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2章 此乃国宝啊!
    “这座城里有一百个唐括部。”

    听着他爹的解释,国晏煜久久不能说出话来。

    国晏煜是听说过契丹人的都城是何等的气派。

    人口有多多,所以他们怎么反抗也无法一直胜利,反倒是失败居多。

    现在宋人光是这座大城就有一百个唐括部。

    国晏煜无法想象大宋到底有多少人,会出现多少士兵。

    他们的城池也高大,完全不像部落里只是树木矗立搭建,用绳子套进去,费些力气就能给弄出断口,方便攻进去。

    契丹人还会用马拽。

    就宋人的城池如此高大,梯子都够不到头。

    若是打起仗来,宋人怕不是直接能淹没自己的部落?

    待到宋煊头一个进城后,国晏煜瞧着左右路过之人,都会向着前面那个宋使行礼。

    这种情况持续到,进了班荆馆才停歇。

    国晏煜不敢想象,他发现这名宋使的身份当真是无比高贵。

    否则不会有这么多人认识他的。

    宋煊这才下了马,让他们父子跟随自己进去。

    一壶茶泡上,杨怀敏在一旁倒茶。

    段少连作为陪侍,闭着嘴站在身后。

    国晏端瞧见宋煊如此模样,依旧是有些拘谨的。

    “你远道而来,旅途劳累,今日就先在此处歇息。”

    宋煊指了指外面“若是生病了可以叫郎中,他们会为你们医治。”

    国晏煜却是想着果然,他们大宋也有巫医这种身份高贵之人。

    他们虽然是熟女真,可在医术方面主要还是靠巫,作战前也要靠巫。

    巫在部落的地位极高,甚至能够影响一场战事的胜败。

    国晏端连忙道谢。

    他不是第一次来大宋,如今牙齿都开始掉了,跑到大宋来,也是实属无奈。

    “宋大官人,不知我们是否会被皇帝接见?”

    “天子忙碌,待到辽国以及其余藩属的使者一起到东京,他会抽出时间统一接见你们。”

    宋煊公事公办,一副冷冰冰的样子。

    “请宋大官人替我转达对皇帝的敬意,我们是真心来投靠大宋,绝无二心。”

    “嗯,我一定传达。”

    宋煊干巴巴的应了一声

    “容我多问,你为什么会选择背井离乡,投靠我大宋?”

    “契丹人进攻高丽,我们虽然赢了两次,但是终究是抵挡不住,强大的大宋也一直不派出援军,我们势力一直减弱。”

    “如今有人想要投降契丹人,有人想要继续抵抗,发生了分歧,所以我才带着我部落的人冒险投靠大宋。”

    这个理由宋煊听过了。

    如今听他再说一次,也没什么太大的感触。

    不过契丹人对这些少数民族,那手段还是极为强硬的。

    鞑靼(蒙古人)这些年一直都在借机叛乱,被契丹人消灭一波还来一波。

    宋煊也不知道反抗契丹人的这些势力,他们之间是否有勾连,相互结盟之类的。

    契丹人自认是大唐的继承者,他们对于这些狄夷那自是用大唐那种审视的眼光。

    他们瞧不上这些上不得台面的茹毛饮血的狄夷。

    契丹人是“正统狄夷”,属于皈依者狂热,对其余狄夷处置颇为狠辣。

    要不是西夏党项人击败五十万契丹人大军,打出了统战价值,辽国对党项人也是极尽剥削之举。

    其实宋人也一样,开始就想要用这些狄夷去消耗契丹人。

    甚至连契丹人,在宋人眼里也都是狄夷。

    只不过因为两家结为兄弟之盟,大臣们也不好明面上骂他们的皇帝。

    宋人出使契丹,使者都是要坐在最靠前的首位。

    可是宋人在给外国使者排座位上,契丹作为与宋国相等的兄弟大国,位置还不如一些小势力,直接给排在后面。

    搞得契丹人几次抗议,但都抗议无效。

    “现在契丹人的军事实力如何?”

