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4章
    果然不出所料,这位深谋远虑的军师,早就在柴桑城中埋下暗棋。

    "好,就依子敬之言。"

    "速命蒋钦二将烧毁粮草后立即弃城来投。"

    "我刘备定当厚待!"

    刘备当即拍板。

    军议既定,众将散去。

    此时。

    魏延忽然想起一事,再次禀报:

    "主公,末将围城时截获一辆马车,车中女子自称乔玄之女。"

    "据查乃孙策欲送入柴桑赏赐周瑜。"

    "请示主公该如何处置此女。"

    乔玄曾位居汉太尉,性情刚直不阿,素来痛恨奸邪,在朝野间声望颇高。告老还乡后,他便隐居寿春安度晚年。

    只是不知何故,乔家千金竟会落入孙策之手,更被其特意从淮南送至周瑜处。

    "主公容禀,乔公育有两女,人称江东二乔。"鲁肃捻须道,"此二女姿容绝世,有倾国倾城之貌。昔年周瑜随孙策效力袁术时,曾得见芳颜,当即立誓要分娶二姐妹。"

    "如今孙策进兵淮南,想是乔公南迁途中为其所擒。魏将军截获的必是小乔乔婉,此女正是周瑜心仪之人,孙策特意送来以表器重。"

    魏延附和道:"鲁子敬所言极是,那女子确自称乔婉。"

    刘备闻言颔首:"乔公乃当世名士,我们理当礼遇其女。"沉吟片刻又道:"不如先请军师代为照料,待攻下柴桑再作打算。"

    秦牧正饮茶,闻言险些呛住。他本在思索小乔蹊跷现身之事,不想刘备竟将人安排到自己帐中。

    "军营中皆是男子,唯军师帐内有女眷侍奉,交由军师最为妥当。"刘备笑着解释。原来刘备特许秦牧携侍女随军,此刻倒成了顺理成章的理由。

    夏口之战时,黄月英曾以侍女身份随侍秦牧左右。

    此次东征柴桑,秦牧原不打算搞特殊待遇,但刘备坚持要他带上侍女服侍,甚至扬言若秦牧不从便要亲自挑选几名婢女相赠。

    推辞不过,秦牧只得携夫人黄月英同赴柴桑。

    "这..."

    秦牧一时语塞。

    细想刘备所言确有道理,如今军中能妥善安置乔家 ** 的,确实只有他这里了。

    转念又想,那可是名动天下的江东二乔之一,又不是什么粗鄙莽汉。

    若再推三阻四,反倒显得惺惺作态。

    想到此处,秦牧爽快应道:"既是主公差遣,臣便暂且照料这位乔家 ** 几日。"

    刘备当即命人将乔家 ** 送至秦牧营帐。二人又论及天下大势,秦牧方才告退。

    一炷香后。

    秦牧掀开帐帘,却不由怔住。

    只见黄月英正与一位绝色少女执手言欢。那少女一袭素衣胜雪,姿容绝世,纵是黄月英这般 ** ,连同糜贞、邹玉儿相较亦黯然失色。

    不必说,定是小乔无疑。

    令人诧异的是,小乔入帐不过半个时辰,二人竟已亲如姐妹。

    "咳..."

    秦牧轻咳示意。

    "夫君回来了!"黄月英笑靥如花,起身相迎。

    小乔却顿时局促起来,望着这位陌生男子,十指不自觉地绞紧了衣角。

    刘备帐中谋士秦牧,有位拦路遇故人的故事。

    一日,黄月英携小乔上前,点破了秦牧的名号。

    "这位是玄德公麾下军师,秦牧秦子璟。"

    小乔闻言一怔,双眸骤亮,细细端详眼前之人。

    半晌方迟疑道:"莫非阁下就是那位运筹帷幄,助刘玄德立下赫赫战功的秦子璟?"

