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章
    无心之言,却让有心人听进了心里。

    霎时间。

    老人猛地转过头,望向窗外——不远处确实有一座低矮的小山。

    朱元璋的瞳孔骤然收缩。

    那山虽称“矮”,也只是相较于钟山主峰而言。

    对人来说,它仍是一道难以翻越的山脊!

    老人像是忽然记起了什么,

    大步迈出门外。

    没过多久,外面传来一声欣喜的呼喊:

    “凉国公,你果然聪明!”

    几人赶忙跟了出去。

    一出厨房,

    便望见远处竟有一条绿荫掩映的小径。

    朱元璋已率先走在前头。

    詹徽、傅友德与解缙紧随其后。

    蓝玉最后一个出来,因为他背着一个麻袋。

    一看到那条小路,他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更是有些惊喜:

    “不会吧?”

    话音刚落,

    即便背着麻袋,他也快步追了上去!

    ……

    就在他们离开后不久,

    “吱吱”声忽然响起。

    茂密的山林中,有猿猴攀跃而来。

    几只猿猴背着布袋,颇有灵性地钻进厨房。

    不一会儿,

    厨房里又多了一些新鲜的瓜果……

    ……

    “多亏了这些动物。”

    与此同时,朱雄英微微一笑,知道“鱼”已上钩。

    虽然每次签到,系统都会奖励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但要灵活运用,还得靠些外援才能达成。

    而【布控外界】这项特殊能力,

    正可驱使钟山境内的动物,为他所用!

    他再次看向画面——

    果然,

    老爷子一行人已来到一个石洞前。

    但洞口矗立着一道三人高、

    不知多厚的巨大石门!

    “系统评判事件完成度的三大标准,是参与人数、精彩程度与影响力。”

    “你们要想拿到奖励……”

    “还得先达成这三点才行。”

    朱雄英想起自己给他们设下的关卡,

    想象他们抓耳挠腮的样子,

    不由笑了起来。

    ……

    “就是这里?”

    蓝玉睁大眼睛,一脸错愕。

    “可这门怎么进去?”

    “这儿有字!”解缙凑近某处,仔细端详。

    老爷子快步上前。

    【欲进此门,先答三题!】

    嗯?

    老爷子面露不解,却觉得这方式有些熟悉。

    蓝玉眼睛一瞪:

    “先前是猜谜,这次又答题?这位隐士是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吗?”

    “先看题。”老爷子没多琢磨。

    他只知道,

    这些粮食带给他的震撼太大了!

    更何况其中还有他闻所未闻的新品种。

    要知道——

    对大明农作物结构单一的状况来说,

    每发现一种能大规模种植的新作物,

    几乎不亚于出了一位当世圣人!

    然而,

    当他们真正看清题目时,

    却都愣住了。

    【第一题:竹夫人过寿,桌上燃着七十三盏灯火,室内灯火通明,亮如白昼。忽然一阵风,吹灭三盏;又一阵风,再灭六盏。问:还剩几盏?】

    【第二题:沈家兄弟二人皆爱玉。一日,兄弟见一玉,甚喜,欲购。兄缺五十两,弟只缺三钱。二人合买,钱仍不足。】

    【问:此玉值多少钱?兄长带了多少钱?弟弟带了多少钱?】

    【第三题:张秀才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家中有贤惠的妻子和一只小狗,相隔千尺远远望见,夫妻二人十分欢喜,秀才走路的速度是六,妻子走路的速度是四,小狗欢快地叫着,从妻子身边出发,向秀才奔跑过去,遇到秀才又掉头跑回……这样反复来回……】

    【问:小狗跑了多少尺?】

    石壁上,密密麻麻刻满了字。

    最下方还有一行字。

    “储粮不易,因此在此设题!”

    “题目十分简单,有缘人自能解答!”

    “按照答案顺序,按下方的石板,即可获得百万粮草!”

    果然。

    在下方。

    排列着“壹、贰、叁……”等九块石板!

    ……

    ……

    众人呆呆地看着眼前景象。

    大明时期的算术,主要还是依靠珠算那一套。

    而且。

    由于科举选拔制度。

    导致大多数学子只专注于四书五经。

    也就是后世所诟病的“八股文雏形”。

    对于数学。

    特别是经过朱雄英用后世的“趣味数学”几个人感到十分头疼。

    “这第一题也就罢了,看起来不过是加减法,但第二题和第三题怎么这么奇怪?”

    “这个……算术并非我的强项!”詹徽也摇头,“不过第一题的答案,应该是……七十三减去九盏被吹灭的灯,还剩下六十四盏?”

    “如果这么简单,这位隐士还会把题目留在这里吗?”

    傅友德苦笑道,“绝不可能!”

    “我看……这里面一定另有玄机!”

    老者皱起眉头,忽然看向一旁的解缙。

    只见他也在沉思。

    “短时间内,解不出来!”

    老人点了点头。

    “算了,先回京城去,在这里继续待下去也只是浪费时间!”

    “反正这些粮食,也跑不掉!”

    “而且就算解出答案,还需要人手搬运。”

    “你们先仔细记下,回去再让群臣解答!”

    “现在最要紧的……”

    “是让标儿醒过来!”

    老者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口。

    与眼前的粮食相比。

    更让他牵挂的。

    是今日的梦境!

