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02章 裂帛之痕
    接连数日,武媚都显得有些沉默。她依旧准时临朝,听政、批阅奏疏,推行她那《建言十二条》,手腕甚至比往日更为雷厉风行,处置了几名对新政阳奉阴违的官员,引得朝堂上下愈发噤若寒蝉。然而,只有贴身侍奉的女官察觉,天后偶尔会望着殿外出神,握着朱笔的手指,有时会无意识地、久久停留在某一处,直到墨迹晕开,染污了奏章。

    这份压抑的平静,在一个午后被彻底打破。

    来自洛阳的使者,风尘仆仆,呈上了一封用火漆密封、加盖了皇帝随身小玺的敕书副本。依照惯例,发往各州的重要诏令,也会抄送留守长安的天后知悉。

    武媚接过那卷黄绫,展开。目光扫过,起初尚是平静,但很快,她的呼吸几不可察地微微一窒。

    敕书的内容,是嘉奖太子李弘在处置一桩涉及河北道军镇与地方官府因田亩产生的纠纷中,并未偏袒任何一方,而是深入查证,厘清权责,最终做出了“不损军心、不伤民望”的公正裁决,妥善平息了事端。敕书中,李治以罕见的欣慰口吻写道:“……太子弘,仁孝性成,明断有识。此事处置,甚合朕心。着即颁示各方,以为范典。日后若遇此类关乎军民协和之务,太子可先行决断,再行报朕知悉。”

    “先行决断”!

    这四个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了武媚的心上。

    她捏着敕书边缘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颤抖,那光滑坚韧的黄绫,似乎下一刻就要在她指间碎裂。她仿佛能看到,洛阳的朝堂上,她的儿子,在群臣赞许的目光中,从容接旨,那清俊的眉眼间,是属于储君的、日渐增长的自信与威仪。而她,远在长安,只能通过这样一份冰冷的副本,被动地接受着权力正被一点点、却又无可挽回地剥离出去的现实。

    这不再是潜在的威胁,不再是需要剪除的羽翼。这是来自皇帝、来自制度、来自“正统”的,系统性的权力移交!李治在用他的方式,为他选定的继承人铺平道路,而这条路,正不可避免地要碾过她武媚经营多年的一切。

    她缓缓将敕书放在案上,动作看似平稳,但放下时,那一声轻微的“啪”,在寂静的殿内却显得格外清晰。她抬起眼,目光空茫地望向殿外。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在光洁的金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明明亮烈,却照不进她此刻幽深如潭的心底。

    最后一丝侥幸,最后一点因血脉亲情而生的犹豫,在这份敕书面前,如同被阳光曝晒的薄冰,彻底消融、碎裂。

    她不能再等了。任何针对太子身边人的打击,在“先行决断”的权力面前,都显得苍白而可笑。唯有从根本上……唯有让那权力的源头消失……

    一个冰冷而清晰的念头,如同毒蛇,终于彻底挣脱了所有枷锁,从心底最黑暗的角落昂起了头。

    她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眸中所有复杂的情绪——那片刻的动摇,那残存的温情,那不甘的愤怒——都已褪去,只剩下一种近乎虚无的、冻结一切的平静。

    裂帛已断,再无回头路。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