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1章 《退休梦碎:德俄条约情报下的法国困局与抉择》
    “我真想退休。”

    德尔卡塞心里想着。

    在法国陷入混乱的这个节骨眼上,要怎样退休才能让人觉得是正常退休呢?

    思来想去,要是财政部长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原因退休,估计会被人以各种理由骂死。

    这其中也是有技巧和门道的。

    德尔卡塞坐在部长办公室的椅子上,拿出了一份文件。

    “医院诊断书……很好,完美。”

    德尔卡塞回想起学生时代,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在学校,学生不想上课的时候,最常用且意外有效的借口是什么呢?

    那就是装病。

    但普通的装病很容易被老师识破,极有可能被拉到医务室。

    以德尔卡塞现在的情况,市民们说不定会揪着他的头发把他拽出来。

    所以,证据很重要。

    “没错,证据。”

    医院诊断书。

    就说在医院检查出了问题,他们能怎样?在学校,提交诊断书的话,甚至还会批准提前退学呢。

    财政部长也一样。

    部长称病得厉害,连医院诊断书都拿出来了,要请假休息,应该没人会指责。

    当然,要是被发现是假的就惨了,但他已经做好了防范措施。

    “就以疗养为借口……去美国吧。”

    总统也是人,应该会答应吧。

    现在他的妻子已经去美国接受治疗和调养了。

    就看在他妻子的份上,总统也得答应。

    这一切都是法国中央银行那帮家伙瞎折腾搞出来的。

    啊……该死。

    再仔细想想,比总统所在的爱丽舍宫更过分的人也有。

    “法国中央银行那帮家伙又要忙得团团转了。”

    实际上,他妻子遭遇不幸的根源,就是这些人。

    但法国中央银行的实权人物众多。一两个人的决策,无法改变中央银行的整体基调。

    中央银行董事会就有13人,掌控银行的大股东更是多达200人。

    说它是200个家族掌控的中央银行,并非虚言。

    至少得除掉213人,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得赶紧离开。”

    不然难道真要从哪栋楼跳下去,他们才肯放我去疗养?虽然各种念头闪过,但他还是把文件小心翼翼地放进了抽屉。

    笃——

    “好了……现在就差提交了……”

    叮铃铃——!

    德尔卡塞猛地停下动作。

    部长办公室响起的电话铃声格外响亮。

    德尔卡塞缓缓直起一直弯着的腰。这电话是从哪儿打来的?

    叮铃铃——!

    咔嚓。

    德尔卡塞打开怀表。

    晚上的时间早就过了,现在已经是深夜。

    深夜的财政部大楼,除了加班值班人员、警卫室和清洁人员,就只剩他自己。

    他还让副官下班了。

    德尔卡塞的表情变得凝重。

    这肯定不是普通电话。

    叮铃铃——!

    骚扰电话?

    不,哪个疯子会在深夜往部长办公室打骚扰电话。

    这显然是有意为之的电话,很可能是从追踪不到的地方打来的。

    “……先接一下?”

    说不定是重要的事。

    也许是爱丽舍宫悄悄叫他过去的电话。

    但不知为何,他出了一身冷汗。一种莫名的不祥预感。

    就好像他的医院诊断书可能会变得毫无用处,这种不祥的预感像一阵寒风,掠过他的全身。

    德尔卡塞咽了口唾沫,拿起听筒。

    咔哒。

    “这里是德尔卡塞财政部长办公室。”

    啊。

    失误了,话都说不利索了。但也没办法,已经接起来了。

    “您是哪位?”

    ——波茨坦,德国,俄罗斯,互不侵犯条约。

    “什么?”

    德尔卡塞愣住了。

    电话里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像念魔法咒语一样,吐出几个奇怪单词的组合。

    但德尔卡塞敏锐的直觉有了反应。

    他担任殖民地总督时的经历开始浮现在脑海。

    “……线人!”

    法国殖民当局。

    在非洲大陆、印度支那半岛等法属殖民地统治中,最需要的是什么?

