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71章 新区域的探索:未知生物群
    水流猛地向后卷去,陈浩的身影瞬间冲出监测范围。耳机里的声音断成碎片,苏珊喊的什么他只听清两个字:“返航。”

    他没停下。

    推进器还在运转,背部传来的震动稳定而持续。潜水服的陀螺仪显示深度两百四十米,前方地形开始下沉,海床像被什么东西撕开了一道口子,斜斜地通向更深的地方。

    这就是E-7。

    他减了点速,改用手动脉冲推进。每推一次,身体就往前滑一段,省电又安静。声呐画面在头盔内侧闪了一下,提示信号丢失,随即变成一片雪花噪点。

    “娜娜?你们能听见吗?”

    没人回应。

    他又试了两次通讯,只有电流杂音。导航系统也开始抽风,坐标跳来跳去,像是被人乱按开关。他低头看了眼内置地形图——那是娜娜提前加载的粗略版本,线条稀疏,边缘全是问号。

    “行吧。”他嘟囔,“反正也没人管我了。”

    他贴着一道海脊边缘慢慢前进。这里的岩层发黑,表面有奇怪的纹路,像是烧过又冷却的金属。磁干扰太强,连指南针都转起了圈。他干脆关掉自动平衡,靠手感控制方向。

    十分钟过去,头盔角落突然跳出一条微弱连接提示:信号恢复12%。

    “哎哟,你还活着啊?”苏珊的声音断断续续,“我们以为你炸了。”

    “比你们想象的结实。”他说,“我现在在一条沟边上,下面黑得看不见底。”

    “别下去!”卡尔插进来,“我们还没确认结构稳定性!”

    “我都进来了,现在说这个?”他笑了一声,“再说,衣服认我,它不会让我死。”

    话音刚落,推进器轻轻震了一下。

    “你看!”他指着摄像头,“它又点头了!”

    “是系统重置。”娜娜的声音冷静,“不是回应你。”

    “你不信拉倒。”他调整姿势,“我要往下走一段,拍点画面回来。”

    “至少保持通讯畅通。”苏珊说,“一旦失联超过三分钟,我们就启动救援协议。”

    “协议个鬼,你们捞得动我吗?”他嘴上说着,还是打开了记录模式,“开始了啊。”

    他松开推进键,让身体缓缓滑入深沟。

    温度骤降,水压上升。潜水服发出细微的压缩声,外层材料自动收紧。视野越来越窄,头顶那点残余光亮很快消失。他打开头灯,光束刺进黑暗,照出一团漂浮的絮状物,像灰烬一样缓缓旋转。

    再往下五十米,声呐忽然报警。

    前方三公里内,出现大片移动热源。

    数量三百以上,排列整齐,呈波浪形前进。

    “这是啥?”他立刻停住,“鱼群?可这阵型也太齐了吧。”

    “正在分析。”娜娜的声音重新接入,“关闭主动探测,切换被动模式。”

    他关掉声呐发射,只保留接收功能。头灯也熄了,整个人静止在水中。

    几分钟后,远处出现了光。

    淡蓝色,一闪一灭,像是呼吸。

    接着,一群半透明的伞状生物从黑暗中浮现。它们体型不大,约莫六十厘米宽,身体边缘泛着微光,触须之间连着细丝般的结构,随着游动规律闪烁。

    最奇怪的是它们的动作。

    所有个体同时开合,节奏一致,像被同一根线牵着。移动时保持固定间距,整体形成一个不断变化的几何图形。

    “这玩意儿……会排队?”陈浩屏住呼吸,“还是说,它们在跳舞?”

    “行为模式异常。”娜娜说,“与地球已知深海群居生物不符。初步判断具备信息传递能力。”

    “你是说,它们能互相通知?”

    “不止。”她顿了下,“更像是共享感知。”

    陈浩没说话,慢慢靠近到五百米距离。

    就在他调整角度准备拍摄时,整个群体突然停止运动。

    所有伞状体同时转向他的方向。

    触须上的蓝光同步闪烁三次,然后缓缓散开,围成一个环形,把他所在的位置圈在中心。

    “喂。”他轻声说,“我只是路过。”

    没人回答。

    那群生物不动,也不逼近,只是维持着包围姿态,光纹依旧有规律地明灭。

    “它们发现你了。”苏珊的声音紧绷,“退后,别刺激它们。”

    “我没动。”他说,“连推进器都关了。”

    “建议冻结所有动作。”娜娜说,“目前无法判断是否具有攻击性,但警戒反应明确。”

    他把手从控制面板上拿开,连呼吸都放慢了。头盔摄像头持续录像,画面里那些生物像雕塑一样定着,只有光线在流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突然,其中一只脱离队伍,向前漂了十几米。

    它没有靠近,只是停在那里,触须展开,蓝光由慢变快,闪了七下。

    然后退回原位。

    “刚才那个……是信号?”卡尔问。

    “可能是试探。”娜娜说,“尝试建立交流方式。”

    “那我也回一个?”陈浩抬起手,“举手算不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别乱来。”苏珊立刻阻止,“我们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可总得试试。”他说,“万一它们只是好奇呢?”

