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87章 模拟演练提上日,灾害场景心中留
    陈浩的手指从那扇刚压合完的窗框上移开,指尖还残留着橡胶条被挤压后的温热。他站直身子,肩膀发出几声咔哒响,像是生锈的铰链被人硬掰了一下。车间里的灯泡闪了半秒,没人抬头看。

    娜娜正把最后一条测试数据归档,屏幕光映在她脸上,像一层薄薄的霜。苏珊合上记录本,笔帽拧了两圈才扣紧。卡尔蹲在夹具旁边,手里扳手转了一圈又一圈,其实螺丝早就拧死了。

    “咱们修了六扇窗。”陈浩忽然开口,“花了两天。”

    没人接话。

    “之前漏风的那一扇,也就差了不到一厘米。”他走到公告板前,手指划过【返修完成:6】那行字,“可那一厘米,差点让整个三号区晚上吹穿堂风。”

    苏珊抬眼:“现在不是修好了?”

    “是修好了。”陈浩点头,“但下次呢?要是地震来了,我们还在磨夹具?洪水灌进来的时候,我们排班表还没画完?”

    空气停了一下。

    卡尔松开扳手:“你是说……搞演练?”

    “对。”陈浩转身,靠在操作台上,“不能光盯着墙不塌,得让人也不慌。”

    娜娜立刻调出资料库界面:“历史数据显示,在突发灾害中,接受过模拟训练的团队反应速度平均提升百分之五十三,伤亡率下降六成以上。”

    “你连这都有?”苏珊皱眉。

    “有。”娜娜说,“还包括人类在恐慌状态下平均会忘记七项已知操作流程。”

    卡尔挠了挠后脑勺:“所以你是怕到时候我忘了关阀门?”

    “我是怕我自己踹翻灭火器。”陈浩咧嘴一笑,“上次换保险丝,我手抖得跟筛糠一样。”

    苏珊没笑:“搞演练可以,但我们现在哪有时间?门窗还没全做完,材料还得分类,明天还有两班倒。”

    “所以才要练。”陈浩说,“不是让大家放下手头活去演戏,而是把应急变成新的日常。”

    娜娜补充:“建议将演练设计为模块化流程,每次耗时不超过三十分钟,可安排在交接班间隙。”

    “你看。”陈浩冲苏珊抬手,“机器人比你还懂体恤人。”

    苏珊翻了个白眼:“我不是反对练,是怕流于形式。走个过场,喊两句‘地震啦’就散了,有什么用?”

    “那就别走过场。”陈浩走到白板前,抄起记号笔,“第一项,真震起来怎么办。第二项,水漫进来怎么撤。第三项,断电断网怎么撑住。”

    他每说一句,就在白板上写下一个词。

    地震

    撤离

    断电

    “每一项都得有动作标准。”他说,“比如地震来了,谁先关能源阀,谁去确认人员位置,谁守通讯台。”

    卡尔摸着下巴:“那得有人假扮伤员吧?不然大家都站着,看不出问题。”

    “可以。”娜娜调出模板,“已有十七种灾害响应预案可供参考,包含角色分配、时间节点与容错机制。”

    “听着像上班打卡。”苏珊嘀咕。

    “本来就是另一种上班。”陈浩笑了,“只不过这次发的是生存工资。”

    白板上的字越来越多。陈浩画了个简易区域图,标出生活区、仓库、配电房和主通道。

    “演练地点就放废弃仓库区。”他说,“那边空着,结构也复杂,适合模拟混乱环境。”

    “震动怎么来?”卡尔问,“总不能让大家蹦跶吧?”

    “电机。”卡尔自己接上话,“旧车间拆下来的偏心轮电机还在,装个底座,固定在地板上,通电就能抖。”

    “能控制强度吗?”苏珊问。

    “试试看。”卡尔说,“电压调低点,先来个四级晃动,别真把房给摇塌了。”

    “喷水呢?”陈浩看向苏珊。

    “储水罐加手动阀门。”她说,“突然打开,模拟管道破裂或者外墙渗水。”

    “照明中断呢?”

