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3章 殿下莫动,小心惊了鸭子!”
    午时,宴席正值高潮。

    随着苏莹的示意,下人穿梭于每张桌子之间,将一盘盘玉露团轻轻放置其上。

    谢北墨一脸单纯的问道:“如此精致的糕点,想必是夫人亲手做的,不知叫什么?”

    苏莹和宋绾都疑惑,谢北墨竟然不知道这是玉露团。

    苏莹的玉露团,只出秋冬季。

    五年来,每逢秋末,宋绾就会收到浴雪阁送来的玉露团,每次都说是谢家公子送的。

    宋绾猛然看向谢北墨,看他这单纯发问,不像假的。

    苏莹问道:“谢侍郎不知道?”

    谢北墨道:“在下鄙薄,确实不知。”

    裴洛道:“夫人做的玉露团乃帝京一绝,听说夫人如今已不再制作玉露团,没想到今日还能再见。”

    苏莹道:“裴公子言重了,虽做的少,但每年都会固定给谢家公子和太皇太后制作。”

    裴洛问:“还有这事?”

    苏莹道:“谢家公子五年前给这糕点写过一首诗,也是因为这首诗,大家才说这是帝京一绝,他五年来一直购买,我见他诚心可嘉,便一直给他做,今年没力气做了,就索性把配方都给了他。”

    谢北墨困惑重重,他不曾写过这样的诗,他对糕点也不了解。

    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谢北墨赶忙问道:“是帝京的谢家?”

    “是的。”

    “夫人是不是记错了?我不曾向夫人买过玉露团。”

    苏莹怎么可能记错,但谢北墨这样问,她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

    宋绾一直觉得谢北墨与她青梅竹马,知道她的喜好的,即便玉露团价格不菲,他也连续五年给自己买,没想到他竟然是第一次见玉露团。

    那五年来的玉露团都是谁送的?

    裴洛一语道破:“谢家有两位公子,夫人不可能记错。”

    谢辞砚双手作揖:“多谢夫人赠配方!”

    宋绾收回视线,难以置信的看着谢辞砚。

    竟然是谢辞砚!

    怎么可能是谢辞砚?

    为什么是谢辞砚?

    谢辞砚为什么这样做?

    谢辞砚只是对她微微一笑。

    上官玥知道,宋绾对玉露团情有独钟,她从前跟宋绾玩,每年都能尝到玉露团,浴雪阁的下人说是谢家公子。

    她当时也以为是谢北墨,心里还难受好久,没想到谢北墨是第一次见玉露团。

    说明他也没有那么爱宋绾嘛,连她最喜欢的玉露团都不知道。

    上官玥看向宋绾,故意道:“公主最喜玉露团,驸马连续五年为殿下买这玉露团,还真是对殿下用情至深,沾公主的光,我每年都能品尝夫人的手艺。”

    宋绾还是诧异不已。

    谢北墨都不知道玉露团,他怎么会知道自己喜欢吃玉露团?

    他不是在云县吗,他怎么会知道自己爱吃玉露团?

    谢北墨听得出上官玥的话是说给自己听的,他很难为情,有点尴尬,也有一点惭愧。

    在场的文人墨客觉得越来越有趣。

    都说谢北墨和公主自幼相识、情比金坚,他竟然第一次见玉露团。

    而驸马默默给长公主送了整整五年的玉露团,难怪长公主说对驸马一见倾心,难怪她会嫁给他!

    他们定是有情的,至于谢北墨,可能是误会。

    谢北墨心烦意乱,他没注意过宋绾喜欢吃什么,阿娩会对他很失望吧?

    容剑在宋绾耳边低声说什么,宋绾找了个理由就离开。

    宋帆还没跟阿姐好好说话,阿姐就要走。

    宋绾让他有时间就去墨绾院找她,眼神睨向对面那个一身桃夭色衣裙,外披桃夭色斗篷的女人,提醒他:“小心对面那个女人,她叫谢北柔。”

    宋帆以为是下人,原来她叫谢北柔。

    宋绾和谢辞砚坐着马车离开,回到墨绾院。

    容笛和容阵将谢辞砚抬下来。

    宋绾和容剑染晴已经走在前面,宋绾一边步伐匆匆走入,一边问道:

    “这两年来,哪里都有发生过火灾?”

