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章 美军陆军的混乱开局
    >>> 沉重的脚步声

    “笃,笃。”这时,战争部大楼入口处,一群身着黑色西装的人开始鱼贯而出。其中偶尔夹杂着几位身穿陆军制服的军官,但这并不稀奇。毕竟在当时,美军海军部大楼和战争部大楼共用同一栋建筑。

    “……!!!”问题出在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身上。杰克·摩根一边舒展着脖子,一边从大楼台阶上缓缓走下来。他身边的秘书们正跟他汇报日程安排,面容冷峻的保镖们则端着枪,紧紧护卫在他身旁。杜鲁门立刻绷紧了表情。

    “少爷,那位是……!”

    “嘘。”

    我把手指放在嘴边示意安静,可已经晚了。

    杰克·摩根的目光早已锁定在我身上,一动不动。他抬手示意秘书们稍等,径直朝我走来。

    杜鲁门轻叹一口气,把手插进了口袋。

    “你在这儿干什么?”

    “我来海军部有点事。哥哥你来做什么呢?”

    “……哥哥?”

    杜鲁门称呼他为哥哥时,杰克·摩根的脸瞬间扭曲得有些狰狞。

    他咬牙切齿地凑近杜鲁门,在杜鲁门耳边低语道:“我可没记得有你这个黄皮猴子弟弟,闭上你的嘴。趁我没开枪崩了你之前。”

    “……!!!”

    杰克·摩根又重新露出笑容,从杜鲁门的耳边退开。

    但他的眼眸却如利刃般死死盯着杜鲁门。

    他开口说道:“来海军部有事?”

    “……是的。”

    “和战争部的合同没谈成,就想来海军部碰碰运气?”

    “……”

    被他说中了。杜鲁门沉默不语,杰克·摩根嘴角浮起一抹嘲讽的轻笑。

    “哼,那你就好好努力试试吧。”

    “砰砰”,杰克·摩根拍了拍杜鲁门的肩膀,便转身回到他的那群人当中。

    “嘶——”杜鲁门用手紧紧按住被他拍过的肩膀,然后嘴角微微一勾。

    >>> 华尔街

    “詹姆斯,这听起来可能有点矛盾,但我希望美军陆军的伤亡人数越少越好。”

    “啊?”

    詹姆斯疑惑地歪着头。

    “你想啊,要想大量卖出机关枪,军队的人数得多才行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这样。”

    “是……”

    杜鲁门的首要目标很简单,就是把美军陆军拒绝投标的机关枪硬塞到他们手里,仅此而已。

    但要是美军陆军在这次美西战争中出现大量伤亡,那可就成了杜鲁门目标的绊脚石。

    首先,能购买机关枪的军人数量会减少,最糟糕的情况是美国直接从美西战争中抽身。

    “别忘了,在门罗主义方针下奉行孤立主义的美国,舆论随时可能转向。詹姆斯。”

    “您是说,如果因为大量伤亡引发反战舆论,这场战争本身都可能会失败?”

    “要是那样可就糟透了。”杜鲁门挠了挠鼻梁。

    想象一下,美军陆军遭受重创,伤亡惨重,大批士兵撤回本土,这种场景肯定会引发民众对战争的抵触情绪,而美军陆军也会在反战舆论的抨击下,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他们可不想承受这种痛苦,为了尽可能摆脱战争创伤,他们甚至会把战争的痕迹都抹去。

    到时候,恐怕只有杰克·摩根一派推出的替罪羊会被处理,而他们的卡特尔集团反而会更加稳固。

    “战争就是一场惊险的走钢丝表演。”

    在现代美国,这种情况还少见吗?

    中东的战场上,炮弹如雨点般落下,清晨的饭桌上都可能溅上弹片,人们对此都习以为常。

    而在这片中东火药桶上,美军和军火公司在危险的边缘游走,向交战双方出售武器。

    不然怎么会出现敌军和友军拿着同一种武器相互厮杀的讽刺场景呢?

