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4章 竟是这样吗?
    崔令窈下了马车,和沈庭钰一左一右扶着沈氏灵柩,踏进裴府大门。

    裴家几位夫人都抹着泪迎了上来,伏在棺椁上,哭的凄厉婉转。

    灵堂早早就已经收拾妥当。

    从进平洲城到现在,裴家人的用心,完全挑不出毛病。

    不要说崔令窈了,就是沈庭钰面色都好看了不少。

    原先,他以为裴家人会闹什么幺蛾子,毕竟三年前他姑母带着女儿独身返京,就是在裴家受了委屈。

    她忍了就忍了,只是担心女儿日后被随意发嫁,这才投奔娘家。

    没想到,这次裴家倒还识时务。

    本来嘛,裴述乃裴家嫡长子,沈氏作为他的正妻便是裴氏宗妇,论身份贵重,那除了裴老夫人外,便就是她了。

    何况,还有如此煊赫的母族为其撑腰,这次侄子亲自前来送葬,丧事自然是要大操大半的。

    安顿好灵柩,裴家几个小辈们自发开始守灵。

    裴家二夫人抹着泪,对崔令窈道:“你母亲多么爽利的一个人,唯独将你视若眼珠,而今早早就去了,也不知该多放心不下你。”

    “快别在这儿哭了,去前厅吧,爹娘都还等着呢,”

    三夫人凑上前来,握住崔令窈的手,细声细气的嗔道:“你一走就是三年,可知你祖父祖母都日日盼着你回来,京城就是再好,你的根也在平洲,是咱们裴家人。”

    言罢,她亲昵的拉着崔令窈,往前厅走。

    沈庭钰则由裴家几个男人陪着,一同往前厅而去。

    他是京城来的贵公子,出身国公府不说,还是朝廷命官,且官衔不小,年纪轻轻已经位列三品,实在是前途无量。

    不说在平洲,即便是京城,走到哪里也都是受人吹捧的。

    这样的场面,沈庭钰早见怪不怪。

    他一直留在崔令窈那边,见她被一堆妇人围着,不见喜色眉头也是微蹙。

    很快,到了内厅。

    里头已经候了许多人。

    裴老爷子和裴老夫人端坐上首,见他们进来,两人也没如在城门口般客气周到。

    之前城门相迎,迎的是沈大公子这位贵客,给的是国公府脸面。

    现在,回了裴家,那便该是晚辈拜见长辈了。

    没道理,还让两位做祖父祖母的主人家,去给小辈客气礼遇。

    崔令窈进了门,就被裴三夫人牵着到大厅中间。

    “快,几年没回来,可还记得家里亲人?你祖父祖母自是不能忘的,二叔三叔在这儿呢,还有……”

    她轻声介绍着,除了裴家嫡系亲人,裴述的几个弟弟外,还有好几个堂叔,堂伯,堂爷爷也来了。

    可见,对京城来人的看重。

    崔令窈一一喊人,正要福身行礼,晚她一步的沈庭钰走到她身边,率先拱手朝最上首的裴老爷子和裴老夫人施礼道:“晚辈见过二位。”

    同亲人久别重逢的场合,按理说,外人都不该出现。

    既然出现了,懂礼数的也该安静旁观。

    而他却贸然出言打断认亲。

    这是喧宾夺主。

    ……实在很没规矩。

    但沈庭钰身份摆在那里,裴家人就算对他行为感到惊愕,也不敢表露出来。

    见堂堂三品大员,对自己行晚辈礼,裴老爷子更是抚须大悦,连声称好,“不要站着了,快坐,快坐。”

    沈庭钰从容颔首,反手握住身边姑娘的腕子,“舟车劳顿,你多日没有休息好,既然祖父开了口,咱们入座吧。”

    说完,他拉着人,直接在下手预留的空位入座。

    满堂寂静。

    裴家几位少夫人还都立在厅堂内,本是要引着崔令窈认人的,结果她倒直接入座了。

    这算什么事儿,家中还未出阁的姑娘离家三年才回来,竟然都不给长辈们行礼,聆听几声教诲?

    国公府的规矩,……竟是这样的吗?

    寂静只维持了几息,很快被裴二夫人打断。

    她坐回了自己位子,笑道,“沈公子说的对,京城来平洲路途遥远,认亲不急于一时,该好好歇着才是。”

    言罢,又吩咐奴仆奉茶。

    “沈公子尝尝,这是咱们平洲的特产,名气不大,但余韵悠长,窈窈可还记得这滋味儿?”

    最后,又是将话题引到了崔令窈身上。

    众人目光又落了过来。

    崔令窈淡然垂眸,手持茶盖慢条斯理的轻轻刮了两下,将茶沫撇开,端着茶盏置于唇边抿了口,细细品了品后,方道:“这滋味不太记得了,不过的确是好茶。”

    声音平静,丝毫没有归家重见亲人的喜悦,言行举止间,甚至隐隐透着上位者朝下俯视的冷淡。

    裴家人恍然惊觉,三年时间,或许已经让这个姑娘不当自己是裴家人了。

    喜气洋洋的厅内,气氛陡然有些沉静。

    这时,沈庭钰开了口。

    他抬眸朝上首看去,问:“姑母葬礼,不知裴家打算如何办?”

    “沈氏乃我裴家长媳,自然是风光大葬,”

    裴老夫人道:“丧贴几日前已经发给城中亲近的人家,今儿个天色已晚,明日就该有人登门祭拜,我裴氏一族子孙,也会披麻戴孝,送沈氏最后一程。”

    崔令窈撂下茶盏,接话道:“阿娘临终遗愿,要同我阿爹合葬。”

    “这是自然,”裴老夫人笑着应和,“夫妻本就该生同衾死同穴,你爹娘恩爱半生,如今得以团圆是大喜事。”

    好说话的不得了。

    如果不是原主记忆中,还有这位祖母骂沈氏克夫,肚子不争气,生不出儿子,让她长子绝后的画面,崔令窈大概都要信这是位慈祥的婆母了。

    沈庭钰等了会儿,见身边姑娘没有其他要求补充,又问:“做法事的僧人道士们可有安排妥当?”

    这…

    裴老夫人一默。

    底下,裴家二公子解释:“前两日下雨,不好出行,沈公子放心,明儿一早我亲自去请白云观的道长,和灵岩寺的高僧来。”

    沈庭钰颔首,又道:“停灵七七四十九日,法事一日都不能歇,另外在寺中,为姑母供奉一盏功德灯,以积来世功德。”

    他面色温润,姿态气定神闲,看着依旧是个脾气很好的世家矜贵公子,但语气却并不是商量的语气,而是陈述句。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