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83章 乘胜拓疆,风云再起
    夺回清风隘口后,张浩的势力和抗日联盟士气大振。

    站在隘口的高处,望着广袤的土地,张浩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同时也有了更为宏大的战略构想。

    他心里明白,此时正是扩大占领区、增强实力的绝佳时机。

    回到宁川县的指挥部,张浩立刻召集了麾下将领、抗日联盟各势力代表以及参谋团队,召开一场至关重要的军事会议。

    巨大的地图铺展在会议桌上,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周边地区的地形、敌军分布以及交通要道。

    张浩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手指向地图上的一片区域,说道:“诸位,我们此次成功夺回清风隘口,打破了日军的封锁,如今士气高昂、兵强马壮。

    我认为我们应乘胜追击,将目标锁定在距离此地东北方向约八十公里的临榆县。

    临榆县地处平原与山区的交界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一旦拿下,我们不仅能扩大势力范围,还能获得丰富的资源,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实力。”

    参谋长高元仔细端详着地图,点头表示赞同:“司令所言极是。

    临榆县周边地形复杂,易守难攻,且城内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兵工厂,若能占领,对我们的军工生产将是极大的助力。

    但日军必定深知其重要性,防守必然严密,我们需谨慎谋划。”

    各抗日势力代表也纷纷发表意见,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最终确定了初步的作战方案:先派出侦察部队,全面摸清临榆县日军的兵力部署、防御工事以及周边地形;

    同时,利用宣传攻势,扰乱日军军心,并争取临榆县内百姓的支持;主力部队则进行针对性训练,做好战斗准备。

    侦察部队如同一群隐匿于黑暗中的猎豹,迅速展开行动。他们分成多个小组,从不同方向悄然接近临榆县。

    其中一组侦察兵,由经验丰富的老侦察员赵磊带领。

    他们乔装成当地的农民,挑着担子,混入了临榆县城的集市。

    在集市上,他们一边售卖货物,一边留意着日军的一举一动。

    赵磊注意到,县城的主要街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岗哨,日军巡逻队往来频繁。

    而在城中心的兵工厂周围,防御更是森严,铁丝网、碉堡林立。

    另一组侦察兵则通过与临榆县周边村庄的百姓交流,获取了重要情报。

    原来,日军在县城的西郊设有一个秘密弹药库,由一个小队的日军重兵把守。而且,日军近期似乎在频繁调动兵力,有加强防御的迹象。

    数日后,各侦察小组陆续返回,将收集到的情报一一汇总。

    张浩和将领们围在地图前,仔细分析着每一个细节。“看来日军已经察觉到我们的意图,加强了防备。

    但我们也掌握了他们的关键部署,这一战,我们有胜算。”张浩说道,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在军事准备的同时,张浩还发起了一场强大的宣传攻势。

    宣传部门制作了大量传单,内容包括揭露日军在临榆县的暴行、宣扬抗日的正义性以及承诺解放后给百姓带来的美好生活。

    这些传单通过信鸽、地下交通员以及夜间秘密投放等方式,大量散发到临榆县内。

    与此同时,抗日联盟的电台也开始广播,向临榆县的日军士兵喊话,劝他们放下武器,停止侵略。

    “日本士兵们,你们远离家乡,为天皇的不义之战卖命,究竟得到了什么?

    你们的亲人也在盼望着你们平安归来。不要再为侵略者的野心而牺牲,放下武器,我们会给你们一条生路……”

    这些宣传手段在临榆县内引起了强烈反响。

    日军士兵们军心开始动摇,不少人对战争产生了怀疑。

    而临榆县的百姓们则在心中燃起了希望,他们开始秘密为抗日联盟提供帮助,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准备。