    “一旦从钢丝上掉下来,就全完了。所以海军的作用至关重要。”

    “哗啦”一声,杜鲁门展开《华尔街日报》的头版,举到詹姆斯眼前。

    [关塔那摩湾海战,美军海军的惊人胜利!]

    [通往古巴的海路已打通,美军第五军团陆续乘坐运输船在圣地亚哥 - 德古巴登陆,海军陆战队已开辟道路。]

    [菲律宾的荣耀会再次重现吗?]

    ——《华尔街日报》

    “菲律宾需要从日本港口派遣武装商船投入战斗,但古巴离美国本土近,情况就不同了。美国海军可以直接在武装商船上装载舰炮进入战场。”

    “……!!!”

    “哗啦”,杜鲁门把报纸折起来,

    “啪”的一声放在桌子上。

    “武装商船从一开始就是按照可作为军舰使用的标准设计的,至少能装载4英寸,最大能装载6英寸的舰炮。

    这样一武装,它就不再是普通的武装商船,而是防护巡洋舰了。”

    “要是再加上装甲……”

    “只要能加上,那就是一艘装甲巡洋舰了。”船员的问题也不用担心。

    美国水手们因为战争导致古巴和大西洋的航线受阻,都迫切希望战争尽快结束。

    当然,他们也有相应的回报。

    如果这场战争以美国的胜利告终,他们就能从军方获得巨额的权益。

    要是亚洲的贸易枢纽是菲律宾,那么加勒比海的贸易枢纽就是古巴。

    美国水手们肯定也会心动。

    用武装商船上的6英寸舰炮为海岸提供火力支援,陆军的机关枪可做不到这一点。

    美国占领关塔那摩湾,同时海军就能歼灭关塔那摩附近的西班牙舰队。

    因为武装商船四处巡航,能让战舰更集中地投入作战。

    那万一出现意外情况呢?

    不存在的。

    环绕古巴的巴哈马群岛和多米尼加共和国都属于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

    “军舰数量越多,被击沉的可能性就越低。美国水手投入的武装商船越多,胜率就越高,损毁率就越低。要从商业的角度去看这件事。”

    “但是西班牙的主力舰队卡马拉舰队可是拥有战舰的强大部队。要是他们闯入加勒比海,武装商船不就没用了吗?”

    “有可能。”

    所以这就是一场时间赛跑。

    陆军的失利和海军的胜利,哪一方来得更快,将决定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胜负。

    海军必须更快取得胜利。

    “那陆军就不管了吗?”

    “不,不是不管。我想避免的是大量人员伤亡,而不是战败,这一点区分很重要。”

    “啊?”

    “美国民众的情绪是沙文主义。詹姆斯,这种沙文主义很讽刺,它和欧洲列强所追求的荣誉本质上是一样的,再极端一些,就和日本帝国的狂热如出一辙。”

    “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杜鲁门竖起一根手指。

    “意思就是,失去生命固然令人悲痛,但人们无法容忍战败后苟且偷生。”大规模撤军行动。

    既然美国海军已经接管关塔那摩港,要是从附近的大城市圣地亚哥 - 德古巴撤退,武装商船就能充当运输船,轻松把兵力撤回美国本土。

    “总不至于无能到连撤退都做不到吧,毕竟都已经安排好了。”

    但令人震惊的是,美军陆军远远超出了杜鲁门的想象。

    >>> 圣地亚哥 - 德古巴

    美军陆军从登陆开始就状况百出。

    从本土乘坐运输船运来的加特林机枪、武器弹药等物资的卸载,因为混乱的指挥体系而被耽搁。

    “为什么不能接收物资和武器?!指挥这支派遣部队的可是我!”

    “你不过是个中级军官,把负责人叫来。在那之前,不能卸载。”

    指挥派遣部队的军官因为只是中级军官,被认为没有优先权,卸载请求遭到拒绝。

    最后,第五军团的沙夫特军长亲自出面,才终于完成了卸载。

    连卸载都得军长亲自出面指挥交通,可想而知有多混乱。

    而且因为运输船不足,还经常出现把民兵团的军马留在本土,物流体系混乱的情况,总之是一团糟。

    就算想用加特林机枪,繁琐的手续和人人都在叫嚷的优先权,也让局面乱成一锅粥。

    但美军陆军还面临着更大的问题。

    “呼哧——呼哧——”

    “呃……我快不行了。”

    “将军,您别勉强自己。您这身体可不能剧烈活动!”

