只能选一个。首先排除戴姆勒和奔驰。

    距离两家公司合并并真正开始扩张的1926年,还有很长时间。

    美西战争相关的投资先搁置。

    虽然要从战争中获利,就得涉足军需产业,但军需产业和重工业系列产业都是烧钱的无底洞。

    而且,这里早已是巨头们盘踞的血腥战场。

    “那么答案就只有一个了。”现金奶牛。

    “哗啦——”

    杜鲁门翻找文件,终于找到了价值10万美元的短期债券。

    “詹姆斯,你知道新兴公司在快速扩张时最害怕什么吗?”

    “应该是现金流吧?”

    “有点像,但不太准确。”

    杜鲁门晃了晃手中的债券。答案就在可口可乐。

    “他们害怕亏损。”

    >>> 可口可乐的投资契机

    1897年末,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可口可乐(coca-cola)公司总部。

    “装瓶。是装瓶业务。”

    可口可乐公司的创始人阿萨·坎德勒拿起桌上的一封信。

    这是一份关于装瓶业务的提案。

    已经有不少人向他提出装瓶业务的建议,甚至有人急切地询问能否获得密西西比州的装瓶业务权。

    “发件人是约瑟夫·b·怀特黑德和本杰明·F·托马斯,两人都是律师?”

    装瓶业务,也就是在各地设立工厂,将从总部获得的可口可乐原液装入玻璃瓶,然后在各个州流通。

    这个想法本身不错,不仅便于储存和保存,而且流通更加便捷。

    但问题在于装瓶业务的稳定性。

    它真的能盈利,维持公司的运营吗?

    “唉,快速扩张导致资金短缺,可需要支出的费用却堆积如山。”坎德勒皱起眉头。

    但思来想去,装瓶业务让可口可乐公司总部来掌控,实在有些困难。

    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亏损。

    “总是缺钱。钱才是关键问题。”

    这时,秘书拿着一张小纸条,匆匆推开门走了进来。

    坎德勒迅速把信塞进抽屉。

    “什么事?”

    “刚刚有位先生打电话到办公室,提出投资建议,要拒绝吗?”

    秘书小心翼翼地问道。

    坎德勒冷笑一声,摆了摆手。

    “拒绝。肯定又是些想在可口可乐的成功上分一杯羹的蠢货——”

    他突然停住。

    瞬间,装瓶业务和资金的问题在他脑海中闪过。

    坎德勒陷入沉思,揉了揉眉头。

    债券马上就要到期了,公司急需资金注入。

    “……先问问投资人的名字吧。”

    “等等,投资人叫什么名字?应该不是银行或者骗子吧。”

    “那个……”

    秘书支支吾吾,额头冒出冷汗。

    坎德勒这才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劲。他慢慢放下托着下巴的手,坐直身子。

    “怎么,投资人的名字有什么问题吗?”

    “……!”

    在坎德勒的追问下,秘书的眼睛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秘书用颤抖的手,把小纸条放在坎德勒的办公桌上。

    “……是J.p.摩根银行打来的电话。”

    “摩根?是我知道的那个J.p.摩根吗?”

    不会吧。坎德勒怀疑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遍,秘书沉重地点了点头。

    “是的。”

    “……”坎德勒迅速拿起桌上的纸条,读了起来。

    随着视线向下移动,他的手开始微微颤抖,最后,他瞪大眼睛,手中的笔掉落在地。

    “……卧,操。”无论怎么看,提出投资建议的,真的是J.p.摩根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