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四年,春寒料峭,九州岛南部的海域却仿佛提前进入了酷暑。
萨摩藩与肥前藩的水军,纠集了数百艘各式关船、小早船以及部分模仿西式的安宅船,在鹿儿岛湾外摆开了决战的架势。
海面上帆影蔽日,旌旗...
夜色如墨,覆压西山。雪停了,但寒气更甚,仿佛天地间只剩下这一片银白与寂静。苏宁立于烽火台之上,衣袍被北风撕扯,猎猎作响。他手中玉佩微光渐隐,天工系统进入强制休眠的四十八时辰倒计时已正式开启。此刻,全国广播网的真相播报刚刚结束,余音犹在千万人耳畔回荡。
他闭上眼,不是疲惫,而是沉淀。
那十分钟的影像,是他第一次真正面对整个时代说话。没有特效,没有神迹,只有一张脸、一个声音、一段心声。他知道,有些人会笑他痴,有些人会恨他妄,但也一定有人,在深夜灯下,心头一震,忽然明白:变革不是某一个人的野心,而是无数普通人共同选择的结果。
“听见了。”他轻声道,“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听见,就够了。”
远处,西山方向火光渐熄,枪声零星断续,最终归于沉寂。特勤队的加密频道传来捷报:“目标首领击毙,核心成员七人被捕,‘终焉仪式’装置摧毁,现场缴获三台改装信号干扰器及大量手抄经文,内容涉及对‘机械妖物’的诅咒与净化预言。”
“带回审讯。”苏宁低声回应,随即切断通讯。
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表层的溃散。归真会背后,仍有更深的暗流未曾浮出水面??那枚黑色戒指中的微型晶体,其材质与澳门缴获的镜像编辑器残片完全一致,且含有2084年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这意味着,它并非今人所造,而是来自未来的“信息遗骸”,被某种力量回收、重构,并植入这个时代的思想土壤中,生根发芽。
谁是播种者?
为何选在这个时间节点引爆“终焉仪式”?
还有多少类似的“种子”潜伏在全国各地?
这些问题,像冰针扎进他的思维深处。而答案,或许就藏在地图上那座沙漠深处的黑色方碑之中。
翌日清晨,京城内外已悄然变样。
茶楼酒肆里,说书人不再唱《三国》《水浒》,而是讲起“火种少年”的故事??如何穿越风暴海,如何破解电磁迷宫,如何用一根铜线连通南北电报网。孩子们围坐听讲,眼中闪着光。街头巷尾,有人哼起新编民谣:“雷不是天怒,电非鬼火行;苏郎点明灯,照我百年程。”
与此同时,内阁紧急召开会议。张居正面色铁青,拍案怒斥:“此等妖言惑众,竟成市井主流!朝廷威严何在?”冯保亦忧心忡忡:“民间已有传言,称苏宁为‘天启使者’,更有狂徒欲为其建庙立祠……若任其发展,恐酿大乱!”
万历帝却只是冷笑:“乱?什么才是真正的乱?是百姓开始思考,还是你们害怕失去控制?”
