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89章 传承·格物大兴
    栖梧别院的书房,弥漫着松墨的清香与暖阳的味道。君临渊展开青鸾的密信,萧云倾则抱着女儿念安,一同细看。

    信是青鸾亲笔,字迹刚劲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太上皇、太后娘娘尊前:青鸾与墨影叩首。北疆战事已稳。瓦剌初时凶悍,然其部族联盟松散,秦将军用陛下遗留之策,断其粮道,分化击之,已溃退三百里。墨影伤势……(此处字迹略有停顿)承娘娘天恩,已无性命之忧,内力恢复七成,唯背后疤痕狰狞,然行动无碍,每日勤练不辍。青鸾甚安,随军救治伤兵,颇有所得。墨影言:此身乃娘娘所赐,余生当守边关,以报再生之恩。青鸾附之。北地苦寒,然见新麦初长,生机勃勃,心亦安。惟念及娘娘与小公主,不胜牵挂。青鸾再拜。”

    信末,还有一个歪歪扭扭、显然是初学写字的小小署名:“墨石”。是青鸾与墨影收养的北疆孤儿。

    萧云倾看着信中提及墨影恢复状况和两人心意,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眼中泛起欣慰的笑意。君临渊亦微微颔首:“墨影坚韧,青鸾至情。北疆有他们,朕……我心甚安。”

    “娘亲娘亲!”小念安扭动着从萧云倾怀里滑下来,跑到窗边巨大的书案旁,指着上面散落的图纸和几个精巧的木制模型,“安安的船!看安安的船!”

    书案上,摊开着萧云倾闲暇时绘制的简易蒸汽机原理图和船舶结构图。旁边,是几艘用上好柚木精心制作、大小不一的船模。其中一艘最大的,造型奇特,船体中部赫然安装着一个用黄铜打造、结构复杂的圆筒状物体——那是萧云倾口述指导,别院中巧匠反复试验打造的微型蒸汽机模型!旁边还散落着精巧的齿轮、连杆。

    念安对这些图纸和模型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常常一看就是半天。此刻,她正踮着脚,费力地想把一个微型齿轮安装到一艘未完成的小船龙骨上,小脸憋得通红。

    萧云倾走过去,蹲下身,温柔地握住女儿的小手,引导她将齿轮对准卡槽:“安安乖,要这样,轻轻放下去……对,真棒!”

    看着女儿专注而明亮的眼眸,萧云倾心中柔软。她抬头对君临渊道:“念安似乎对这些机巧之物格外有天赋。”

    君临渊也走过来,拿起那艘安装了黄铜“锅炉”的船模,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此物……便是你曾说过的‘蒸汽之力’?无需风帆,无需人力,便可驱动巨舰?”

    “正是。”萧云倾点头,指着图纸解释,“水沸成汽,汽推活塞,活塞连动齿轮曲轴,便能将热能转化为驱船之力。原理如此,然则密封、材料、热效,皆需反复验证改良。如今这小小模型,或能在静水中挪动几步,离真正的‘日行百里’,尚差天堑。”

    “无妨。”君临渊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此物虽小,蕴含之力,或可改变将来舟车之形态。念安喜欢,便让她多接触。格物之道,贵在好奇与坚持。”

    数日后,西子湖畔,一处开阔的避风水域。

    微风和煦,碧波荡漾。湖畔聚集了不少人,有别院的仆役匠人,也有闻讯好奇而来的附近乡绅百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湖面上。

    一艘约一丈长、造型流畅的柚木小船,静静地漂浮在水面。船体中部,那个黄铜打造的微型蒸汽锅炉已被点燃,发出低沉的“嘶嘶”声,白色水汽袅袅升起。小念安穿着簇新的小红袄,兴奋地站在岸边,紧紧攥着萧云倾的手,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自己的“大作”。君临渊负手立于一旁,神情看似平静,眼底亦有一丝期待。

    负责操作的工匠紧张地检查着最后的气阀和连杆,抹了把汗,看向萧云倾。萧云倾微微颔首。

    工匠深吸一口气,猛地扳下一个机关!

    “呜——!”一声尖锐的汽笛声骤然响起,打破了湖面的宁静!紧接着,那黄铜锅炉发出更大的轰鸣,活塞在气缸内高速往复运动,带动着齿轮飞转,通过曲轴将力量传递到船尾两侧的明轮之上!

    哗啦!哗啦!

    木质的明轮有力地拍打起水花,小船猛地一震,船头昂起,竟真的缓缓破开水面,朝着湖心方向驶去!速度虽然不快,远逊帆船,但确确实实是在没有风帆、没有桨橹的情况下,依靠着船身中央那个不断喷吐白汽的“铁疙瘩”在自主前行!

    “动了!真的动了!”

    “神了!那铁炉子自己会推船走!”

    “小公主造的船!神船啊!”

    岸边瞬间爆发出震天的惊呼和赞叹!百姓们激动地指指点点,匠人们更是热泪盈眶,他们亲手参与打造了这不可思议之物!

    小念安高兴地跳了起来,拍着小手:“飞咯!安安的船飞咯!”她转身扑进萧云倾怀里,小脸激动得通红:“娘亲娘亲!船船自己跑了!安安的船!”

    萧云倾笑着抱起女儿,亲了亲她的额头:“是安安和匠人伯伯们一起努力的成果,安安真了不起!”

    君临渊看着湖中那艘喷着白烟、缓缓前行的小船,又看看妻女欣喜的笑靥,冷峻的唇角勾起一抹真切的、开怀的笑容。这笑容,比他坐在龙椅上接受万国来朝时,更加纯粹而温暖。

    “此船虽小,意义非凡。”他朗声道,声音传遍湖畔,“传朕……传我的话,所有参与此船的匠人,重重有赏!此船,赐名‘凤安号’,以嘉吾女之慧!”

    “谢太上皇恩典!谢太后娘娘!谢小公主!”匠人们激动地跪倒一片。

    欢呼声中,那位为首的、须发皆白的老匠人鲁师傅,激动之余,脸上却掠过一丝欲言又止的忧色。他悄悄抬眼,望了望远处通往官道的方向,又迅速低下头。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