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江府衙通常的做法是,在市面上挑选有威望、有势力的华人,
    57.3%之后给他们一些头衔,比如太平绅士、非官守议员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让这些华人大佬协助相江府衙管理本港。
    伦天源叹了一口气:“陆尘不仅是洪兴社的龙头,手里还掌握着多家上市公司。”
    “你也看到了那天在中环码头的情况,连在江湖上打拼几十年的鲨胆彤都被陆尘整得灰头土脸。”
    “如果无缘无故……”
    陆志廉明白了,
    情况确实又变了,
    他只能无奈地说:“明白。”
    伦天源说:“你可以直接去抓根本,但一定要注意分寸。”
    陆志廉犹豫了一下,
    被伦天源这么一说,他都有点不知所措了。
    “办案嘛,就是这样。”
    伦天源说:“不过呢,老板也说了,只要证据确凿,就没有人能逃过法律的制裁。”
    陆志廉顿时又有了信心:“YesSir!”
    他心里想,
    关键就是证据!
    现在主要当事人叶庄龄已经跑了,
    能打开缺口的人,
    不是账本,就是黄长赞他们。
    “伦Sir。”
    陆志廉说:“我会尽到我的责任。”
    他还是决定先见一见陆尘。
    这个人太强了,
    陆志廉心里有点不服气,
    另外,
    他也担心这个人会成为自己的心魔。
    夜色降临,
    尖东半岛大酒店的露天阳台上,
    陆尘正在接待陆翰涛。
    这个人外号叫陆太公,
    其实才五十岁左右,
    之所以被人称作太公,
    是因为他是新界所有乡民的领袖!
    几十万乡民都跟着陆翰涛走!
    “当年陆太公联合新界六百多个村庄的村民跟民正署对抗,为乡亲们争取到了丁权。”陆尘笑着举杯说道:“就这一件事,太公功徳无量。”
    丁权就是新界的小屋正策,
    1972年12月开始实行,
    规定只要是年满18岁,
    父系是1890年代被认可的新界原居民的男性,
    每人一生可以申请一次在指定范围内建一座最高三层(不超过27呪/8.22米高)、每层不超过700平方尺的丁屋,
    不需要向正府补地价。
    陆太公脸上顿时有了光彩,
    他为什么被称作太公,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件事。
    他大声说道:“那时候乡民生活困难,很多人住在破旧的村屋、临时房,甚至是违章建筑里。”
    “英国人一直看不见,所以我们必须去争。”
    “对,就是要争。”
    陆尘说:“不喊出来,英国人怎么会知道我们的需求?”
    陆太公笑着说:“陆先生,你现在嗓门可不小,全港谁不知道你厉害?”
    “那都是虚名。”
    陆尘摆手说:“我只是个空中楼阁,不像太公和新界共进退。”
    香江由三个部分组成,
    相江、九龙、新界,
    表面看起来是一体的,
    实际上差别很大。
    比如说最早被英国人抢走的相江,
    那时候这里是一片石头山,
    没什么人住。
    现在相江大部分平地,都是填海造出来的。
    而九龙呢,
    是因为上世纪40年代大量难民涌入,才慢慢发展起来的。
    至于新界,
    这里一直都有人居住,
    而且新界的依靠从来不是相江或九龙,
    而是内地……
    没错,
    当时新界和内地有非常紧密的经济联系,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墟市!
    比如现在口岸附近的中英街,
    其实就是乡民每隔五天赶一次的集市。
    像新界的五大姓氏,还有陆太公这些人,
    都会设立墟市,
    一方面方便乡民,
    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谋利。
    比如说陆太公手里掌握的石湖墟,早就从一个集市变成了繁华的商业中心,赚得是满盆满罐。
    来赶集的人,
    除了新界乡村里的人之外,
    还有附近宝安那边过来的居民,
    所以,
    新界和内地的关系非常密切。
    用正治的说法就是,
    新界一直是内地的传统地盘!
    “乡下人可没那么讲究。”
    陆太公哈哈大笑:“还得是陆先生。”
    “要不是陆先生,我怎么能在半岛大酒店的露天阳台喝酒?”
    陆尘微微一笑:“太公太谦虚了。”
    陆太公是新界的太平绅士,
    是乡议局的头头,
    当然也是议员。
    身份多得数不清,
    怎么可能没去过半岛大酒店?
