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三年冬,凛冽的朔风卷过东海,却吹不散大明远征舰队那冲天的肃杀之气。
庞大的舰队如同移动的钢铁山脉,在“雷霆”号的引领下,劈开墨蓝色的海浪,悄然逼近了那片被倭寇视为世外桃源的罪恶巢穴??八重山群岛。
八重山主岛,形似獠牙,地势险要。
倭寇在此经营多年,依托天然洞穴和陡峭崖壁,修建了密密麻麻的木质寨墙,?望塔和隐蔽炮位。
此刻,岛上的倭寇首领......
自称“平海王”的大海盗琏,正与他麾下的浪人头目、海盗头子们纵情狂欢,浑然不知死神已至。
黎明时分,第一缕阳光刺破海雾,也照亮了出现在海平线上的,如同鬼魅般无声展开的大明舰队。
?望塔上的倭寇发出凄厉的警报,整个贼巢瞬间炸营!
“明军!是明军!好多船!好大的船!”
汪琏冲出营寨,夺过千里镜望去,只见视野中,数艘体型远超他认知的钢铁巨舰如同海王的三叉戟,傲然矗立。
其后是数十艘体型稍小,却同样杀气腾腾的改装战船,呈半圆形包围了整个岛屿的出海口。
更让他肝胆俱裂的是,那些巨舰的烟囱正喷吐着浓烟,竟在无风的情况下,以远超帆船的速度,切断了他们所有逃往外海的路线!
“八嘎!是台州那种怪船!他们怎么找到这里的?!”一个浪人头目惊恐地嘶吼。
“慌什么!”汪琏强作镇定,拔出倭刀,“他们船大,吃水深,不敢靠近礁石区!传令各寨,死守!用我们的炮和铁炮(火绳枪)把他们打回去!”
倭寇的垂死挣扎,在大明舰队的绝对火力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目标,沿岸倭寇炮位、寨墙,全舰齐射!”苏宁在“启明”号的舰桥上,冷静地下达了命令。
下一刻,雷霆之怒降临八重山!
“轰??!!!”
“轰轰轰??!!!"
“启明”号侧舷的数门后装线膛巨炮同时喷吐出炽热的火舌,沉重的炮弹带着刺耳的尖啸,划破长空,以惊人的精度砸向倭寇的防御工事。
木质的寨墙在爆炸中如同纸糊般粉碎、燃烧,碎石与残肢断臂四处飞溅。
倭寇那几门费尽心思弄来的老旧弗朗机炮,还没来得及发射几次,就被精准的炮火连人带炮炸上了天。
火箭弹如同飞火流星,拖着长长的尾焰,覆盖了倭寇聚集的滩头和山坡,引发连绵的爆炸和冲天大火,将许多倭寇直接烧成焦炭,惨叫声此起彼伏。
持续了近一个时辰的猛烈炮击,将倭寇的外围防御彻底摧毁。
海面被硝烟和火光映成诡异的橘红色。
“登陆部队,出击!”
