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超脱三界的神火
贝吉特知道,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模式。
可是世间事本就没有对错,只有立场。
站在他的立场而言,如果能够在世间普及开类似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那么儒门将会彻底崛起,与佛道两门分庭抗礼。
届时,将会是三教共治天下的局面。
到了这种地步,儒门圣人的果位,比起大天尊的果位来说,都不弱分毫。
“敢问大圣,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孟子询问说道:“现如今,就连儒学风气最盛的唐帝国,都在刻意削减儒门的力量,增强皇权的力量……估计没有皇帝愿意看到你说的这种局面出现吧?”
贝吉特眯起双眼,说道:“想要完成这个目标,首先要抓的是两样东西。”
“哪两样?”夫子问道。
“民心,民意!”
贝吉特声音渐渐激昂,慨然说道:“铁打的万民,流水的皇帝,只要儒门能够把持住民心民意,再强势的皇帝,也不得不用儒士来管理帝国,这就是共治天下的前提!”
一言出,满堂寂静。
良久之后,孟子喉间莫名有些干涩,沙哑着声音问道:“普通民众当真有这么强大的力量?我们又能靠什么手段来操控这股力量?”
人民的力量有多大?
贝吉特脑海中下意识想起了前世中的那抹红色,那屹立在东方的庞大国度,呢喃说道:“人民汇聚在一起,敢叫日月换新天!”
“至于如何做到这种程度,我心中有一个完整的计划,你们可以先听一听。”
“因为三观不一样,知识水平不一样,你不能直接给种地的老农说四书五经,没有意义。”
贝吉特认真说道:“那对于他们来说,什么才最有意义?”
“是金钱,是物质,或者往本质里面说,是优渥的生活。”
“你让他们过得好,他们就服你,就信你,这也是佛门大盛的原由之一。”
“所以,想要争取到他们的信仰。你必须要有一个流程,使他们得到好处的流程。”
“且,这个办法你不能抄道家长生诱惑,佛门的善恶果报。必须要让凡人看到真实,如此才能在佛道两门的夹缝中崛起。”
“我仔细想了一下,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其实有不少,比如说义庄,社仓,保甲,书院,乡约等等等等。”
“投身与广阔的基层社会,从下而上的改造一个帝国的国运。”
“如此,用不了三代,儒门就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诸子百家之中脱颖而出。”
对于儒门未来的发展,开了上帝视角的贝吉特这不是在划大方向,分明就是铺了一条金光大道。
如此宏观的目光以及对未来的布局和把握,也令夫子和孟子瞠目结舌,自愧弗如。
将儒门能够在逆境中崛起的手段说完,贝吉特顺势提出了告辞。
封圣一事无疾而终,夫子也知贝吉特留在这里已经没有了什么意义,遂即亲自驾车,将西行众全部送回人间。
落地之处,便是他们来时的位置。
向西而行,山长水更长,光景渐苍凉。
约摸着走了三百里,进行前处,竟是渐觉热气蒸人,酷暑难抗。
午时一刻,三藏勒马,褪去身上披着的袈裟,仅剩一层浅黄色衣裳。
“列位,如今正值寒冬时节,此间怎会有如此热浪?”
贝吉特以手搭作凉棚,遥望远方。
但只见数百里外,一座连绵八千里的火焰山升腾着熊熊烈焰,虚空在这火焰中好似都发生了巨大扭曲。
八千里火焰山……铁扇公主在搞什么?
微微蹙眉,贝吉特在心中想道:而且,这火焰的强度也有些夸张了。
“继续向前走吧,待会你就知道原因了。”孙悟空说着,扛着铁棍率先而行。
不多时,众人来到了蔚为壮观的火焰山前。
三藏怔然地望着山上烈焰,嘴角一阵抽搐:“这是什么火?感觉就连大罗金仙都很难承受其热。”
“这不是世间火,而是法则金焱。”观世音目光微微怪异,说道:“这种金焱,唯有天道能够释放出来。”
“这是天道亲自布下的劫难?”天蓬惊骇问道。
若真是如此,加注在他们身上的天命光环将会彻底失去作用。
想要渡过劫难,自然是千难万难。
“不是天道亲自布下的劫难。”
贝吉特情绪十分复杂,看向观世音,微叹说道:“我想,应该是天道因为观音的存在,而增加了此难的困难程度。假若这火焰的强大程度能够威胁到观世音,就说明我的猜测无误。”
观世音放出了自己的神念,深入火焰山内,转瞬间,脸色煞白。
“我……过不去此山。世间生灵,就算是圣人,也决计做不到这种程度。”
沙悟净深深望了她一眼,说道:“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天道在上,绕道怕是行不通的。”
“还记得铁扇公主手中的芭蕉扇吗?”孙悟空沉思了一下,缓缓说道:“也不知那把扇子,能否将其熄灭,甚至只是荡开这火焰。”
“熄灭是别想了。”观世音沉声说道:“最多,也只是能够庇佑我们几个渡过这八千里火焰山。”
“你素来以眼界和智慧闻名,可知除了用芭蕉扇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克制此火?”贝吉特伸手挑起了她的下巴。
观世音面无表情的向后退了几步,说道:“这金焱是超脱于三界内的神火,我这也是第一次见,又怎会有相克的办法?”
贝吉特总感觉她有些言不由衷,可又无法逼迫她说出什么,只得摇头开口:“算了,算了,我还是去翠云山走一趟吧,先将芭蕉扇借过来。”
“我们待在这里不止是闲着,还要承受着酷热蒸腾,不如同去如何?”天蓬抬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认真说道。
这山口附近的高温,就连他的仙躯都有些承受不住。
孙悟空召唤来筋斗云,载上众人,一息十万八千里。
三两句谈话间,便赶到了翠云山前。
此时此刻,翠云山上空阴云密布,电闪雷鸣,有种令人窒息的沉重感。
好似因为有人来了,那漆黑的阴云渐渐向下压来,冰冷的雪雨哗啦啦落下,疯狂砸向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