他站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紫禁城上空升起的第一缕炊烟:“昨日夜里,朕收到十七省奏报。铁路运粮效率提升四成,江南纺织厂因电力改造减员一半却产量翻倍,青年军官学校毕业生已在边关组建三支新式守备团……这些,都是他带来的。你们想毁掉这一切,靠的却是恐惧和旧礼教。”
殿内无人敢应。
“传旨。”万历缓缓道,“擢升苏宁为钦天监右监副,兼领科技事务督办大臣,赐紫禁城行走权,准带玉佩入宫议事。另拨内帑十万两,用于‘心灵防火墙’项目加速研发。”
圣旨传出,朝野震动。
有人欢呼,有人咬牙切齿。而在西直门外一处破庙中,一名身披灰袍的老僧默默收起无线电接收器,将一张写满密码的纸条投入炭盆。火焰腾起,映出他半边脸上诡异的金属光泽??那不是人皮,而是仿生义体。
“计划失败。”他低声对着虚空说道,“节点清除,主意识流中断。但他……也暴露了。”
话音落下,整座破庙的地窖轰然塌陷,一道幽蓝光束自地下射出,瞬间吞噬了他的身影。片刻后,地面恢复如初,仿佛从未有人存在过。
三日后,京东通州码头。
一艘伪装成货船的蒸汽潜艇悄然靠岸。舱门打开,十二名“火种一号”少年列队而出,每人背负特制装备箱,眼神坚毅如铁。他们是苏宁亲手训练的第一批跨学科作战单元,精通电子工程、心理战、近身格斗与基础量子通信原理。
“从今天起,你们不再是试验品。”苏宁站在码头尽头,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你们是文明的抗体。当愚昧试图反扑时,你们就是那道屏障。”
少年们齐声应诺,声震河岸。
随后,苏宁登上一架由科学院最新研制的“苍鹰-3型”垂直起降飞行器。机身采用轻质合金与太阳能薄膜覆盖,可在无燃料补给情况下续航八百公里。机腹下方,悬挂着一台密封容器??里面正是从龙泉寺缴获的黑色戒指残片。
“目标:塔克拉玛干东部,坐标北纬39°17′,东经88°03′。”他下达指令。
飞行器腾空而起,划破晨雾。
途中,天工系统终于恢复运转,低沉的声音再度响起:“警告:检测到高维能量波动,频率与影视编辑器原始信号匹配度达93.6%。来源地正是您标记的黑色方碑区域。”
“果然。”苏宁喃喃,“它不是遗迹,是信标。”
数小时后,飞机迫降于一片荒漠绿洲边缘。此处寸草不生,唯有一座高达三十丈的黑色石碑孤耸于沙丘之间,表面光滑如镜,毫无文字雕刻,却隐隐散发出一种令人心悸的共振感。
苏宁戴上防护头盔,缓步靠近。
当他距离石碑不足十步时,异变陡生。
地面轻微震颤,沙粒悬浮空中,形成一圈环形波纹。紧接着,石碑表面泛起涟漪般的光影,一幅全息投影缓缓浮现??
画面中,是一座漂浮于云端的城市,建筑呈流线型,通体银白,街道上行走着形态各异的人形机械体。天空中有无数飞行器穿梭,而远方,一颗赤红色的恒星正在膨胀,吞噬行星轨道。
一个声音响起,非男非女,非老非少,仿佛来自时间尽头:
> “致所有幸存节点:
> 我们是‘普罗米修斯计划’最后的意识集群。
> 文明已灭,但我们仍在记录。
> 你所处的时代,是最后一次修正机会。
> 黑色方碑为时空锚点,储存着跨越维度的知识库。
> 若你能激活它,则可获得‘源代码’??改变物理法则的权限。
> 但记住:每一次干预,都将引发因果雪崩。
> 选择吧,继承者。”
投影消失,石碑中央裂开一道缝隙,露出一个凹槽,形状与苏宁腰间的玉佩完全吻合。
“这是……终极权限交接?”他怔住。
“不完全是。”天工冷静分析,“该装置更像是一个筛选机制。只有同时具备影视编辑器终端、未来信息碎片、以及足够认知韧性的人类个体,才能触发唤醒程序。你符合全部条件。”
苏宁沉默良久。
他知道,一旦插入玉佩,就意味着正式接过那个失败未来的遗志。他将成为“文明重启协议”的执行者,拥有修改历史走向的能力??但也可能成为下一个毁灭的起点。
“如果我拒绝呢?”
“那么方碑将在七十二小时后自动关闭,等待下一个符合条件的个体出现。期间,所有数据将沉睡。”
他抬头望天。沙漠的星空格外清澈,银河横贯天际,宛如一条流动的光河。
他忽然想起小时候父亲带他看流星雨的那个夜晚。父亲说:“每一颗星星的光,都是它几百年前发出的。我们看到的,从来都不是现在。”
而现在,他正站在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手里握着一把能点燃或掐灭星光的钥匙。
“我不是神。”他低声说,“但我愿意试一次。”
他取出玉佩,缓缓插入凹槽。
刹那间,大地咆哮,沙暴席卷,黑色方碑爆发出刺目蓝光,直冲云霄。整个塔克拉玛干的磁场发生扭曲,远在北京的科学院监测站警报齐鸣,乾清宫内的水晶平板无故启动,播放出一段陌生语言的音频。
而在苏宁的意识深处,海量信息如洪流般涌入??