    当然,法国军队的力量很重要。

    但最重要的是情报。

    更具体地说,是情报部门、民间合作者和线人。

    因为一旦在广袤的殖民地察觉到独立运动或G命的气息,就得立刻赶过去镇压。

    偶尔,有些线人会直接打给高层官员的电话……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虽然不多见,但德尔卡塞感觉到了一阵寒意。

    这情况和那时很相似。

    能直接打电话给像他这样的高层部长,线人对他的信任已经建立起来了。

    既然不是普通人,那掌握的信息肯定也相当高级。

    只是猜测而已。

    但刚才没听清楚。

    “您说什么?不好意思,年纪大了,耳朵不太好使……能再说一遍吗?”

    他像流水一样迅速从抽屉里拿出笔记本和笔,放在桌上,做好记录的准备。

    深夜的部长办公室,因紧张气氛而弥漫着一股紧绷感。

    ——波茨坦,德国,俄罗斯,互不侵犯条约。

    德尔卡塞一边记录,一边在脑海里飞速思考。

    对方说的语言是英语,口音是法国人。

    没必要特意用英语向法国财政部长告密。

    那么,用英语告密本身就意味着这是重要信息。

    使用英语的国家有限。

    美国和英国。

    但如果排除中立国美国,那就意味着是与英国签订了英法协约的英国。

    这样就说得通了。

    如果是他们,在深夜悄悄联系部长办公室,也能合理理解。

    “英国佬,在财政部长会议上,他们给我们法国留下的印象可不太好,这是想在情报战上寻求合作?”

    这是想借此修复关系的信号吗?

    虽然各种念头闪过,但他都抛到了一边。

    当务之急是,英国情报机构向身为法国财政部长的他传递了某种信息。

    不,准确地说。

    是向现任财政部长、前任殖民地总督的他传递了信息。

    有意思。

    他拿起笔记本,念了出来。

    “波茨坦。德国。俄罗斯。互不侵犯条约。”

    “……!!!”

    等等。

    德尔卡塞瞬间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他像见了鬼一样,惊讶得目瞪口呆。

    揉了揉眼睛,再死死盯着笔记本看,内容也没有改变。

    如果是英国情报机构,最大的情报机构很可能是皇家海军那边的情报机构。

    但如果是外交部的情报部门,事情就更大了。

    不管怎样。

    这个信息本身就是大事。

    “……波茨坦,德国和俄罗斯要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什么时候?”

    对方没说日期。

    但能大致猜到。

    深夜打来电话,说明情况很紧急。

    也就是说,说不定明天波茨坦就会进行谈判。

    大事不妙。

    这是国家层面的紧急事态。

    如果德国和俄罗斯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最大的受害者不就是法国吗!

    “啊,等等……”

    他本来打算退休的。

    法国不是那个伤害他妻子,不可原谅的国家吗?德尔卡塞有些迷茫,不知该如何抉择。

    他又用慌乱的眼神看向笔记本。

    “就装作没看见?”

    他咽了口唾沫。

    虽然想装作不知道,但要是法国外交部得知这个消息,要求驻波茨坦领事馆和驻柏林大使馆派人调查,那他的退休计划就得暂时搁置了。

    说不定还会引发战争。

    德国不可能毫无准备就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退休……”

    “呼……”

    完了。

    德尔卡塞用被冷汗浸湿的手擦了擦脸。

    他终究还是法国人,看来是逃不掉了。

    为什么这种沉重的任务会在他即将退休的时候落到他头上?

    但要装作没看见,又觉得良心不安。

    “没办法了。”

    他一把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披在肩上。迅速戴上帽子,扶正眼镜。

    拿起手杖,握着笔记本,在脑海里确定了目的地。

    要去的地方很明确。

    这个时候,比财政部更忙碌的加班地狱——

    外交部。

    “先去外交部。”

    他紧紧闭上眼睛。

    但他已经别无选择。不管喜欢与否,他的祖国是法国。

    他满心纠结,却还是冲了出去。

    “该死。”

    >>>

    波茨坦。

    德国勃兰登堡州首府。

    表面上,波茨坦和往常没什么两样。

    市民们过着平常的日子,街道上人们来来往往。

    和所有的城市一样,每个街区都挤满了建筑,穿着黑色正装的人穿梭其中。

    一切照旧。

    即便德国皇帝和俄罗斯沙皇即将会面,波茨坦依旧保持着日常的节奏。

    波茨坦秘密会议。

    昨晚,俄罗斯的相关人员终于抵达波茨坦,人们翘首以盼的这一天终于到来。

    俄罗斯沙皇率领各主要部长和相关人员组成谈判代表团参加会议。

    德国这边,威廉皇帝也亲自来到波茨坦,德国谈判代表团阵容同样不容小觑。

    “威廉。”

