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占领临榆县后,张浩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然而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座饱经战火洗礼的城市,百废待兴。
张浩清楚,巩固这片新占领区,使其成为坚实的抗日根据地,是当下最为关键的任务。
在临榆县临时政府的简陋会议室里,张浩召集了临时政府官员、各部队将领以及当地士绅代表。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大家都清楚面临的挑战艰巨。
张浩率先打破沉默:“诸位,临榆县如今在我们手中,但我们不能只看到胜利,更要看到背后的责任。我们要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秩序,让百姓安居乐业,同时增强防御,防止日军反扑。”
民政官员忧心忡忡地说:“司令,县城大半房屋毁于战火,百姓流离失所,粮食和生活物资也极度匮乏,要恢复起来谈何容易。”
张浩神色坚定:“我们一步步来。先组织百姓搭建临时住所,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部队协助分发救灾物资,从周边地区调运粮食。同时,尽快统计受损情况,制定重建计划。”
军事将领也提出担忧:“日军不会善罢甘休,定会想尽办法夺回临榆县。我们需加强防御工事建设,合理部署兵力。”
张浩点头表示认同:“没错,这方面由你们负责。以临榆县的地形为依托,构建多层次的防御体系,确保万无一失。”
张浩将恢复民生放在首位。部队士兵与百姓们一同行动起来,清理废墟、搬运建筑材料,搭建起一排排简易的帐篷和临时房屋。
在临时安置点,一位老人感激地对士兵说:“多亏了你们,不然我们这些老弱病残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士兵笑着回应:“大爷,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等安顿好了,我们一起重建家园。”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张浩一方面安排部队护送运粮车队从周边地区运来粮食,另一方面组织百姓开垦荒地,种植当季农作物。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植。
“大家注意,这秧苗间距要把控好,这样通风采光好,庄稼才能长得壮实。”技术人员耐心地讲解着。
同时,张浩鼓励当地商人恢复商业活动。减免商户的赋税,提供低息贷款,帮助他们重新开业。集市上渐渐有了摊位,商品也日益丰富起来,百姓的生活开始恢复生机。
在民政工作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军事防御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展开。重型装甲师在临榆县周边的战略要地设置了坦克掩体和火炮阵地,构建起强大的火力防线。
“把这门火炮再调试一下,确保射程和精度达到最佳状态。”装甲师的技术人员忙碌地检查着武器装备。
步兵部队则在县城周围挖掘战壕,设置铁丝网和鹿砦等障碍物。他们日夜巡逻,警惕着日军的动向。“大家打起精神,绝不能放过任何可疑情况。”巡逻队队长严肃地叮嘱队员。
山区游击队也没闲着,他们在临榆县周边的山林中建立了多个隐蔽的观察哨和据点,负责侦察日军的动静,并对可能的渗透路线进行监控。
“这一带地形复杂,我们要格外小心,一旦发现日军踪迹,立刻汇报。”游击队员们穿梭在山林间,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为了提高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张浩还组织了多次军事演习。
各部队在演习中模拟日军的各种进攻场景,进行应对演练。“注意,坦克掩护步兵前进,步兵要及时清除敌人的火力点,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最大战斗力。”演习指挥官在现场指挥着。
临榆县的兵工厂在技术人员的努力下,迅速恢复了生产。张浩从系统中解锁了一些先进的军工技术,对兵工厂的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兵工厂内机器轰鸣,工人们加班加点地生产武器弹药。技术骨干们聚集在一起,研究如何提高武器的性能。
“我们可以对这把步枪的枪膛进行优化,提高射击精度和射速。”一位技术人员提出自己的想法。大家围在一起讨论,不断尝试改进方案。
除了生产常规武器,兵工厂还开始试制一些新型武器。
在众人的努力下,一种改良后的轻型迫击炮研制成功。这种迫击炮重量轻、便于携带,而且射程更远、威力更大,非常适合山区作战。
“这可是个好东西,有了它,我们在战场上就更有优势了。”士兵们看到新型迫击炮,兴奋不已。
同时,张浩还加强了对兵工厂的管理,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确保每一件生产出来的武器都能在战场上发挥可靠的作用。
为了增强民众的抗日意识和自卫能力,张浩在临榆县开展了全民抗日教育和军事训练。
学校里,老师不仅教授孩子们文化知识,还向他们讲述日军的暴行和抗日的故事,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孩子们,我们要记住,是日本侵略者让我们的家园变成这样,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保卫祖国。”老师声情并茂地说道。
在县城的广场上,部队士兵组织成年男子进行军事训练,教授他们基本的战斗技能和自卫方法。“大家看,这个持枪姿势要稳,这样才能准确射击。”士兵们耐心地指导着民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妇女们也没有闲着,她们组成了后勤保障队,为部队缝制军装、制作干粮。“孩子们在前线打仗,我们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一位妇女说道。
通过这些活动,临榆县的民众与部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形成了全民皆兵、共筑防线的良好局面。
然而,表面上的稳定之下,却暗流涌动。日军在遭受临榆县的失利后,恼羞成怒,秘密策划着一场大规模的报复行动。
他们从周边地区调集了大量兵力,包括精锐的步兵师团和特种作战部队,准备对张浩的势力发动致命一击。
同时,在临榆县内,一些日军的残余势力和汉奸开始蠢蠢欲动。他们在暗处收集情报,企图里应外合,配合日军的进攻。
“老大,听说皇军马上就要打回来了,我们是不是该行动了?”一个汉奸低声对为首的人说道。
“别急,先按兵不动,等皇军那边有了确切消息,我们再动手。”为首的汉奸阴险地说道。
而张浩对此也并非毫无察觉。他的情报人员察觉到了一些异常迹象,但具体的情况还不太清楚。
“司令,最近县城内有些可疑人员活动频繁,周边日军也有调动迹象,恐怕要有大动作。”情报人员向张浩汇报。
张浩眉头紧锁,意识到一场严峻的考验即将来临。但他没有丝毫畏惧,反而更加坚定了决心。“密切关注敌人动向,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让日军有来无回。”
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守护好临榆县,守护好这片来之不易的土地。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