    “很强。”

    国晏端眼里露出惧怕之色“契丹人的骑兵铺天盖地,一眼都望不到头。”

    “我们守城也守不住,契丹人手下的汉军士卒善于拔寨。”

    “若是在外野战,契丹人的骑兵常常是从四面实施连续突击,到那时并不拼命作战,他们更善于骑射,而不是贴身肉搏。”

    宋煊点点头。

    二十多年前澶渊之盟签订时,契丹人的主力就接近二十万骑兵,擅长野战以及突袭战术。

    这套战法一直延续下来,并没有做出改变。

    至于战马的数量,大宋当真是比不过的,甚至都不如女真人多。

    野战来如风去如影,耗也能耗死你大宋的步卒。

    宋煊是参观过枢密使的军械库的,那步人甲非身强力壮士卒不能穿搭。

    就算平日里赶路铠甲放在车上,一旦遇到骑兵突袭,根本就没机会穿甲。

    现在燕云十六州在人家手里,这块地的百姓对于宋辽而言都很有统战价值。

    如今辽国占着地利征召一批人进入大辽军队,那也实属正常。

    契丹人是因俗而治,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南北面官制。

    “那些臣服于契丹人的女真人,他们需要上供什么?”

    “回宋大官人的话,战马、海东青、羊皮、还有提供女人,每当有使者来部落收东西,都要找几个女人陪着。”

    “若是伺候的稍有不顺心,便会直接杀死她们,把脑袋割下来,戳在柱子上警告我们。”

    “还有在打仗的时候,会让女真人冲在前头去拼命,让我们自相残杀。”

    国晏端脸上露出愁苦之色,这些事情他们全都经历过。

    从最开始的隐忍到反抗,最终被打的苟延残喘,内部开始出现分歧。

    契丹人的强大,在女真人眼里是切切实实的用刀剑展现出来的。

    宋煊对于辽朝周边和境内的非契丹、非汉人群体的统治手法,并不了解。

    “那据你了解,契丹人都是怎么管理你们的?”

    “宋大官人,他们是会按照强弱给我们分等级的。”

    国晏端从外面观摩到宋煊如此受人尊重,连宦官都给他陪侍,又姓宋,兴许是公主的夫君之类,地位必然十分尊崇。

    他来过大宋,对宋朝的制度并不了解,还是根据自己认知的辽国人对比的。

    诸如被宋朝射死的驸马萧挞凛,他攻打女真人的时候,直接献俘十多万,打得女真人崩溃了。

    要不然国晏端也不会对萧挞凛印象深刻。

    投奔宋朝的动机,也是因为强大的萧挞凛被宋人给杀死!

    那说明宋人还是有实力的,只是他们不帮助女真人。

    但是萧挞凛攻克女真人的第二年,与宋对战当中,直接俘虏了大刀杨业。

    辽国周遭部落势力大多都是被他给打服的,连高丽被迫称臣纳贡,也是出自他手。

    “哦?”宋煊应了一声“具体讲讲。”

    国晏端也不敢有所隐瞒

    “排在第一的是藩属国,诸如西夏、高丽、回鹘,这些都是接受了契丹人的册封,他们可以内部自理,只需要按时朝贡,在发生战事时派兵跟随。”

    宋煊颔首。

    这种属于控制距离较远,还有一定实力的势力。

    这些年,随着宋辽两国出现长久的和平,双方军事实力也慢慢变得菜了。

    辽国人在西北方面,先败于西夏人,又败于回鹘,他们对于西北的控制和影响力直线下降。

    反倒是西夏党项人的实力和名声在不断的崛起。

    高丽先驱赶女真人,占据了他们的地盘,引得辽国大怒。

    这才有契丹人三次攻打高丽的举动,第二次直接占据了高丽的都城。

    那个时候高丽王硬气的拒绝入朝契丹,重新使用大宋年号,恢复和大宋的宗藩关系。

    待到第三次大战,高丽终于取得胜利,重创契丹军,双方这才恢复宗藩关系。

    现在高丽同大宋政治上的名义还有藩属关系,但是交往极少,可以说官方上有名无实。

    可东京城依旧会出现高丽人,他们属于民间团体,但大多都是有官方背景的。

    “剩下的便是女真人、室韦人、奚族、乌古、敌烈,渤海人,我们的首领是辽国人任命的本族酋长,我们上供的更多,出兵跟随作战损失也最大。”

