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837章 儒门的前途在哪里
    第837章 儒门的前途在哪里

    对于两山典客这个官职,苏秦打心眼里是拒绝的。

    但如今为人奴仆,只能无奈受命。

    至于说反抗,或者是阳奉阴违,他决计是不敢的。

    哪怕他背后是纵横家,也扛不住这两尊疯魔王。

    苏秦背剑而去,贝吉特看着他消失的背影,情绪一时间莫名。

    暂时没有得到心圣果位,却因此而得到了一名绝世奇才,所 />

    莫名的很有喜感。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悲剧开端,喜剧收尾?

    “你在笑什么呢?”

    见他嘴角微扬,孙悟空莫名的有些开心,笑着问道。

    贝吉特笑着摇头,说道:“我在庆幸没有被命运套路。”

    “被命运套路?”孙悟空疑惑问道。

    “就是那种无论我们怎么努力,距离真相总是会差一步,始终找不出幕后黑手,不到最后无法拔出心中钉子的套路。”

    贝吉特想起了一些悬疑故事,耸了耸肩:“我很不喜欢这种套路,心累。”

    孙悟空说道:“你总是会想太多,心思有些敏感。别把自己搞这么累,天塌下来,有我。”

    贝吉特白了他一眼,说:“我谢谢你没有说我多疑,猜忌,反复无常。”

    “哈哈哈……”孙悟空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声音洪亮。

    在他的笑声中,贝吉特有气也发不出来,片刻后也跟着笑出了声。

    伴随着两人的笑声,留在船舱内的百家代表纷纷化光消散,了无痕迹。

    原来这次贝吉特就单单宴请了苏秦自己,其余代表们全部是由孙悟空变化出来的。

    那所谓能够测试出幕后黑手真身的红水晶,自然也是假的。

    从始至终,这都是针对苏秦而布下的陷阱。

    而这种陷阱,贝吉特他们之前已经进行了七次。

    七位百家代表被骗到了这里,遇到了一样的套路。

    只不过,假的终究真不了,七位代表这才保住了性命。

    被孙悟空强行洗去了记忆,放了回去。

    这就是贝吉特所说的笨办法,一个一个的试探,花费的精力虽然巨大。

    但是他们的运气显然还不错,没有最后试到苏秦。

    “总算是去除了一块心病。”

    夫子和孟子以及三藏等人联袂而来,微叹说道。

    贝吉特说道:“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啊,一个苏秦,就险些坏掉了儒门的发展大计,这种可悲的现实折射出的是儒门如今外强中干的本质。”

    这话说的有些不客气,但是夫子和孟子却都没有脾气。

    虽然性格不同,但是从专职上面来讲,夫子更适合钻研学问,孟子更适合弘扬正义。

    俩人都不适合勾心斗角,甚至管理儒门这么大的一个摊子。

    “请随我们去文庙吧,详细说一下儒门未来的发展大计。”孟子说道。

    贝吉特瞥了西行众人一眼,对着站在最后的少女菩萨说道:“你出去。”

    观世音脸颊抽抽了一下,抬目道:“就我自己?”

    “没错,就你自己。”

    贝吉特说着,微微一顿,指着天蓬等人说道:“他们,是我的兄弟。”

    闻言,天蓬,沙悟净,小白龙,皆是不同程度的心中一热。

    西行队伍的本质是什么,众所周知。

    因为利益而聚合在。

    哪怕他们曾经同生共死,哪怕他们依旧在并肩作战。

    毕竟,一致对外和内部纷争,是两种不同的关系模式。

    正因如此,三人才会感动在贝吉特此刻的信任里。

    “我们还是出去吧。”

    深吸了一口气,天蓬神情复杂地说道:“不要辜负了贝吉特的信任!”

    沙悟净和小白龙明白了他话语中的意思。

    被信任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棋盘之中,他们往往都是身不由己。

    离开,才是对双方都好的结果。

    三者和观世音一起走出船舱,三藏却留了下来,一脸平静。

    他能够保证,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辜负了贝吉特的信任。

    此间无外耳,孟子郑重说道:“请大圣明言。”

    贝吉特无奈笑道:“亚圣,别这么心急。儒门的崛起不差这一时半刻。更何况,我现在对儒门根本没有一个真切的了解,你觉得我得有多么智慧才能策划布局?”

    孟子真诚说道:“夫子平常很少直接管理儒门工作,我一个人撑到了现在,各种心酸实在无法言诉,所以才迫切期望有人能够提出更好的方针,来缓解我肩头上的压力。”

    贝吉特斜视夫子,似笑非笑:“这算是剥削吧?好好的亚圣,现在被你逼得情绪都有些失控。”

    夫子笑了:“这不是你来了吗,他以后可以轻松一些了。”

    贝吉特:“……”

    见他看向自己的目光越来越怪异,夫子轻咳一声,开始讲解儒门现在的情况。

    数刻后,夫子渐渐停止了讲述。

    贝吉特沉默了片刻,说:“你们现在的思维方式是对的,改造儒学,令其更适合世俗王朝中的上层建筑。日久天长之后,就会出现由上自下的崇儒之风,儒学也会慢慢强盛。”

    “可是,这种方式实在是太慢了,且有很大的弊端。一旦王朝发生更迭,你们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会化作泡沫。纵使新的统治者接受儒学,也需要经历一个重塑的过程。”

    孟子所有所思地点头,好奇问道:“那么你觉得,儒门的前途在哪里?”

    贝吉特微微一顿,幽幽说道:“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轰!”

    短短的一句话,寥寥十几字,却如同开天一斧,斩碎了所有人的思维。

    这三界不是神宋时期,更不是明朝时期,士大夫的地位远远没有这两个时代中的那么恐怖。

    宋明时期,皇帝和士大夫集团是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共同富贵,共享权利的关系。

    而且,这个关系往往都有一个规律。

    帝国前期,帝权为主导,士大夫集团配合。

    帝国中期,士大夫集团为主导,帝权配合共治。

    帝国后期,士大夫集团甚至凌驾在帝权之上,权臣出,妖孽横生。

    由此,便可看出读书人在这两朝中拥有多么强大的力量。

    至于帝国中的兵部,呵呵哒,随便一个言官都敢指着兵部大佬的脸吐唾沫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