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德国面临的困境与杜鲁门的决心
    >>>
    [opEc针对德国精心布置的黑色陷阱。]
    [继今年新成立的国际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之后,opEc这个石油垄断机构登场。自首次亮相便以果敢行动震撼世界。]
    [德国石油补给被切断的瞬间。]
    [石油短缺给德国带来的紧急状况。连生活用柴油都立刻变得匮乏。]
    [在英国首相府、皇室、法国总统府、俄罗斯皇室的热烈支持下宣告诞生的opEc石油输出机构。]
    哐!
    施里芬愤怒地猛拍坚硬的石桌。
    他的愤怒丝毫未减,额头上暴起的青筋和肌肉,让他那张原本就凶神恶煞的脸显得愈发狰狞。
    德国陆军总参谋部,柏林的参谋部笼罩在令人毛骨悚然的沉默之中。
    报纸早已被撕得粉碎,扔在地上像抹布一样,许久无人问津。
    “石油应该不至于完全没有吧。”
    “荷兰的皇家荷兰石油公司(Royal dutch)目前还在供应石油,但……预计很快就会中断。”
    “是英国皇家海军施压了吧。”
    “是的,英国首相府和英国皇室强烈支持此次opEc对德国的制裁协议,并出动了英国皇家海军。”
    “荷兰不是中立国吗?”
    “英国抓住荷兰曾协助德国侵略的把柄,以此制造借口。看样子他们铁了心不给德国提供石油了。”
    说白了,就是英国政府亮出了利刃。
    英国经济陷入危机,军事上遭受战略打击,政治上贝尔福首相下台。
    在经济主权被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剥夺的情况下,英国政府已经没有退路。
    “如果德国军队无法获取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在印度尼西亚生产的石油,那德国就只剩下西部的煤炭储量了,不是吗?”
    “参谋总长,目前德国的铁路依靠煤炭运行。”
    德国陆军的命脉,德国铁路因蒸汽机车以煤炭为动力,所以德国军队的铁路运输不会停止。
    哐!
    “但潜艇(Unterseeboot)不是靠石油驱动的吗!”
    德国海军的心脏,德国海军存在的意义以及封锁英国皇家海军的唯一策略——无限制潜艇战,因石油供应中断而面临废止的命运。
    但施里芬绝不容许这种情况发生。
    “德国海军要是没了,那就全完了。”
    一旦无限制潜艇战停止,英国皇家海军凭借无畏舰掌控北海,德国在海军力量上就会大幅落后。
    更何况德国空军力量已与对手持平甚至处于劣势,绝不能再失去海军。
    “德国海军若消失,北海就会沦为英国皇家海军的游乐场。到时候,他们随时可能发动登陆作战,派陆军上岸,局势将变得难以预测。”
    “确实如此。”
    “你们这些参谋,都知道战争中情报有多重要吧!”
    一旦海上被英国皇家海军封锁,德国就会像大航海时代之前一样,只能困在这片狭小的区域。
    一旦海外被未知笼罩,德国获胜的几率将减半。
    绝对不能放弃潜艇。
    “我记得巴尔干半岛有产油国,赶紧给我汇报一下情况。”
    “是,巴尔干半岛的油田分布在包括罗马尼亚在内的塞尔维亚、黑山等地。”
    “黑山不是被奥匈帝国占领了吗?”
    对施里芬来说,这算是不幸中的一点好消息。
    黑山的油田已经是同盟国的占领区。
    但不幸的是,黑山的石油产量连满足德国的生活物资需求都不够。
    “是的,不过油田的核心地区,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都不是好对付的对手。”
    塞尔维亚王国,就是他们暗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把全世界拖入了战争的深渊。
    他们的恶行让德国不得不开辟第二战线,给了俄罗斯这个庞然大物出兵的借口。
    这些家伙把《俄德互不侵犯条约》当成了废纸。
    “这两个国家都是协约国成员吗?”
