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31章 还没找到合适机会
    山脚小树林的尽头传来“笃笃”声响,像是有人用锤子敲击木头。

    武婶子从小路进来,一路泥地仍残留有星星点点的炮仗红纸碎屑,走到院门张望,房子堂屋大门敞开。

    她心下一松,有人在家。

    “素娘?小树?”

    方素母子在院子两头起身应答,武婶子举起手中篮子笑道:“我家小坡的菜长成了,给你们送点尝尝。”

    她从前没单独来过山脚这一头,过年或平日偶尔送吃食也是儿子和阿水来,如今李猎户成亲了,自家租着小树的田地,况且山脚就两户,她寻思去串门说话不算突兀。

    “进来,快进来说话。”方素打开院门。

    小树往客人身后看,姿势有点戒备,他谨慎问道:“武伯娘,花生来吗?”

    “哎,花生不来!花生上山打猎了。”

    得知张牙舞爪的花生不来,小树暗暗放心,拿起小锤子转身继续忙活。

    武婶子跟在方素身后,一步步走上门廊,门窗贴着的“囍”字清晰醒目,一直没揭,在别人不知的角落,成亲大喜在山脚安静地延长喜悦。

    也是,成亲不过十来天呢。

    房子与当日来帮忙见到的并无不同,但知道如今有女主人后,她心中感受大为改观,总觉得哪儿哪儿顺眼,处处透出温馨。

    “英红嫂子,你坐。”方素搬来一张椅子摆在她身后,自己则是坐在一旁小板凳。

    她嫁来山脚前两人毫无交集,方素一时半会儿不知该聊什么,正忐忑呢,武婶子坐下就说:“当时见菜地刚冒小苗,就知道你家种菜晚了一茬。”

    “这些菜你们吃,嗐你都不知道!我儿婿阿水去年建成小坡那块菜地,刚肥好,今年就吃菜不愁了!”

    语气亲和,声调高昂,一下打消了陌生感,方素真是感谢英红嫂子的好性子。她低头看一把把水灵灵的菜,接话道:“呀,豌豆也有,我这今年是搭不上架子了,不过种了不少红苋菜,到时也给你家送点。”

    菜地挺大,分苗后仍有一小半的地没完,武婶子就说:“黄瓜苦瓜能搭架子,这会儿来得及,不过我家没种子,我都是去跟嫂子拿,就是蓉娘……”

    方素说知道,她暗想英红嫂子和蓉嫂子说话声调真是像啊,性格脾气定极合得来,难怪两家如此亲近。

    一个开朗直爽不计较,一个有心交好愿往来,话头说开后,两位女娘顺畅闲聊起来,语气愉悦,氛围和谐。说起山脚趣事,武婶子还真有一箩筐的话。

    小树偷偷往门廊看,阿娘脸都笑红了。

    许久后武婶子才拿起空篮子:“趁菜新鲜,我得给嫂子和兰娘也送点去,你继续清理菜地吧,改日再来找你说话!”

    “嗯,谢谢你英红嫂子。”方素脸上笑意未消,起身说道,她在山脚住了十来天还没缓过劲儿来,尚未想去串门拜访,就先迎来了客人,是该感谢。

    “甭客气!”

    武婶子不忘和小树道别,她走到院子这头看了两眼,放鸡笼的一小片地围起栅栏,小孩拿着小锤子在竹桩上逐一敲打加固,抿嘴皱眉,认真的小模样有点招人笑。

    “小树啊,这是在干嘛呢?”

    “围鸡圈呢。”

    “这不都围好了吗,栅栏挺整齐,是你围上的?”

    “是我阿爹围的!鸡放出来后发现缝隙太大,要劈竹子编得密点。”

    “那你爹呢,让你爹来干。”

    “上山打猎去了,他说回来就劈竹子编上,我只是加固一下……”

    小树说到最后有些害羞,手里的小锤子慢慢垂下,竹桩都敲牢固了,他就是有样学样想趁大胡子不在,做点能做的事。

    方素在门廊看儿子闲聊,含笑不语。

    武婶子离开后,她把小树喊到跟前给他擦去额上汗水,母子对视片刻,方素语气带了点揶揄,打趣问道:“小树,不是想让大胡子做你阿爹吗。”

    等儿子点头,她笑着又问:“那你怎么不喊阿爹?”

    知子若母,方素一句话就让小树满脸通红,小心思被戳破后,抓耳挠腮,坐立不安,那窘迫小样儿越发惹人笑。

    方素虽没去村里,但爷俩去喝满月酒回来,儿子睡下后她问了一嘴,李力当即回忆白日所见所闻,讲得笨拙却十分详细,就连小树说了几次“我阿爹”他都有数。

    再看今日,儿子对英红婶子骄傲自然说出“我阿爹”,可见他是想喊的。

    那为什么一直不喊?