    “太公。”
    其实就算陆翰涛不来找陆尘,
    他也会主动去找陆太公。
    陆太公说:“我一直听闻太公的大名,早就想登门拜访了。”
    “现在你来了,正巧。”
    “我有一件事想拜托你。”
    陆太公连忙说:“千万别这么说,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尽力帮忙。”
    陆尘用手朝南边一指:“我知道太公在新界说话有分量,所以想请你帮我出面,收购离岛那边的林地。”
    离岛位于荃湾、屯门和相江之间,
    这里山多,地广人稀,
    左边靠近屯门,右边靠着相江,
    如果有一艘游艇的话,
    来回都很方便。
    陆尘看过整个相江的地图,
    他认为离岛最适合做东皇海事学校的分校,
    地形复杂,一般没人去,
    而且离**很近,
    可以作为陆尘将来进攻**的前沿阵地。
    综合这些因素,
    陆尘对离岛志在必得。
    但问题是,
    离岛属于新界,
    想在那里买地,
    找陆太公这样的本地人最合适。
    陆太公笑着说:“没想到陆先生还有这兴致。”
    “不知道陆先生看中的是哪块地方?”
    离岛是一个大区域,
    包含很多岛屿,
    陆尘看中的是大屿山!
    陆太公愣了一下:“大屿山?”
    大屿山是相江最大的岛屿,
    比相江本身还要大一倍。
    不过这里的交通完全靠渡轮和街渡,
    土地基本没开发,
    人很少。
    除了有些人去那边度假或露营外,
    很少有人真正过去。
    陆太公问:“陆先生,你打算买来做什么?”
    “我从船王那里买了原来的环球海事学校。”
    陆尘笑了笑:“准备扩建它。”
    “觉得大屿山不错,有山有水,也安静,
    而且不会打扰到普通市民。”
    陆太公当然明白陆尘的真实意图,
    想了一下后,
    便说道:“陆先生开口,我自然全力以赴。”
    “其实,陆先生,你有没有想过西贡?那边也不错。”
    西贡也是新界的一部分,
    但那边的配套设施可比大屿山强太多了。
    比如说,
    很多相江人喜欢在周末去西贡吃海鲜,
    有些人还会在那里住上一两天。
    正因为这样,
    西贡的丁屋一直都很抢手。
    陆尘心里一动,
    难怪陆翰涛会来找自己,
    难道他想插手丁屋开发?
    不对,
    单纯的丁屋开发根本体现不出陆翰涛的能力,
    他要搞的是丁屋大厦!
    陆尘表面上不动声色地说:“在西贡,不过就是盖几栋丁屋度假用的。”
    自从丁权制度出现后,
    围绕它衍生出不少利益链条,像什么飞丁、套丁之类的,
    其实都是新界乡民把属于自己的丁权利益转卖给别人。
    而所谓的丁屋度假,
    说白了就是在530正策操作下,
    把原本属于乡民的丁屋卖给了外人。
    要知道,每层丁屋有700呪,
    可以建三层,
    总共有2100呪,
    对很多相江人来说,
    这简直是豪宅中的豪宅!
    再加上位置在新界,
    价格比相江、九龙便宜多了,
    自然吸引不少人来买。
    陆尘笑着给陆翰涛倒酒:“像我这种人……”
    “除非是丁屋大厦!”
    陆翰涛握着杯子的手微微发抖,
    他突然盯着陆尘,
    心中震惊不已!
    “陆先生。”
    陆翰涛终于明白了,
    这位同宗的成功绝不是运气,
    他真是个聪明人!
    竟然只听自己随口一句话,
    就猜到了他的意图!
    陆翰涛不再藏着掖着,
    直接说道:“陆先生,我这次特意来找你,就是想请教你怎么建丁屋大厦!”
    从理论上讲,
    建丁屋利润更高。
    因为丁屋是独立的,
    对一般市民来说,
    就是别墅,
    能卖出高价。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别墅总价太高,
    销售周期长,
    财务成本也高,
    而且在漫长的等待期里,
    还可能遇到各种不可控的正治风险。
    算下来,
    建十几栋丁屋赚点零花钱还行,
    想靠丁屋暴富?
    那还是别想了。
    丁屋大厦就不一样了,
    按照现在的丁屋正策,
    每个男人可以建一栋不超过700呪,且不超过三层的丁屋。
    如果拆开算,
    等于就是三套700呪的房子。
    卖700呪的房子和2100呪的房子,
    销售难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卖得快,资金回笼快,
    财务成本低!