    “是的。”
    施里芬参谋总长微微低头,陷入了沉默。
    参谋们看着他,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大决策,都紧张得不敢出声。
    “哎……要想在巴尔干半岛攻略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就必须与人口众多的俄罗斯全面开战,但以德国陆军目前的兵力,根本不可能。”
    啧。
    施里芬参谋总长咂了下嘴。
    几天前,他在柏林皇宫觐见了皇帝和帝国总理。
    两位决策者向他提出的那个极具冲击性的战争策略,此刻在他脑海中回荡。
    “没办法了。”
    但现在德国也没有退路了。
    德国不能因为区区石油就走向覆灭,作为普鲁士军人,他必须抱着拼尽最后一滴血的决心投入战争。
    “既然如此,只能批准总体战了。”
    总体战,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终极赌博。
    (总体战,是1935德意志帝国陆军将领鲁登道夫提出的一个军事理论。 他认为战争凌驾于政治之上,国家生活的所有方面平时就应服从战争准备的需要,并主张采取一切野蛮手段进行战争。 这一理论对法西斯德国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倭国进行全面侵华战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书打乱时间线,借用一下这个理论。)
    面对需要同时应对两线作战,甚至要对抗俄罗斯的施里芬参谋总长,最终不得不展现出军国主义的真面目。
    “总体战……吗?”
    “这是一种将德国的全部力量集中投入战争,把德国改造成战争机器的战争形态。”
    “全部投入战争……”
    “没错,德国男性将被征召入伍,就连家中的妇女和老人也要走出家门,去运转军工厂。”
    “……”
    参谋们一时有些震惊。
    但他们并非对总体战本身的极端性感到震惊。
    对于深陷军国主义的普鲁士容克贵族们来说,这就像呼吸一样平常。
    “……确实,除了总体战,似乎没有别的办法了。”
    参谋们对德国目前的局势感到震惊,意识到唯有总体战这最后一招。
    但他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其他对策。
    “德国军队目前兵力不足。”
    “俄罗斯的军队规模超乎想象。截获的东线后方电报显示,预计下一次冬季攻势的兵力将是上次的两倍以上。”
    “两百万?”
    柏林参谋部一片震惊。
    俄罗斯那源源不断的兵力,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但施里芬参谋总长并没有露出特别惊讶的表情。
    “俄罗斯人口超过一亿。如果他们决定进行总体战,甚至不惜发动灭绝战争,那涌入战场的兵力可能不是几百万,而是几千万,我们必须有这个心理准备。”
    “他们真会做到那种程度吗?”
    “我们不也被逼到这份上了吗?”
    “……”
    “必须时刻做好最坏的打算。”
    双方交战兵力对比至少是1 : 8。
    德国军队训练有素,而俄罗斯军队大多是从田间拉来的农民。
    甚至很多少数民族地区语言都不通,情况不容乐观。
    至少从目前看,德国获胜的前景并不明朗。
    “那我可以批准总体战了吗?”
    咚。
    军靴声响。
    施里芬参谋总长走上参谋部的讲台。他俯瞰着参谋们。
    “威廉皇帝,将总体战的最终决定权交给了我。”
    威廉皇帝,柏林皇宫的主人把总体战的“最终决定权”交给了施里芬。
    “只要你们同意,我就前往柏林皇宫传达批准意向。”
    施里芬下定决心。
    他坚定的眼神和如钢铁般坚毅的面容,给参谋们带来了信心和勇气。
    施里芬参谋总长缓缓说道:
    “此事重大,我们通过投票决定。帝国议会和柏林皇宫已经批准。大家慎重考虑后,认真投票。”
    “是!!!”
    咚。
    投票箱被抬上来,参谋们将各自的意见写在投票纸上,放入箱中。参谋部的参谋们完成了投票。
    “投票结束,现在开始唱票。”
    紧张的气氛弥漫开来。
    参谋们紧张地咽着口水,紧紧握住拳头。
    但由于人数相对较少,总体战赞成与否的投票结果很快统计出来。
    唱票全部结束。
    “现在公布投票结果。”
    咯噔。
    四处都能听到咽口水的声音。
    施里芬参谋总长也用各种复杂的眼神注视着投票结果的公布。
    在令人心跳加速的沉默中,结果揭晓。
    “全体一致赞成总体战。”
    没有欢呼。
    只有坚定的意志和如雷的掌声。
    施里芬参谋总长拿起外套,与副官一起准备离开参谋部。
    “那我去趟柏林皇宫。”
    迈向总体战的脚步,目的地是德国皇帝所在的柏林皇宫。
    “为了胜利。”
    “为了胜利!!!”
    >>>
    “你是认真的吗?”
