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3章皇帝莫不是疯了?
    有个官员忍不住质疑道:“天地是圆,那为何我们还能站在地上?”

    朱瞻基笑笑,这个问题是牛顿解决了。

    不过现在牛顿还没生出来。

    朱瞻基拿起桌案上的橘子。

    大明朝还没有苹果,不过朱瞻基西征的时候,在巴比伦行宫中看到一片苹果园,听

    说是从欧洲移植栽种,他取了一些种子,培植于御花园之中。

    如果不出意外,三四年就能结出果实。

    “这橘子看到了吧!”

    朱瞻基见官员都点头,然后放手,橘子掉在了地上。

    官员有些反应不过来,橘子掉到地上,这和天地是圆球有什么关系吗?

    朱瞻基笑道:“八零零”为什么所有的东西拿起来,都会掉到地上?它怎么不朝上面

    飞?m

    于谦沉吟道:“因为他有重量。”

    三杨、夏元吉、塞义都跟着点头,这是很明显的事情,东西越重掉的越快,砸人越

    疼,甚至能把人砸死。

    朱瞻基语出惊人道:”在朕看来,这大地有吸引力所以才导致东西落在地面上,就好

    像磁铁一样,时时刻刻都存在着一种吸引力,所以才导致它落地。”

    这么简单的话大家能理解,但都接受不了,天圆地方是先贤提出的,得到圣人认可

    怎么会是错的?

    大理寺卿李明虽精明能干,却是个保守官员,闻言哼哼几声,冷笑着问道:“陛下说

    我们站在圆球上,又说圆球有吸引力,那我们脚底下还有人了?*

    朱瞻基淡淡道:“不但有人,而且在他们看来,我们就生活在他们脚底下!”

    “如此荒谬,简直闻所未闻!”

    “匪夷所思,真乃天方夜谭!”

    “陛下莫不是疯了吧!”

    “天圆地方多好,怎么说我们站在一个球上!”

    九卿官员站在最外面,全都窃窃私语,这大明疆域图还有几分可信,这说法就显得

    滑稽可笑。

    朱瞻基自然能听到这些官员议论声,一笑而过,大明对待这些匪夷所思违反常识的

    理论还是可以的,虽然不接受这种说法,但也不会把人放到火刑架上活活烧死,可以

    说比西方更开明,更适合研究这些理论,只是天下的读书人都被儒学束缚,变得僵化

    刻板,投入钻营功名之中。

    皇帝不说话,官员议论声很快就消失。

    朱瞻基道:”你们谁坐过船?”

    “臣坐过!”

    “臣也坐过!”

    “不怕陛下笑话,老臣不但坐过,还亲手撑过船!”

    四五个官员站出来,其中还包括蹇义。

    朱瞻基笑道:“那你们在江河上看到对面行船,是先看到什么?”

    塞义立即道:“自然是桅杆,越大的船只,桅杆越高,刚开始只能看到尖尖的黑点,

    再近一些就可以看到旗帜,最后能窥得整个船只。”

    说完塞义自己就呆住了,仔细品着刚才的话,自己好像说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朱瞻基似笑非笑看着,这道理你们都明白,只是不朝这方面想,或者不愿意承认。

    几个坐过船的官员脸色有些苍白,他们竟然从实践中认可了皇帝的天方夜谭。

    剩下没坐过船的人也想到类似经验。

    于谦喃喃自语道:“远方大山也是先看到山顶!”

    杨荣默默补充道:”塔也是!”

    杨士奇苦笑道:“老夫在管道上看到马车也是如此!”

    “是啊!下官也有类似体验!

    “怎么会这样呢!”

    “难道这大地真是一个圆球?”

    官员们开始反思了,朱瞻基只是看着,这些人都是大明精英,他们认可了这些理念

    就等于天下读书人认可,等到所有人都认可,那对传统思想的冲击绝对是摧古拉朽

    般的效果,对保守派来说,也是一个打击,孔子学问高又如何,他也看不出地球是圆

    的!

    交流议论一会,虽然官员们还无法彻底接受这些科学理论,但也不敢小瞧了,脸上

    都充满着自我怀疑的表情,再看看屏风上的大明地图,脑海里都浮现了地球仪的模型.

    朱瞻基道:“徐滨出海几年了?”

    于谦拱手道:“如果从太仓算起,已经三年有余,如果从宝船队分离开始,已满两年

    朱瞻基笑道:“那也差不多该回来了!”

    杨士奇、杨荣、杨傅都是内阁官员,对流放徐滨有所耳闻,毕竟有些奏折还要经过

    他们的手,想到皇帝派徐滨船队一直往西航行,原以为是流放终身不得归还大明,如

    今看来,是围着地球绕了一圈。

    看着大明地图,很多官员都露出震惊之色,如果徐滨回来了,岂不是说明大地真的

    是圆球!

    众人不相信徐滨,但徐滨船队里也有很多文官,他们不可能帮着徐滨欺瞒天下。

    现在轮到朱瞻基穷图匕现了,给这些官员科普小学生知识,就是要他们做事。

    “杨士奇!”

    0.8

    “臣在!

    “这大明疆域图要发行天下,朕要天下人都看到咱们的大明有多么强大!”

    “臣!遵旨!”

    杨士奇情不自禁跪地领旨,这是一件振奋大明人心的事,也是一件盛事,甚至不输

    于《永乐大典,让后世子孙都明白,大明有多么强盛,远超汉唐。

    朱瞻基道:”杨荣!”

    杨荣立即出列道:“臣在!”

    朱瞻基吩咐道:“命人前往太仓港,等候徐滨回国,将各个官员纪录的笔记见闻,与

    世界舆图一起发行天下,朕也要让天下士民开开眼界,这天地除了我大明,还有更广

    阔的土地,此后我大明再无兼并土地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