无数舢板、小艇,在蒸汽明轮战舰的掩护下,如同离弦之箭,冲向滩头。
身披棉甲、手持燧发鲁密铳的明军陆战营士兵,在戚家军旧部军官的率领下,踩着被鲜血染红的海水与破碎的倭寇尸体,迅速抢滩登陆。
抵抗是零散而绝望的。
一些悍勇的浪人挥舞着倭刀,嚎叫着发起“玉碎”冲锋,试图凭借个人武勇近身搏杀。
然而,他们面对的是排成紧密队形,冷静射击的明军火枪手。
“砰砰砰??!”密集的铅弹如同死神的镰刀,形成一道道无法逾越的火力网。
冲锋的浪人如同被割倒的麦子般层层倒下,鲜血从他们身上的弹孔中汨汨涌出,染红了沙滩。
偶尔有浪人冲近,也被明军士兵用刺刀轻易格杀或捅穿。
战场呈现一边倒的屠杀。
明军稳步推进,逐洞清剿。
火枪的射击声、爆炸声、明军的喊杀声与倭寇临死前的哀嚎交织在一起,谱写了一曲毁灭的乐章。
岛屿深处,负隅顽抗的倭寇被压缩到最后几个大型洞穴之中。
“用烟攻!”前线指挥官下令。
混合了硫磺、辣椒等刺激物的浓烟被鼓风机灌入洞穴,里面立刻传来撕心裂肺的咳嗽声、哭喊声和绝望的咒骂。
很快,幸存的倭寇忍受不住,涕泪横流,衣衫不整地爬出洞口投降,或者试图冲出,被严阵以待的明军射杀在洞口,尸体堆积如山。
大海盗汪琏见大势已去,欲乘一艘快船从隐秘水道逃跑,却被一直在外围游弋,拥有蒸汽动力的明军快艇发现并追上。
一番短暂接触战后,汪琏被生擒,押至苏宁面前。
苏宁甚至没有亲自审问他的兴趣,只是冷漠地看了一眼这个荼毒沿海多年的元凶,挥了挥手:“枭首示众,传首沿海各州县。”
当汪琏的人头被高高挂起,八重山群岛的抵抗彻底停止。
曾经喧嚣罪恶的贼巢,只剩下燃烧的废墟,遍布各处的焦黑尸体,以及空气中浓郁得化不开的血腥与硝烟味。
海水被染成了淡淡的红色,数日不散。
此役,盘踞八重山多年的倭寇主力近乎全军覆没,被斩首、烧死、溺毙者超过三千,被俘者亦达千余,缴获、焚毁船只数百艘,金银财货无数。
大明王师以碾压之势,犁庭扫穴,彻底铲除了这颗毒瘤。
站在满是狼藉的岛屿高处,迎着带有腥味的海风,苏宁知道,困扰大明数十年的倭寇之患,至此,终告平定。
东海的波涛,将迎来久违的宁静,而大明海权的旗帜,已在这片染血的海域上,猎猎作响!
八重山群岛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焦糊与血腥的气息仍在海风中弥漫。
大明王师的雷霆一击,已将盘踞于此的倭寇主力彻底碾碎。
然而,站在“启明”号舰桥上的苏宁,目光却并未在满目疮痍的战场过多停留,而是投向了更北方那片隐约可见的、更大的岛屿轮廓??琉球本岛。
他麾下的将领们正在清点战果,士兵们忙于肃清残敌,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与疲惫。
唯有苏宁,眼神深邃,心中盘算的却是比剿灭区区海盗更为宏大的棋局。
“制台,八重山已定,残寇肃清,是否凯旋回师?”一名将领上前请示。
苏宁缓缓摇头,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八重山不过疥癣之疾,疥癣既除,当防恶疾复发。传令下去,舰队转向,全军进驻中山府(琉球王国首都,今那霸市)!”
此令一出,众将皆惊。
未经朝廷明旨,擅自率大军进入藩属国,这可是极其敏感之举。
但看着苏宁那不容置疑的神情,想起他过往算无遗策的作风,无人敢出言反对。
庞大的大明舰队,并未折返西归,而是调整帆缆,蒸汽明轮再次轰鸣,拖着道道白浪,如同移动的堡垒群,浩浩荡荡地向着琉球本岛驶去。
当那如山岳般的“启明”号及其护卫舰队出现在首里城外的海面上时,整个琉球王国为之震怖!
城头守军望见那前所未见的钢铁巨舰和如林帆樯,吓得几乎握不住兵器。
商船渔民纷纷避让,恐慌的情绪如同瘟疫般在城中蔓延。
琉球国王尚永王正在宫中,闻讯大惊失色,手中的玉圭几乎跌落。
他深知琉球国小力微,向来在大明与日本萨摩藩之间艰难周旋,以求存续。
如今,刚刚以雷霆手段剿灭八重山倭寇的天朝大军突然兵临城下,其意难测,如何不让他心惊胆战?
