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姜姒空着手从队伍里退了出来,陈叔立马道:“姜同志,你在车上坐着休息一会,我去排队。”
    “不用了,陈叔。”姜姒拉开车门坐到了后排,“已经有人先我们一步来了。”
    有人先他们一步?
    顺着姜姒的视线看过去,陈叔很快就在人群里看到了一道挺拔熟悉的身影。
    是池衡。
    见他手里提着水果,此刻正安静在那排队,陈叔脸上随即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别看陈叔平时不怎么说话,可池衡对姜姒的心意,他是知道的。
    知道姜姒是个有分寸的好孩子。
    可陈叔心里到底是为远在琼州岛的霍廷洲捏了一把冷汗。
    眼下看到池衡对克瑞丝小姐这么上心。
    他打心眼里高兴。
    当然,松了一口气也是真的。
    收回目光,陈叔侧头问了一句:“那现在先送您回家?”
    姜姒想了想,“先不回去,去一下东风商店吧。”
    东风商店就是后世的稻香春,是京市有名的老字号糕点铺子。
    想着明天就是中秋节了,到时候排队买月饼的人肯定很多,姜姒觉得还是今天顺道买回去算了,也省得他们一大早就来排队。
    果然,她的这个想法是对的。
    别看这会都已经是中午了,可东风商店里面还是挤满了人。
    姜姒看了一下,这会月饼的馅料种类并不多,远不如后世那样花样百出。
    价格每斤在八毛到一块二不等,每一斤月饼都要搭六两粮票。
    最常见的就是自来红或自来白馅的,饼皮是用香油烤制,饼面上印有标志性的深红圆圈。
    馅里面添加了冰糖渣,核糖仁,以及青红丝,一口下去,满足的不得了。
    再然后就是豆沙馅和枣泥馅。
    至于后世大多数人都不喜欢的五仁馅,却是这个年代招牌中的招牌。
    能不能买到,全靠抢!
    因着快要中秋了,店里还特意赶制了一批莲蓉馅的以及玫瑰馅。
    明天晚上,霍四叔一家也会过来。
    想着人多,姜姒便每种口味都挑了一些。
    陈叔这几个月一直负责接送她上下班,中秋节于情于理她也应该要表示一下。
    除此之外,姜姒还给克瑞丝挑了一盒玫瑰馅的月饼。
    相比于其他馅的月饼,这个口味并不算很出众。
    但没办法,外国人对果仁类的东西大多都过敏,姜姒可不敢让克瑞丝吃这些。
    万一出了点什么事,那麻烦可就大了。
    买完了月饼,姜姒又挑了几样他们家的招牌糕点,像什么萨其马,牛舌饼还有枣花酥这些。
    这些糕点对她来说,有些过于甜腻了。
    不过家里的几位长辈们都很喜欢。
    没事泡上一壶茉莉花茶,再来上一块点心,倒是挺惬意的。
    买完了这些,姜姒并没有立刻回家,而是让陈叔把车开到了旁边的东安市场&bp;。
    平时车接车送,她也没有机会拿东西出来。
    也不光是没有机会拿东西,以前孩子们小,她没事还可以带着他们进空间溜达一圈。
    现在两个小家伙长大了,姜姒便有意识地注意这些。
    千万不要小瞧了快一周岁的孩子,尤其是两个小家伙长期喝灵泉水,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比一般孩子要强的多。
    也就是现在还不会表达,等再过几个月能说会道的时候,要是冷不丁的爆出一句。
    “麻麻凭空不见了!”
    “麻麻变出果果来了!”
    那她可就完了。
    “陈叔,你等我一下,我进去转转顺便买点东西。”难得今天出来一次,姜姒打算多拿一些。
    陈叔有些不放心,别看明天才八月十五,可好多人家今天就开始排队准备过节的物资了。
    看了一眼熙熙攘攘的人流,陈叔道:“要不我陪你一起进去吧,也好帮你拎点东西。”
    “不用了,陈叔,我就是随便逛逛。”姜姒赶紧出声拒绝。
    要是陈叔跟着,她还怎么从空间里拿呀!
    见她态度坚决,陈叔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叮嘱道:“那我就在市场门口守着,有什么事,您叫我。”
    姜姒点点头,转身汇入人流中。
    她在市场里转了一圈,见时间差不多了,便找了一个相对隐蔽点的角落,开始从空间里倒腾东西。
    这会天还挺热,猪肉她就没拿了,家里没有冰箱,怕放不住。
    反正明天就是中秋节,单位一般都会发一些福利。
    猪肉作为这个年代最紧俏的物资之一,肯定少不了。
    于是,姜姒便挑了一只肥嘟嘟的大白鹅。
    这个在空间里养了两年多了,拎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至少有十七八斤的样子。
    中秋节,自然少不了螃蟹。
    姜姒捞了一大兜的螃蟹,每只都在半斤以上。
    应季的水果也装了不少。
    还好,有麻袋,要不然拿都不好拿。
    见差不多了,姜姒便拖着麻袋出来了。
    至于为什么不背着,那自然是东西太重,背不动!
    陈叔一直注意着这边。
    见姜姒拖了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出来,吓了一跳。
    赶紧小跑着迎了过来。
    不过没等他开口,姜姒便道:“陈叔你等我一下,还有一点东西。”
    这……
    这哪里是还有一点。
    分明是好多点。
    就这样跑了两三趟,直到后备厢被塞得满满当当,姜姒这才满意的拍了拍手。
    “陈叔,明天就是中秋节了,这些东西你拿回去。”
    除了月饼,姜姒还给陈叔拿了不少应季的水果,老母鸡也拿了一只。
    这些她单独放在了副驾上。
    “不用不用,姜同志,这太贵重了!”陈叔连忙摆手拒绝。
    接送姜姒是他的本职工作,他哪好意思收她这么多东西。
    “陈叔,你就拿着吧。”
    “不行,这个我真不能收。”
    就在双方推辞之间,姜姒的目光忽然落在了马路对面的一道身影上面。
    竟然是严书记。
    坦白说在这里碰到他,姜姒并不觉得意外。
    建工部的家属院就在附近,严书记虽然以病退的名义被调离了原岗位,但相应的福利待遇却没有取消。
    如今,他还住在大院里。
    只不过处罚通知出来之后,他便深居简出,平时几乎不出门。
    这也给负责暗中盯梢的几位同志,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直到上周,他终于出门了。
    只是谁也没想到,严书记出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自己亲手写好的申诉材料,去了上级单位。
    姜姒这才知道,原来他闭门不出的这段时间,一直在埋头准备这些。
    思绪间,严书记已经提着东西上了公交车。
    车子很快驶出了站台。
    姜姒对京市的公交车线路并不是很了解,但明显能看出来,这辆车行驶的方向并不是回家属院。
    或许是出于女人的直觉,总之在公交车驶出站台的一瞬间,她立马打开车门坐了进去。
    “陈叔,麻烦你追上前面的那辆车。”
    陈叔也没多问,立马发动车子,稳稳的跟在公交车后面。
    车子一路向北,大概行驶了五六站地之后,严书记在一个名叫‘团结湖’的地方下了车。
    这个地方,姜姒隐约有点印象。
    她记得,谭家所在的花市口胡同好像就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