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1章 赠银结心
    俄军军营的寒夜格外漫长,洛夫斯基躺在铺着粗毛毡的床铺上,双眼望着帐顶忽明忽暗的油灯,脑海里全是算计。要让伊万诺夫出错,又不能真与清军撕破脸,这中间的尺度得拿捏得丝毫不差。他翻了个身,指尖摩挲着枕下的疆界图——或许,只有在传递消息时稍作手脚才行了,只是这招需得慢慢来,毕竟风险还是很大的,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先应付好今日的致歉事宜。

    同一时刻,满洲里驿馆的卧房内,莫罗正沉陷在一场酣甜的美梦里。梦里的他,已卸去边疆谈判的重担,回到了京城的宅院。正厅里,妻妾们穿着绫罗绸缎,端着茶点浅笑嫣然;庭院中,十多个儿女追逐嬉戏,大些的捧着书本郎朗而读,年幼的扑进他怀里喊着“阿玛”。这般天伦之乐,是他奔波仕途最真切的期盼,妻妾成群也是莫罗心中最憧憬的场面,嘴角不自觉地扬起,连呼吸都带着几分惬意。

    “咚咚咚——”急促的敲门声陡然响起,像冰雹砸在门板上,硬生生将莫罗从美梦中拽了出来。他猛地睁开眼,窗外的阳光已透过窗棂洒进屋内,将桌案上的笔墨染得透亮。“大人,天已大亮,该用早膳了!”门外传来哈林熟悉的声音,带着几分刻意放轻的小心。

    “知道了,送进来吧。”莫罗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梦里的温存还未散尽,语气里带着几分刚睡醒的慵懒。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哈林率先走进来,身后跟着个端着食盘的差役。食盘里是两碟小菜、一碗热粥和几个白面馒头,虽不奢华,却冒着腾腾热气。差役放下食盘便躬身退去,哈林却站在原地没动,双手局促地垂在身侧,平日里爽朗的脸颊竟泛起几分红晕。

    莫罗一边下床穿鞋,一边好奇地打量他:“怎么了?今日这般扭捏,倒不像你了。”哈林是皇上亲派的大内侍卫,武艺高强且出身勋贵世家,往日里说话办事干脆利落,今日这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实在有点反常。

    哈林见状,走到门口,确认四周无人后轻轻关上了房门,才凑到莫罗跟前,声音压得极低:“大人,卑职……卑职有件私事,想求您相助。”他垂着头,连耳根都红了,莫罗见他这副模样,干脆走到桌边坐下,拿起茶壶给自个儿倒了杯凉茶,仰头喝了一口后,放下茶杯拍了拍身边的椅子,十分爽利地说道:“好了好了,我们之间还用得着这样吗?坐下说!有什么事你尽管说,只要我能办的都给你办!” 听到莫罗这般坦荡又带着亲近的话,哈林紧绷的肩膀瞬间松弛下来,也不扭捏了,顺势在椅子上坐下,抬起头直视着莫罗,语气恳切地说道:“卑职在城中看上了一户人家的姑娘,想带她回京城。但是她爹娘要三十两银子当聘礼,可我这次出门是公干,只带了十两碎银,所以……想向大人借二十两,回京后定当加倍奉还!”

    莫罗听完,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拿起一个馒头咬了一口:“我当是什么惊天大事,原来是为了儿女情长!看你那紧张模样,我还以为你闯了什么祸呢!”笑声过后,他心里却暗自赞许——哈林身为大内侍卫,背后有家族撑腰,又身负皇命,若想强要一个民间姑娘,简直易如反掌。可他非但没有仗势欺人,还甘愿按对方父母的规矩付聘礼,甚至为凑钱低声求人,这份守礼知耻的品性,在当下这个时代的权贵之中,实属难得。

    更重要的是,哈林名义上是他的护卫,实则是皇上安插在他身边的眼线。以往他对这些大内侍卫,始终保持着公私分明的做法,所以他与这些侍卫也是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虽然这次同自己一起来这边的几个侍卫对自己看起来都还很不错,但毕竟“伴君如伴虎”,他也不敢轻易交心。如今哈林主动开口借银子,反倒成了拉近关系的契机。莫罗放下馒头,走到床边打开包袱,取出一叠银票数出三十两,塞进哈林手里:“这三十两你拿着,不算借,你拿去花就是了。”

    “这可使不得!”哈林连忙摆手,“只需二十两就够了,这三十两就多了,况且哪有借了不还的道理!”“让你拿着就拿着!”莫罗拍了拍他的肩膀,“三十两给姑娘家当聘礼,再拿十两置办些绸缎点心,登门提亲总不能空着手,丢了咱们的脸面。这是你的喜事,我现在也算你半个上司,总得表表心意,这就算是我给你的贺礼了。”

    莫罗心里清楚,以哈林的身份,这姑娘即便赎回去,也多半是个通房丫鬟,成不了正妻。但这些私事,他没必要点破,只需成人之美便是。哈林攥着手里的银票,指尖微微发颤——三十两银子对他而言不算什么,自己俸禄不少,回京后随随便便就能还掉,况且他之所以不找巴特鲁等人借,也是因为抹不开面子。真正让他动容的不是银子,是莫罗眼中的真诚与信任,没有丝毫上司对下属的轻视,更没有对“眼线”的提防,一直都同去金川时那样对待下属十分关照。

    “大人之恩,卑职铭记在心!”哈林郑重地躬身行礼,“日后大人若有任何差遣,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卑职也绝不皱一下眉头!”“行了,别煽情了。”莫罗挥了挥手,“快去吧,估摸着俄国人要送致歉文书来了,我还得应付他们。你去晚了要是被别人抢了姑娘,我可不管!”

    “喳!谢大人!”哈林揣着银票,脚步轻快地退了出去。走到驿馆院子里,他抬头望了望湛蓝的天空,心里已然做了决定——朝中多少大臣对他们这些大内侍卫百般讨好,实则暗怀提防,唯有莫罗待他坦荡真诚。往后,莫罗的事,便是他哈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