    这对老人来说!

    比什么都重要!

    ……

    做出决定后,朱元璋五人匆忙下山,立即返回京城。而此时,远在皇城之内。

    东宫之中。

    ……

    “母亲,父亲会好起来吗?”

    此时。

    朱允炆小声询问身旁的吕氏。

    朱元璋离开后。

    太子的病房外,群臣一直守候,房内还有太监和御医时刻观察。

    以防任何意外发生。

    眼看好几个时辰过去。

    朱允炆望着相比昨日已经好转许多,连气息都平稳不少的父亲。

    神色复杂。

    吕氏只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便明白他在想什么。

    “虽说吉人自有天相,但这次你祖父离开,恐怕很难如愿以偿!”

    “啊?”朱允?猛地回头,不知是喜是忧。

    吕氏分析道:“这位隐士若真心救人,直接奉上丹药便是,何必设下谜题?其中必有隐情。”

    她断言:“不为名,便是为利。”

    朱允炆眼睫微动,低声道:“若祖父未能取得丹药,父亲一旦有事……”

    房中仅母子二人。

    吕氏明白儿子的未尽之言。

    她未加斥责,反而顺着他的话道:“你父亲若有不测,这大明江山便要靠我儿担起了。”

    朱允炆闻言欣喜,在母亲面前难掩情绪:“齐先生曾言,父亲病重时,他们本欲请祖父立我为太孙……可祖父并未应允。”

    他声音带着不安:“祖父究竟是何心意?”

    虽已被扶正,吕氏母子在朝中根基仍浅。吕氏家族原是元庭旧臣,现仅任太常寺修撰之职;朱允炆的师长亦不过是翰林学士,于六部几无话语权。

    如今朱允炆唯一为群臣称道的,便是仁孝之德。

    洪武帝治下,贪银六十两即处斩。空印案、胡惟庸案牵连数万官员,朝臣对老爷子既畏且惧,皆盼一位宽仁之君。

    太子朱彪正是众望所归的储君——他推行休养生息之策,文武兼治,又能镇服诸王,本是完美人选。

    此番病重,却引 暗涌。

    吕氏宽慰道:“许是那时你祖父在气头上。我儿须谨记,如今唯一能与你相争的唯有朱允熥——可他是何等模样,你心知肚明。自他长兄逝后,他便不成气候。”

    她语气转厉:“朱雄英既殁,大明第三代英主必是我儿!”

    提及那个名字,朱允炆眼底掠过一丝悸意。

    幼年时,他曾亲眼见证那位长兄身披万丈荣光。

    所幸命运始终眷顾:

    本为庶子,因原太子妃常氏薨逝,其母吕氏被扶正,使他得享嫡子名分;

    本是次孙,却因皇长孙朱雄英八岁夭折,他竟成了实际上的“长子”;

    唯一的对手朱允熥,又确非良材。

    “若此番……亦能如此幸运便好了。”朱允炆喃喃自语。

    昨日听闻祖父悲啸,见证百官哀泣,他虽面露悲戚,心底却暗涌着难以言说的悸动。

    目光遥望朱彪病房,他语带幽怨:

    “娘亲,自朱雄英去后,祖父再未当众说过……大明三代英主,尽聚于此了。”

    “也许在皇爷爷看来,最合适的人选,永远就只有那一个吧……”

    “回来了!娘娘、二皇孙,皇爷回宫了!”

    宫人惊喜的通报声,忽然打断了吕氏与朱允炆的私语。

    吕氏立刻换上了一副急切的神情,匆匆迎了出去。朱允炆也赶忙调整表情,做出惊喜交加的模样。

    “皇祖父……”

    此时,宫门处。

    皇帝一行五人已下了马车。蓝玉仍背着他的麻袋。

    见文武百官一窝蜂涌上来,蓝玉立即上前拦住众人,朗声笑道:

    “有救了!臣早就说过,太子殿下洪福齐天,必有贵人相助!这回咱们可是真遇上了奇事!”

    另一边,老皇帝三步并作两步,心急如焚地朝着太子寝宫奔去。

    百官见状无不欣喜:

    “当真求得灵药了!”

    “太子有救了!”

    “我就知道,太子定能逢凶化吉!”

    朱元璋听着百官的祝祷,脚下却片刻不停,一心只想快点见到儿子。

    刚踏进寝宫,朱允炆就满脸关切地快步迎上:

    “皇祖父,找到药了?您一定累坏了吧?让孙儿来侍奉父亲用药。”

    “不必!”

    老皇帝不假思索地答道。

    “咱不累,有什么可累的。这药啊,咱睡了一觉就自动到手了!”

    这话让朱允炆和紧随其后的吕氏都愣住了,百思不得其解。

    然而更让他们震惊的还在后头。

    老皇帝坐在榻边,轻轻扶起朱彪,将第二颗“回神丹”喂入他口中。

    因为太过紧张,老皇帝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眼见丹药入口,他接下来说出的话却让朱允炆面色骤变,险些失声惊呼:

    “标儿,快醒醒!你猜咱这次出去见着谁了?是雄英!咱的大孙子,咱又见到咱的大孙子了!哈哈哈……咱又见着他了!”

    老皇帝纵声大笑,笑声里却带着泪光。

    就在这时……

    朱彪的手指微微颤动。

    “雄……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