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皆是惧臣妾借陛下龙体欠安之机,窃弄威柄、把控朝政。”
    武媚娘立于殿中,凤目微凝,语调虽平,却藏着难掩的凛然,
    “这些年,臣妾辅佐陛下批答奏章、处理政务,夙兴夜寐,恪守本分,从未有过半分逾矩之举。
    可在他们眼中,臣妾终究是个‘心腹大患’,处处设防,事事猜忌,仿佛臣妾存了颠覆社稷之心。
    如今弘儿猝然离世,储位虚悬,他们更是急不可耐地寻个‘挡箭牌’,
    妄图借立储之事钳制臣妾!”
    武媚娘这番话,字字句句皆是实情。
    李治斜倚在龙椅上,摩挲着扶手的雕花,心中五味杂陈。
    他岂会不知满朝文武对武媚娘的忌惮?
    他更明白武媚娘的委屈,
    她有经天纬地之才,却因女儿身处处受限,
    为大唐鞠躬尽瘁,换来的却是满朝的流言蜚语。
    更何况,李治心中清楚,如今朝中局势错综复杂风云莫测,
    皇子们或年幼无知,或庸碌无能,
    能稳住这风雨飘摇局面的,除了武媚娘,再无第二人。
    若没了武媚娘在旁辅佐,仅凭他病弱的身躯,怕是早已被朝堂的暗流吞噬。
    散朝之后,李治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寝殿,一进门便靠在窗边的软榻上,闭目沉思。
    内侍端着一碗黑褐色的汤药进来,小心翼翼地奉上:
    “陛下,该喝药了。”
    李治睁开眼,接过药碗,仰头喝了一口。
    这时,殿门被轻轻推开,
    武媚娘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莲子羹走进来,
    莲香混着冰糖的清甜,瞬间驱散了殿内的药味。
    她将瓷碗放在床头的矮几上,动作轻柔轻声道:
    “陛下今日议事定然劳心,喝点莲子羹安神吧,臣妾特意加了些冰糖,去去药味。”
    李治抬眸望去,只见武媚娘发髻上的金步摇微微晃动,眼下却带着淡淡的青黑,
    他心中一阵愧疚,伸手握住武媚娘的手,声音沙哑:
    “媚娘,今日在殿上,让你受委屈了。”
    武媚娘缓缓摇头,顺势坐在榻边,另一只手轻轻抚摸着李治手背,
    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臣妾不委屈。
    今日臣妾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据理力争,
    便是要让他们知道,陛下的‘帝后同尊’,
    从来不是一句虚言,既是夫妻间的情深意重,也是朝堂上的权力共生。
    臣妾既能陪陛下登高楼、看万里江山,
    也能为陛下挡明枪、抗朝堂风雨,
    绝不是只会描眉画鬓、躲在后宫的弱女子。”
    李治望着她眼中的坚定,
    握紧武媚娘的手,目光中满是毫不掩饰的肯定:
    “媚娘有多好,朕早就知道。”
    武媚娘闻言,转头望向宫外的方向,
    远处的宫墙巍峨耸立,
    将这深宫与外面的世界隔成两个天地。
    她的语气渐渐褪去了方才的温软,多了几分冷冽的锋芒,
    “臣妾要让满朝文武彻底看清,
    臣妾能与陛下并肩而立,靠的不是陛下的恩宠,
    而是能理朝堂文书、能镇宵小之辈的雷霆手腕,
    是能和陛下一同撑住大唐万里江山的如山担当!
    臣妾手中,握得住朝堂的分寸,护得住陛下的江山,
    更镇得住那些心怀不轨之徒!”
    这番霸气十足的话,如同一颗定海神针,瞬间稳住了李治慌乱的心。
    自李弘突然离世后,他心中便一直萦绕着失去储君的焦躁,
    今日大臣们提及立储之事,他更是手足无措,拿不出半分主意。
    毕竟弘儿是他悉心培养的储君,如今骤然离世,
    他不仅要承受丧子之痛,还要面对朝堂上群龙无首的混乱。
    可此刻,
    触到武媚娘眼中带着锋芒却格外沉稳的目光,
    听着她字字铿锵的话语,
    李治心中的焦躁如冰雪遇暖阳般渐渐褪去。
    他忽然觉得,
    哪怕储位暂时空缺,
    只要武媚娘还能陪自己稳稳地站在这金銮殿上,
    还能为他撑起这摇摇欲坠的朝堂,
    他的内心便能安之若素,再无惶惶之感。
    武媚娘于他而言,
    不仅仅是妻子,
    更是这混乱局势里最清醒的掌舵人,是他内心最坚实的依靠。
    思及此,李治眼神骤然变得坚定,
    做出一个酝酿已久的决定,
    他深吸一口气,望着武媚娘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
    “媚娘,朕想将皇位禅让给你。
    你有治国之才,有容人之量,
    更有安定天下的魄力,
    定能守住这大唐江山,护佑万民安康!”
    武媚娘听到这话,身形微微一怔,随即缓缓转身,回望着李治。
    她的目光落在李治脸上,仔细打量着他的神情,
    他眼神坦然,语气恳切,绝不是一时兴起的玩笑话。
    禅位之事,古已有之,
    或禅于子,或禅于弟,或禅于权臣,
    可禅位给妻子的,李治大概是千古第一人。
    她忽然想起往昔,
    当初为了给她一个名分,
    李治力排众议,特意创建“宸妃”之位,打破后宫妃嫔的等级规制;
    他顶着满朝文武的反对,对她说:“朕的媚娘皇后也做得”,
    最后也真的说到做到,让她一步步从昭仪登上皇后之位。
    李治从来不是只会许诺的君主,他说过的话,从来都会拼尽全力去实现。
    武媚娘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了他心中的所思所想,
    他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真心想给她最高的权力,
    让她摆脱“后宫不得干政”的桎梏,
    让她不再受任何人的排挤与掣肘,
    让她能名正言顺地施展才华,守住这大唐江山。
    武媚娘心中既有感动,也觉得李治所言并非不可行。
    “李治。”
    她轻轻唤了一声他的名字,
    语气中的亲昵与郑重,李治再清楚不过,
    李治眉眼温和,望着她的目光满是柔情,轻声回应:
    “我在。”
    武媚娘微微俯身,紧紧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问道:
    “你知道,你如果真的这么做了,你会面对什么吗?”
    李治缓缓点头,伸手将她的手包裹在掌心,掌心的力量传递着他的决心:
    “朕知道。
    史书会将朕写成‘昏庸让权’的君主,
    会说朕被妇人蛊惑、背离祖制,
    会骂朕是弃祖宗基业于不顾的昏君。”
    ————————分界线
    李治对女皇的感情,堪称错综复杂、层次万千。
    它不只是男人对女人的爱慕缱绻,
    更有着帝王对旷世能臣的倚重之深,女皇于朝政上运筹帷幄,总能在局势动荡时为他拨云见日,是他守护大唐江山的左膀右臂,
    还饱含着弟弟对姐姐的信赖之切,当他被病痛与朝堂纷争裹挟时,女皇便是他最坚实的依靠,这份多元的情感,早已融入他的骨血之中。
    感谢看书的宝子们,感谢催更好评发电送礼物的宝子们!
    感恩遇见你们!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