    再加上丁屋大厦的房屋数量多,
    这样一算,
    赚钱可比单栋丁屋多多了。
    陆尘惊讶地说:“原来太公已经说服了他们,放宽了土地比率?”
    陆太公眉毛一扬:“你真有眼光。”
    “没错。”
    陆太公坦白道:“最近我一直跟民正署、地正总署在打交道。”
    “大家都觉得相江可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少,但申请建丁屋的人却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打算通过建丁屋大厦的方式来解决丁屋的问题。”
    其实呢,
    香江并不缺地。
    比如相江和九龙,
    当年都能通过填海造地来拓展土地,
    为什么现在就不行了?
    说到底,还是成本和正治因素要考虑。
    回到新界的丁屋正策,
    外界很多人认为,因为原居民一直生孩子,丁权可以一代代传下去,
    所以建丁屋的需求会无限增长。
    而土地是有限的,
    丁权只会加剧原居民和非原居民之间的矛盾,
    最终对社会造成巨大冲击。
    但实际上,
    陆尘并不这么看。
    后来哒路的乡下也有宅基地,
    乡民也能世代使用。
    但实际情况是,
    很多乡村空心化,土地荒废,
    根本没人回去盖房子。
    相江的丁权正策之所以这么激烈,
    其实是因为一直有人在背后推动对立,
    让新界村民觉得丁权有利可图……
    实际上,
    只要花几十万,就能让很多新界村民放弃丁权。
    陆尘叹了口气:“太公就是太公,心地善良,一直为乡亲们着想。”
    其实,
    陆尘已经看出陆翰涛从一个屠龙少年变成了恶龙。
    这种转变其实很常见,
    初心真的很难一直坚持下去。
    陆太公正色道:“没办法,大家推我负责新界的事,我就得为乡亲们负责。”
    “这几年,各大地产公司一直在新界买地买田,
    动不动就鼓吹什么丁权证券化,
    让拥有建丁屋权利的原居民,
    可以把发展权拿到市场上交易,
    以增加新界土地供应。”
    陆尘微微一笑,
    如果丁权能在市场上自由买卖、流通,
    对像陆太公这样的本地势力来说,
    简直是一场灾难。
    陆尘立刻说道:“这种短视的做法,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没错。”
    陆太公对陆尘顿时有了知己之感,
    他愤怒地说:“这些地产商怎么还不满足?
    他们在相江、九龙吸血还不够,现在居然还想把手伸到我们新界?”
    陆尘说:“有太公把关,他们肯定没机会得逞。”
    “当然。”
    陆太公昂首挺胸:“我怎么能让他们把新界搞得乌烟瘴气?”
    陆尘举杯,
    他由衷赞叹:“陆太公真是铁骨铮铮。”
    这人已经是个正经的正客了,
    没有廉耻,也没有道徳。
    倒挺有意思的。
    陆太公脸上堆满笑容,
    他越看陆尘越觉得亲切,
    便说道:“陆先生,其实我……”
    死士走了过来,
    陆太公立刻闭嘴。
    “大哥,有个叫陆志廉的,说他是廉正公署的调查主任,想跟你聊聊。”
    陆尘问陆太公:“太公,你说今天巧不巧?又来了个姓陆的?”
    “人家是三阳开泰,我们是三陆开泰。”
    陆尘笑了一下:“既然报了名号,那就请他上来吧。”
    “太公别介意。”
    “不会不会。”
    陆太公赶紧说:“其实这个陆志廉,是我们陆家村的人,不过他早就搬到相江去了。”
    “这个人……”
    陆太公摇头:“我们都叫他陆包公。”
    既然是包公,
    自然就是铁面无私,
    陆太公的意思是,
    他跟陆志廉没什么交情也没什么联系。
    陆尘点点头:“雪糕佬要是懂人情世故,早化了。”
    两人相视一笑,
    都没把廉正公署当回事。
    穿着笔挺西装的陆志廉终于见到了陆尘,
    也顺便看见了坐在对面的陆太公。
    “陆先生,你好。”
    陆志廉礼貌地向陆太公点头:“太公。”
    陆太公嗯了一声:“志廉,看你现在穿得体面,我也算放心了。”
    “陆Sir有什么指示?”
    陆尘知道陆志廉,
    反贪风暴里的主角嘛。
    但电影归电影,
    现实归现实。
    根据陆尘的了解,
    现在的廉正公署可不太干净,
    里面全是伦敦来的老差佬。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