    他不仅没喊阿爹,他连大胡子都不喊了,说话没有称呼,走跟前就开口说事,方素大为惊奇,猜不透小孩心思。

    连她都能发现儿子的变化,天天被他黏着的李力不可能没发现,但他似乎不惊讶,也不着急。

    新婚夫妻难得默契,在小树在的场合总是对视一眼,似乎想到同一件事去了,眼中流露点点笑意,就这么悄悄观察小孩。

    今天李力不在,方素没忍住,她故意问道:“反悔了?不乐意了?不想改口了?”

    “不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树难为情地靠在阿娘身边,玩着手里的小锤子半天不说话,“阿娘,”

    等了好一会儿,就在方素以为他愿意解释时,小树却说,“阿娘也没有改口!你都没有喊大胡子的。”

    方素愣在原地。她要……怎么改口?

    “那阿娘不乐意吗?他早上出门都对你说'素娘,我出门了。'”小孩故意压低声音皱眉学汉子说话,片刻后恢复嗓音,语气有点疑惑,“可阿娘都没有喊过大胡子的。”

    “……”

    该说他细心,还是说他太操心。羞窘的人变成了大人。方素也是顿了好一会儿,坦白道:“没有不乐意,阿娘,阿娘还没找到合适机会……”

    小孩听不懂,但他想到自己,跟着点点头说:“那我也还没找到合适机会。”

    说完小树又问:“那大胡子的合适机会,是吃满月酒那天吗?”他就那天听到大胡子喊阿娘“素娘”了。

    当然不是。

    第一次不是,第二次不是,第三次也不是。第四次才是。

    这回方素的脸真是红透了,她没再回答儿子的话,避开视线径自往厨房走,转开话头问:“该做饭了,你想吃什么?”

    问完耳边全然没听到儿子回答了什么。

    进了厨房,方素先是舀水洗手,找出面盆舀杂粮面,舀到第二碗时,她站在原地不禁陷入回忆。

    李力第一次叫她素娘,并非是吃满月酒那天。

    而是成亲那日……

    “哎呦恭喜恭喜!准备好没?”孙媒婆推开村西老屋院门,喜气洋洋说道。

    她身后是穿得一身喜庆的李力,他的喜庆带着沉默,只有双眼亮光烁烁,牵着一辆牛车。

    孙媒婆知道,她能接到响水村的这几桩亲事都是托了郑则的福,就算是二嫁亲事,该跑的礼节她都一项不落,绝不让媒婆招牌砸在手里!

    趴在床边新奇打量阿娘的小树听到动静,瞬间蹦起:“来了!”

    来了?方素神情有些慌乱,她往房门看了一眼,赶紧说:“小叔,先关门!”

    小树未动,小鱼儿抱着布老虎先跑去关上门。

    村里交好的林青和他家汉子林辉去山脚做喜宴,两人将儿子小鱼儿放在这头,村西老屋除了方素,只有两个小孩陪在身边。

    再次抚了抚身上精美的嫁衣,方素转了一圈,有些手足无措,她慌乱环顾房内,床上放着一张红盖头,和儿子的衣物被子等已经收拾整齐,布条绑好一搬就走。思及此处心中霎时间又空又满……竟真要再嫁了。

    六神无主之际,手上忽然传来软乎乎的触感,方素低头一看,小鱼儿正仰头软软朝她笑,“素姨好看。”

    方素狂跳的心慢慢平和了,小树也走过来狗腿说道:“阿娘好看!衣裳好看!”

    小鱼去看抹了口脂的嘴:“嘴巴好看!”

    “头发好看!”

    “眉毛好看!”

    “嘴巴好看!”

    小树顿住,小声说:“小鱼儿,嘴巴说过了。”

    两个小孩你一言我一语,听得方素情不自禁抚了抚发髻,扭头往小镜望去,她自然是打扮过的……用的是那人让媒婆送来的各种东西,头发梳顺盘起来,插了一根银簪子,修眉绞面抹胭脂,常年生病不出门,脂粉倒是与皮肤十分贴合。

    二嫁不宜大办,虽对李力不公平,但也是没办法的事。眼见着他闷声让媒婆将打点好的东西全数送来家里,没等孙媒婆说什么,方素轻抚桌上物品,主动开口道:“……初嫁都没这么好呢。”

    神情动容,语气酸涩。

    那会儿的孙媒婆,没有趁机帮汉子说些轻飘飘的甜言蜜语,反而一改常态,牵住方素的手低声说了一句体己话:“咱不回头看,妹妹,你的好日子啊,”

    她抬手往山脚一指,“在那头!”

    此时的孙媒婆在门外喊:“吉时就要到了,差不多咱就出发吧!”

    俩小孩的视线从紧闭房门转回方素脸上。小镜里的女娘病气全无,可能是抹了胭脂,可能是紧张害羞,红润气色透出脸颊,她放好小镜将盖头一盖,小声说:“小树小鱼,开门吧。”

    “哎呀你们两个喜娃娃,来来,等会儿跟着我走。”

    “能坐牛车吗?”

