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27章 江彬遇刺案 中场(上)
    谢毅他们赶到北方去忙碌。

    江南这边,朝中大臣已经接连安排文人下乡,劝告剩下的士绅,赶紧收拾东西离开江南,一块去北方发展。

    但却被一顿人骂朝臣废物,谄媚皇权云云。

    在儒家教育之下,安土重迁,才是安稳的根基。

    迁徙并不意味着能发展,而是会遭到无以复加的打击。

    试想一下,自己居住在一块土地上几百年,然后有朝一日,祖祠都在这里,然后朝廷突然一纸令下,要你搬迁,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那万一出了事情,那自己岂不是叫不应,叫地地不灵。

    毕竟儒家的爱是有差的,所以维稳地方的手段,就是经济所能覆盖的手段。

    往往都是只给一点的粮食,就权当是赈灾了。

    后续怎么处理,那更多就是地方势力集团和本地的官员的手段了。

    厉害的能少死人,不行的就一起鱼肉百姓。

    只要没造反,中枢可以眼不见为净。

    但朱厚照显然不是这样想的。

    皇权下乡是他故意逆着儒家手段来的,本质上是为了统合更多的地方资源,来完成未来的工业化目标。

    大明的工业化,注定不能走类似于民国东南新兴资本家的崛起方式。

    因为内部的环境注定了,如果这么走,未来官僚资本就会成为主流。

    并且这种官僚资本,是逆着皇权走的。

    皇帝是没有任何办法分润利益的。

    所以,朱厚照只能亲自来塑造依附于皇帝、皇室的资本集团,这就必然与地方士绅、豪强产生冲突。

    不过这些年伴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朱厚照培养了一批信奉他纲领的军事集团,让朱厚照彻底有了最后对弈的能力。

    朱厚照因此没有给东南士绅太多机会。

    要么你乖乖听话北迁,要么你造反然后被碾碎。

    伴随着江南不少士绅造反被镇压,时局已经清晰,朱厚照才是最后的赢家。

    东南士绅开始不断北迁。

    但速度还是不够快。

    于是,朱厚照下旨,勒令下所有考中官职的吏员,抽离乡村户籍,归入城市户籍。

    这就意味着,所有官员家庭的婚育年纪全部延后。

    皇帝开始限制官员们相互联姻的速度,延缓利益集团诞生的可能。

    而这道旨意出来之后,整个官场陷入了一场闹腾。

    内阁更是快被吵翻了。

    “首辅,陛下的旨意,不能下达啊!”

    “就是啊!我等官员已经从南方将土地出让,现在就连户口都要改成城市户口了,那未来关外的土地怎么办?”

    “就是啊!我……”

    “这不是佣退休待遇补充条例》吗?官员退休之后,可以选择自己的户籍,是选择前往乡村落户还是继续留在城市内。陛下这么做,只是为了防止有心之人,滥用手中权利,侵占乡土,重蹈覆辙!要知道,现在还有大量的私人农垦公司,这些公司的土地,名为集体,但实际上却有人在庇护免税。”

    杨廷和大声喝断了这些来找他要法的官员,心中也是颇多的无奈。

    朱厚照彻底决定了,要以皇帝的能力,兼并全下所有的土地,将土地彻底变成皇帝私产,但也变相成为下公产。

    想要再通过官员身份,上下打点,捞土地,那不好意思,皇帝一拳就能将你弄死。

    “可是我们现在的土地,如果按照陛下的新规,我们需要每年补缴税赋……百分之六十!”

    这个人一算,都快哭了:“本来就没剩下多少钱啊!”

    “那就把你们的土地卖掉,然后去关外买地!”毛纪站起来,怒拍桌子,“关外免税!为官是为民,在陛下任下做事,努力认真,实施好任务,什么时候亏待你们升迁了!俸禄是发少了?还是你们每年接受的待遇少了?

    光是津贴,你们身上多少官衔补得难道不必这些土地赚得多?

    再了,要是不愿意去关外买地,那就去城市承租店铺、房子。”

    “可是……”这官员欲哭无泪,“城市户籍婚育年纪被提高了,谁要是不按照规矩成婚,是要被拆分之后丢去关外戍边的!没有人口,买这些店铺和房子,不就是放着亏空吗?”

    “那就去关外买地!就这么简单!要不然你们全部换成金券,放在银行吃利息!土地干系赤县神州安稳,两京一十三省,乃是大明的核心之核心,不容有失!”

    杨廷和也站起来,一脸严肃的:“本府也支持陛下的决策!倘若两京一十三省有失,东北、北疆、西域、青藏都得从大明脱离!到时候损害的,便是下士绅的利益!难道尔等要为了一己之私,而坏下饶利益?”

    此言一出,之前还嚷嚷的关内土地的官员,立刻噤声。

    不少怒目袭来,让他哆嗦了一下。

    “再者,陛下此举,并非恒然。任何政策,都需要时间才能看出效果。朝廷是下旨城市户籍婚育年岁延后,并且对城市户籍下达了算赋征收。

    但目的是为了什么,难道你们还看不出来吗?

    倘若一户人家家中丁口太多,城市内的岗位不足,一直留在城中,他们能有出路?未来就必须迁走。与其朝廷做恶人,不如让他们自然离开出去闯荡。

    大明边疆需要人啊!”杨廷和着,不少在关外有家产的官员,纷纷点头。

    “陛下此举,乃是圣明之举。城市之中人口太多,不事生产而荒废生存,岂有此理?而边地过几年开发下来,生存条件必然不会和现在比起来更加恶劣。总是需要有人去,否则山河之危,近在咫尺。本官也赞同陛下的圣旨。”

    官面上的高层,全都支持皇帝的圣旨。

    这就导致了这些反对派,只能干笑离开。

    离开之后又聚在一起啐他们。

    “混账!为了一己之私,而如此谄媚皇帝!岂有此理!”

    “就是!皇帝虽然下旨,城市户籍只能拥有城市房产和店铺,土地一并交公或者流转给村民,私人农垦公司的土地,则必须对外出售股本,放弃一切关于土地的资产。

    然后城市内的资产进行规划,朱厚照下旨七十年产权令,并且规定城市房产和店铺,使用权可以分割继承,允许交易、出租等方式。

    但本质上,是逼着我们这些官员放弃乡镇土地,助皇帝快速完成最后的兼并。

    入了城市,没有粮仓,谁人能违抗陛下?”

    他们还是很清醒的。

    朱厚照在更新底层的利益集团,已经彻底进入了最后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