    柏林皇宫,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捋着胡须,眉头微微颤动。
    他虽然向帝国总理提议了总体战,并将最终决定权交给了施里芬参谋总长,但没想到施里芬真的会批准总体战。
    “是的,陛下,我是认真的。”
    换句话说,德国军部决定进行总体战,这表明战争局势正逐渐恶化。
    “我们得出结论,以德国目前陆军的动员状态,绝对无法在战争中取胜。”
    当前的世界局势对德国极为不利。
    两线作战逐渐全面展开,opEc这个石油输出国国际机构以制裁德国为由,扼住了德国的咽喉。
    结果,德国陷入了不得不与俄罗斯全面开战的境地。
    “俄罗斯军队本身实力并不强。仅看坦能堡战役中,我们第八军把他们的集团军打得落花流水,就能充分了解俄罗斯军队的实际情况。”
    “继续说。”
    “但他们会发动压倒性的物资消耗战,这对德国来说是极其危险的战争形势。
    俄罗斯足以用人口优势让德国人窒息。”
    施里芬参谋总长都说到这份上了,这意味着东线战场,即对俄作战的形势真的非常严峻。
    威廉皇帝的表情逐渐变得凝重。
    “双方兵力到底相差多少?”
    “仅预计这次冬季攻势的兵力就有两百万。如果俄罗斯发动总体战,我们可能要面对总共几千万的动员兵力。”
    “……这群疯子!”
    威廉皇帝被这庞大的数字震惊了。
    俄罗斯的人口数量本身就是个巨大的威胁,一亿人口,一旦发动总体战,几千万的动员兵力足以让人感到绝望。
    但施里芬参谋总长低下头。
    “德国获胜的机会很大。只要战略规划得当,协调好两线作战,我们完全有能力取得胜利。”
    “希望如此……”
    “陛下无需担忧。我会竭尽全力,不会让陛下失望。”
    “……”
    “请相信您的军队。”
    施里芬参谋总长以坚定的眼神直视着他的皇帝。
    “陛下。”
    “……”
    施里芬那坚定的目光,然而,威廉皇帝始终回避着他的眼神。
    他的脸上流下冷汗。
    “好吧……也只能这样了。”
    语气中充满了不确定。
    尽管如此,施里芬参谋总长没有丝毫动摇。
    只是,对自己效忠的君主,他心中略微感到一丝失望。
    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这一点。
    “我相信您。”
    “谢谢陛下。”
    但施里芬闭上了嘴。
    威廉皇帝没有察觉到他内心的一丝变化,施里芬向皇帝宣誓效忠。
    皇帝也没有察觉到这细微的差别。
    “我一定为德国带来胜利。”
    对于这句承诺胜利的话语,皇帝没有回应。
    不知不觉间,在施里芬心中,德国的存在感悄然变得更加强烈。
    但施里芬自己也没有察觉到这种心境的变化。
    “拜托你了。”
    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他是效忠于德国的帝国军人,也是骨子里深深烙印着军国主义的人。
    >>>
    “可您为什么要如此遏制德国呢?”
    美国财政部,结束opEc会议后,杜鲁门在这段时间内忙于处理繁忙的事务。
    完成高强度工作后,他在部长办公室的沙发上躺着休息,这时詹姆斯走过来,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我。
    “遏制?不,我不是在遏制它。”
    “啊?您现在不正是通过opEc紧紧勒住德国的脖子,想置它于死地吗?”
    “没错,所以我说不是遏制。”
    嗒——嗒。
    杜鲁门把皮鞋放在桌子上,整个身体往后一仰。
    装着可乐的清凉玻璃杯上凝结着水珠。
    “我是真的想让它死。”
    普鲁士王国的秘密警察,杜鲁门对德国那天对我所做的一切,一分一秒都没有忘记,每一个细节,甚至他们的每一次呼吸,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杜鲁门没有开玩笑,是真心实意地回答詹姆斯。
    “啊……”
    詹姆斯张大了嘴巴。
    “德国这样的国家,绝不能轻易放过。绝对不能。”
    它能往哪儿逃?
    其他强国或许还能考虑,但对于德国,杜鲁门绝不会放过。
    这个冬天,就让他们好好尝尝苦头,也该让他们吃点苦头了。
    “我要一直盯着它,直到它灭亡。让它连求饶的机会都没有,绝望地死去。”
    杜鲁门嘴角扭曲地笑了笑。
    “我说到做到。”
    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仅仅是石油的问题吗?
    不,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