    “就走了这么点路,身体就出问题了。去后方,去后方的帐篷。”

    沙夫特军长,63岁高龄,体重超过300磅(136公斤),还患有痛风。

    他曾是南北战争时期的名将,但如今身体状况实在不适合活动。

    他取消了在前线指挥的计划,匆匆被送回后方。

    军官们聚集在帐篷后面,满脸担忧。

    “怎么会任命沙夫特将军当军长呢?怎么看他都应该躺在军队医院里,或者退伍才对。”

    “这是政治考量。”

    “啊?”

    “据说是战争部高层一番激烈争斗后,最后选了一个没有政治野心的中立人士。”

    “……所以是沙夫特军长。”

    沙夫特军长因为体型肥胖和痛风,被困在后方的帐篷里,一步都走不出来。

    就这还想指挥作战?

    “现役里找不到合适人选,就把南北战争时的老名将从角落里挖出来了。”

    不过,在圣地亚哥湾这边还算顺利。

    武装商船和装甲巡洋舰用5英寸、6英寸舰炮对圣地亚哥 - 德古巴的海岸进行火力支援,圣地亚哥湾附近的要塞被摧毁,美军陆军得以完全占领。

    到这一步都还不错,准确地说,就到这一步还不错。

    “海军陆战队那边有消息吗?”

    “好像还没完全占领环绕圣地亚哥湾的山丘。只是山丘又高又远,离军港有一段距离,他们好像有点棘手。要派支援部队过去吗?”

    “真是一群没用的家伙。”

    圣地亚哥 - 德古巴,作为古巴的首都哈瓦那之外的第二大城市,以圣地亚哥湾为中心发展起来。

    西班牙帝国早就料到美军会通过圣地亚哥湾登陆。

    >>> 圣地亚哥包围圈

    早在美军陆军在古巴登陆前几个月,西班牙帝国军队就开始在这里进行阵地建设,构筑包围圈。

    圣地亚哥湾四周是陡峭的山丘,西班牙陆军占领高地,设置了包围圈,而且这里原本就有一些修筑好的要塞。

    当然,如果只有普通步兵和骑兵,没有机关枪,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些,但机关枪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古巴作为西班牙统治了四个世纪的殖民地,西班牙军队对这里的地形了如指掌。

    而且现在是6月初,处于热带气候的古巴正值雨季。

    古巴大部分地区是干燥的热带草原气候,但圣地亚哥 - 德古巴却是炎热潮湿的气候。

    “突突突突突突——!”

    “啊——!”

    率先登陆的海军陆战队还没来得及传达命令,就被打得七零八落,在西班牙军队的防线前血肉横飞。

    西班牙军队虽然除了机关枪和弹药外,物资匮乏,但他们有身强体壮的士兵。

    “修筑防线的砖块不够了!!!再也堆不起壁垒了!!!”

    “那就用铲子挖土!!!到处都是木材!!!用这些撑住!!!”

    缺乏修筑陆地防线砖块的西班牙帝国军队开始用铲子挖土,一场原始而又现代的防线攻防战拉开了帷幕。

    而且被派往圣地亚哥湾的西班牙军队侦察兵陆续撤回防线。

    “美国佬的部队登陆了,大概有5000到1万人左右。不过后续部队跟进的可能性很大。”

    “为什么范围这么不确定?”

    “对圣地亚哥湾的炮火支援太猛烈了,我们没办法好好侦察。”

    毕竟美国海军的武装商船一顿猛轰,几乎要把圣地亚哥湾给炸平了,而且这里离山丘和圣地亚哥湾还有一段距离,用望远镜也看不太清楚。

    但这都不是问题。

    “突突突突突突突突——!”

    “啊——!!!”

    “啊——!我的腿!!!我的腿没了!!!”