    他缓缓举起右手,在水中做了个挥手的动作。

    对面静止了几秒。

    接着,那只生物再次前移,这次闪了五下光。

    “它回应了!”卡尔激动起来,“五次!对应挥手!”

    “不一定。”娜娜说,“需要更多数据才能确认模式。”

    “那就多来几次。”陈浩又挥了两下手。

    对方重复了之前的五次闪烁。

    第三次,他还拍了下头盔。

    这一次,整个群体同时亮起,蓝光连成一片,像海底突然升起一片星河。

    几秒后,光芒熄灭。

    它们开始缓慢移动,环形阵列逐渐收拢,却又在接近三百米时停下,重新分散成原来的波浪队形,继续向前游动,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

    “走了?”陈浩愣住,“这就……撤了?”

    “它们做出了决策。”娜娜说,“基于某种集体判断机制。”

    “也就是说。”他盯着远去的光点,“它们不是一群瞎游的鱼,而是……有脑子的组织?”

    “目前证据支持这一推测。”她说,“行为符合分布式神经网络特征,极可能具备初级社会结构。”

    “我的天。”卡尔喃喃,“我们是不是撞见了深海文明?”

    “别瞎扯。”苏珊说,“现在下结论太早。”

    “但也不能否认。”陈浩看着录像回放,“它们知道我在看它们,也知道我做了什么。甚至……可能明白我想交流。”

    “接下来怎么办?”卡尔问。

    “继续观察。”娜娜说,“建议保持距离,避免主动干预。”

    “可我已经在这儿了。”陈浩说,“不如趁它们没敌意,多拍点资料回去。”

    “不行。”苏珊坚决反对,“信号不稳定,一旦出事没人知道你在哪。”

    “我知道自己在哪。”他说,“而且衣服还活着,推进器也好用。只要我不作死,问题不大。”

    “问题是,”娜娜说,“你已经在作死了。”

    他笑了:“可我不是还活着?”

    短暂沉默后,苏珊叹了口气:“最多再给你十五分钟。十五分钟后不管有没有新发现,必须返程。”

    “十分钟后。”他说,“我还不想那么快回去。”

    他重新启动推进器,设定最低功率,沿着生物群移动的方向平行跟随,始终保持五百米以上距离。

    头盔摄像头全程开启,记录每一次光纹变化、队形调整和个体行为。

    途中,又有两次群体转向,每次都会短暂面向他,闪烁特定次数的光,然后继续前行。

    “它们在传递信息。”娜娜分析,“频率、节奏、间隔都有规律。这不是随机反应。”

    “能破译吗?”

    “需要时间。”她说,“但可以确定一点——它们察觉到了我们的存在,并选择了非对抗的方式应对。”

    “挺友好啊。”

    “不代表永远友好。”苏珊提醒,“别忘了,我们对它们一无所知。”

    陈浩没接话。他盯着前方那片流动的蓝光,忽然觉得这片海底不像之前那么死寂了。

    这些生物不叫,不冲,不咬,却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压迫感。

    不是来自危险,而是来自未知。

    他录下最后一段视频,看了看时间。

    “行了。”他说,“十分钟后,我准备回头。”

    “最好说到做到。”苏珊说。

    他正要调转方向,声呐突然捕捉到新的动静。

    左前方八百米,另一批热源正在靠近。

    规模更大,移动速度更快,光色偏红。

    “那是什么?”卡尔声音变了,“第二批?”

    陈浩把镜头转过去。

    黑暗中,一群外形完全不同的生物正快速接近。身形狭长,带鳍,游动轨迹呈锯齿状,不像刚才那群那样整齐划一,反而显得混乱而急促。

    “不对劲。”他说,“它们的速度太快了。”

    “建议立即撤离。”娜娜说,“新群体行为模式完全不同,可能存在冲突。”

    他没动。

    两支队伍在距离他六百米处相遇。

    蓝光群停下,重新组成环形防御阵。

    红光群绕着外围高速穿梭,触须疯狂摆动,发出高频震动。

    然后,其中一只猛然冲向蓝光群。

    蓝光群集体闪光,瞬间扩散,像伞一样撑开身体,形成屏障。

    撞击发生。

    水流剧烈震荡。

    陈浩被冲击波推得后退数米,头盔差点撞上岩壁。

    他顾不上疼,死死盯着画面。

    两股生物群对峙着,谁也没有退让。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