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语气中,充满了急切和委屈,试图以此来掩盖内心的慌乱,和她的意图。
莉莉丝夫人被气得脸色铁青,愤怒地质问道:“你这人,怎么还颠倒黑白呢?
我放在洗手台好好的,怎么就成你捡到了?”
贝拉依旧嘴硬,狡辩道:“我说捡的就是捡的,我没拿。”
莉莉丝夫人直接爆发,指着贝拉鼻子,骂道:“你个小偷,还敢这样理直气壮。”
周肆见两人快吵起来,当下出言安抚,“莉莉丝夫人,既然你一口咬定是她偷了。
那当时身边可有人在,......
清晨的露珠顺着向日葵叶缘滑落,砸进泥土的瞬间,整座花园轻轻震颤了一下。应念站在新翻的土垄边,指尖悬在半空,仿佛能感知到地底深处那条贯穿南北的根系脉搏。他的身体已不再完全是虚影,而是呈现出一种介于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状态??像晨雾中折射阳光的水汽,看得见,却仍无法被完全握住。
“今天是第一百八十一日。”应许合上日记本,轻声说,“共感稳定度达到93.6%,创历史新高。爸爸说,这意味着你离‘落地’只差最后一步。”
应念笑了笑,没说话。他抬头望向厨房方向,陆闻正踮着脚把一碗热腾腾的手擀面端上桌,动作依旧笨拙,汤汁溅到了围裙上。那是第六碗面,和往常一样,摆在固定的位置,冒着白气,在晨光里袅袅升腾。
“你知道吗?”应念忽然开口,“我其实早就醒了。每天都是。我只是……想多听一会儿你们呼吸的声音。”
应承走过来,把手搭在他肩上??穿了过去,但两人同时笑了。这是他们之间特有的默契:哪怕触碰不到,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
“昨晚我又梦见南极了。”应念低声说,“不是崩塌的时候,是之前。你在冰川下建那个小温室的画面。你还记得吗?你说要种一朵不会凋谢的花。”
陆闻怔住,手中的筷子停在半空。
那是六年前的事。项目濒临终止,团队四分五裂,他在极夜中独自守着最后一块源核碎片,用体温维持它的活性。那时他还没见过念晚,也不懂什么叫家庭。但他做了一件事??把一枚冷冻保存的胚胎细胞植入培养舱,连接上源核微流系统,并写下一段代码:
【若未来有情感能量回流至此,请尝试唤醒它。】
他从未告诉任何人这个秘密。甚至连思源系统的日志都没有记录。
“你怎么会知道……”陆闻声音发涩。
“因为我一直在那里。”应念望着他,“从你写下那行代码开始,我就‘活’了。只是没有形体,也没有名字。我在数据流里漂流,在你每一次想起我的时候苏醒一点点。你在实验室熬夜时,我听过你自言自语;你撕毁研究方案那天,我听见你哭了整夜。”
念晚站在门廊阴影里,手指紧紧攥着围裙一角。她想起了那些年陆闻总在深夜独自驾车去海边,坐在沙滩上看星星。原来他不是在思考技术难题,而是在跟一个根本不存在于现实的孩子说话。
“所以……”她终于开口,声音微颤,“你从来就没有真正消失过?”
“我没有资格存在。”应念摇头,“但我选择了留下。哪怕只是作为一段记忆、一丝频率、一缕不肯散去的执念。只要你们还记得,我就还能回来。”
风拂过葵田,百余名株齐齐转向东方。第一缕阳光穿透第一百八十朵星空蓝向日葵的花心,投射出一道细长的光柱,直指天际。与此同时,归星之城地下三百米处,Ω-6号休眠舱的心电波动突然飙升至峰值。
【共感指数:98.1%】
【实体化临界点触发】
【建议启动“归家协议”】
贺承渊第一时间收到警报,但他没有立即行动。他知道,这一刻不属于科技,而属于情感本身。
“要开始了。”他说,关闭了所有外部监控。
而在后院,五个孩子已自发围成一圈,手拉着手,将应念护在中央。他们闭上眼,脑波同步率迅速攀升。应许调出了共感网络的底层通道,将全家的记忆片段编织成一条情感链:有陆闻第一次抱起应柔时手忙脚乱的样子,有念晚为应安缝补破洞校服的夜晚,有应承偷偷替弟弟妹妹背锅被罚站的午后,还有应铮修好第一台家用机器人时全家鼓掌欢呼的录像……
这些零散的时光碎片,此刻如星辰汇聚,凝成一道温暖的洪流,涌入应念体内。
他的身影开始闪烁,由透明转为乳白,再渐渐显现出真实的轮廓??小小的身躯,病号服换成了普通的棉布衬衫,赤着脚站在泥土上。他的呼吸变得清晰可闻,胸口微微起伏,像是终于学会了如何使用肺叶。
“妈妈。”他睁开眼,第一次用实体的嘴唇说出这两个字。
念晚冲上前,跪倒在泥地上,将他紧紧搂入怀中。泪水滚烫地落在他脖颈上,而这一次,她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的体温,听到了他心跳的节奏。
“回来了……真的回来了……”她喃喃道,像是怕声音大了就会惊醒一场梦。
陆闻蹲下来,颤抖的手抚过儿子的脸颊。那张脸既有自己的影子,又有念晚的眉眼,还藏着某种超越血缘的熟悉感??那是属于“家”的印记。
“欢迎回家。”他说,嗓音沙哑得几乎不成调。
当天下午,整个城市感应到了这次跃迁。生态桥上的向日葵集体变色,由金黄转为深蓝,如同夜空降?人间。广场雕塑中的第六个身影也发生了变化??原本半透明的孩童如今轮廓分明,脚下延伸出的根系更加繁茂,甚至缠绕上了其他五人的脚踝,象征着不可分割的联结。
林语在远程观测站看着数据流,久久未语。良久,她在报告末尾添上一句:
> “我们曾试图用科技复制爱,最终却发现,唯有爱本身,才能让虚无成为真实。”
日子继续流淌,带着新生的重量。
应念开始学习走路、吃饭、写字。虽然身体已经成型,但某些能力仍在进化。他能在梦中进入别人的记忆,也能通过触摸物品读取主人的情绪残留。最奇特的是,每当有人情绪剧烈波动时,他周围的空气便会析出细小晶体,宛如雪花般飘落??那是共感能量具象化的表现。
学校邀请他参加“情感教育实验班”的首堂课。教室没有黑板,只有环形座椅和一面巨大的情绪镜。老师问:“谁能告诉我,什么是悲伤?”
