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防部大楼,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空军司令部发来急电。”
    参谋长联席会议终于步入正轨。
    三军合并后的战争部大楼,经协商暂时使用海军 - 战争 - 国务院大楼,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也每日到此上班。
    杜威海军上将,这位战争英雄兼海军最高指挥官,如今已登上美国陆、海、空联合参谋部的最高职位,可谓意气风发。
    “空军司令部说部署完成了?”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在法律层面上是顾问角色。
    实际上,负责统一指挥三军的是联合司令部,由约翰·约瑟夫·潘兴陆军上将担任联合司令官。
    “报告称,三个航空大队已成功转移部署至俄罗斯提供的查里津空军基地。”
    “干得不错。”
    杜威海军上将轻抚浓密的胡须。
    尽管如此,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仍是法律规定现役军人能够担任的最高职位。
    海军将领们簇拥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周围。
    “各位将领,目前情况如何?”
    “目前,黑海舰队中的反潜舰队正在黑海海域执行反潜任务。”
    “效果如何?”
    “是的,他们每日都在以水雷重创黑海出没的潜艇。”
    黑海舰队,这是美国海军特别组建的大规模黑海专用舰队,其中的反潜舰队掌控着黑海,对潜艇进行着有效打击。
    杜威海军上将想起了杜鲁门摩根之前说的话。
    “我记得之前杜鲁门财政部长跟我说过一件事。”
    “杜鲁门部长说的?”
    海军将领们竖起了耳朵。
    杜鲁门,当今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是能左右美国局势的少数巨头之一。
    虽然普通民众不太了解,但对于政府高层而言,杜鲁门就如同伟人般的存在。
    “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最近朴茨茅斯公司(portsmouth)向我透露了正在研发的声呐(SoNAR)技术。”
    “声呐(SoNAR)?那是什么?”
    海军将领们全神贯注。
    朴茨茅斯公司,这家研发出无畏舰级战舰,并垄断大型造船厂干燥技术专利的公司,是海军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超大型科技企业。
    若是这家公司研发的最新技术,绝不可能是无用之物。
    将领们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过来。
    “是潜艇探测技术。”
    “什么?!”
    潜艇探测技术?
    这可是了不起的技术啊。
    海军将领们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如果潜艇探测技术能够发展到商业实用化程度,反潜舰队就无需再费力靠肉眼识别并摧毁潜艇了。
    “只要知道潜艇的位置,攻击手段就会更加多样化。”
    “这是通过什么方式运作的技术?”
    “呃,我对工程学一窍不通,不过大致从杜鲁门那里听说,这是一种利用声波探测的技术。”
    “声波探测技术?”
    海军将领们面面相觑。
    杜威海军上将连连摇头。
    “反正没亲眼见到,谁也没法预测,就先这么知道着吧。”
    “什么时候能实现商用化?”
    海军将领们穷追不舍。
    尤其是掌控地中海和大西洋的舰队将领们,长期深受潜艇困扰,此刻兴奋得眼睛都充血了。
    “啊,这个我能回答。预计下一代反潜舰开始装备。”
    “下一代反潜舰?”
    “没错。”
    杜威海军上将肯定地回答。
    “我听说大概从今天就开始生产了。”
    从今天开始生产。
    如今美国军工企业因参与世界大战而全面激活,反潜舰的制造周期现已缩短至一周以内。
    制造业巨头美国,全球的工厂正开足马力疯狂运转。
    “大概一周后就能看到成果了吧。”
    “……反潜舰一周就能大量生产出来,这世界变化可真大啊。”
    海军将领们惊叹不已。
    隶属于海军总参谋部的这些海军将领,大多经历过南北战争后的时代。对于曾见识过南北战争时期美国海军的他们来说,如今美国的大白舰队是难以想象的壮观景象。
    “我们是美国的先锋。”
    如今,美利坚合众国已成为统治世界的霸权国家,而海军正是站在这最前沿的组织。
    海军将领们再次感受到心中涌起的爱国热情。
    “黑海舰队所属的登陆舰队情况如何?”