    黄月英此前未曾言明,自家夫君正是名震天下的刘备谋主。

    秦牧事迹早已传遍九州,连淮南深闺中的小乔亦有所闻。

    "若无人冒充,大概便是在下。"秦牧淡然应答。

    小乔眸光流转,轻掩朱唇。

    "家父常言,玄德公得天相助,幸得一位布衣谋士。"

    "言其虽出身微寒,却有张良之才,乃当世罕见的奇人。"

    "本以为这等高人必是鹤发童颜的隐者,不想竟是位儒雅郎君?"

    心中惊涛拍岸,万千思绪纷至沓来。

    秦牧道:"眼下柴桑战事正紧,主公命我夫妇暂为照拂。"

    "军中简陋,委屈姑娘了。"

    小乔闻言释然,敛衽为礼。

    "承蒙玄德公垂怜,得蒙军师与夫人照料,婉儿感激不尽。"

    提及老父,小乔眉间染上轻愁。秦牧宽慰道:

    "乔公之事,他日自有相见之期。"

    “多谢玄德公的关怀,可是婉儿怕是与家父再难相见了。”

    “小乔为何如此说?”

    小乔低声将事情经过一一道来。

    原来乔玄带着两个女儿从寿春逃出时,就已染病多时,身体日渐衰弱。

    南行途中遭遇吕布追兵,混乱中与母亲郑氏和姐姐大乔失散。

    乔玄深受打击,病情愈发沉重。

    之后又落入孙策之手,那小霸王不顾乔玄劝阻,强行将她带走,欲送往柴桑交给周瑜。

    乔玄悲愤交加,吐血昏迷,从此卧床难起。

    “婉儿被强行带走时,家父已病入膏肓,奄奄一息,恐怕再无生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日后即便重逢,只怕父亲也……”

    小乔说到伤心处,不禁泪落沾衣。

    秦牧望着眼前这位凄楚绝艳的女子,只是轻轻一叹。

    史书将孙策、周瑜迎娶大小乔传为英雄 ** 的佳话,实则大小乔未必情愿下嫁。

    多半是乔玄畏惧孙策、周瑜的兵权,不得不将女儿拱手相让。

    真实的历史,往往比笔墨记载更为残酷。

    不过秦牧也只是略感感叹,并无太多意外。

    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强者方能主宰一切。

    就如曹操,不知强占了多少他 ** 妾为侍。

    连其子曹丕的正室甄氏,也是攻破河北后,从袁熙手中夺来的妻子。

    “如此说来,我娶的那几位夫人,手段倒还算温和?”

    秦牧心中忽然掠过这般念头。

    “婉儿妹妹,乔公德高望重,上天必会怜悯,让你们父女团聚。”

    黄月英轻轻握住小乔的手,柔声安慰道。

    小乔黯然一叹:“但愿如姐姐所言。”

    秦牧定了定神,安抚道:“事已至此,忧心无益,暂且安心在此住下吧。”

    安抚过后,秦牧安排黄月英为小乔安排了住处,随后转身走向其他营帐。小乔恭敬地行礼相送。

    她望着秦牧远去的背影,低声喃喃着:"秦子璟……若父亲真有不测,或许只有他能护我周全……"

    视线转向淮南合肥城。三万江东军集结完毕,正沿淝水北上,直指寿春。孙策立于城头,眺望淮南沃野,脸上难掩喜悦之情。

    此次北渡长江,他们不仅斩杀曹性,全歼三千吕军,更轻松攻克重镇合肥。进军之顺利,简直如有天助。夏口之败的阴霾,此刻在孙策心中已然消散殆尽。

    吕蒙在一旁说道:"据探子回报,吕布已将主力调往淮北新蔡一带抵御曹操。寿春以南除曹性外,再无敌军。主公定能直抵寿春城下,届时兵力空虚的寿春必破,整个淮南将尽归我手!"

    这个年轻将领此前献计破曹性、取合肥,如今又为孙策描绘征战蓝图。

    孙策满意地点头:"先有烽火台之计守住柴桑防备刘备,如今又献计助我速取合肥。仲谋果然为我举荐了一位不逊于公瑾的智将!子明,你确实没有让我失望。"

    吕蒙顺势进言:"待主公攻下寿春后,不妨先与曹操示好结盟,换取他退兵。如此便能从容整合淮南兵力,重振我军威势。而后挥师西进,必可一举平定荆州!"