    容剑道:“离帝京最近的槐县和陈县曾经都发生过走水案,都是上官侍郎和谢侍郎查办。”

    染晴困惑,“不是有地方衙门,衙门上面还有知府,知府上面还有按察使,为什么直接让刑部受理?”染晴问出宋绾想问的。

    容剑道:“好像是地方县衙腐败,上官侍郎和谢侍郎恰好路过,两人本着为民除害就接下了。

    案件查办发展得很快,不仅找出放火之人,还查到这两县的父母官贪污腐化,最后都被抄家,谢侍郎也因此升为侍郎。”

    对话间,已经来到正殿。

    李嬷嬷端着一盘玉露团出来。

    染夜在后面跟着。

    宋绾震惊,“嬷嬷,你也会做这个?”

    “不是我,是驸马做的,他说殿下最喜欢吃玉露团,他还有白夫人的玉露团配方呢。”李嬷嬷解释道:

    “奴婢专门去找大夫验过,没有毒。”

    宋绾清澈的眸中凝着讶然。

    谢辞砚不是有喜欢的的女子,还让她帮他保存送妻子的发簪?

    为什么会连续五年送自己玉露团?

    反正他没想毒死自己,先不管这些,宋绾吩咐道:

    “你们先去准备一下,明日午后染夜和容剑去陈县,本宫去槐县,染晴就留在这里,如果有人来找麻烦,你会点身手,可以保护嬷嬷和小青。”

    染晴道:“让容笛和容阵陪殿下一起。”

    宋绾:“他们两个负责守门,若他们两个突然不见,会让人怀疑,去槐县本宫骑马四个时辰就到,不用担心本宫。”宋绾看向容剑,“明晚就回来。”

    “是,殿下。”

    大家依令行事。

    翌日午后。

    宋绾换了百姓的衣服。

    骑马踏风出城,向槐县赶去。

    晋帝从小给宋绾安排的教养嬷嬷多半是些欺软怕硬的老东西。

    由于明昭皇后不得宠又时常被打入冷宫,经常欺负宋绾。

    宋绾年纪虽小,总是不服就干,慢慢的嬷嬷们都哭诉不敢再伺候她。

    苏辄就向晋帝请旨,她的骑射皆出自苏辄。

    寒风凛冽,刺痛她滑嫩的皮肤。

    真该死,忘记带外祖送她的保暖面具了。

    宋绾从腰间扯下手帕,戴在脸上,又继续赶路。

    槐县走水的那家姓李。

    夜未央。

    她终于赶到李家遗址,打着早就准备好的灯大步跨入院子。

    刚刚走过转角,就被一只如同铁钳般的大手紧紧勾住腰,揽入怀,坐在对方的腿上,灯也被对方吹灭。

    宋绾骇然。

    不会这么倒霉吧?

    “殿下,这般急,是要去找谁呀?”

    一道仿若来自九幽地狱的低冷声音,如同一股寒流,直直地钻入了宋绾的耳朵。

    这声音……好生怪异。

    宋绾迅速用余光扫视了一下。

    不对。

    这声音冷冽如风,还有点……

    宋绾惊愕得如同一尊石像,怔忡着欲脱开身大喊。

    身后的男人却先一步一只手捂住她的嘴,另一只手将她死死地扣在怀里。

    无论宋绾如何拼命挣扎,都如同蚍蜉撼树,无济于事。

    “殿下莫动,小心惊了鸭子!”

    男人薄唇轻启,低沉暗哑的声音,紧贴着她的耳畔,令人毛骨悚然。

    这声音,似曾相识。

    还有捂住她嘴的手也寒冷刺骨。

    宋绾的脑海中掀起一阵风暴,拼命地翻找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