    国晏端不清楚宋大官人为什么要了解这些,看样子也不像是要与契丹人开战的意思啊。

    “你们是契丹人的鹰犬爪牙,受到损失就换下一批,那太正常了。”

    宋煊端起茶瞥了他一眼

    “这浅显的道理,你应该明白,他们不缺鹰犬爪牙。”

    国晏端点点头,给契丹人当狗,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大官人说的对,我们这几个外族虽然并列,可是谁都知道奚族才是契丹人最亲的兄弟。”

    说到这话的时候,国晏端眼里是又酸又恨!

    在大唐时期,奚族与契丹人是北方最强的两个外族势力,磨刀霍霍的想来幽州打草谷。

    然后这好哥俩被晚唐时期卢龙节度使张仲武给一锅烩了,烧毁二十余万帐。

    自此北方再无大的外族军事威胁。

    直到黄巢起义,再加上五代十国,这哥俩才缓过气来,趁机做大。

    奚族分为五部后就依附了契丹人,从上到下与契丹人同婚,现在奚族的数量不断的减少。

    待到大辽被女真人所灭,他们的地位越发下降,引起强烈反抗起义。

    金朝尽杀其男子,妇女童孺分给诸军。

    如此种族灭绝的政策下,金代后期,已经不见有奚人的记载了。

    “那你们女真人的处境如何?”

    宋煊对于奚人并不了解,反正他们是契丹人的盟友,根本就没机会分裂他们。

    “我只晓得有生、熟女真人。”

    国晏端他们属于定义上的熟女真

    “好叫宋大官人知晓,我们女真人在契丹人那里分为三六九等。”

    “像我们这样的,会被南迁编户,直接统治,征调兵役,属于头等。”

    “生女真,他们是被月月索取贡品,珍珠、各种皮货,马匹,你敢稍有怒色,契丹人就会定期派出军队杀死他们,进行减丁镇压,确保他们是时时刻刻屈服大辽的。”

    国晏端活的时间长。

    那也是从生女真转化到熟女真的,经历过一系列事的。

    “减丁?”

    宋煊对于辽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当真是没有接触过。

    但是他们能在一群狄夷当中站稳脚跟,定然是有着独到的本事。

    这些族群大多数都有着自己的语言风俗,契丹人强行把他们聚合在一起。

    不靠着血腥武力,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后面的女真人、蒙古人,全都是有模有样的进行学习,嗜杀更加严重。

    特别是蒙古人,动辄屠城。

    “对,不等他们成长起来,便会派遣强大的军队攻击,杀死我的族人,避免我们强大起来。”

    “其中地位最低的便是鞑靼(蒙古人),他们经常反叛,失败了就往漠北那边跑,契丹人追不上去。”

    “他们的马耐力不行。”

    宋煊再次点头,车轮斩应该是减丁政策的强化版。

    朝贡体系的建立,是一种政治臣服的象征,同时也是经济剥削。

    让他们失去反抗的意图。

    稍有苗头,便会立即杀死这群有反抗意图的人。

    剩下的便多是温顺的绵羊了。

    杨怀敏坐在一旁,他不明白宋煊为什么会对辽国人的这种事感兴趣。

    这不该是他一个文臣需要了解的。

    “那渤海人呢?”

