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4章 美国对巴库油田的决策及战争主导权
    “这绝对不行!!!”

    砰!

    白宫总统办公室。

    为了此事前来拜访的俄罗斯大使气得口吐白沫,强烈抗议。

    前来请求援助的正是俄罗斯大使本人。

    尽管美国试图隐瞒,但此次油田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他不可能不知情。

    俄罗斯大使甚至带着要杜鲁门性命的架势,开始破口大骂。

    罗斯福皱起眉头。

    “炸毁巴库油田,这将成为阻碍俄罗斯实现能源自主的最恶劣因素!难道美国不清楚吗?俄罗斯正处于多么艰难的时期!”

    阿塞拜疆已被占领。

    幸运的是,现在不是冬天,但不幸的是,这是俄罗斯。

    只要不是夏天,取暖就是当务之急,而且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开发的西伯利亚城市,简直就是冰天雪地。

    “我想给人民提供煤炭,可顿巴斯煤矿区却被夺走了!现在,我想靠石油发动锅炉来解决问题,结果阿塞拜疆又沦陷了!”

    巴库油田和顿巴斯煤矿区,俄罗斯的心头肉被德国抢走了。

    急需能源的俄罗斯百姓正冻得瑟瑟发抖。

    对于不断向国内汇报本土情况的俄罗斯大使来说,这次巴库油田被炸毁是绝不能接受的事情。

    ‘既然那么重要,那就应该守住,不被抢走才对。’

    当然,杜鲁门和罗斯福的想法截然不同。

    ‘在由四个强国组成的协约国这种微妙局势下,他竟愤怒地叫嚷着要拼命,这不是很可笑吗?’

    说到底,美国并非直接相关方。

    当然,德国曾试图通过中美洲来对付美国,但从根本上讲,中间隔着广阔大西洋的欧洲大陆,与美国的直接利益关系稍远。

    罗斯福皱起眉头。

    “俄罗斯大使,难道你们觉得自己是独自在打仗吗?”

    “什么?”

    罗斯福向前探出身子,像竖起锋利爪子般,低声咆哮。

    “我记得,是俄罗斯先宣战的吧。当时你们肯定认为德国若开辟两线作战,就有机可乘。”

    “那,那是……”

    “那是什么?”

    罗斯福压低声音。

    “难道你们参战前,连这种后果都没考虑过吗?”

    “您,您这话太过分了吧。”

    “过分?我倒想问,这难道不是软弱的表现吗?”

    俄罗斯参与战争就应该有牺牲的觉悟。

    ‘但这难道不是俄罗斯自己的错吗?’

    谁拿剑逼迫他们打仗了?

    这就是罗斯福的观点。

    “你们扩大战线,让战争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结果战火反而烧到了美国。”

    这逻辑跳跃很大。

    但罗斯福的主张也并非完全错误。

    如果战争以局部冲突结束,德国或许只会重创法国和英国就收手。

    起初,这只是一场为了战争赔款的战争。

    ‘将其扩大为世界大战,俄罗斯难辞其咎。’

    不管怎样,俄罗斯预测自己能获胜,所以先宣战了。

    但德国宣布全面动员后,情况就彻底改变了。

    “看看你们的‘丰功伟绩’。”

    “但巴库油田原本就是俄罗斯的领土!我认为把作战权交给我们才是正确的。”

    “这可真是逻辑跳跃。”

    罗斯福目光犀利地扫视着对方。

    杜鲁门在一旁静静地喝着可乐。

    他喜欢罗斯福政府,原因就在于此。

    ‘罗斯福甘愿扮演恶人,立场强硬,能抗事。’

    杜鲁门只需为美国的国家利益努力就行。

    这是简单却又能洞悉彼此本质的绝佳交易,我们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毕竟,罗斯福的魅力并非什么人能模仿的。

    “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四个国家组成协约国,正在进行团队合作。”

    同盟国与协约国,世界被划分为两大阵营进行战争。

    “各方都应该做出必要的让步,共同朝着尽快赢得战争胜利的方向前进。”

    在这次战争中,巴库油田是个敏感问题。

    “法国已经在首都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围城战,战争仍在继续。”

    罗斯福的意思是,你们的圣彼得堡或莫斯科有被洗劫吗?

    “首都地区早已沦为废墟,甚至连首都的模样都维持不了了。与波尔多的联系也中断很久了。”

    美国通过法国结算银行这样的机构,支援了法国首都防卫司令部,养活了克鲁塞德集团军。

    但俄罗斯呢?

    ‘那些俄国佬根本派不上用场。’

    他们一直在恐慌中瑟瑟发抖。

    “……”

    罗斯福的杀手锏,让俄罗斯大使像被噎住的鱼一样说不出话。

    “英国又如何呢?”