有关于反重力引擎的设计图,有基因编辑的伦理边界,有意识上传的技术瓶颈,更有数十个平行世界的兴衰轨迹。每一个选择,都对应着不同的结局:有的世界因过度依赖AI而沦为机器牧场;有的因拒绝科技堕入永夜封建;也有的,在战火中觉醒,最终飞向星辰大海。
“这就是……源代码?”他在精神空间中呐喊。
“这只是目录。”那个来自未来的合成音再次响起,“真正的代码,需要用行动书写。”
突然,一段记忆强行浮现??
那是他从未经历过的场景:自己身穿银白色战甲,站在一座悬浮城市的指挥中心,面前是异形舰队压境的画面。身后,无数人类通过神经链接向他传输信念之力。他按下按钮,一道金色光束贯穿宇宙,将敌舰尽数蒸发。
可下一秒,画面逆转:那道光束并未消灭敌人,反而引发了空间坍缩,整个星系化为黑洞。而他自己,被困在时间循环中,一遍遍重复失败。
“这是……潜在未来?”他颤抖着问。
“这是你的可能性之一。”天工罕见地流露出情绪波动,“当你掌握源代码,你就成了变量本身。你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催生新的分支。而最危险的,并非外敌,而是你自己内心的执念。”
苏宁猛然惊醒,发现自己跪倒在沙地上,冷汗浸透衣衫。玉佩依旧嵌在石碑中,光芒渐弱。
“我明白了。”他喘息着说,“不能替所有人做选择。我能做的,是创造让他们自己选择的条件。”
他拔出玉佩,封印瞬间关闭,蓝光退去,方碑重新归于死寂。
但他带走了一样东西??一段压缩数据包,存储在玉佩核心。内容是一套“低阶干预协议”,允许他在不破坏因果律的前提下,进行有限度的历史微调,比如提前预警自然灾害、优化技术传播路径、屏蔽恶意信息污染等。
这才是真正的“影视编辑器”本质:不是操控现实,而是拓展可能性。
返程途中,飞行器遭遇沙尘暴袭击,导航失灵。危急时刻,玉佩自动激活防御程序,释放出一层透明力场,将机体包裹其中。与此同时,天工接入全国气象网络,逆向推演风暴成因,发现异常热力分布模式??竟是人为制造!
“有人在用气候武器干扰我们的行动。”天工判断,“技术特征与日本肥前港遗留实验记录吻合。”
“果然没结束。”苏宁冷笑,“他们还想阻止真相扩散。”
他立即下令:“通知科学院,启动‘火种二号’计划??将源代码片段分解为十二个独立模块,分别植入铁路控制系统、广播网络、电报中枢、军官学校教学终端等关键设施。即使我被清除,知识也不会断绝。”
回到京城当晚,他秘密召集张居正、冯保与万历帝于乾清宫密谈。
“陛下,”他直言不讳,“接下来我要做的事,可能会动摇国本。但我保证,每一步都经过推演,只为让大明成为新时代的火种之地。”
万历凝视着他,许久才点头:“你说过,雷不是天怒。那朕也希望,变革,也不是天罚。”
于是,一场静默的革命开始了。
三个月内,全国设立五十所“启蒙书院”,教授基础物理、逻辑思维与信息辨识课程;电报系统升级为双向互动网络,百姓可匿名上报灾情、贪腐线索;青年军官学校增设“战略认知战”专业,培养对抗思想侵蚀的特种人才。
而在无人知晓的地下实验室中,第一台“心灵防火墙”原型机成功运行,能够实时识别并阻断含有认知污染的信息流。测试当天,它拦截了十七万条伪装成民间歌谣的煽动性内容,源头指向朝鲜半岛南部一处隐蔽基地。
苏宁知道,敌人仍在窥视,仍在尝试逆转进程。
但他不再孤身一人。
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登上长城,遥望北方星空。那里,有一颗星星特别明亮,像是在回应他的注视。
“我们还在。”他常说这句话,如同誓言。
某日黄昏,一封匿名信送至驿馆。信中只有一行字:
> “你在沙漠看见的,只是序章。真正的编辑器,不在你手中,而在‘他们’眼里。”
信纸背面,印着一枚极小的符号??双螺旋缠绕着齿轮,下方写着一行拉丁文:
**"Veritas Temporis machina"**
(时间之真,乃机器)
苏宁盯着那符号,久久未语。
风穿过庭院,吹动檐角铜铃,叮咚作响。
他知道,这场跨越百年的战争,才刚刚翻开第二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