    国晏端没想到宋大官人还知道渤海国。

    “他们被契丹灭亡后,许多人依旧不愿意接受契丹人的统治。”

    “一部分进入女真人的地盘,一部分进入高丽,一部分进入燕云,剩下的留在原地,总是有反叛之意。”

    宋煊点点头,目前能拉扯辽国后方的,那也就是女真人、鞑靼人、还有这渤海国的遗民。

    高丽属于两头讨好,夹缝里求生存的。

    其余势力大多都不好搞。

    至于契丹人内部有什么矛盾,宋煊还没有得到什么有用信息进行分析,等契丹人的使者来了之后,再好好聊一聊。

    兴许能找出什么破绽来,并且加速给契丹人推行下去。

    “对了,这里过阵子也会住进来契丹人的使者,你怕不怕?”

    面对宋煊的询问,国晏端明显一愣。

    他以为这个使馆只会居住自己等人。

    “大宋其余地方没有使馆了吗?”

    更为年轻的国晏煜面露不解。

    他能从外面的城池以及庞大的人口看出来大宋的实力强横。

    人家动辄就搞出一百个唐括部的兵力,当真不是吹嘘出来的。

    “此处是我大宋统一安排各国使者的地方。”

    宋煊指了指外面的人

    “只要你们不主动去招惹辽国的使者,我们的士卒会确保你们的安全。”

    “这位叫做段少连,他是本地人,负责你们与我之间的沟通,有什么事可以跟他说。”

    二人看向段少连,连忙行礼。

    宋煊再次解释道

    “你们不用担心,东京城也藏着契丹人的探子,你们入城后,想必他们就知道了,所以大大方方的住在这里,契丹人不敢随意动你们的。”

    国晏煜显然有些不敢置信,探子是足可以毁灭部落的存在。

    大宋就这么明晃晃的允许他们存在,到底是怎么想的?

    宋煊站起来

    “你们先在这里休息,我回去忙其余事了。”

    “多谢大官人招待。”

    国晏端正正经经的给行礼,若是被大宋皇帝召见,还会有宋臣培训他们学习一些基本的礼仪。

    宋煊给了段少连一个眼神,让他留在使馆内。

    国晏端对段少连十分客气,一旦遇到麻烦,还需要求助此人。

    等出了使馆门,宋煊打量了一下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

    “宋状元,方才问那么多,可是试探出来了?”

    “没有。”

    宋煊摇摇头

    “这种事也不是头一次见面就能打保票的,看以后什么情况再说吧。”

    “也是。”杨怀敏连连笑道

    “兴许等契丹人住进来之后,我们才能有好戏看了。”

    待到宋使走后,国晏煜面露不解“爹,那个宋使问东问西做什么?”

    “我估摸他会出使辽国,所以提前侧面打探一下。”

    国晏端觉得宋辽之间的盟约签订这么多年,定然不会轻易发动战事的。

    “原来如此。”

    国晏煜直接把这件事抛之脑后“我们什么时候能去东京城逛一逛?”

    “没钱你逛什么逛?”

    “宋人不给钱吗?”

    国晏煜眼里露出震惊之色

    “我听说天下最富的便是宋人了。”

    “我们是来投靠他们的,哪里带了那么多的银钱,等赏赐下来之后,你再出去逛吧。”

    “那咱们能不能给那个人说一说,请他给咱们点钱花花?”

    啪。

    老子打了当儿子的地中海

    “别那么没出息,平白让人瞧不起,真以为咱们是来要饭的。”

    国晏煜嘟囔着咱们就是来要饭的之类的。

    他们这些女真人在登州下船,也是饿着肚子的。

    那地方官府也是经过请示,才同意给他们提供些米粮,不至于让他们一群人饿死。

    至于其余赏赐,什么都没有。

    想要换钱,自己去捕鱼换一换吧。

    国晏煜是迫切的想要逛东京城,奈何手里没钱,他只能待在使馆内闷着。

    杨怀敏则是回去与刘娥仔细汇报了宋煊与女真人之间的谈话。

    刘娥也搞不清楚宋煊问那些不着边际的话是做什么,顶多只能认为他是在让女真人放松警惕。

    本来头一次见面,也没想着能够立马就试探出来。

    “既然宋状元感兴趣,待到契丹人来了,便让他跟着他岳父一起去接待这些契丹人。”