“快!快召集所有大臣!开城门,备仪仗!本王要亲迎天朝总督!”尚永王强压下心中的恐惧,立刻下令。
无论来意如何,面对如此强大的力量,除了恭敬迎接,他别无选择。
首里城门大开,琉球国王尚永王身着最为庄重的朝服(模仿大明亲王制式),头戴皮弁,率领着文武百官,宗室勋贵,以及捧着酒食、彩缎的仪仗队伍,徒步走出城门,来到海岸边。
尚永王远远望见那如同洪荒巨兽般停泊在港外的钢铁战舰,尤其是那高耸的烟囱和狰狞的炮口,腿肚子不禁有些发软。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努力维持着王者的威仪,但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极度不安。
当苏宁在精锐卫队的簇拥下,从一艘靠岸的交通艇上稳步走下时,尚永王立刻率领群臣,毫不犹豫地跪伏于地,行以臣子觐见宗主国皇帝的大礼。
“下国小邦之主尚永,率领琉球臣民,恭迎天朝总督大人虎驾!”尚永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大人率天兵剿灭海寇,拯斯民于水火,恩同再造!下国上下,感佩莫名!”
他身后的百官和士民也齐声高呼,场面极其恭顺。
苏宁面色平和,上前扶了一下尚永王:“国王请起。本督奉皇明陛下之命,总督东南,剿抚海疆。倭寇肆虐,不仅为患天朝,亦扰贵邦安宁。今巢穴已毁,然恐有余孽流窜,或有不肖之徒再起波澜。”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在场的琉球君臣,语气温和却带着无形的压力:“为保海道永靖,贵邦长治久安,本督决议,暂派一支水师分舰队驻贵港,并于港口左近择地修建永久营垒、炮台,以资防御。一应事宜,还需贵国鼎
力协助。”
此言一出,琉球君臣心中俱是一?。
这哪里是“协助防御”,分明是要在琉球建立永久军事基地!
然而,面对眼前杀气未消的得胜之师,以及海面上那令人窒息的舰队,他们岂有拒绝的勇气?
尚永王连忙再次躬身,语气无比恭顺:“大人思虑周详,实乃下国之福!天朝王师驻守,下国倍感安心!一应所需土地、物资、民夫,下国定当全力供给,绝无懈怠!”
就这样,未经流血,甚至没有太多的外交辞令,苏宁便凭借赫赫军威和剿倭的“大义”名分,兵不血刃地将大明的军事力量,牢牢地钉入了琉球这个东海战略要冲。
他进驻琉球,真实目的昭然若揭:
其一,监控日本:琉球毗邻日本九州,在此驻军,犹如在日本的门口架起了一座永不沉没的炮台和?望塔,可有效震慑日本诸藩,尤其是与倭寇有染的萨摩藩。
其二,掌控航路:琉球地处东亚贸易要道,控制此地,等于扼住了东海航运的咽喉,无论是军事行动还是商业扩张,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权。
其三,巩固藩属:以保护之名,行控制之实,彻底将琉球纳入大明的直接势力范围,斩断其与日本暧昧不清的联系。
看着琉球国王那谦卑至极的姿态,以及港口内外飘扬的大明龙旗,苏宁知道,此行真正的战略目标,已然达成。
剿灭八重山倭寇是拔除一根刺,而进驻琉球,则是将大明的界碑,狠狠地砸进了东海的核心!
这步棋,将为未来经略更广阔的海洋,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里城的王宫大殿内,烛火通明,气氛却与往日宴饮时的轻松迥异。
琉球国王尚永王毕恭毕敬地坐在下首,而上首主位,端坐着神色肃然的浙直总督苏宁。
殿内除了几名核心的琉球大臣,便是苏宁麾下披甲持锐、眼神锐利的将领,无形的压力让琉球君臣几乎喘不过气。
苏宁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在尚永王的心头:“国王殿下,八重山倭寇虽灭,然其根源未除。倭寇之患,起于日本九州诸藩纵容、扶持,甚至本身就是寇乱之源!萨摩、
肥前、长崎等地,浪人、海盗、无赖武士聚集,如同脓疮,若不根除,今日灭一般,明日又生一伙,沿海永无宁日,贵邦亦难保安稳。”
尚永王听得额头沁出细密冷汗,他隐约猜到这位天朝总督的意图,却不敢深思。
苏宁目光如炬,直视尚永:“为华夏永绝后患,为贵邦永享太平,本督决议,挥师北上,直捣九州,犁庭扫穴,廓清海氛!”
