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7章 离开莱州府
    赵氏呆呆的看着女儿,眼泪突然就要落下来。

    “您最好把眼泪收一下,大过年的,省的惹人厌烦。”罗茵道,“我先进去了。”

    赵氏瞧着女儿,心里在滴血,她还不是为了她吗?当年她只生个女儿受了多少磋磨,罗海成虽然敬重她却也为了生儿子纳妾,只是那几个妾室没有福分,未能生下儿子。

    而如今她女儿也只生个女儿,时间短还好,待时日长了,又该如何做人?

    可这是在谢家,赵氏也的确不敢闹。

    舒婉瞧见罗茵进来,用眼神询问她,罗茵叹气,“没什么事,就说了我母亲两句。”

    罗茵的私事,舒婉也不欲多说,开开心心过了年也就是了。

    大年初一,一大家子吃了年夜饭,黄彪这才带着一家人离开谢家回家去了。

    好歹也是做千户的人了,也有些手下过去拜年。

    舒婉和谢怀谦则坐在家中等着旁人来拜年,过个年比平时都要累。

    年初二终于消停。

    初三初四各种酒场,舒婉不乐意出门,谢怀谦身体未能痊愈也不参加。

    一直到了初十,谢怀谦这才忙碌起来。

    也在这时候,京城三司会审终于有了结果。

    一个右布政使伙同土匪刺杀左布政使,一个萝卜牵扯出一堆泥巴,不光山东直隶布政使衙门多官员参与,便是京城之中也查出多个暗藏在背后之人。

    再往下深查,竟查到废太子一党。

    承志帝念及旧情,并未要废太子的命,只是将人单独囚禁在一座宅院里,不叫他与如今的太后接触。

    谁曾想便是如此,这母子俩也没有放弃,竟还在暗中联络旧部,以新帝终究会清算为由,拉上好一批人上船。

    这下可好,由卢长存全部牵扯出来。

    这个年过的可真是热闹至极。

    过年请酒的宴席才刚摆完,便有大批士兵将宅院围困起来,将人一一抓走。

    一时间京城风声鹤唳,隔三差五便要抄上一家。

    不少官员人人自危,四处奔走,祈求寻找生路。

    可早知当日,何必当初?

    徐子睿的外祖家因怕被死去的徐子睿连累瑟瑟发抖,找到徐子睿母亲高氏,又找到舒明月一起跪在谢家门前,请求谢家能帮助徐家和高家。

    徐家和高家虽是小鱼小虾,却也是最无根基之人,如今到了大难临头的时候,两家哪还管的了许多,第二日便来求谢家了。

    也到此时,舒明月才知高氏为何会扶正她。

    然而为时已晚,舒桂山早已经收了徐家的钱财。

    舒明月呆呆的看着高氏道,“所以你并不是因为孩子,只是想利用我来求谢家?”

    高氏满脸不屑,“若不然呢,你也不想想,徐家不好了,你儿子难道就能好了?”

    舒明月有些想不过来,可想想这段时日他们一家过的日子,她又怒上心日头,觉得被高氏耍了,当即扑上去跟高氏扑打起来。

    一盆脏水兜头泼下来,宁氏恨的咬牙切齿,“呸,还想求我谢家,我谢家与你们可没关系,赶紧滚蛋,再不走叫人打你们扔的远远的。”

    承志五年的元宵节,过的极为冷清,街上都见不到几个行人,时而有官兵跑步而过,不多久便能听见哭嚎之声。

    这样的声音已经有四五日了,京城的百姓从开始的惊慌到最后的平静。

    哦,抓废太子的人呐。

    听闻废太子原先宠信太监,为了一个太监企图弄死自己的亲兄弟,然后被反扑没了太子之位。

    如今的圣上如何上位老百姓是不管的,只要不奴役老百姓的那边是好皇帝。

    一直到出了正月,京城内才抓捕干净,而地方上也在进行新一轮的清洗。

    与此同时,谢怀谦的任命书也下来了,因户部侍郎参与原太子一案,已经被抄家灭族,侍郎的职位赫然空了出来。

    但大家都已经明白,这是皇上为谢怀谦留着的。

    果不其然,这边一抄家,那边任命书便快马加鞭送往山东。

    谢怀谦接到圣旨时已经入了三月。

    三月初出海两年多的海船终于回来了,满载而归。

    谢怀谦正去巡查此事。

    就再这时候接到圣旨。

    这似乎是众望所归,说惊讶也惊讶,说不惊讶也惊讶。

    徐正贤当即带着众人跪拜道贺,“恭祝谢大人前程似锦。”

    众人纷纷说着吉祥话。

    谢怀谦也格外高兴。

    正从海船上下来的郑长盛瞧着这一幕有些懵了,“这是发生了何事?”

    周围人一讲,郑长盛嘴直接张大了。

    好家伙,不到三年的功夫,又升官了。

    这可真是快啊。

    郑长盛忙过来道贺,谢怀谦笑眯眯道,“你对朝廷的贡献,朝廷不会忘记的。”

    郑长盛施了一礼。

    事不宜迟,谢怀谦得回去收拾行李,尽快回京复命。

    至于山东这边布政使,朝廷另外有安排,舒婉是等不得对方来接手了。

    回到衙门,众人皆已知晓此事,纷纷恭贺谢怀谦。

    户部侍郎,正二品官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京官本就比地方官要好一些。

    谢怀谦这一路走来,不过七八年,却已经走到许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

    舒婉满意了。

    谢怀谦还有些忐忑,“娘子是否满意?”

    舒婉不禁笑道,“满意。”

    谢怀谦咧嘴笑了,“那我也满意。”

    得知谢怀谦高升,不少百姓前来祝贺。

    贺礼是不能收的,舒婉让人收拾行囊,有些贵重的直接空间藏着。

    至于随行人员,除了颜余琦和边奎,剩下的便是李甲四人以及跟随他们这么多年的田家镇青壮年。

    谢怀谦也询问了他们的意见,愿意跟着他们走的便去京城继续为他做事,不愿意离开的则给一笔钱留在家里。

    最后有二十人愿意跟着他们离开,踏上去往京城的路。

    担心引起百姓相送,谢怀谦一家是天刚擦亮时离开的。

    太阳自东方而起,暖洋洋的照耀在这片土地上。

    道路两旁的野花已经纷纷绽开。

    春天来了。

    然而才到城外十里亭,便发现那里停驻了好几人。

    “听闻谢侍郎与英国夫人离开,特来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