    “妈妈!!!妈妈!!!”一片血海。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汇聚成河。

    美军士兵在机关枪的扫射下,身体像被绞肉机绞碎一样,碎块飞溅,山丘被他们的鲜血染红,流淌着血红色的溪流。

    血腥气弥漫在空气中,与氧气混合,散发出铁锈般的味道,让人眼睛充血发红,呼吸急促。

    “救救我!!!啊——!!!”

    “啊——!啊——!啊啊啊啊啊!!!”

    “到底是从哪儿打来的子弹?!除了草丛什么都看不见啊!!!”

    “这到底是什么枪啊?!跟电锯似的把人都绞碎了!!!”一个陆军分队在5分钟内就全军覆没。

    骑兵队以为只是普通的山丘,掉以轻心往上冲,很快就被草丛里的机关枪扫射成了一堆碎肉。

    熟悉古巴热带地形的西班牙军队,甚至还俘虏了逃跑的美军指挥官,展开了猎杀。

    用炮?在这种看似山丘实则和山脉无异的热带地形里,连敌人都看不见,怎么开炮呢?

    不熟悉古巴地形的美军陆军,就像睁眼瞎一样。

    “突突突突突突——!”

    直到人和马的尸体交织在一起,都分不清谁是谁的时候,帝国主义者的“电锯”还在无情地切割着美军陆军。

    “怎么还没收到战报。”

    “哈哈,说不定是打得太起劲了,都忘了送战报,正一路把西班牙军队往前赶呢。我看再这么打下去,都要和后续部队走散了。”

    “嗯,有道理。再等等看吧。”沉浸在胜利幻想中的后方美军陆军指挥部一片祥和。

    “唏律律——”

    “哐当——”

    这时,一个浑身是血的军官骑着马,半挂在马上冲进了指挥部,摔在地上。指挥部里的高级军官们被他突然的出现吸引,纷纷涌了出来。喧闹声越来越大。

    “发生什么事了?!!”沙夫特军长拖着肥胖的身躯,走出帐篷。

    “这人是谁?”

    “好像是前线的传令兵。”

    被军官们围在中间的浑身是血的传令兵,双腿发软,像刚出生的小马驹一样瘫倒在地上。

    但他的眼睛里只剩下求生的本能,眼神中透着绝望的光芒。

    “全军覆没!!!我方部队全军覆没!!!西班牙军队带来了新式机关枪!!!必须让后续部队撤退!!!”

    美军遭遇了现代机关枪和防线战的残酷打击,还碰上了雨季这种最糟糕的热带气候。

    “军长,我们该怎么办?”

    “哼,美国陆军什么时候这么软弱了。就因为一挺机关枪就停止前进?!继续往前冲!!!拿下一座小山丘有那么难吗?给我冲!!!”

    “啊?”

    传令兵面对的是比敌人更可怕的自己人,是那些不与前线沟通,对机关枪杀伤力一无所知,慵懒无能的后方指挥部参谋们。

    “我们那时候,挨了枪子都还往前冲!!!”

    他们是习惯了19世纪排队枪毙式冲锋的一代人,对现代机关枪的威力完全没有概念。

    >>> 与此同时

    一艘运输船在军舰的护卫下抵达了圣地亚哥湾。

    新闻船(press boat),载着记者的运输船上挤满了《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纽约日报》《纽约世界报》《芝加哥论坛报》《华盛顿邮报》等各大媒体的随军记者。

    “笃——”

    “这里就是杜鲁门先生说的古巴吗?”

    被派往USS缅因号的《华尔街日报》特别报道小组踏上了圣地亚哥湾的土地。

    报道小组组长一把拉住正要下船的一名组员。

    “你留在船上,要是都下去了,万一出了事,连备用人员都没有了。”

    “好的。”

    “还有,给杜鲁门先生发个电报,说我们已经安全抵达。”

    “哗——”汹涌的海浪拍打着海岸。

    圣地亚哥湾的军港被众多美国海军军舰包围着。

    港口的阵地上,不断有登陆的美军陆军后续部队映入眼帘。

    组长紧紧抓住采访包的背带。

    “我要深入现场进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