    孙策听得热血沸腾,忍不住仰天大笑。

    潘璋快步走上城头,低声道:

    “主公,乔公已病故。”

    孙策愣了一瞬。

    随即冷笑道:

    “若他肯乖乖献女,何必闹到如此地步,真是自寻死路。”

    稍作停顿,又吩咐道:

    “好歹是我与公瑾的岳丈,厚葬了吧。再加派人手,务必找到大乔!”

    目送潘璋离去,孙策估算时辰已到,便动身前往逍遥津准备登船。

    就在登船之际,一艘快船突然驶来。

    信使踉跄跪报:

    “主公!刘备突袭柴桑,韩当将军战死,水寨失守!”

    “周都督请主公速回援!”

    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

    孙策手中马鞭惊落在地,厉声喝道:

    “你说什么?!”

    信使涕泪交加地重复了噩耗。

    孙策瞠目结舌,满脸震惊。

    一旁的吕蒙也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烽火台明明设立在柴桑西侧,刘备主力部队如何能避过监视,悄无声息攻占水军营寨?

    韩当老将军乃江东支柱,怎会轻易败亡于刘备军之手?

    这战报必定有误!

    吕蒙脸上的志得意满瞬间凝固,抓着信使衣领怒吼。

    信使跪地呈上染血帛书。

    孙策指节发白地攥紧情报,帛布展开时发出刺啦声响。

    墨迹如刀:

    - 韩当阵亡

    - 水寨陷落

    - 柴桑被围

    烽火台失效缘由已无关紧要。

    孙策终于看清棋局——所谓退守江陵,征讨五溪蛮,全是刘备精心设计的骗局。

    调虎离山!

    当他主力北渡淮河之时,刘备军早已剑指江东腹地。

    这是要掘我根基!孙策心中惊雷炸响。

    公瑾...若未采纳你淮北之策,刘备安敢如此猖狂!

    长江波涛间回荡着君主撕心裂肺的怒吼。

    (下接章节名:此刻孙策眼中,那个算无遗策的周公瑾已彻底跌落神坛。

    战报未提及烽火台失守细节,但这已足够判定——周瑜的防御体系形同虚设。

    夏口折损三万精锐尚可归咎天意。

    如今连世代镇守的韩当都...

    孙策攥碎案角,指缝间渗出木屑。

    连小乔都赠予你了...

    江风卷着君主最后的信任沉入水底。

    “我竟瞎了眼,竟会倚重于你!”

    孙策怒火冲烧,牙齿咬得咯咯作响,满心都是懊悔怨愤。

    吕蒙见状深吸一口气,抱拳劝道:

    “主公,此刻追责周都督已无济于事。”

    “若柴桑陷落,江东屏障尽失,刘备水师顺流东进,我等江北之军便成孤旅。”

    “届时纵使主公夺得淮南,江东基业亦将倾覆。”

    “当务之急,唯有尽起精锐回援,不计代价解柴桑之危!”

    这番话如冰水浇头,令孙策猛然惊醒。

    满腔怒火瞬间化作刺骨寒意。

    “子明所言极是,柴桑乃江东命脉。”

    “淮南得失尚在其次,江东根基断不容有失!”

    孙策攥紧双拳,眼底翻涌着深深的不甘。

    寿春城已近在咫尺。

    这唾手可得的肥肉,如今却要生生舍弃,叫他如何甘心?

    沉默良久,终是狠狠甩袖:

    “传令三军,即刻转道南下,驰援柴桑!”

    见主公决断已定,吕蒙赶忙前去部署。

    孙策最后望了眼寿春方向,目光转向南面。

    “公瑾,这次别再让我失望!”

    “若连柴桑都守不住,你也不必来见我了!”

    ......

    柴桑城内,更深露重。

    军府大堂却是烛火通明。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