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1章 德法战火骤燃:卢森堡沦陷后的局势推演与战略抉择
    卢森堡大公国。

    面对德国军队,卢森堡的军队人数甚至不到400人。

    1906年8月1日。

    在边境部署军队的德国,以皇帝的权力发布了总动员令,第69步兵师下辖的步兵中队越过边境,入侵了位于比利时和德国之间铁路、电信交汇点的托尔瓦 - 比耶尔兹。

    8月2日。

    将师部设在特里尔的第16步兵师迅速进入卢森堡,瞬间击溃了400人左右的卢森堡军队,占领了施里芬计划的首个目标地点。

    与原历史不同,施里芬计划得到了彻底的执行,右翼军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再也没有能够阻挡德国军队进攻的变数,德国军队迅速推进。

    卢森堡的400名士兵,在庞大的德国军队面前,不过是一只蝼蚁。

    德国军队以更快的速度占领了卢森堡,并比原历史提前一天向法国宣战。

    8月2日下午。

    德国的宣战书送达法国政府。

    德国国内的温和派也不想错过这个德国迎来单线作战的绝佳机会。

    已经没有任何阻碍。

    [法国议会一致决定与德国开战。]

    [法国,从征召预备役改为总动员令,法国陆军的总动员令能否成功实施?]

    [越过比利时边境的德国第一军。首个关卡是列日要塞。]

    “补给会变得更加紧张了。”

    美国,华盛顿特区。

    杜鲁门坐在财政部大楼的会议室里,摊开报纸阅读着。

    这比原历史提前了大约10年,虽然进程与原历史相似,但却更加迅速。

    杜鲁门确信德国提前一天向法国宣战了。

    德国军队的右翼正以更快的速度推进。

    “不过速度更快了。快得多。而比利时国王是在刚果实施大屠杀的利奥波德二世,国家处于相对虚弱的状态。”

    按照原历史,从战争爆发到打到巴黎附近的马恩河战役,大约用了六周时间。

    假设德国军队在马恩河战役前一天没有停止推进,或许六周内攻占巴黎也是有可能的。

    毕竟,靠着那个有些混乱的施里芬计划,德国军队几乎推进到了成功的边缘。

    但停止推进一天是小毛奇的失误,后世也一直诟病他的这一错误决策。

    也有分析认为,如果没有那一天的停顿,德国可能在马恩河战役中取得胜利。

    也就是说,施里芬计划或许本有可能成功。

    尽管当时补给情况不佳,军队狼狈不堪,但他们还是推进到了法国首都附近。

    “靠着掠夺和就地补给,一路推进到法国首都附近的德国军队简直疯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德国对法国的怨恨超乎想象。

    在统一为德国之前,他们本是一个民族,处于特定区域。

    在统一为德国之前的数千年里,他们一直遭受周边国家的压迫,在三十年战争时达到了极致。

    三十年战争的惨烈程度,仅从人口比例来看,战败后的德国,其状况比第二次世界大战还要糟糕。

    ‘出土的尸骨上,刀痕密密麻麻,这足以说明问题了。严重的粮食危机导致……嗯,极端行为。’

    就这样,“周边国家”忌惮德国的统一,每次都像着了魔似的加以阻挠。

    德国军队在普法战争中曾发泄过一次愤怒,但这种愤怒又怎会一次就发泄完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施里芬计划中,他们即便饿得要死,也咬着牙向法国首都进军。

    国民情绪如此可怕。

    杜鲁门靠在椅子上,慢慢地向后仰。

    “巴黎……会沦陷吗?”

    现在还剩下六周时间。

    才仅仅过去了三天,时间正朝着第四天迈进。

    这很讽刺吧。

    虽然年份与原历史不同,但德国军队发动战争的日期都是8月1日。

    尽管没有塞尔维亚和奥地利的冲突,但对德国来说,这也是难得的机会。

    奥匈帝国正觊觎着巴尔干半岛,想必那边也不会吃亏。

    但巴尔干半岛的国家还没有完全从奥斯曼帝国独立出来。

    毕竟当时还没到通过巴尔干战争从奥斯曼帝国完全独立的时候。

    在巴尔干半岛各国自相残杀之前,首先得进行独立战争。

    “嗯。”

    杜鲁门用食指轻轻敲着桌子。

    他把脚搭在部长办公室的桌子上,低下头,抬头看向天花板。

    最终,战争还是爆发了。

    人类未曾经历过的最残酷战争,欧洲列强的自相残杀开始了。

    “部长。”