    英国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甚至在英国面临本土大规模空袭轰炸时,也没有减少对战争的支持。

    “英国本土一直遭受德国齐柏林飞艇空军的骚扰和破坏。主要生产基地被炸成一片废墟,不得不放弃多个殖民地。”

    麦格理基础设施公司,以朴茨茅斯公司为首,当时美国通过大规模收购,为其提供了资金支持。

    “英国放弃了金本位制,最终甚至放弃了英镑的国际化。英国不得不摘下这顶招牌。”

    “……”

    “俄罗斯现在太急于在协约国的胜利中分一杯羹了。”

    ‘当然,俄罗斯失去了乌克兰,阿塞拜疆也被夺走,人民生活艰难,这确实是事实。’

    杜鲁门并非要否认这一点。

    但圣彼得堡有遭到攻击吗?莫斯科有被轰炸吗?

    这是个相对的问题。

    ‘实际上,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付出的实际经济价值,也就只有阿塞拜疆和乌克兰。’

    他们并非没有自然资源,只是变得匮乏了而已。

    “您还想否认吗?”

    “可美国……”

    罗斯福露出轻蔑的表情。

    俄罗斯大使刚要反驳,罗斯福立刻打断他的话,抢着说道。

    “如果这场战争中,俄罗斯能拿出美国投入资金的一半,我也就忍了。”

    当然,美国也不是白白提供资金的。

    但如果没有美国的资金支持,协约国早就失败了,这一点可以肯定。

    法国抛弃巴黎的政府,但在保卫法国首都的最前线,是德尔卡塞部长、法国结算银行和首都防卫司令部。

    “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在战争中过得太安逸了。只是把人民推向战场。你们在前线到底取得了什么成就?”

    俄罗斯大使在这个问题上闭上了嘴。

    俄罗斯一个集团军被德国一个野战军打得落花流水,就算有十张嘴也无话可说。

    这是一场惨败。

    “你知道你们的失误带来了什么后果吗?”

    “……带来了什么?”

    “全面动员。”

    “……!!!”

    德国决定进行全面动员的首要原因,就是俄罗斯。

    因为仅靠常规兵力无法战胜俄罗斯的军队。

    正因如此,协约国的处境更加艰难。

    “别再说什么只是在东部战线补充了大量兵力这种空话。如果你们意识不到德国全面动员给西部战线带来的负担有多重……”

    砰!

    罗斯福猛拍桌子。

    俄罗斯大使吓得猛地一哆嗦,全身颤抖。

    “你没有担任大使的资格。”

    “……!!!”

    “如果我说的话有任何错误,欢迎反驳。”

    罗斯福抱臂而立。

    他那庞大身躯散发出来的泰迪熊气势,不是一个小小大使能承受的。

    俄罗斯大使立刻蔫了下去。

    “……我会再与本国商议。”

    这实际上就是投降宣言。

    这次交锋,罗斯福取得了胜利。

    这时,罗斯福悄悄递给他一张纸条。

    ——杜鲁门,这事儿肯定还没完吧?

    那当然。

    杜鲁门微微勾起嘴角。

    美国的舆论攻势可不会就此结束。

    因为对俄罗斯的利己主义感到愤怒的国家,可不止一两个。

    唰——沙沙——

    杜鲁门在纸条末尾用小字写道。

    ——您可以期待。

    杜鲁门和罗斯福,实际上这届罗斯福政府也是我们两人相互妥协、相互配合的局面,最终我们建立了最佳的政治合作伙伴关系。

    杜鲁门轻轻抿着快要上扬的嘴角。

    ‘一切都是为了美国。’

    这始终是为美国霸权主义迈出的步伐。

    >>>

    砰!

    “俄罗斯为了自己生存,竟要抛弃西方世界!!!”

    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前的演讲台。

    极度愤怒的罗伯特首相登上演讲台,用力挥舞着手臂,谴责俄罗斯。

    本来作为协约国,不应该对德国第9集团军的油田事件一无所知,而且在附近的奥斯曼战线,有英国军队驻守。

    “这是作为同盟国绝对无法容忍的极端国家利己主义!有谁能相信,一个国家竟如此厚颜无耻地只想自己活下去!!!”

    英国的战争狂热情绪瞬间被点燃,报告很快就送到了首相办公室,白宫也分享了相关信息。

    “英国、法国、美国,组成协约国的三个国家,都是德国先宣战或挑起战争的。但俄罗斯呢?”

    俄罗斯的情况不同。

    “俄罗斯是违背了作为局部战争根源的《俄德互不侵犯条约》,从而引发战争的国家!!!”