    往年都是曹利用作为正使的,契丹人对老曹也是有些畏惧。

    “明白,臣这就去与宋状元说一声。”

    杨怀敏估摸着契丹人的团队明日怕是也该到了。

    正好不耽误后天的摸鱼大赛的决赛,方便宋状元去忙活收尾。

    此番辽国带队的正使是耶律狗儿,南府宰相。

    他们路过滑州的时候,瞧着官府在救灾。

    “这黄河若是早些年能够决口,兴许还能帮了我们大忙。”

    耶律狗儿这番话,旁人都没有接话。

    除了他之外,其余人都没有经历过澶渊之战。

    现在宋辽两国和平共处,他们每年都来领钱,顺便带着新人来见识一下东京城的繁华。

    作为副使的吕德懋是统合十二年(994)甲午科状元,他多次作为辽国对宋外交的重要人物。

    当年宋真宗去世,辽圣宗担忧新继位的赵祯一个小年轻上来,是有想要恢复祖上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雄心,他会公然违约,破坏宋辽之间的和平。

    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

    耶律隆绪登基为帝后,又是青春鼎盛,难免想要动动刀兵向南国展示自己的勇武。

    万一也能达成跟太宗一样灭唐立晋的成就呢!

    然后他真的跟宋朝打仗,待到摄政的皇太后萧绰死后,耶律隆绪亲政东征西讨也没少干。

    所以以己度人。

    耶律隆绪自是担忧赵祯的行为。

    再加上大辽面对西夏战争失败,而西夏面对宋军没有占到便宜。

    这就让耶律隆绪产生了一丝的危机感,那就是大宋的军事实力又变强了。

    为了耶律隆绪与吕德懋一直都在详谈宋辽前景,并且他被派遣作为副使来宋朝观察赵祯。

    这个行动,持续了好几年。

    只不过如今赵祯还没有正式亲政,所以吕德懋也不好判断,这位大宋的新皇帝是否有这个心思。

    耶律狗儿作为主使,那也是因为地位在那里摆着,契丹人绝对不会让汉人当主使的。

    “黄河经常决口,当年我祭祀宋真宗的时候,便遇到过一次,还是此处滑州。”

    吕德懋站在船边,望着还在忙碌的人群

    “但是上一次宋朝修补决口,可没有这么快,更没有这些百姓干的起劲。”

    他十分不解。

    因为过去也没几年,可以说完全是同一拨人。

    但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简直是匪夷所思。

    “去问问宋廷到底出了什么人物来治理此处,不就成了。”

    同为副使的萧孝先开口提了一嘴。

    他是如今皇妃萧耨斤的亲弟弟。

    作为接待的宋人给他们说了一下。

    如今主持此处的是枢密副使晏殊以及开封府尹陈尧佐。

    几个辽国的使者颔首。

    “神童晏殊!”

    吕德懋摸着胡须忍不住赞叹道

    “南人多聪慧之人,当真不是假的。”

    几个正牌契丹贵族皆是不语。

    这话说的好像我们都是野蛮人似的,咱们可是继承大唐法统的。

    耶律宗福(原名韩涤鲁,被此时的皇帝赐姓名),他是韩德威的孙子。

    他们家族主要是靠着团结燕云等地汉人官僚,同时与皇族有亲,在辽国站稳脚跟。

    所以面对吕德懋对宋人的夸奖,耶律宗福也是打破沉默

    “我大辽聪慧之人也不在少数,南人愚笨之人更多,吕状元切莫妄自菲薄。”

    “哈哈哈,老夫一时间有些感慨罢了。”

    吕德懋是因为干过赈灾的事,所以才会有如此大的反应。

    他也是因为政绩突出,才被皇帝提拔上来的。

    对外他要负责观察宋朝的皇帝,对内则是大量的减少奴隶,推崇律法,增加士子的录取率,以此来增加汉人士大夫在辽国的话语权。

    “那吕状元可是要多观摩一下这大宋的青年才俊,我可是听说宋朝最近又有一个连中三元的状元郎,而且诗词一道冠绝天下,无人能敌。”

    耶律宗福作为爬上辽国政权汉人的话事人家族,对于宋国的一些消息,都要及时的了解。

    不光是辽国派来的密探,还有他们这些家族派来的密探,主要是为了打探各种消息。

    “是吗?”

