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03章 这次,我等你敲门
    晨光漫过梅枝时,郑灵萱已将《新命律》最后一页卷好。

    竹管在掌心压出浅痕,她望着案头那截焦黑木片——昨夜顾修然收进怀中前,悄悄放回了她的砚台旁。

    "阿姐!"

    窗纸被叩出细碎声响,苏瑶的声音裹着梅香撞进来。

    门帘掀起的刹那,少女发间的银铃叮咚作响,绣着玉兰花的裙角扫过青砖。

    她踮脚往案上一瞥,眼尾立刻弯成月牙:"全卷写好了?"

    郑灵萱将竹卷递过去。

    苏瑶双手捧接时,指尖微微发颤,像是捧着什么会碎的光。"今日便传去各城。"郑灵萱抚过卷首"新命律"三个大字,墨迹已彻底干透,"前两则百姓说暖,这第三则......"她顿了顿,"说的是我们这些执笔者的规矩。"

    苏瑶突然攥紧了竹卷。"阿姐要同我一道去?"她的声音轻得像落在梅瓣上的雪,"昨日张铁匠还说,要当面谢你改了他儿子的命......"

    "不了。"郑灵萱伸手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命已放归人间,执笔者该歇了。"

    话音未落,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马如龙掀帘而入时,靛青锦袍还沾着晨露,腰间的和田玉坠子撞在门框上,发出清脆的响。"郑姑娘这是要学陶朱公?"他抱拳的手微微发紧,"无命书院今日正该请你题匾......"

    "马掌柜。"郑灵萱笑着摇头,"你建的书院不授天命,我题的匾又算什么?"她转身看向廊下,林婉儿正扶着门框喘气,药香混着冷汗味飘进来,"林医首可是又替人调了一夜心脉?"

    林婉儿的手指深深掐进帕子里。"前日有个被改命的老妇,拉着我的手说'疼说明还活着'。"她的声音发颤,"您若走了,谁来教我们......"

    "我不是走了。"郑灵萱走到廊下,梅枝在她肩头投下斑驳光影,"是回家了。"她望向远处的梅林,那里有间青瓦白墙的小屋,窗台上晾着顾修然新晒的陈皮,"从前总想着写别人的命,现在才懂......"她侧头对众人笑,眼尾的细纹里盛着晨光,"能守着自家的梅树修枝,能等一个人敲门,已是最圆满的命。"

    李小红突然从树后闪出来。

    影卫的玄色劲装沾着草屑,显然在院外蹲了整夜。"主子!"她单膝跪地,声音带着哭腔,"影卫们说要跟着您,您若嫌吵......"

    "傻丫头。"郑灵萱弯腰将她扶起,"北地最近总闪怪光,你替我盯着。"她从腕间褪下羊脂玉镯,塞进李小红掌心,"若见光闪得频繁了,便来敲我家的门。"

    李小红攥紧玉镯,喉结动了动,到底没再说话。

    三日后,无命书院的青石板前立起新碑。

    马如龙拂去碑上尘灰,"此地不授天命"七个字在日头下泛着暖光。

    隔壁心脉调和堂的铜铃响了,林婉儿踮脚挂出"专治改写后遗症"的木牌,药炉里飘出的艾草香,混着书院里孩子们的读书声,漫过了整条长街。

    郑灵萱每日辰时都会去书院讲学。

    她站在梅树下,不讲神通,只讲那个"总想改别人"的女子的故事。

    今日台下坐着个攥着草编蚂蚱的少年,还有个替孙儿裹紧棉袄的老妇。"后来那女子才明白,"她望着少年发亮的眼睛,"真正的自由,是允许别人不完美——就像允许草编蚂蚱歪歪扭扭,允许老妇的手生满茧子。"

    老妇突然抹起了眼泪。"这说的不就是我家那混小子?"她抽抽搭搭地笑,"前日非说要学木匠,我还嫌没出息......"

    少年猛地站起来,草编蚂蚱"啪"地掉在地上。"我阿爹总说要我考状元!"他的脸涨得通红,"可我想......想跟着马掌柜学算账,给书院捐更多书!"

    郑灵萱弯腰捡起蚂蚱,递还给他。"你阿爹若问,"她眨眨眼,"便说郑先生允的。"

    台下爆发出一阵笑。

    风掠过梅枝,落英纷纷飘进书院的雕花窗,落在少年的草编蚂蚱上,落在老妇的棉袄上,也落在廊下那个驻足倾听的身影上。

    顾修然站在院外,手里捧着半摞愿望竹筒。

    竹片上的字迹歪歪扭扭,有"想给娘买头毛驴",有"求菩萨让我腿伤好",还有个孩子画的歪月亮。

    他望着梅树下的郑灵萱,她的发间别着朵绿萼梅,和初遇时山巅雪雾里的星子,重叠在了一起。

    "在想什么?"马如龙不知何时站到他身旁,手里端着两杯茶。

    顾修然低头看竹筒,指尖抚过"想和阿姐看雪"的字迹。"如果一个人从未被写过,"他轻声问,"他会是什么样?"

