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认为夏大人所言有理!”
“臣也附议!”
“银子收归国库,则国库充实,大明再无缺银之忧,等朝廷把银子花出去,百姓又会
存进银行,如此周而复始,我大明岂不国富民强!”
“是啊陛下,此言甚是有理!”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不知哪个官员发表一通谬论,全体文武官员都激动跳出来附议,仿佛找到一条治国
捷径,这银子在朝廷和百姓手中来回倒腾,谁也不缺银子使,简直完美!
土鳖!
真是一帮土鳖!
朱瞻基又气又笑,世上有这么好的事情,还轮得到你们这些土鳖?
“荒谬!
“陛下?*
百官看着生气的皇帝,全都呆滞起来,这么好的提议竞然不用?
朱瞻基怒视道:“朕问你22们,把银子花出去,银行没有银子,老百姓那银票来兑换
银子怎么办?*
“这?”
想要进言的百官纷纷皱眉,变得迟疑起来。
又有一个青衣小官站出来,大声道:“陛下,银子可以花一半留一半,如此万无一失
百官又纷纷点头,虽然少了一半,但也有几亿两,每年多倒腾几次,大明依旧无缺
银之忧,他们这些当官的也跟着授意。
朱聰基表情平淡,跟这帮土鳖解释经济货币学不知要解释到什么时候,更何况还不
一定听得懂,有了银票为什么还要花银子,真是多此一举,银行存一两白眼,可以发
行五两甚至十两的银票,傻瓜才把银子花出去,不但不能花,还要让天下百姓都知道
皇家银行里有大把银子,让他们安心使用银票。”传朕旨意,昭告天下:大明所有银子封存皇家银行!朝廷不得动用一分一毫,此议
不得再提!”
朱瞻基直接用帝王之威压制百官想法,心里有点明白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搞一个装
皇明祖训》了。
杨士奇第一个站出来道:“臣领旨!”
于谦紧随出列道:“臣领旨!”
剩下的大臣也反应过来,杨荣、周枕、陈山、夏元吉等人带头,文武官员纷纷臣服,
朱瞻基摆了摆手,让大臣们都回到各自班列中去,刚才百官的提议虽然荒唐,但由
他们的口传到民间去,百姓对纸钞的信心会更足,银票本身会更坚挺!
一个红袍官员上前一步道:”陛下,臣礼部左侍郎赵吴有本要奏!”
第409章弹劾蒸汽机
“陛下,臣认为夏大人所言有理!”
“臣也附议!”
“银子收归国库,则国库充实,大明再无缺银之忧,等朝廷把银子花出去,百姓又会
存进银行,如此周而复始,我大明岂不国富民强!”
“是啊陛下,此言甚是有理!”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不知哪个官员发表一通谬论,全体文武官员都激动跳出来附议,仿佛找到一条治国
捷径,这银子在朝廷和百姓手中来回倒腾,谁也不缺银子使,简直完美!
土鳖!
真是一帮土鳖!
朱瞻基又气又笑,世上有这么好的事情,还轮得到你们这些土鳖?
“荒谬!
“陛下?*
百官看着生气的皇帝,全都呆滞起来,这么好的提议竞然不用?
朱瞻基怒视道:“朕问你22们,把银子花出去,银行没有银子,老百姓那银票来兑换
银子怎么办?*
“这?”
想要进言的百官纷纷皱眉,变得迟疑起来。
又有一个青衣小官站出来,大声道:“陛下,银子可以花一半留一半,如此万无一失
百官又纷纷点头,虽然少了一半,但也有几亿两,每年多倒腾几次,大明依旧无缺
银之忧,他们这些当官的也跟着授意。
朱聰基表情平淡,跟这帮土鳖解释经济货币学不知要解释到什么时候,更何况还不
一定听得懂,有了银票为什么还要花银子,真是多此一举,银行存一两白眼,可以发
行五两甚至十两的银票,傻瓜才把银子花出去,不但不能花,还要让天下百姓都知道
皇家银行里有大把银子,让他们安心使用银票。”传朕旨意,昭告天下:大明所有银子封存皇家银行!朝廷不得动用一分一毫,此议
不得再提!”
朱瞻基直接用帝王之威压制百官想法,心里有点明白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搞一个装
皇明祖训》了。
杨士奇第一个站出来道:“臣领旨!”
于谦紧随出列道:“臣领旨!”
剩下的大臣也反应过来,杨荣、周枕、陈山、夏元吉等人带头,文武官员纷纷臣服,
朱瞻基摆了摆手,让大臣们都回到各自班列中去,刚才百官的提议虽然荒唐,但由
他们的口传到民间去,百姓对纸钞的信心会更足,银票本身会更坚挺!
一个红袍官员上前一步道:”陛下,臣礼部左侍郎赵吴有本要奏!”
第410章朝贡!阅兵!
早朝结束!
百官散朝回各自部堂办公。
朱瞻基也是如此,在文渊阁与内阁诸大臣继续商讨朝政。
不同于大朝会,君臣之间在文渊阁商讨国事显得很随意,一般都是杨士奇、杨荣、
于谦、夏元吉之间相互讨论,然后由朱瞻基裁决。
“陛下!”