    萧孝先脸上颇为不屑,他可不觉得诗词有什么天下第一的。

    但是无论是皇帝还是契丹人的贵族,对于宋朝的诗词都颇为追捧,他也无力改变,只能嘴上叭叭几句。

    耶律庶成嘿嘿笑了几声

    “那我可要好好搜集一下这位状元郎的诗词。”

    大宋对于契丹人的书籍方面,是进行严格管控的,许多书籍他们都无法获取,除了科举的书籍外,他们只能靠着走私。

    几个人对耶律庶成的话都不觉得奇怪。

    因为这是个能人。

    耶律庶成自幼好学,过目不忘,精通契丹文、汉字、尤其擅于诗文创作。

    现在带着他来,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让他当“复印机”来了。

    耶律庶成此番更是为了在大宋找出优秀的医术,他全都给记下来,然后传播到大辽去。

    这样契丹人的郎中也能学会切脉审药,免得总是跳大神靠巫医的玄学。

    你大宋不往外流,那我就派人来光明正大的偷书。

    反正过目不忘,你拿我没辙。

    一帮人满脸笑意,出使南国宋朝是一个好差事。

    反正是来领钱的,到手之后就开始一通花。

    耶律狗儿把耶律庶成给叫进来,让他留意有关宋国琉璃制品海东青的消息。

    这件事皇帝已经下过旨意了,如此宝贝,绝不能流落到外人之手。

    咱们要尽量买下来,反正都是大宋给钱。

    耶律庶成连连应声,表示他出去逛荡的时候,会亲自打探此事,尽量消灭潜在的买家。

    耶律狗儿又叮嘱了一句,最好不要让大宋的宗室掺和进来。

    杨怀敏例行公事,去找了曹利用宣布大娘娘的命令,跟以往一样,只不过这次有宋状元作为副使一同差遣。

    作为副使这种资历,把自己女婿给塞进来,曹利用一时间想不明白,大娘娘为什么会如此厚爱自己的女婿。

    他表示知道了,待到杨怀敏走了之后,曹利用直接翘班了。

    如今县衙有赵祯在主持,宋煊也回家休息,准备后日的摸鱼大赛。

    总归是需要一件耗费心神的事。

    曹利用本想等着好女婿下值,未曾想到他竟然比自己还早翘班。

    “岳父来了?”

    宋煊坐在躺椅上,起身迎接。

    曹利用让他继续躺着,自己拉过椅子来

    “好女婿,你这些日子如何这么早就下值?”

    “切不可因为大娘娘的厚爱,就坏了自己勤政的名声。”

    “这样不值得。”

    “县衙有官家为我做事,我在一旁待着,他施展不开手脚,总是动不动就要问我的意见。”

    宋煊裹着小毯子

    “那他还怎么独立成长,将来也要瞻前顾后的做决定吗?”

    “我早下值,是为了培养大宋官家尽快的学会独立自主。”

    “嘶。”

    曹利用倒吸一口凉气。

    大宋官家,用得着你一个知县培养?

    说的自己好像帝师一样!

    瞧瞧你与官家的年岁,也没差多少啊!

    “这是你早下值不干活的理由吗?”

    “什么叫不干活,我这叫向上管理。”宋煊靠在躺椅上

    “况且培养一个皇帝有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当然比培养我这个知县干更多的活,更有价值!”

    “行行行,反正我是说不过你。”

    曹利用连连摆手,又说了大娘娘让宋煊担任接待副使的要求。

    “你到底是怎么哄的大娘娘的欢心?”

    “我还用哄她吗?”