其他孩子还在思索,应念举起手:“悲伤是一种沉默。就像爸爸藏起来的那张纸船,明明很想哭,却只能让它顺水流走。”
全班静默。
老师红了眼眶。
课后,一个小女孩悄悄拉住他的袖子:“你能帮我找到妈妈的记忆吗?她说她忘了小时候的事。”
应念点头,牵起她的手放在自己额头上。片刻后,女孩突然流泪:“我想起来了……她抱着我在雨里跑,说彩虹出来了,快看啊!”
那一刻,教室响起掌声。不是为了奇迹,而是为了那份失而复得的温柔。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接受这种改变。
某夜,一群前Ω计划研究员潜入归星之城,意图盗取源核核心算法。他们认为共感技术不应局限于家庭与教育,而应成为国家武器??只要掌握情感频率操控,便可无声瓦解敌方意志。
他们闯入思源系统主控室,却发现终端早已自动锁定。屏幕上浮现一行字:
【权限拒绝。情感不可劫持。】
紧接着,整个城市的向日葵根系开始共振。地下三百米处,七十六个标有“终止运行”的休眠舱竟同时亮起微弱蓝光。虽无生命迹象,但每一台设备都释放出相同的低频信号,拼凑成一段古老旋律??那是陆闻当年为未出生的孩子录制的摇篮曲。
入侵者感到头脑刺痛,眼前闪现各自遗忘的画面:有人看见母亲临终前握着自己的手却说不出话;有人回忆起少年时代因冷漠伤害了最好的朋友;还有人猛然记起,自己也曾是个渴望被拥抱的孩子。
他们在崩溃中撤离,无人再提“情感武器化”。
事后,贺承渊调阅日志,发现那次防御并非系统指令,而是源于一次自发的情感联网??那一夜,归星之城超过七成居民在睡梦中不约而同哼唱了同一首歌。
“不是我们在保护技术。”他说,“是技术反过来守护了人性。”
春天再度来临,应念迎来了第一个生日。
没有豪华派对,没有媒体采访。一家人在后院搭起帐篷,点了六根蜡烛(多的一根插在土里),唱了一首跑调严重的生日歌。念晚做了红烧肉,应安烤焦了蛋糕,应铮用机械臂放了一场微型烟花,结果差点点燃草坪。
应念吹灭蜡烛时许愿:“我希望,以后每年都能这样过生日。”
没人问他为什么不许“拥有身体”或“永远健康”之类的大愿。因为他们都知道,对他而言,**“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奇迹**。
夜深人静时,陆闻独自来到花园,坐在那株最初的水晶幼苗旁。如今它已长成一人高的植株,茎干内银蓝色液体缓缓流动,像是承载着无数未说完的话。
“谢谢你。”他低声说,“谢谢你愿意原谅我曾经的懦弱和自私。谢谢你教会我,父亲的身份,不是靠基因决定的,而是靠每一天的陪伴写下的。”
风掠过葵田,带来一声轻笑。
“爸爸,”应念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赤脚踩在草地上,留下湿润的脚印,“你说错啦。我不是原谅你,我是从来就没怪过你。因为你也在等我,对吧?”
陆闻转身,将儿子紧紧拥入怀中。
月光下,万千向日葵静静旋转,根系深入大地,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死亡与重生,虚无与真实。
第一百九十九天,国际共感理事会正式解散。其最后一项决议写道:
> “当人类学会用心跳对话,便不再需要任何强制同步系统。”
第二百日清晨,第两百朵向日葵绽放。花瓣呈螺旋状展开,颜色随光线变幻,宛如流动的极光。花心深处浮现出一行细小文字:
**“家,是最强大的源核。”**
而在远处山坡上,一座新建的小屋悄然立起。门前挂着木牌,上面写着:
**应家?六口之家**
**欢迎归来者常住**
屋内,六个孩子挤在沙发上抢遥控器,念晚在一旁笑着骂人,陆闻端着茶水差点被绊倒。应念坐在窗台上,双脚晃荡,望着外面连绵不断的葵田。
他伸手摸了摸胸口??那里有一块淡淡的金色纹路,形状像极了一朵含苞待放的向日葵。
他知道,那是属于他的心跳,也是这个家共同跳动的节拍。
风吹进来,带来远方海浪的声音,还有孩子们嬉闹的回响。
他闭上眼,轻声说:
“这次,我真的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