    罗伯特首相将一直以来积压的愤怒全部发泄出来。

    记者席上的记者们表情严肃地记录着新闻。

    他们也是英国人,能理解罗伯特首相的愤怒。

    “如果没有《俄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国根本不会在七天内进攻法国!所以,俄罗斯间接对战争爆发负有责任!”

    咔嚓!咔嚓!

    闪烁的闪光灯。

    首相的话听起来句句在理。

    至少在场听演讲的记者们是这么认为的。

    “而这次,俄罗斯竟然公然破坏《俄德互不侵犯条约》,还宣战!结果呢?你们知道结果是什么吗?”

    从内心深处涌起的愤怒。

    记者们感同身受,在场的记者中,没有人不了解国际形势。

    “对!引发了全面动员!!!”

    砰!

    罗伯特首相的拳头砸得渗出血来。

    尽管鲜血溅到了记者们的相机镜头上,但沉浸在演讲中的听众们,目光始终没有从罗伯特首相身上移开。

    “我要对俄罗斯说。”

    罗伯特首相低声咆哮。

    “我衷心希望你们能尽快明白,巴库油田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代价。”

    罗伯特首相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

    记者们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

    而且……很快听到这场演讲的英国民众,也不会掩饰自己的愤怒。

    “否则,这场战争结束后,俄罗斯必须做好心理准备。”

    对着镜头伸出手指。

    罗伯特首相竖起食指,指向镜头,双眼充血,怒目而视。

    “现在英国不会再容忍了。”

    德国第9集团军的油田事件,让全世界都开始沸腾。

    >>>

    “……哈哈。”

    美国财政部。

    引发这次英国演讲的我们,此刻聚集在会议室里。

    财政部部长级官员全部到齐,正在关注事情的发展。

    杜鲁门挠了挠头。

    看来罗伯特首相比他想象的更有料。

    “我只是让他适当说几句,没想到他能把积压的愤怒发泄到这种程度。”

    “啊,部长,您听说法国的消息了吗?”

    “法国?”

    还没呢。

    情报局长一副迫不及待要分享的样子,开始讲述法国的消息。

    “据说德尔卡塞财政部长实际上掌握着实权,对吧?”

    “没错。但听说他这次没发表演讲?”

    “是的,他没发表演讲。”

    没发表演讲?

    杜鲁门疑惑地挑了挑眉,情报局长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只是烧了俄罗斯的国旗。”

    “……疯了吧。”

    法国佬们。

    虽然听说过巴黎人比英国绅士更狠辣,但这超出想象的作秀行为,让他不禁咋舌。

    这不是差不多在说要打仗了吗?

    ‘但俄罗斯不至于因为这点事就与法国为敌。’

    一旦法国从战线撤离,俄罗斯瞬间就会被打得落花流水。

    ‘啊,真是疯了。’

    杜鲁门明白了,这就是德尔卡塞部长作秀的意图。

    “……不管怎么说,就算采取这种极端的表演,俄罗斯也没办法与法国为敌,他这是在调侃这种局面吧。”

    不愧是巴黎人。

    总之,欧洲人在玩世不恭方面确实有一套。

    “这样反而更好。”

    现在有了炸毁巴库油田的正当理由。

    以此为由,扫清了美国空军轰炸的障碍。

    “詹姆斯。”

    “是,先生。”

    “给白宫和战争部长传个话。”

    局势已经布置得非常完美了。

    杜鲁门用手轻轻扯着微微颤抖的嘴角。

    “巴库油田。”

    “是。”

    “可以全部炸毁。”

    “……!!!”

    空军司令部肯定有诸多顾虑,但现在这些顾虑都可以抛开了。

    杜鲁门的声音因兴奋而颤抖。

    “燃烧弹、白磷弹,都行……”

    “是。”

    杜鲁门用手抹了抹脸。

    “要从地图上把巴库油田彻底抹去。”

    下达删除命令。

    从现在起,只要是为了美国的利益,俄罗斯的领土,哪怕全部抹去,也没人能说什么。

    “告诉他们,德国第9集团军也可以一起消灭。财政部会承担一切后果,让他们不要顾忌手段和方法。”

    “……是!”

    “啊,最后还有一件事。”

    杜鲁门表情冷酷地说道。

    他打算彻底解除空军最后的限制。

    “如果德国军队先用毒气,就告诉空军,用飞机投放毒气进行回击。”

    这点我们能承受。

    告诉他们,只要相信美国财政部,我们会在背后全力支持。

    ‘战争终究是政治的延续。’

    从现在起,我们占据主导地位。

    而且是绝对的主导。

    全世界正慢慢融入美国的秩序之中。

    砰!

    杜鲁门猛拍桌子。

    “从现在起,战争由我们美国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