    宋煊毫不客气的道

    “岳父,您仔细瞧瞧您女婿这样貌,这身条,这学问,这解决办法的能力,光是往那一站,大娘娘看着就欢喜。”

    “嘿,你可真是。”

    曹利用伸出食指指了指好女婿,但最终没说别的,只是笑呵呵的道

    “大娘娘该不会是让你专门给她写首词吧?”

    “那定然不能,我不成了拍马屁的词臣来吗?”

    宋煊连连摆手

    “这种掉价的事,我可不能干。”

    曹利用的胸膛立即就挺起来了,给自己岳父写词,那是孝顺。

    “对了,岳父,这契丹人来京取钱,我打算让他们一文钱都带不出去。”

    “哎,打住。”

    “你小子可给我闭嘴,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

    曹利用可是知道自己这好女婿是说出来就能做到的主。

    事关两国和平,绝不能轻易改变。

    否则维持了二十多年的宋辽和平,必然会被打破。

    尤其是现在官家尚未亲政,贸然有战事发生,那也是一件极为难堪的事。

    辽国人虽然近期对外战事总是以失败而告终,但军事力量同样不可小觑。

    最重要的是现在曹利用对于大宋的军队战斗力,不是那么的自信了。

    “我记得你这摸鱼大赛,定然赚了不少的钱,足够你赈灾用了,你惦记他们那么点钱做什么?”

    曹利用苦口婆心的道

    “若是宋辽战事再起,这三十万岁币,跟庞大的军费支出,那就是九牛一毛。”

    “如今大宋国库有钱没钱,你小子可太清楚了,用不着我来提醒你!”

    以前大宋是富裕,但是先帝豪气花费不计后果,现在没剩下多少了。

    目前赵祯的内库都没有多少钱。

    他连禁军都赏赐不了,更不用说边军了。

    大宋打不起仗了。

    还需要时间再沉淀沉淀,才能让国库以及皇帝的内库满起来。

    宋煊也明白,目前大宋国库确实掏不出钱来。

    要不然赈灾款也不会掏的如此费劲。

    “岳父,我没想搞起两方之间的战事,至少现在没这条件。”

    宋煊的话,让曹利用心里轻微安稳了一下。

    主要是他觉得目前朝廷这几个宰相,没有寇准那种能力。

    真打起来,大宋占不到便宜,不如不打。

    “我的意思是用商业手段给他们把钱弄来。”

    宋煊嘿嘿笑了一声“岳父,你也应该听说过有关樊楼拍卖会的事吧?”

    “嗯,倒是有所耳闻。”

    曹利用微微颔首“这也是你搞的?”

    “除了我,谁还能搞出纯净琉璃来?”

    宋煊的话如此自信。

    曹利用这才想起来他在家乡搞三星彩的抽奖玩意。

    他一直都以为是宋煊花大价钱在南方买来的,毕竟这玩意多是外来的。

    “你搞的?”

    “当然是我搞的。”

    宋煊从躺椅上坐起来

    “我若是没有实力,贸然往外卖这玩意,怕不是早就被人给谋财害命了。”

    曹利用微微往后仰头,眼里露出不可置信的模样。

    尽管他知道自己女婿有才华,天下人难以与他相提并论。

    可是这种事,依旧超出了曹利用的认知。

    不光是这份手艺,更多的是这份心思,他年纪轻轻就能自己个悟出这种道理。

    要知道他父兄可都不是什么好人呐,这种环境成长下,没走歪路,那已经是如同白莲花一样的了。

    当然了,宋煊在家乡展现出来的,只是明面上没有走黑道罢了。

    实际上及时雨的名头,可不光是往外仗义疏财啊。

    “来。”

    宋煊扔下小毯子,直接带着自己岳父到了书房,用钥匙打开锁,周遭用厚垫子包裹。

    他直接把那个纯净琉璃海东青给拿出来,递给曹利用。

    曹利用瞧着好女婿如此粗鲁的动作,更是不敢接。

    “你给我放在桌子上,我怕一个不小心给你摔在地上。”

    宋煊倒是无所谓,直接给金鸡独立的海东青放在桌子上,另一只爪子则是配套的被抓住的天鹅。

    两件作品拼成一件,完美的展现在曹利用眼前。

    曹利用整个人僵在原地,动作都凝固了。

    唯有瞳孔因为难以置信而微微收缩。

    他本能的靠近与审视,先是绕着桌子转了个圈仔细观察。

    从哪个角度都看到无暇的透明度,海东青是如此的栩栩如生。

    曹利用蹲伏在桌子,小心翼翼的观察,根本就不敢上手去触摸。

    “我摸一下没事吧?”