    登陆舰队,
    美国战时船舶管理局与美国海军运输司令部合作,大规模运输舰队已抵达欧洲大陆,如今登陆舰队只差对克里米亚半岛发动突袭了。
    但此次组建的登陆舰队规模可不一般。
    “当地海军将领正在与新成立的联合司令部协调行动。”
    约翰·约瑟夫·潘兴,现任陆军上将指挥的联合司令部掌握着此次登陆作战的指挥权。
    参谋长联席会议仅起到顾问作用。
    本周的议题中,陆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稍后陆军将领们也将参加此次会议。
    “陆军将领们肯定忙得不可开交。”
    “是的,据说他们计划先在西部战线将德军击退至齐格菲防线和兴登堡防线一带。”
    “……应该能顺利吧。”
    毕竟带着如此强大的武器装备,应该没问题。
    光是轻型装备就能给敌人造成重创,更何况还有那些重型装备,德军根本无力抵挡。
    德国佬们肯定吓得屁滚尿流。
    “这次登陆作战的关键在于奇袭。目前,北部战线的德国第8集团军正被俄罗斯的西北集团军以战术压制,南部的德军根本无暇顾及。”
    北部的第8集团军,南部的第9集团军,这是掌控德国东部战线的两大集团军。
    也正因如此,德军出现了致命的弱点。
    “但第9集团军南下后,两者距离变得太远。我们美军要抓住这个间隙。”
    北部第8集团军和南部第9集团军之间的空白区域,从克里米亚半岛延伸至查里津,形成了一片巨大的空白地带。
    南北两大集团军被彻底分隔开来。
    “但绝不能让他们察觉到我们的登陆作战。就算察觉到了,也不能让他们填补这个空白。”
    德国军队的这个空白区域,是此次作战的关键。
    必须阻止第8集团军或第9集团军向这里推进。
    “眼下北部的德国第8集团军正被俄罗斯集团军阻挡。”
    那么,第9集团军就得由美军来牵制。
    “中东的空军司令部将负责解决这个问题。”
    “具体要怎么做?”
    海军将领们中间坐着空军司令部的代表,即便周围海军将领们兴奋不已,他们仍静静地坐在位置上。
    空军司令部对此次作战极为重视,气氛紧张。
    “目标很简单。”
    杜威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用力敲击着作战地图。
    “想尽一切办法将德国第9集团军困在阿塞拜疆。”
    还不止如此。
    杜威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话还没说完。
    “不惜一切手段。”
    空军司令部,空军将领们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 阿塞拜疆巴库,德国第9集团军司令部
    “这是真的吗?”
    被困在阿塞拜疆的德国第9集团军,此刻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绝境。
    “再这样下去,我们就全军覆没了。”
    “意识到该撤退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继续前进就是伊朗领土,而想要撤退,空军就会进行无差别轰炸。
    甚至不知为何,敌军的战争物资似乎无穷无尽,炸弹如雨点般倾泄而下。
    进攻伊朗领土?
    鉴于伊朗边境有伊朗陆军和美国主力部队防守,寻找撤退路线似乎才是明智之举。
    “伊朗陆军可不是普通的伊朗陆军。”
    绝不能小看伊朗陆军。
    他们已经装备了美国军队的武器,实力不容小觑。
    “现在与柏林本部的有线通讯也中断了。协约国打算将我们困在阿塞拜疆,实施包围。”
    “唉,我们完全被孤立了。”
    众人一脸绝望。
    德国第9集团军的气氛如同腐坏的东西般漆黑,看不到一丝生机。形势已经绝望到了极点。
    当初贸然深入阿塞拜疆,本就是个错误。
    “巴库油田到底有什么特别的?”
    “石油储量丰富啊。”
    “就为了那黑乎乎的东西,把整个集团军都搭进去了。泽克特参谋长,对你来说,那黑乎乎的东西比一个集团军还重要吗?”
    一个集团军,还有巴库油田,这是无需思考的抉择。
    “……当然不是。”
    “早就该放弃巴库油田了,我们太冒进了。”
    “现在后悔也太晚了。想想办法突围吧。”
    泽克特参谋长没有放弃。
    “德国第9集团军虽然被包围,但战略目标已经达成。这意味着巴库油田在我们的控制之下。”
    巴库油田是协约国最重要的大型油田之一,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中也颇具影响力。
    泽克特参谋长试图在这里找到解决办法。
    “司令。”
    “怎么了?”
