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0章
    他虽疼爱妹妹,但也不会因此限制这位准妹夫的选择。

    (以下为

    他心中只有一个疑问:

    面对主公之女刘莹的倾心与自己妹妹马云禄的情意,诸葛川会如何抉择?

    若诸葛川能妥善应对——

    马超并不介意让妹妹云禄与刘莹共结连理。

    到那时,

    无论他是借助刘备之力向曹操复仇,还是如诸葛川曾提议那般归顺刘备……

    有妹妹、诸葛川与刘氏女这层关系在,

    手握重兵的他,

    至少不必担忧刘备的猜忌。

    若处理不当……

    马超思绪未断,

    一阵清越嗓音倏然传来:

    “让二位见笑了!”

    “舍妹年幼鲁莽,望将军与公子海涵。”

    刘莹步履从容走至城门前,

    向马超与诸葛川盈盈一礼。

    随即柔声道:

    “马将军若不嫌唐突,妾身可否入城后拜会令妹与尊夫人?”

    “当年随父亲左右时,妾身便常闻伏波马家威名,心向往之。”

    “将军已让妾身领略马家男儿气概,”

    “可惜方才在马车上,未能一睹贵府巾帼风采。”

    她言辞得体,

    眉目间不见半分局促,反倒令马超颇感受用。

    “哈哈!”

    “刘姑娘欲见,自无不可!”

    “拙荆与舍妹定会与姑娘投缘。”

    马超爽快应允。

    “多谢将军成全。”

    刘莹再施一礼,向诸葛川微微颔首,未容刘玉插话,便携她重返马车。

    见此情形,

    马超长叹一声。

    “伯治,你这人样样都好,就是太招女人惦记!”

    “这刘备的大女儿,一看就是当家主母的料!谁要是娶了她,后院肯定消停。”

    “你那些 ** 事我懒得管!”

    “以后要是娶了我妹妹,对她好点就行!”

    说完。

    马超用马鞭指向城门:“走,进城!”

    “有什么话进城再说。”

    ......

    槐里城内。

    马府正厅。

    杨婉早已备好酒席等候。

    她带着两个儿子马承、马秋站在堂前迎客。

    历史上关于这位马超正妻的记载很少。

    唯一提及的是当年马超借兵 ** 凉州时,杨婉想结交赵昂之妻王异。

    结果中了对方圈套,间接导致马超兵败。

    最终她和两个幼子被敌军俘虏,成了要挟马超的人质。

    马超宁死不降。

    母子三人因此殒命。

    看着眼前笑语盈盈的杨氏,诸葛川不禁感慨命运无常。

    他这次入关,倒是阴差阳错改变了这家人结局。

    “诸葛川,见过嫂夫人!”

    “先生不必多礼!夫君家书里常提起您。”

    “今日得见——”

    “果然英雄出少年!”

    杨婉说着拉过两个虎头虎脑的儿子。

    “承儿、秋儿,快叫人!”

    \"进来啊!\"

    马家的两个小子一听,马上跑到了诸葛川跟前。

    \"马承,给先生问好!\"

    \"马……马秋,见过先生!\"

    老大规规矩矩,倒是老二有点怯场,喊人都磕巴了。

    诸葛川乐呵呵地应着,伸手揉了揉小哥俩的脑袋。

    \"好苗子!\"

    \"小小年纪就这么结实,将来准是镇得住千军万马的将才!\"

    这话听得杨氏眉开眼笑。

    客套几句后,她便转身去招呼刘玉、刘莹和王异娘几个女眷了。

    说来也怪——

    许是都当娘的缘故,杨氏虽没听过王异的名头,可没说几句话,俩人就好得跟亲姊妹似的。

    另一边,刘莹和马云禄咬耳朵不知说了啥,两个姑娘时不时就往诸葛川这边瞟,亲热劲儿别提了。

    诸葛川看得直摇头。

    服气!

    娘们儿有娘们儿的交道,等酒席上没了女眷,爷们儿相处反倒干脆。

    推杯换盏后,众人在马超张罗下,直接住进了马家大院。

    幸亏宅子够宽敞——

    莫说眼下这几号人,就是再来三倍也住得下。

    临睡前,诸葛川正琢磨事儿,忽听房门被叩响。

    他眼皮都没抬:\"没闩!\"

    \"自己进来!\"

    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

    令诸葛川感到意外的是,门外始终没有响起脚步声。

    \"嗯?\"

    \"莫非是孟起将军家的两个小家伙在调皮捣蛋?\"

    想到此处,诸葛川摇头失笑,起身走向门口。

    然而。

    当诸葛川拉开房门,看到马超领着两个孩子静静站在院中时。

    他整个人都怔住了。

    \"孟起将军,您这是......\"

    诸葛川满脸困惑。

    他实在想不明白马超深夜造访的用意。

    更奇怪的是还带着两个孩子。

    这般场景怎么看都透着几分古怪。

    面对诸葛川的疑问。

    马超朗声道:\"伯治,可有兴趣商量件事?\"

    此言一出,诸葛川忍俊不禁,直接笑出了声。

    \"上次将军说'商量事情'......\"

    \"是要将令妹许配给我!\"

    \"这回。\"

    \"带着两位贤侄登门,该不会是要让他们认我做干爹吧?\"

    \"这......\"

    诸葛川面露难色。

    \"我这尚未娶妻生子,怕是不太妥当。\"

    他没好气地瞪着马超说道。

    马超闻言大笑,佯怒道:\"好你个诸葛伯治!\"

    \"某尚在人世,何须让孩儿认你为父!\"

    \"就算你想当......\"

    \"某家还不答应呢!\"

    说罢。

    马超轻拍儿子马承、马秋的肩膀,含笑道:\"白日里你不是说,某这两个儿子都是将门之后?\"

    \"将来必成大器!\"

    \"既然如此......\"

    马超直截了当说明来意:\"不如收他们为 ** ,传授学问如何?\"

    马超竟要拜师?