    “尽管摸。”

    曹利用伸出指尖极为小心的触碰一下,感受到冰凉、坚硬

    “这种触感与玉、水晶、瓷器都完全不同,这当真不是水晶吗?”

    “就是琉璃,不如水晶贵呢。”

    宋煊坐在椅子上“岳父不必如此小心,总归就是个器具。”

    “放屁。”

    曹利用难得在自己女婿面前说了粗话

    “就你那千里眼的透明水晶的价值怎么可能比得上这个?”

    “水晶哪有这般纯净无暇,且毫无絮文?”

    如今琉璃仍旧是贵重物品,主要是稀少。

    “你说这玩意只能抵得上给契丹人一年的岁币。”

    “契丹人得到这玩意,必定会认为是天降祥瑞,彰显国威,视若珍宝。”

    “哈哈哈。”

    宋煊也哈哈笑了几声“岳父,我再给你看个绝的。”

    “什么绝的?”

    宋煊直接拿起海东青,站在窗口,让阳光一照射。

    海东青立马就在曹利用眼里,显示出五颜六色来。

    曹利用的嘴巴下意识张大,这可不是一般的宝贝了。

    “真乃绝世珍宝也!”

    “契丹人想要一年的岁币买走这件宝物,我都不会答应的。”

    “赔钱的买卖,咱们可不能干。”

    曹利用接连夸赞,他只觉得是一种“神迹”。

    若是自己这好女婿早点长大,把此宝献给先帝,怕是一辈子的荣华富贵都有了。

    现在对于大宋官家而言,并没有太多的吸引力。

    “好女婿,快放在桌子上,小心点。”

    曹利用连忙让宋煊小心点,可千万不能把国宝给弄损伤喽。

    宋煊放在桌子上“你多摸摸,今后兴许就不会那么在意了。”

    “不可能,别说那话,我睡觉都不敢搂着,生怕给磕碰到。”

    曹利用恨不得要拿一双手套“用我自己的双手触摸,那可太不懂得珍惜了。”

    “哎,岳父提醒我了,我必须让人制作几双白手套来,让人隔着手套触摸一下,彰显此物尊贵的身份。”

    宋煊打了个响指,嘿嘿笑了几声,他险些忘了这茬。

    “对对对,就该这么做。”

    曹利用打量着这海东青捕捉天鹅的器型

    “海东青可真凶,那耶律隆绪定然喜欢,他已经年老了,失去了锐意进取之心,只想着享福了。”

    “这个玩意若是能换三年的岁币,我觉得他也是愿意的。”

    “嗯,我就是这么打算的。”

    宋煊把这件事也与刘娥说过,但是刘娥不同意,最高不能超过两年。

    曹利用听了后,最终也是颔首

    “大娘娘的担心是对的,此物只能让耶律隆绪一人欢心。”

    “至于其余能得到实惠的契丹人贵族,心中会有怨气。”

    “这些人难免会找机会对大宋试探性的进攻表达不满,而我大宋也不能怂,否则他们就会试图增加岁币,双方必然会再起战端。”

    宋煊却认为能讨得辽国皇帝一人欢喜是好事啊。

    他年岁大了,惹众怨属于基操。

    没有皇帝能英明一辈子,连英明盖世的唐太宗都不能免俗。

    而且辽国皇帝死亡以及下一个皇帝亲政,这段时间必然会掀起腥风血雨。

    不愧是继承大唐正统。

    纯正这点没得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