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1章 吃上尚书长女软饭的那个书生9
    孟枕月神色淡然,语气如常:

    “听闻纪公子因伤不便书写,甚是烦闷,既是我府上致他受伤,总该有些表示。

    “这些笔墨纸砚,他应是能用得上,也算是一点补偿之意。”

    她这话说得合情合理。

    丫鬟不疑有他,连忙应声去了。

    很快,东西便取来了。

    孟枕月看了一眼那质地精良的墨锭和光洁如玉的宣纸,沉吟片刻,又道:

    “再...将我前日看的那本《山河舆图志》一并拿去。”

    《山河舆图志》并非风花雪月的闲书,而是涉及各地风物、水利、物产的杂记,甚至附有粗略的地图。

    这书...似乎更符合她“无意”间挑选,顺手送去给他解闷的定位。

    “就说是我寻了些解闷的书墨,望公子好生休养,勿要过于劳神。”

    她吩咐道,语气依旧平静无波。

    “是,小姐。”

    丫鬟捧着东西。

    心下却觉得小姐对这纪公子真是格外上心,连送东西都挑得这般体贴周到。

    当这份“补偿”送到听竹轩时,纪黎明正用左手执笔,在纸上慢慢勾画着什么。

    听闻是大小姐命人送来的,他眼中立刻闪过笑意。

    待丫鬟走后,纪黎明拿起那锭松烟墨看了看。

    又摸了摸那光滑的澄心堂纸。

    最后目光落在那本《山河舆图志》上,唇角笑意加深。

    送笔墨纸砚尚可说是常规关怀。

    但这本《山河舆图志》......

    可不像是一个深闺小姐会随手拿来送人解闷的书。

    纪黎明仔细翻看着孟枕月送来的那本《山河舆图志》。

    书页洁净。

    但边角处略有磨损,显然是被翻阅过多次,某些页面的空白处甚至还有用蝇头小楷写下的批注。

    并非评论文字,而像是…计算数字或简略的物产标记?

    字迹清秀工整,与孟枕月给人的沉静感觉十分吻合。

    “果然......”

    纪黎明指尖抚过那细微的墨迹。

    翌日,天气晴好。

    纪黎明的“伤势”似乎也好了些,至少能用左手较为顺畅地执笔了。

    他让元宝搬了张小案到院中海棠树下,铺开那珍贵的澄心堂纸,磨了那锭上好的松烟墨。

    却并非练字,而是...画画。

    画的正是院中那株西府海棠。

    但他并未精细描绘花朵形态,而是侧重于枝干的遒劲走势与花叶的疏密布局。

    甚至还在画面一角,用极其工整的左手小楷,细细标注了几行小字。

    写的是海棠的习性、适宜的土壤与环境,以及...如何修剪才能来年花势更盛。

    他画得极其专注认真。

    阳光透过花叶间隙洒在他专注的侧脸上。

    长睫微垂,神情宁静。

    仿佛全身心都沉浸在此刻的风雅之事中。

    元宝在一旁看得啧啧称奇:

    “少爷,您左手也能画这么好?不过这画的是啥意思?怎么还写上字了?”

    纪黎明头也未抬,声音温和:

    “闲来无事,偶有所得,随手记下罢了。”

    “这株海棠生得极好,养护之人定然费了心思。”

    他这话声音不大。

    却恰好能让偶尔路过院门,或是奉命前来送东西的丫鬟听见。

    果然,不到半日,“纪公子左手作画,品评府中海棠,还盛赞园丁手艺”的消息。

    又添油加醋地传回了锦瑟院。

    孟枕月正在看一份城南绸缎庄送来的新花样图册,闻言,翻动纸页的手指微微一顿。

    左手作画?

    还涉及花木养护之道?

    他倒是...总能有些出人意料之举。

    并非空谈,反而着眼于实在之处。

    她忽然对那幅画生出了几分好奇。

    又过了一日。

    纪黎明似乎觉得整日待在听竹轩太过烦闷,便向石氏请示,想去府中的藏书楼寻几本闲书来看。

    理由充分且谦逊——

    右手不能书写,便想多读读书,以免学业生疏。

    石氏自然无有不允。

    甚至颇为欣慰,觉得这孩子重伤之下仍不忘进取,更是满意。

    特意吩咐下去,允纪黎明可随时去藏书楼。

    尚书府的藏书楼规模不小,藏书颇丰。

    纪黎明去了两次,每次都不多待,借了书便回。

    不过他借的书却有些特别。

    并非时下举子们热衷的经义策论集注,反而多是一些地方志、风物志。

    甚至还有几本前朝的《漕运纪略》《农桑辑要》之类的杂书。

    这些借阅记录,自然也有人报与孟枕月知晓。

    她听着丫鬟的回报,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再次泛起涟漪。

    他看的这些书...与她平日暗中关注经营的领域,竟有不谋而合之处?

    是巧合,还是......

    她忽然想起娘亲前两日似乎提过。

    城西那间生意一直不温不火的笔墨铺子,这个月的账目似乎有些问题。

    管事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娘亲本想打发个得力的外院管事去查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刻她却心中一动。

    “去回娘亲。”

    孟枕月放下手中的账册,语气平淡如常:

    “就说那间笔墨铺子的账目,我近日正好得空,或许可以看看。”

    “毕竟...府上如今住了位博览群书的才子,若有什么关于笔墨纸砚的疑问,请教起来也方便。”

    她为自己找了一个自然又冠冕堂皇的理由。

    借着“请教”的名头,实则亲自去探查。

    既能处理事务,又能...再多观察一下那位纪公子。

    看他是否真如他阅读的书目那般,对这些“俗务”有所见解。

    至于同样博览群书的表哥石磊,以及位列户部尚书的亲爹,孟枕月视而不见。

    石氏听了回话,只当女儿是找了个借口想多见见纪黎明。

    心中更是乐见其成。

    当即允了。

    于是,又过了两日,孟枕月便以“寻几本难得的棋谱”为名,也去了藏书楼。

    去的时间,恰好是纪黎明平日里还书借书的时辰。

    春日的藏书楼,窗明几净,书香静谧。

    孟枕月带着丫鬟踏上二楼时。

    果然看见那道清俊的身影正立于一排书架前,微微仰头,用左手有些吃力地试图取下一本位置较高的书。

    他今日穿着一身月白色的细布长衫。

    因动作而勾勒出略显单薄的肩线,侧脸在从窗棂透入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清晰。

    专注的神情中透着一丝因“不便”而产生的困扰。

    孟枕月脚步微顿。

    引路的藏书楼管事正要出声,却被她以眼神制止。

    她看着他踮起脚,左手努力伸向那本书,却总是差一点。

    那姿态显得有几分笨拙,却又莫名地...惹人注目。

    就在这时,纪黎明似乎终于意识到有人来了。

    猛地回头。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