    “切断备用线路就行。”卡尔说,“反正夜里本来就黑。”

    娜娜已经开始录入方案:“初步计划包含三个场景模块,每轮演练持续二十五至三十五分钟,建议每周执行两次,首次演练定于明日下午三点。”

    陈浩看着白板:“就这么定了。”

    苏珊却没动:“道具呢?震动平台要焊架子,水管得接阀门,信号中断需要远程开关。这些东西现在都没有。”

    空气一下子沉下来。

    卡尔挠头:“说得对……咱们连个像样的继电器都找不着。”

    “钢管有吗?”陈浩问。

    “半截。”苏珊答。

    “防水布呢?”

    “仓库角落堆着两卷,不知道烂没烂。”

    “电机还能用?”

    卡尔耸肩:“得拆开看看,说不定里面全是灰。”

    娜娜列出清单:

    - 钢管(支撑结构)

    - 防水布(模拟淹水区隔断)

    - 继电器(远程断电控制)

    - 手动阀门(水流模拟)

    - 固定底座材料(震动机安装)

    “一共五样。”陈浩念完,“缺四样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现在是提上日程,实际干不了。”苏珊收起本子,“想法挺好,现实卡脖子。”

    “但至少知道缺什么了。”陈浩没泄气,“以前连缺都不知道。”

    娜娜说:“已将物资清单同步至库存系统,标记为高优先级。”

    “下一步就是去找。”陈浩拍板,“明天上午分头翻仓库,看能不能拼出一套凑合用的。”

    卡尔站起来:“我负责电机拆检。”

    “我去理防水材料。”苏珊说,“顺便看看那两卷布还能不能撑十分钟。”

    “继电器和钢管归我。”陈浩指自己,“老配电间下面好像扔着一堆废料。”

    娜娜站在终端前:“我会更新流程草案,两小时内上传至共享目录。”

    陈浩活动了下手腕,又看了一眼白板上的草图。线条歪歪扭扭,像个小孩画的房子。但他觉得比之前的进度条顺眼。

    “以前总觉得,只要墙够厚,门够牢,就能活下来。”他说,“现在明白了,墙会裂,门会歪,人更会懵。”

    “所以得练。”苏珊接过话,“练到不用想就能动。”

    “对。”陈浩笑,“练到条件反射比心跳还快。”

    卡尔伸了个懒腰:“那我今晚早点睡,明天好有力气拆电机。”

    “别睡太死。”陈浩说,“万一梦里地震了,你还在床上躺着,我就把你名字写进失败案例。”

    “那你先想想自己梦话喊啥。”卡尔回嘴,“昨天半夜我路过你门口,听见你在喊‘再给我一张合格证’。”

    屋里难得有了点笑声。

    灯光依旧昏黄,机器停转,只有娜娜的屏幕还在滚动数据。苏珊把笔插回口袋,看了眼手表。卡尔蹲下身,开始收拾工具。

    陈浩没走。他站在白板前,用笔尖点了点“地震”那个词。

    “你说人为什么总等事来了才学?”他问。

    没人回答。

    娜娜轻声说:“因为代价不够痛。”

    陈浩笑了笑,把笔丢进笔筒。

    他转身问娜娜:“流程什么时候能出来?”

    娜娜手指轻点屏幕:“两小时内可生成初版。”

    苏珊收拾记录本,眉头微锁,显然已在思考如何平衡日常任务与演练准备。

    卡尔则蹲在地上比划着电机安装位置,嘴里念叨“得找个稳的底座”。

    四人仍未散去,气氛紧张而有序,停留在决策后的行动前夕状态。

    陈浩伸手摸了摸后颈,那里有一道旧伤疤,天阴时会隐隐发胀。

    他忽然想起什么,抬头问:“咱们有没有计时器?那种能响的,越大声越好。”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