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刚被小内侍带到甘露殿门口,就看见台上有一道模糊的人影摇摇晃晃的倒下,随即殿中群臣慌乱大喊,他这才搞懂发生了什么情况。
几十岁高龄的孙神医健步如飞,冲着向围上去的众人大喝:
“都起开,让我来!”
苦味四溢的药丸从孙神医随身携带的小瓶子倒出,又让宫人端来一碗热水伴着送入皇帝口中。
做完这些后,孙思邈手搭在李世民脉搏上,眉头苦皱。
群臣看见神医蹙眉顿时慌了,孙思邈的眉头却越蹙越高,还幽幽一叹:“哎!”
长孙无忌嚎哭道:“陛下啊!”
“大唐啊!”
众人懵了,跟着长孙无忌一块跪在地上嚎哭。
太子李承乾整个人呆立在原地,耳中轰鸣,如有千万人嘈杂讲话,惊喜来得太......阿耶啊!
你怎么年纪轻轻就去了!
开元时空的君臣看得头皮发麻,张九龄惊愕的抬头看着自己陛下,仿佛在说:
你看看你做了什么好事?
李隆基人都傻了,我把自己祖宗气过去了?
“咳!”
李世民恍惚中听到了嘈杂的嚎哭声,猛咳一声后看见了久违的老神医正在身前,“朕这是怎么了?”
皇后擦拭掉眼泪,将李二扶起依靠在自己身上。
大唐皇帝见到堂下众人一副哀伤痛苦模样,不禁疑惑,“你们这是都怎么了?”
群臣愕然,陛下醒了?
那我们刚才哭什么?
众人凝眉疑惑的看向台上,孙思邈也很不解,为啥那群人突然就嗷嗷叫,他扭头对着李二笑道:
“陛下倒是因祸得福了。”
“刚才那一块血喷出,可算将您心底郁结的气给彻底舒了出去,您的脉搏从未有如此顺畅过。”
长孙无忌嘴角一抽,“孙神医,那你刚才蹙什么眉?”
“因为老夫也没见过这种情况,一口淤血喷出,体内暗伤莫名好了,太神奇了!”
老孙如实回答。
说实话,这种情况他也第一次见。他的神医之名响彻大江南北,早年就为李世民诊治过,情况也就那样,贞观天子是马上皇帝,早年征战沙场,刀枪无眼下,外表堂堂的身体里暗伤许多。
今天刚到长安,被李世民传唤过去,啥都没干呢,一诊脉居然发现那些暗伤都没了,皇帝的身体比前几年还硬朗!
六百六十六,太不科学了!
李世民脑袋还是有些晕乎乎的,勉强搞懂了殿内什么情况后,伸手握了握拳,又摇了摇头。
神医啊!
几年不见,功力大涨!
朕的偏头疼居然不疼了,全身还充满了力量!
朕现在仿佛回到了年轻统兵时候,早上出营杀敌人个血流成河,三天三夜都不休息,回来大口喝酒吃肉,能一口气吃十张饼,五斤牛肉,和将士们酣畅到天亮,再躺在床上一觉呼呼大睡!
爽啊!
李世民尝试站起身,确定身体利落了很多后,回头就死死盯着光幕。
“李隆基!”
“朕今天不把你打得你妈都不认识,我跟你姓!”
三千万人啊!整个贞观都没那么多,却在安史之乱惨烈的屠杀下,大唐损失了这么多人!
“太宗爷!别打了,你把我打傻了怎么办?”
“我再怎么说也创建了开元盛世啊!”
开元年间,一直为李世民默默祈福的李隆基人都傻了,老祖宗怎么一醒就要揍人!
那我刚才是在做什么。
“呵!你还有脸叫?”李世民张嘴就骂:
“盛唐的基业是朕与群臣夙兴夜寐共同创下的,你不过是承朕之遗恩,却胡作非为至此!有何颜面与朕这般胡吣!”
李隆基大呼冤枉,“太宗爷,最起码我现在一点蠢事都没做啊!”
贞观群臣也上前劝阻,如此打骂目前怎么说也是一位明君的帝国皇帝,显然影响不好。
长孙无忌上前宽慰道:“陛下,天幕又没说亡国,大唐最后不是平息了叛乱嘛!”
“啪!”
一巴掌落在了李隆基的猪脸上,开元天子捂着脸蛋欲哭无泪。
两位祖宗,别补刀了。
真求你了。
【“我真服了,安禄山完全没本事打进去长安,全靠李隆基一手抬啊!”
“李隆基是唯一一个喜欢他的人,和讨厌他的人,都希望他能早死二十年的皇帝!”
“没有叫错的外号,只有起错的名字!——千古半帝李隆基!”】
【“安禄山造反第二年眼睛瞎了,第三年就死了,史料里他自己造反后久攻不下立马就后悔了,这很符合史料里他起兵的借口,杨国忠不给他活路。
可是叛乱还是硬撑到了八年!这说明安史之乱里,安禄山的叛乱就是一个引子!
也就是说,皇位上不管是谁,哪怕是条狗,只要不能平息社会矛盾,积累已久的火药早晚是一点就炸!
没有安禄山,也有张禄山、王禄山!”
“关中和河北的矛盾,南北方的矛盾,汉胡矛盾,肉食者之间的矛盾,上层与底层的矛盾,府兵制的崩溃,财税制的改革不能有力推行......
天宝年间,李隆基明知道这些社会矛盾却选择摆烂不管,只能说不出事儿才怪呢!”】
【追评:“我见有人说,五十岁的李隆基翻遍了家谱,发现祖宗们没一个长寿的,觉得自己也没啥能活的了,所以就想享受享受,但武则天的长寿基因愣是让他活到了七十多岁!”
追评1:“我懂了,罪出于武则天,唐实亡于李世民!”
追评2:“对的!要是李世民没让武士彟十四岁的女儿入宫,李治会爱上小娘吗?后面的皇帝能一个个那么能活吗?要是都像李二李治一样活个四五十岁,哪有前明后昏!”
追评3:“六!我居然无言以对!”】
【“不说别的,就问你安禄山是不是大唐梦最好的代言人吧!”】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