杨士奇又站出来,笑着说道:”按照我大明朝贡体系,三年一贡,上一次朝贡是宣德
二年,如今又到了藩国来朝贡的时候,很多国家派出的使节已经提前抵达京城,礼部
负责迎宾的几位官员奏请征调京城客栈,以供外国使节免费居住,还有申请守卫、侍
女等伺候。”
朱瞻基还没开口,于谦就皱起眉头反驳道:“这些落国来使何必受如此优待,我大明
既已奉行内王外霸之策,无需讨好这些小国。”
杨士奇微微一笑,这礼部奏折就是说的,并不是他的意见,没必要在君前争吵。
杨荣沉吟道:“我倒觉得花不花这些钱无所谓,我大明不缺钱,但也没必要优待这些
小国使者!”
杨傅开口道:“之前太祖、太宗两朝优待朝贡使者,无非是为了天朝上国颜面,如今
我大明征伐天下,也不必在学太祖太祖!”
朱瞻基点了点头,内阁意见既然统一,就无需他裁决,淡淡道:“就按照这个意思办
从今年开始,凡是外国使节来我大明,礼部官员负责接待即可,不再提供免费住宿
等条件,如果外国人实在不熟悉我大明,可以由礼部官员介绍指定地点,但让他们自
己掏钱。‘
杨士奇立即道:“遵旨n“!”
朱瞻基开口询问道:”今年有多少使节?”
杨士奇早已经统计清楚,不慌不忙道:”回禀陛下,根据礼部统计,还有边关送来的
情报,臣估计这次来我大明朝贡的使节超过三百!”
杨傅惊呼道:“怎么会这么多?”
夏元吉也惊讶道:“当年永乐帝命马保下西洋,实行厚往薄来之策,也不过吸引148
个小国来朝贡,如今我大明兵锋所指,灭国无数,哪来的300多国?”
杨士奇苦笑道:“我也有疑惑,但事实就是如此,这次来朝贡的多为西方国家,尤其
是欧洲,什么西班牙、法兰西、葡萄牙、匈牙利、奥斯曼等国,每一个国王都带着十
几名小国王,结伴而来,京城里的迎宾馆都已经住满,所以礼部官员才上奏,要求朝
廷出钱安置剩下的使节!”
夏元吉笑道:“当年我在西域与西班牙使节打过交道,他们的语言晦涩难懂,听说每
个国家还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此次来我大明朝贡,应该多请一些商人做翻译。
于谦沉吟道:“果真如此的话,这倒是一件可以媲美永乐盛世的好事。”
杨荣感叹道:“是啊,直到今日我还忘记不来当年的盛世繁华,无数国家使节来我大
明朝贡,前往礼部报备的使节络绎不绝,肤色不同,穿的衣服也不一样,还有当年的
游园盛会,堪称盛世典范,我大明之威传遍环宇,连草原上的部落兀良哈都派人过来
!”
朱瞻基暗自点头,游园盛会他也是亲自参加的,而且孙若微还为皇爷爷朱棣挡了一
箭,这次万国来朝应该好好利用一下,光开一个游园盛会是不够的。
于谦见皇帝表情沉着冷静,跟着微微沉吟一番,上前奏报道:”陛下,自从西征军回
朝,您还未检校军队!何不趁这个机会举行一次大阅兵,以震慑这些小国!”
杨士奇、杨荣、杨傅、夏元吉都皱起眉头,人家好好的来朝贡,不花钱接待可以理
解,还拿刀枪去恐吓人家,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夏元吉道:“陛下,此举不妥!万国来朝是盛世迹象,无需以兵戈来衬托!”
杨傅紧跟着道:”臣也认为不要,阅兵可以震慑这些小国,但也会暴露出我大明军威
当年倭寇、朝鲜就是因为看上我大明火枪、火炮,所以借着朝贡的名义来京城试探
他们蹉跎数年无所得,如今岂能白白相送!”-
不错!”
杨荣见皇帝表情不对,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再说别的话。
杨士奇更是一语不发,在他心目中朱瞻基是比太祖朱元璋还霸道的君主,只要他认
定的事就没人能阻止得了,不要说他们这几个内阁大臣,就是太上皇、太后都拿他没
办法,太上皇一生钟情于儒学,结果儒学被革新,程朱理学被废除,太后那边更是如
此,娘家都被发配到澳洲。
这就是大明天子!
朱瞻基笑道:“朕倒是认为于谦说的有理,趁这个机会举行一次大阅兵,一举震慑奥
斯曼和欧洲国家,只需三、五年,大明就可以消化西征战果,原帖木儿帝国就能成为
我大明的后方,也对我大(赵李好)明吞并天竺有利!”
夏元吉更是早已经改换门庭,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于谦这边,低声和于谦商量阅兵
细节,询问户部有没有能帮上忙的地方。
三杨相视苦笑,皇帝决定的事他们是更改不了的。
朱瞻基点到即止,刚才在早朝上已经乾坤独断一回,此时无需再发帝王之威,而且
阅兵这种事文官也帮不上什么忙,还需要勋贵武将去忙活。
“于谦,我大明有多少军队?””驻扎在京城附近的有二十余万,大部分都是西征老兵,最后一波回家探亲的也在半
月前回营词!”
“够了!*
朱瞻基点头,这次阅兵除了震慑外国使节,还要检阅皇家军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