    诸葛川眸光微动。

    这倒是意料之外。

    不过——

    马超的心思不难揣测。

    有意结盟!

    要么是向自己示好,要么是想攀附刘备这条大船。

    无论哪种,

    都表明马超决定靠拢荆州势力。

    诸葛川并未立即答复。

    他抬眼凝视马超:\"孟起将军,当真考虑清楚了?\"

    \"令郎若入我门下,将军日后便少条退路。\"

    马超笑意顿敛。

    \"哈!若贪生怕死,当初某就不会举兵抗曹!\"

    话已至此,

    诸葛川不再多言。

    转身入内,

    须臾捧出两柄利刃。

    \"繁文缛节就免了!\"

    \"今夜便收下这两个 ** !\"

    \"不过——\"

    \"为师总该给徒儿备份薄礼。\"

    说着将青釭剑递给马承:

    \"此乃师长所赐,沙场所得。\"

    \"剑名青釭!\"

    \"望你能继承父志——\"

    \"所向披靡,战无不克!\"

    马承肃然接剑。

    \" ** 谨记师训!\"

    诸葛川微微颔首,

    转而看向怯生生的马秋:

    \"秋儿,你虽性柔——\"

    \"但既为将门之后,便没有畏缩的资格!\"

    《血仇之剑》

    诸葛川掌心托出一柄寒光凛凛的宝剑,郑重递向少年:\"这柄倚天剑,今日传予你。\"

    剑锋映出马秋呆滞的面容。

    \"此剑曾属曹操——\"诸葛川的嗓音陡然沉下,\"诛杀你祖父的仇寇!\"

    马超一脚踹在儿子膝窝:\"蠢材!还不跪谢师恩?\"

    少年踉跄前扑,双手却稳稳接住宝剑。青铜剑鞘传来刺骨凉意,他忽然想起父亲昨夜在帐中的醉语:\"用仇人的剑斩下仇人头,方是真痛快!\"

    帐外忽起狂风,吹得剑穗猎猎作响。诸葛川望着这个连道谢都在发抖的学生,将训诫之言咽了回去。来日方长,总有执剑之手不再颤抖的那天。

    (关于诸葛川教导马家两兄弟的事

    马超的要求反倒是其次。

    若非清楚马超需要这个名分,年轻的诸葛川怎会收下他的两个儿子作学生。

    毕竟他自己也才刚成年不久!

    转身时,

    诸葛川望着屋内原本陈放青釭剑和倚天剑的位置——如今已空空如也。

    他摇头苦笑:

    \"这老师当得实在吃亏,连束修都没收到,反倒先赔进去两柄宝剑。\"

    正要关门歇息,

    徐庶的声音突然从黑暗中传来:

    \"既然觉得吃亏,伯治为何还要答应马超?\"

    青衫飘动的徐庶如同夜行的刺客,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他身旁。

    \"今 ** 先是许下对马姑娘的承诺,又答应教导马家子弟...\"

    \"与马家牵涉太深了!\"

    \"我知你想借此为皇叔招揽马超这支力量。\"

    \"但...\"

    \"倘若皇叔真能得天下,以你的才学必居庙堂高位。\"

    \"届时与掌兵权的马家过从甚密...\"

    \"即便皇叔胸襟开阔,后人又会如何看你?\"

    月光下,

    徐庶的眉宇间凝着深深的忧虑。

    (

    这段对话源于长辈对晚辈的告诫,但诸葛川听后却笑了起来。

    他回应道:\"徐伯父所言极是。皇叔胸怀宽广,即便不及汉武帝重生,至少也能与汉宣帝刘病已、光武帝刘秀比肩。若他日后重振汉室,登上帝位,以我的功绩...只要不逾越本分,想必能安稳度过余生。\"

    谈到对方担忧的继任者问题,诸葛川笑意更浓:\"为何...您不能对继任者也抱有信心呢?也许远在南郡的那位阿斗少主,同样是个仁德之君啊!\"

    说这话时,诸葛川在心中暗想:蜀汉的二代君主可是\"斗哥\"啊!\"斗哥\"为人最大的优点就是顺从。历史上诸葛亮权势声望几乎凌驾于\"斗哥\"之上,却依然获得他的全心信任。

    在任何朝代当权臣都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唯独在\"斗哥\"身边不会。\"斗哥\"确实是历代 ** 中难得一见的明君,用后世的话说就是——让人感动至极!

    况且,他诸葛川既不打算当摄政王,更无意做权臣。

    成功创建汉朝后,他带着佳人四处游览,饱览神州美景,造几个孩子岂不美哉?

    至于\"斗哥\"之后的继位者会不会对他不利......

    诸葛川更不必忧虑。

    因为在\"斗哥\"之后的继任者里,有一位最像汉昭烈的北地王刘谌!

    提起北地王刘谌,诸葛川心中浮现的——

    是蜀汉覆灭时,独属于这位王侯的千古遗恨。

    \"此刻唯有死战,岂能言降!\"

    \"绝境尚存胜算,死战或可破敌!\"

    \"国家危亡,哪位将军愿往?社稷将倾,谁堪栋梁!\"

    \"无颜对黎民,愧对列祖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