    主力部队的训练场上,气氛紧张而热烈。

    重型装甲师针对临榆县周边的地形,进行了山地与平原结合的作战演练。

    坦克在起伏的山丘间穿梭,步兵们则迅速从装甲车上跳下,模拟进攻和防御的场景。

    “注意,在这种复杂地形下,坦克和步兵的配合要更加紧密,不能出现脱节!”装甲师师长王大力大声喊道。

    步兵部队则加强了城市巷战的训练。他们在临时搭建的模拟城镇中,练习如何利用建筑物进行隐蔽、突袭和攻坚。

    “记住,在巷战中,每一个角落都可能藏有敌人,要时刻保持警惕,灵活运用战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官指导着士兵们。

    山区游击队也没有闲着,他们发挥自身熟悉地形、擅长隐蔽作战的优势,进行了渗透和伏击训练。

    游击队员们在山林间悄无声息地穿梭,如同鬼魅一般。

    “我们要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脏,给他们致命一击。”游击队队长李明说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针对性训练,各部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显着提升,战士们摩拳擦掌,期待着即将到来的战斗。

    一切准备就绪,张浩下达了进攻临榆县的命令。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联合部队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向着临榆县进发。

    重型装甲师作为先锋,坦克的履带在地面上发出低沉的轰鸣。

    当部队接近临榆县时,天空中突然升起三颗红色信号弹,这是发起总攻的信号。

    顿时,重型装甲师的坦克主炮齐声怒吼,炮弹如流星般飞向日军的防御工事。

    日军的碉堡在炮火中纷纷被炸塌,防御阵地陷入一片火海。

    趁着日军慌乱之际,步兵部队迅速冲向县城。

    他们在坦克的掩护下,突破了日军的前沿防线,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交火。

    “冲啊,消灭小鬼子!”战士们呐喊着,勇往直前。

    与此同时,山区游击队从侧翼的山林中杀出,他们绕过日军的正面防御,悄悄接近西郊的秘密弹药库。

    在游击队的突袭下,守卫弹药库的日军毫无防备,很快被消灭。

    游击队员们迅速点燃炸药,弹药库瞬间爆炸,巨大的火光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夜空。

    城内的战斗异常激烈,日军凭借着坚固的工事和顽强的抵抗,给联合部队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但联合部队士气高昂,他们相互配合,步步推进。

    在一条狭窄的街道上,一支日军小队负隅顽抗,凭借着有利地形,对联合部队进行疯狂扫射。“敌人火力太猛,我们被压制了!”一名战士喊道。

    这时,一名年轻的班长挺身而出,他拿起一枚手榴弹,趁着敌人换弹的间隙,快速冲向敌人。

    “为了兄弟们,冲啊!”随着一声巨响,班长与敌人同归于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经过数小时的浴血奋战,联合部队逐渐占据了上风。

    日军的防线被一一突破,残余的日军开始向城中心收缩。

    最终,联合部队成功攻入城中心,占领了日军的指挥部。

    日军指挥官见大势已去,剖腹自尽。

    临榆县的战斗结束后,张浩站在县城的废墟上,望着欢呼雀跃的战士和百姓,心中感慨万千。

    此次战斗,虽然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成功扩大了占领区,增强了抗日联盟的实力。

    张浩立即下令部队展开救援和重建工作。

    医疗人员迅速救治伤员,士兵们帮助百姓清理废墟、搭建临时住所。

    同时,张浩宣布成立临榆县临时政府,任命有经验的官员负责管理,恢复县城的秩序和生产。

    对于缴获的兵工厂,张浩安排技术人员进行全面检查和修复,迅速恢复生产。

    他知道,多一座兵工厂将为抗日联盟提供源源不断的武器装备,进一步提升战斗力。

    在庆祝胜利的大会上,张浩对着台下的战士和百姓们说道:“我们成功拿下了临榆县,但这只是我们抗击日寇的又一个起点。

    我们要继续努力,扩大我们的力量,把小鬼子全部赶出中国!”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张浩坚信,只要他与抗日联盟的兄弟们团结一致,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而临榆县的解放,也将成为他们迈向更大胜利的坚实基石。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