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69章 刺史北上
    北境八十四州的刺史不日北上。

    李存希亲自带着文武百官出丽景门,为这些年纪在二十岁到三十六岁的官员们送行。

    在人群之中,李存希的目光落在了一个青年的身上。

    对方的年纪比他大不了多少,那双永不服输的眸子里闪烁着紧张但向往的色彩。

    那是于寅!

    李存希捧着一杯酒,目光定定的停留在于寅脸上。

    感受到李存希被什么吸引到,马荣的目光迅速转移过去。

    看清楚于寅那张脸,马荣忍不住勾起笑容。

    昔日的邓州案,是李存希唯一一个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破案方法的案子,最后还是靠于寅、陈泰和武铎自己跳出来,这才结了案子。

    可以说,邓州案的三个重要人物,都是一顶一的聪明人,就连李存希,都对于寅和陈泰赞不绝口。

    如今,在北上的人群中看见了于寅,李存希对这个年纪和他相仿的青年更多了三分好感。

    “陛下,是不是在看于寅?”

    武延昊溜达过来,低声说道。

    “他现在已经改名了,他现在叫陈寅,跟他娘姓,原本该是他舅舅的陈泰,现在是他的亲叔叔。”

    “这次北上的,不仅仅是陈寅,就连陈泰,以及陈泰的长子陈宫,都在北上的队伍之中。”

    “这叔儿侄三人,都应诏北上了。”

    李存希闻言,赶紧从人群之中寻找陈泰的身影。

    陈泰的儿子陈宫李存希也见过,但已经记不清楚长什么样了。

    但是,陈泰的那张脸,李存希一定忘不了。

    他自负智力不弱于任何人,就连幽州案时,他都能在狄仁杰的缜密套路之下,保住了王敬晖,更是让狄仁杰猜到结果,却找不到半点证据。

    可以说,李存希破案数十起,大案更是十余起,根本没人是他的对手,唯独邓州案,陈泰滴水不漏,让他好一阵都没能摆脱挫败感。

    不到两口茶的功夫,李存希就看见了陈泰。

    此刻,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李存希忽然想把对方留在朝中任用。

    但转念一想,陈泰的能力就算有,对方也从未出仕,资历一说出来,百官都得耻与他同朝。

    因此,李存希放下了这个想法,冲着这些未来的刺史举杯。

    “北境已定!”

    “北境八十四州,朕,交给你们了!”

    “朕与百官,为诸位爱卿送行!”

    “饮完此杯,右武卫大军将会护送诸位爱卿北上。”

    “来,诸位爱卿,与朕共饮此杯!”

    李存希捧着酒杯,一口饮尽。

    这酒是宫廷专用的,不过味道依旧一言难尽。

    好在李存希喝完这一杯就可以了,做完了样子,就能送这些未来的刺史北上。

    这些进士们喝完酒,冲着李存希行礼。

    此次离开,在北境还不知道要待多少年。

    李存希目送他们离开,却在随行的人群中看到了三道瘦弱的身影。

    眼皮一跳,李存希伸手,揉了揉眼睛。

    “狄博通,狄宗,狄柯?”

    看见自家的三个亲亲侄子也在里面,李存希赶紧转过身来,看向狄仁杰。

    “不是,叔父,我可不记得,名单里面有他们三个。”

    前往北境的刺史的名单,李存希看过。

    只是,李存希一开始没想起来陈寅改名字了,这才惊讶。

    但,狄光嗣的儿子狄博通,狄光远的儿子狄宗,以及狄光昭的儿子狄柯,这完全不在名单之中。

    这三个亲亲侄子要是去了北境,天高皇帝远,谁保护他们的安全?

    “叔父,这是怎么回事?”

    狄仁杰拢着袖子,朝李存希躬身行礼。

    “陛下。”

    “他人的子嗣可以抛弃一切为国家效力,老臣的子孙又如何不能呢?”

    “陛下,您只看见了博通三兄弟,可知,诸多大臣的子嗣或孙辈,都已经走在随行的队伍里。”

    “您所看见的,都是刺史,可还有长史、司马,以及大大小小的官员。”

    “北境的官员虽然不在少数,但陛下能够信任的却不多,努矢必五部能够提供的官员不多,我们这些人享受了国家带来的好处,付出些什么,义不容辞。”

    狄仁杰一躬到底。

    他现在是周王,他更应该带头把自己的孙子送出去历练,送出去为国家效力。

    朝中官员里,正二品、从二品、正三品、从三品大员几乎都把自己家里的晚辈,或者是门生送出去了。

    所有人都以为,北境八十四州,现在就是机遇,可又有谁知道,北境八十四州现在是危机重重。

    二品三品大员,谁不知道这个道理,可他们还是把人送去了。

    所谓为国效力,也不过如此了。

    李存希望了一眼李怀远,眸光闪动。

    “你也送出去了?”

    “臣子李景伯,臣孙李龟年、李彭年,都在队伍里。念在臣年纪大了,臣孙李鹤年在膝前尽孝。”

    李存希又看向武承嗣,没说话。

    武承嗣拱手:“长子武延基,次子武延秀,都让臣送去了。”

    “您那长孙正是缺父亲陪伴的时候啊。”

    “为了国家,臣甘愿做出表率。”

    武承嗣情真意切的说完之后,把头抬起来。

    他最有出息的三个儿子,老十二武延昊,一年到头在家里待不到两个月,一直为李存希巡视天下。

    老大武延基本来是等着继承他的晋王位置,去年突然发奋图强,求他这个第二谋了个小官,本该在工部担任一个小官,听说北境八十四州需要支援,就带着老二武延秀一起来找他。

    老二武延秀前两年在唐州担任司马,就是去镀金的,今年本该提长史的,如今却直接当上了。

    李存希没出声,望向了另一个岳父。

    薛青麟膝下无子,总不可能让人去北境了吧。

    薛青麟拱手:“陛下,臣没有送自家后辈去。”

    武承嗣不合时宜的笑了一声。

    不过这个时候确实应该有人带头笑。

    很快,众人都笑了。

    “不过臣也在努力,准备生个儿子出来。”

    薛青麟低着头,最近有点用力过猛,现在说话声音都小了许多。

    群臣笑个不停,之前好不容易出现的悲伤气氛骤然间消弭于无形。

    “有诸位爱卿辅佐,朕何愁大唐不兴盛啊!”

    李存希背着手,转过身来,眺望如长龙一般的队伍。

    “三年,最多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