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4章 实验室初成启新篇,旧案卷宗藏阴霾
    1990年秋,南州市公安局后院,一栋崭新的二层小楼前挤满了人。红绸被缓缓拉下,“南州市公安局刑侦技术实验室”几个烫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格外醒目。

    林砚站在人群前方,一身笔挺的警服衬得他身姿挺拔,眉宇间褪去了初来乍到的青涩,多了几分沉稳干练。五年时光,他从一个懵懂的见习刑警,成长为如今的刑侦大队队长,更是推动南州刑侦技术革新的核心人物。看着眼前的实验室,他仿佛看到了无数个在简陋办公室里熬夜整理笔记、反复推演案件的夜晚,心中百感交集。

    “林队,恭喜啊!这实验室能建成,你可是头功!”李建国拍着他的肩膀,脸上满是欣慰。曾经那个对林砚“古怪想法”充满质疑的老刑警,如今看向他的眼神里,全是敬佩与信任。这几年,他跟着林砚学了不少现代刑侦知识,勘查现场的手法也与时俱进,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凭经验办案的“老古董”了。

    林砚笑着点头:“李叔,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还有省厅的支持。以后咱们办案,再也不用受限于设备了。”

    苏晓站在林砚身旁,白大褂勾勒出她温婉的轮廓。作为南州市公安局唯一的女法医,这些年她与林砚并肩作战,不仅在专业上配合默契,感情也日益深厚。她看着林砚,眼中满是崇拜:“林队,以后咱们就能更精准地提取证据、分析案情了,这实验室就是咱们刑侦队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说得好!”局长走上前,拿起话筒,“今天,咱们南州市公安局刑侦技术实验室正式落成,这标志着咱们南州的刑侦工作迈入了新阶段!林砚同志提出的现代刑侦理念,不仅破了许多大案要案,还为咱们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希望大家以后好好利用这个实验室,守护好南州的平安!”

    掌声雷动,响彻整个警局大院。仪式结束后,众人陆续走进实验室参观。里面虽然比不上2024年的现代化实验室,但显微镜、指纹比对仪、微量物证提取设备等一应俱全,在1990年的南州,已经是相当先进的配置了。

    警员们围着设备,脸上满是好奇与兴奋,不停地向林砚提问。林砚耐心地一一解答,手把手地教他们使用设备,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

    直到夕阳西下,实验室里的人才渐渐散去。林砚和苏晓并肩走在最后,看着空荡荡的实验室,林砚轻声说:“晓晓,以后这里就是咱们的战场了。”

    苏晓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嗯,我会一直陪着你,一起守护南州的平安。”

    两人相视一笑,空气中弥漫着温馨的气息。就在这时,林砚的办公桌上,一份尘封已久的卷宗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一份用牛皮纸封装的卷宗,封面已经泛黄,上面写着“1982年南州市仓库纵火案”,右下角标注着“未破”两个字。

    林砚的心脏猛地一沉。他记得,父亲林卫国就是在1982年,因为追查这起仓库纵火案,不幸牺牲的。这些年,他一直想重启这起案件的调查,为父亲正名,但苦于没有合适的时机和足够的技术支持。如今,刑侦技术实验室建成了,或许,是时候揭开这起旧案的真相了。

    他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拿起卷宗,轻轻翻开。里面的记录很简单,只有几张现场照片、证人证言和初步的勘查报告。照片上,仓库被烧得面目全非,只剩下断壁残垣,现场一片狼藉。证人证言大多模糊不清,只能确定火灾发生在深夜,起火点不明。初步勘查报告认为,这是一起意外火灾,可能是由于电路老化引起的。

    但林砚知道,事情绝没有这么简单。父亲生前曾在日记中提到,这起仓库纵火案疑点重重,背后可能隐藏着一场商业竞争的阴谋。只是当时的刑侦条件有限,无法找到确凿的证据,案件最终不了了之。

    “这是你父亲的案子?”苏晓走到林砚身边,轻声问道。她知道林砚的父亲是一名牺牲的老刑警,也知道他一直想为父亲正名。

    林砚点头,眼神坚定:“嗯,这起案子,我一定要查清楚。”

    他仔细翻阅着卷宗,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突然,一张现场勘查照片引起了他的注意。照片上,仓库的墙角处,有一块黑色的痕迹,看起来像是某种燃烧后的残留物。当年的勘查报告中,并没有对这块残留物进行详细分析,只认为是普通的木炭。

    “晓晓,你看这里。”林砚指着照片上的黑色痕迹,“这块残留物,当年有没有进行过成分分析?”

    苏晓凑上前看了看,摇了摇头:“没有,当年的技术有限,无法对这种微量残留物进行精准分析。”

    “现在不一样了。”林砚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咱们实验室有设备,可以对这块残留物进行成分分析。或许,这里面就藏着破案的关键。”

    他立刻将照片收好,拿着卷宗,快步走向实验室。苏晓紧随其后,她知道,这起旧案对林砚来说意义非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砚将照片放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着。那块黑色残留物的颗粒非常细小,看起来确实像是木炭,但又有些细微的差别。他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起一点残留物的样本,放在微量物证提取设备中进行分析。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实验室里只剩下设备运行的声音。林砚和苏晓屏住呼吸,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

    终于,分析结果出来了。屏幕上显示,这块残留物中,除了木炭的成分外,还含有少量的汽油成分。

    “汽油!”林砚猛地站起身,眼中满是激动,“这不是意外火灾,是人为纵火!”

    苏晓也十分兴奋:“太好了,林砚!有了这个证据,咱们就能重启案件的调查了!”

    林砚点了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父亲,您放心,我一定会找到真凶,为您正名!

    他立刻召集了刑侦队的骨干成员,召开了紧急会议。会上,林砚将卷宗和分析结果摆在众人面前,严肃地说:“同志们,1982年的仓库纵火案,并不是意外,而是人为纵火!当年,我父亲林卫国就是因为追查这起案子,不幸牺牲的。现在,我们有了新的证据,我决定,重启这起案件的调查!”

    众人听了,都十分震惊。李建国站起身,激动地说:“林队,我们支持你!当年林叔的牺牲,我们都很痛心。一定要抓住真凶,告慰林叔的在天之灵!”

    “对,我们支持林队!”其他警员也纷纷表态,眼中满是坚定的光芒。

    林砚看着众人,心中充满了感动。他知道,有了大家的支持,这起旧案的调查一定能顺利进行。

    “好!”林砚点了点头,开始部署工作,“李叔,你负责调取当年仓库的相关资料,了解仓库的经营者、竞争对手等信息。赵伟,你负责重新走访当年的证人,看看能不能找到新的线索。晓晓,你继续对现场残留物进行深入分析,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的证据。其他人,负责排查1982年前后,在南州市从事汽油销售、运输行业的人员。咱们分工明确,全力以赴,一定要揭开这起旧案的真相!”

    “是!”众人齐声应道,立刻行动起来。

    会议结束后,林砚独自一人留在办公室,看着父亲的照片,轻声说:“父亲,我一定会找到真凶,还您一个清白。您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我们。”

    窗外,夜色渐浓,南州市的街道上灯火通明。林砚知道,一场艰难的调查即将开始,但他无所畏惧。他相信,凭借着现代刑侦技术和团队的力量,一定能拨开迷雾,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而此时,南州市的某个角落里,一个中年男人看着电视上关于刑侦技术实验室落成的新闻,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手中紧紧握着一个酒杯,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林砚……”男人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没想到你竟然这么快就查到了这里。看来,我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男人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警局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一场新的较量,即将开始。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