    马如龙吹开茶沫,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大概就是你现在的样子——"他抬眼笑,"会犹豫,会怕,但会选择。"

    顾修然忽然笑了。

    他望着梅树下的人,她正弯腰替老妇捡起掉落的帕子,发间的梅花轻轻摇晃。

    他终于明白程七说的"火种"是什么了——不是神的权柄,是站在这里的人,愿意弯下腰,接住人间最烫的愿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捧起竹筒往书院走,晨风吹起他的衣摆。

    这一次,他不要做被写好的完美夫君,他要做那个明知梅花开了又落,仍会在雪夜敲门的人。

    是夜,李小红的玄色身影掠过北方荒原。

    她揉了揉被寒风吹得发疼的眼睛,望着远处那团忽明忽暗的光——这次不是错觉,那光里隐约能看见飞檐,能看见朱红的门扉。

    她握紧腰间短刃,加快了脚步。

    门扉微启处,飘出一缕熟悉的墨香。

    北风卷着雪粒打在李小红脸上时,她正伏在半人高的枯草丛里。

    玄色劲装早被霜雪浸透,腰间短刃的牛皮鞘却始终干燥——影卫的规矩,兵器不能沾湿气。

    那团光就在前方三十步外。

    和前几次闪现不同,这次不是模糊的光斑,而是实实在在的飞檐翘角。

    朱红门扉半开,漏出一线暖黄的光,像极了江南富户过除夕时未关严的院门。

    李小红喉结动了动,指尖摸向袖中藏的竹筒——这是林婉儿新制的"声录器",能把声音封在竹节里。

    她猫着腰挪近,离门五步时,风突然转了方向。

    "……你说穿书要命格共鸣,那爱算不算?"

    声音混着墨香飘出来,像春夜煮茶时掀开的壶盖。

    李小红的手一抖,竹筒"咔"地磕在青石上。

    门内的光骤然大亮,她本能地贴紧墙根,玄色劲装与朱门的红撞出刺目的对比。

    但门里没有动静。

    她数到第十七个心跳,才敢抬头——门扉仍半开着,檐角铜铃在风里轻响,像谁在敲一段没头没尾的曲子。

    李小红攥紧竹筒,转身时靴底碾碎了半片冰。

    她知道该走了——影卫的职责是探报,不是涉险。

    可当她的影子掠过门槛时,忽然看清门内案几上摆着什么:一摞泛黄的命簿,最上面那本的封皮,和郑灵萱书房里那本《江湖志》的纹路,一模一样。

    "主子。"

    李小红跪在梅园石桌前时,竹筒还带着荒原的寒气。

    郑灵萱正给梅树剪枝,银剪子"咔"地夹住枯枝,碎雪扑簌簌落进她的衣领。

    "你说那屋里有命簿?"她的声音很轻,剪子却攥得指节发白。

    "是。"李小红将竹筒递上,"还有句话……"

    竹节打开的刹那,顾修然的声音漫出来:"……那爱算不算?"

    郑灵萱的手一抖,剪子"当啷"掉在青石板上。

    她弯腰去捡,发间的绿萼梅蹭过冰冷的石面,瓣尖染了薄霜。

    李小红盯着她的后颈——那里有颗朱砂痣,从前总被高领遮着,现在随着她低头的动作,像一滴要落进雪里的血。

    "您不去?"李小红的声音发紧,"那门……"

    "让他自己走出来。"郑灵萱直起腰,剪子在掌心压出红痕,"从前我总替他写好路,写好情,写好每句该说的话。"她望着梅林深处的小屋,窗台上的陈皮被雪埋了半截,"这次,我不想写他进门。"

    李小红喉结动了动,终究没再劝。

    她退出梅园时,听见郑灵萱轻声说:"去把林医首的'心脉调和丹'多备些——若他真走出来,怕是要疼得厉害。"

    七日后的清晨,李小红的玄色身影再次撞开梅园的竹门。

    "主子!"她的睫毛上挂着冰碴,"书屋没了,就剩这个!"

    摊开的掌心躺着枚玉符,青白色的玉质泛着暖光。

    郑灵萱只看了一眼,便从颈间摘下自己的玉符——两枚合在一起,严丝合缝,像两瓣本就该长在一起的花。

    背面的字是新刻的,刀痕还带着毛边:"我非你写,我是我选。"

    郑灵萱的指尖抚过"选"字的最后一钩,那里有块没磨平的棱。

    她突然笑了——顾修然刻玉符总爱留些小瑕疵,说这样才像真的。

    当夜,雪下得紧。

    郑灵萱在梅树下煮茶,铜壶里的水"咕嘟咕嘟"响。

    她望着院门口那截焦黑木片——顾修然从前总说要劈了它当柴烧,现在却成了她的镇纸。

    "咚。"

    第一声敲门声很轻,像雪粒打在窗纸上。

    "咚、咚。"

    第二、第三声重了些,带着寒风的刺响。

    郑灵萱放下茶盏,没动。

    她望着门后那面铜镜——映出她微颤的眼尾,和门外那道模糊的影子。

    "你是谁?"她的声音裹着茶香。

    门外静默片刻,雪地里传来鞋底碾过碎冰的轻响。

    "我是顾修然。"声音混着风雪灌进来,带着她熟悉的低哑,"生于乱世,母早亡,父为书吏……"他顿了顿,"但我爱上你,不是因为命簿,是因为你烧了书斋,还留了一盏灯。"

    郑灵萱的手扣住门框。她数到第七个心跳,才缓缓拉开门。

    风雪"呼"地涌进来,卷走了茶炉的热气。

    门外没有人。

    雪地上却有一行脚印,从门口延伸出去,每一步都深可见骨,像有人咬着牙在走一条从未写过的路。

    郑灵萱低头,颈间的玉符突然发烫。

    暖光映在雪地上,浮起一行虚影文字:"第488次修正启动——目标:确认'写书者'是否愿放笔。"

    与此同时,现代某间旧公寓里,那台落满灰尘的电脑突然"滴"地一声。

    屏幕自动亮起,文档翻到最后一页。

    原本空白的地方,光标闪烁着,缓缓浮现两个字:"来了。"

    雪地上的脚印还在延伸,绕过梅林,穿过无命书院的青石板,最终消失在北方天际的归墟雾霭里。

    那里的雾气终年不散,传说藏着所有未被写过的命,和所有未被说尽的爱。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