    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二世一看到威廉皇帝,就伸出手,主动握手。

    “真没想到会在如此正式的场合见面。”

    “我也一样。”

    威廉二世回握住对方的手。

    今天是决定欧洲大陆命运的关键时刻。

    是战争风云涌动的第一天。

    皇帝和沙皇表情严肃,神色紧张。

    德国谈判代表团和俄罗斯谈判代表团的资深政客们,脸上也没有丝毫轻松的神情。

    这场会议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即使是像家人一样的两位皇帝(他们是远房表兄弟),互相称呼昵称时都显得有些生硬。

    “亚历山德罗维奇。条件大概都确认过了吧?我们德国已经做出了很大让步。”

    “威廉,你一见面就谈条约的事。我还想着好久不见,先化解下之前的矛盾呢。”

    两位皇帝同时在准备好的两张单人沙发上坐下。

    威廉二世带着些许嫉妒的眼神看着沙皇。

    沙皇看起来太过平静了。

    但事实恰恰相反。

    俄罗斯沙皇是典型的情绪化性格。

    此刻,沙皇的脑海里,想着108种整治法国的方法,光是想到能整治他们,沙皇连嘴角都忍不住微微颤抖。

    沙皇快速翻阅着文件。

    虽然具体事务由下面的部长们负责,但实际的决策还是由皇帝来做。

    德国实行的是二元君主立宪制,而俄罗斯是专制君主制。

    皇帝的意志至高无上。

    “副官,和部长们确认过条约内容了,大致的权衡也差不多了,准备签字吧。”

    “!亚历山德罗维奇,你处理事情还是这么干脆。”

    “……怎么突然这么说?”

    “啊,没什么。”

    “哈哈哈!开玩笑的,看你紧张的。”

    “……”

    “抱歉,不逗你了,真的准备签字吧。”

    唰。

    尼古拉沙皇笑着从怀里掏出一支镶金的钢笔。

    德皇帝一直默默看着,见状也从怀里拿出一支钢笔。

    “这样……就好。”

    沙沙沙——

    沙皇签完字后,德皇在剩下的空白处也签了字。

    瞬间,条约上留下了两位皇帝的签名。

    此前,两国的外交部人员往来沟通,对互不侵犯条约的条件进行了细致调整。

    所以在波茨坦,只需要签字就行,内容早已审核妥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俄罗斯实际上接受了美国财政部的救助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国的干涉。

    也就是说,这是对美国的一种照顾。

    要是美国方面的人员也在波茨坦会议上签署条约,那就完全是把俄罗斯当成殖民地对待了。

    但又不能把条件调整得对美国不利,所以提前就把各项条件协调好了。

    会议上只需要签字即可。

    这有点像一场作秀。

    随后,总理和部长们也依次在条约上签了字。

    “就这样结束了?进展还真快。”

    啪。

    沙皇将手掌放在条约上,在心里默默祈祷法国化为一片废墟。

    法国的蜗牛们。

    英国的小人们。

    都见鬼去吧。

    沙皇带着愤怒的表情,盯着条约。

    然后,他用低沉而庄重的声音宣布:

    “至此,互不侵犯条约正式达成。”

    德皇眼中闪过一丝火花。

    日耳曼的子民们啊,德国崛起的时刻即将到来。

    通过这份神圣的条约,德国将超越其他列强,成为独一无二的帝国。

    他们的梦想无比宏大。

    他们所憧憬的未来,繁花似锦。

    没有人预见到即将到来的巨大灾难。

    “愿两国荣耀无尽!”

    “荣耀无尽!”

    铛——!

    酒杯碰在一起。

    就这样,他们握手言欢,一步步走向地狱的边缘。

    >>>

    “……出大事了。”

    地狱的边缘。

    那里也有从领事馆派来的法国人。

    为了收集情报而安插进来的间谍,对两国的“联姻”感到震惊,急忙离开会议室,要把消息传回法国本土。

    “法国要遭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