    “我好像发现了美军的一个弱点。”
    “弱点?”
    听到泽克特参谋长的话,第9集团军司令马肯森抬起头。
    他也一直在看着地图,寻找突破困境的办法。
    “您先看看地图,这是大致推测的美军分布地图。”
    “美军分散部署在西部战线和东部战线。”
    “不仅如此,海上也有大量海军驻守,还有大规模运输舰队。”
    泽克特参谋长用笔在地图上点点画画,没想到美军展现出如此大规模的军事部署,这是一支统治世界的军队的模样。
    马肯森司令感到一阵眩晕。
    “您不用这么惊讶。美国海军的力量并非只针对德国,这是一支为号令全球而组建的大白舰队,德国并非唯一的控制对象。”
    “确实如此。”
    大白舰队要掌控的对象不止德国,这一点很重要。
    “美军必须维持如此庞大的军事力量。”
    “没错。”
    “而且还得与协约国其他国家协同作战。”
    “确实。”
    “像这样每天持续轰炸,物资消耗肯定巨大。其他战线想必也是如此吧?”
    “应该是。”
    “那么,答案就有了。”
    泽克特参谋长紧张得冷汗直流。
    他在脑海中构思着作战计划,并将其逐步细化。
    “这计划能成功吗?”
    说实话,成功的可能性近乎为零。
    这几乎是一场赌美军是否会对这次挑衅做出反应的作战。
    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把巴库油田当作人质。”
    “泽克特参谋长?”
    “我的意思是,威胁他们说要炸毁巴库油田,这可是俄罗斯独一无二的大型油田,也是世界知名的油田。”
    “这算什么……”
    “反正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最终,德国第9集团军除了坚守已占领的区域,已无其他选择。
    既然如此,那就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
    “那就把我们掌控的巴库油田当作人质,以炸毁它作为威胁。”
    哪怕只有一丝希望。
    泽克特参谋长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继续与马肯森司令商讨。
    “这是唯一能开辟退路的办法了。”
    此时与柏林本部的联系已经中断。
    既然马肯森被赋予了全权,他便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我批准。”
    >>> 美国财政部
    德国第9集团军在巴库油田制造事端的消息,被发至中央情报局(cIA),随后该情报迅速共享至财政部情报局,很快就摆到了杜鲁门的办公桌上。
    甚至比送达白宫总统办公室的时间还早。
    “……哈哈,巴库油田的事端。”
    “看起来他们是威胁说,如果不开辟退路,就炸毁油田。”
    柏林参谋部对此全盘否认。
    但第9集团军司令部与柏林参谋部的通讯已经中断,无法与他们沟通。
    第9集团军司令部是在孤注一掷,向协约国发起了一场豪赌。
    “詹姆斯。”
    “是,先生。”
    “得给杜威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写封信。”
    杜鲁门拉开抽屉,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
    詹姆斯走到他身边。
    “信的内容是什么?”
    杜鲁门抿了抿嘴唇。
    德国佬们,你们可看错了美国的需求。
    “告诉他们把油田炸了,趁这个机会彻底摧毁巴库油田。”
    这是个机会。
    一个破坏战后俄罗斯发展动力的绝佳机会。他们大概以为,因为与俄罗斯军队有关系,美国就不敢轻举妄动?
    “德国蠢货,你们还真把罗斯福当软柿子捏了。”
    遏制俄罗斯的霸权,炸毁巴库油田对美国有利。
    白宫里的这头泰迪熊,怎会在乎俄罗斯抗议?
    绝不可能。
    杜鲁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把这封信也送到白宫。”
    ——他赞成总统的意见。
    一句话总结,这封信能消除罗斯福心中最后的犹豫。
    与此同时,对第9集团军来说,这是毁灭的开始。
    “必须一网打尽。”
    杜鲁门靠在椅子背上,既然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就打算彻底击溃德国第9集团军,把巴库油田炸得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