    “哎呦,今日可不兴抢着坐……”

    对话渐渐远去,她听到汉子沉稳的脚步声渐渐移到跟前,一道浑厚低沉的嗓子自头上喊道:“素娘,我来接你了。”

    刚平复不久的心瞬间狂跳!

    无法承受的紧张必须做点什么才能缓解,方素抓了抓喜服衣摆,顺着回道:“…嗯。”

    结果汉子盯着瞧不出啥样的盖头怔愣一会儿,只好退而求其次去看她穿的喜服,同样像是掩盖紧张一般,他沉默打量起房间,再开口却是:“床上的衣物被子搬吗?”

    “啊?嗯,搬,搬的。”

    “堂屋的垒起来的椅子箩筐搬吗?”

    “不搬,那个不搬。”

    “碗筷搬吗?”

    明明小树已经带过话,过度紧张的两人又莫名奇妙提起“搬什么”的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察觉到汉子也有些无所适从,方素在盖头下露出个笑脸,再开口,声音变得柔和:“厨房只搬粮食和铁锅,五只鸡装在竹篾笼了,一起带走,堂屋的织布机、手摇纺车和轧棉花机要一起搬走。”

    她和小树仅有的那点钱什么也做不了,织布机就是她的嫁妆,织布机得稳稳妥妥一起去新家。

    “成。”汉子指哪打哪,堂屋厨房传来一阵阵动静,孙媒婆出力帮忙,没过多久李力喘着气回来了,“咱走吧。”

    方素被一只大手牵起,引着往屋外牛车走去。五月无风无雨,红盖头稳稳盖在头上,帮方素遮去各种窥探和看热闹的目光。

    牛车停在接亲路口,孙媒婆那喜庆嗓门高兴说道:“哎呦,巧了巧了,接亲路到了!踏上这里咱们才是热热闹闹接亲喽!”

    到了熟悉地界,李力笑容更是灿烂明朗,他再次牵起那只细腕:“素娘,我带你回家。”

    第二次称呼便是这处。

    “真是到了山脚才放炮?”月哥儿好奇问道,他听得神采奕奕,手上不忘轻轻摇晃摇篮床。

    反正小树是这样告诉他的,周舟说:“嗯,村里接亲安静本分,到山脚才热闹。我和宁宁周向阳几个等在入口,孙姐姐身影一出现就喊'来了来了!可以点炮了!'”

    “我担心炮仗炸响,拉着宁宁快快走回房子,第一眼没能瞧见。郑则点了一串炮仗,花生吓得夹尾巴朝炮仗吼叫,四处逃蹿,汉子们怕桌子被撞翻纷纷阻拦,可怎么也抓不到它。”

    周舟讲得绘声绘色,一段刚完,紧接表情一收,故作神秘道:“结果你猜,下一瞬我们见到了谁?”

    武宁突然嘿嘿一声看向弟弟,手里核桃仁一把抛进嘴里,发出意味不明“嗬嗬嗬”笑声。

    对啊,他咋连这精彩场面都忘了!

    月哥儿犹疑道:“还能是谁?当然是见到成亲的两位。”

    “是问你,猜猜俩人是怎么来的?接亲路往山脚不能走车,哎,瞧你忘了吧!”

    “啪”一声椅子脚触碰地面,宁宁坐正身子忍不住透露真相:“李叔是、”周舟眼疾手快的捂住他嘴巴,小圆脸五官着急,“月哥儿你猜呀!”

    “牵手?”像郑则粥粥,像阿水宁宁。

    “不对!” “唔唔!”

    “背着?”像石头一路背自己……

    “不对!” “唔唔!”

    月哥儿犯难了,摇晃竹篮床的动作慢下来,那到底是如何?

    要说当日那一串炮仗声响暂歇之后,花生老实了,充斥肉香味的院子不愿意再待,一溜烟穿过刺鼻浓雾跑去外头,而狗离开后,一身喜气婚服的李力在烟雾中出现了。

    周舟和武宁对视一眼,他放开手掌,两人压低声音异口同声:“是抱上来的!”

    月哥儿震惊:“天呐!”

    不说他,当日来帮忙筹办宴席的来客们见到李力打横抱着人来山脚也十分震惊,汉子高大魁梧,女娘竟也安静柔顺地配合,在孙媒婆的招呼下一直走到火盆前才放下。

    众人怔愣回神,连连高声恭喜,止不住地揶揄打趣,李力没恼,表情美死了。

    周舟和武宁躲在角落捂嘴嘎嘎笑,郑则兄弟三人乐得大笑,又点燃了两串炮仗丢到院外助兴。

    炮仗响起前,不知哪位婶子大笑说了句:“老小子劲儿就是大哇!”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