“直捣九州?!”尽管有所预感,但亲耳听到这石破天惊的决定,尚永王还是惊得差点从座位上滑落,他身后的琉球大臣们更是面面相觑,脸色煞白。
自元朝之后,再未有中原王朝主动征伐日本本土,这.......
“此乃......此乃惊天伟业!”尚永王声音干涩,“只是,下国力弱,恐难......”
“国王不必过虑。”苏宁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大军所需,自有天朝供给。然琉球地处要冲,乃进军之最佳跳板与前哨。本督需要贵国做到三件事:”
他屈指数来,每说一条,琉球君臣的脸色就更白一分。
“其一,征调民夫,于港口及要隘处,加速修建、扩建营房、仓库、炮台,以供大军驻、物资囤积。
“其二,提供熟悉九州沿海水文、航道之向导,越多越好。”
“其三,征集所有可用船只,协助转运兵员、物资。”
这几乎是要掏空琉球本就有限的民力和资源,完全绑上天朝的战车。
尚永王嘴唇翕动,想要求情或拖延,但看到苏宁那冰冷而坚定的眼神,以及殿外隐约可见的明军甲士,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离座跪伏于地,颤声道:“下国......下国谨遵总督大人钧令!琉球上下,定当竭尽全力,助天朝王师,平定妖氛!”
随着苏宁的命令和琉球国王的“心甘情愿”配合,整个琉球群岛瞬间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兵站和前进基地。
港口日夜喧嚣,无数琉球民夫在明军工师的指挥下,挥汗如雨,扩建码头,修建巨大的仓库群和坚固的营垒。
山头上,一座座新式炮台拔地而起,黑洞洞的炮口遥指北方。
来自大明本土的运输船队络绎不绝,运来了更多的士兵、弹药、粮草以及攻城重炮。
蒸汽战舰在港湾内进行着最后的检修与补给,烟囱不时喷出浓烟,如同即将出征的巨兽在低沉咆哮。
被征集来的琉球向导和船只,被迅速编入明军序列,他们掌握的每一处暗礁,每一条水道信息,都被详细标注在海图上。
大明军队像一部精密而高效的战争机器,在琉球这个前进基地,完成了最后的力量积蓄与情报整合。
在一切准备就绪之际,苏宁命人撰写了一道铿锵有力的《讨倭檄文》,以大明皇帝的名义,历数日本诸藩“纵寇为患”、“劫掠天朝”、“不臣之心”等罪状,申明此次出兵乃“吊民伐罪,永靖海疆”,并将檄文抄送沿海各地,甚
至故意让商船带往日本。
站在首里城最高的望楼之上,北望那片笼罩在迷雾中的列岛,苏宁对麾下将领们说道:“倭寇之患,缠绵百年,荼毒沿海,血债累累。以往被动防御,治标不治本。今日,我辈当效仿当年戚继光,俞大猷前辈扫荡倭寇之志,
更要超越前人,直捣其巢!此战,不为攻城略地,只为打断其脊梁,摧毁其巢穴,使其再无能力、无胆量泛海为寇!为东南沿海,打出一个真正的太平岁月!”
“愿随制台,犁庭扫穴,永绝后患!”众将激昂,吼声震天。
庞大的远征舰队再次集结,这一次,它的目标更加明确,气势更加磅礴。
苏宁的意志,混合着大明的国威与百年积累的仇恨,化作一股无可阻挡的铁流,即将狠狠地撞向倭寇的巢穴?日本九州!
一场注定要写入史册的跨海征伐,即将拉开血与火的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