    部长办公室里不只有他。

    包括负责关税的局长在内,为法国支付银行提供物资供应网络所需的关键人物都参与了此次会议。

    情报局长自然也在,还有金融界的负责人们以及詹姆斯。

    毕竟为供应网络提供资金的机构是纽约的大型银行。

    杜鲁门转过头,看向他们。

    “部长您认为德国军队有可能占领法国首都吧。”

    “别在意。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像我这样军事素养不足的人,又怎敢断言呢。”

    杜鲁门只是通过历史数据进行推测而已。

    他在心里暗自嘀咕。

    “究竟……”

    但众人似乎有不同的想法。

    他们几乎把杜鲁门的假设当成了既定事实。

    ‘……这情况,我指鹿为马他们都信啊?’

    杜鲁门露出了惊愕的表情。

    这种盲目的信任太可怕了。

    当然,事情进展得确实很快,但杜鲁门也需要有人能反驳自已,提出质疑啊,可他们却完全收起了怀疑,这和狂信徒有什么区别。

    他这运营的难道不是财政部,而是财神教吗?

    杜鲁门不禁又打了个寒颤。

    “大家一定要时刻考虑到事情可能不会如预期发展,时局变幻莫测,我又不是超人。”

    杜鲁门警告道。

    说实话,这挺可怕的。

    这让杜鲁门想起那些高呼雅利安超人(ubermensch)的大胡子。

    但众人充耳不闻,只是敷衍地点点头表示明白。

    真是一群疯子。

    ‘……目前的问题是法国的补给线。’

    杜鲁门低下头。

    “不管怎样,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这个。选择哪个法国沿海城市作为补给线才是最重要的。”

    “您说得对。”

    “……”

    “我们在听。”

    “……是。”

    都到这份上了,杜鲁门都怀疑他们是不是在敷衍自已……但他还是继续说道。

    “我觉得把波尔多作为法国的补给线比较好。毕竟如果法国失去巴黎,波尔多肯定是首先会被想到的城市之一。”

    法国还有马赛、里昂等其他大城市。

    但抛开其他因素,要想稳定地从法国支付银行接收物资,波尔多是最安全的。

    原历史上,为应对巴黎沦陷的情况,也曾把波尔多列为候选地,所以实际上可以确定就是它了。

    “如果我们的补给线崩溃,法国就会立刻倒下。因为他们目前正饱受物资短缺之苦。我们掌控着他们的命脉,但不能让他们就此灭亡。”

    杜鲁门只给了他们第二季度定量的物资。

    就这一点,法国的领导层应该会觉得物资充足了。

    在陷入消耗战的泥潭之前,他们会这么认为的。

    ‘命脉已经掌控在手中。’

    杜鲁门的目标是把他们变成穷困潦倒的乞丐。

    必须把欧洲变成一片废墟。

    而首先要消灭的就是军队。

    必须尽可能消耗法国军队。

    反正法国军队在毫无阻碍的德国面前会被击溃,但法国军队必须持续被削弱。

    阻碍美国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最大敌人,就是欧洲列强的军队以及他们的年轻一代。

    只有把这股势力彻底清除,美国才能登上世界之巅。

    要持续消耗法国军队,就得削弱其经济实力,让它沦为债务国,同时还得持续提供物资。

    这样他们才会继续战斗。

    当然,从法国的角度看,这是值得感激的战略物资。

    但知道这个大战略本质的人少之又少。

    所有相关机密文件都已被销毁,除非有人能想明白,否则这个终极目标不会被泄露。

    美国希望整个欧洲陷入绞肉机。

    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一场伤痕累累的胜利。

    欧洲大陆沦为一片废墟。

    然而,变数总是存在的。

    而消除这些变数,是杜鲁门作为财政部长的职责。

    “但是,出现了一个重大麻烦。”

    他皱了皱眉头。

    因为出现了完全意想不到的波折。

    “比利时遭到入侵,但英国议会却很安静。准确地说,威斯敏斯特宫很吵闹,但英国议会还没有明确表达参战的意愿。”

    英国在拖后腿。

    本以为英国议会会立刻表明参战意愿,没想到英国的政党们却在议会里争论不休。

    “总之,英国参战的时间推迟了。”

    英国应该不会不参战。

    但由于议会里的争论,参战延迟已经无法避免。

    毕竟一天都已经过去了。

    “原因是什么?”

    詹姆斯举起了手。

    杜鲁门看向詹姆斯。

    负责与纽约大型银行打交道的詹姆斯,很有可能大致知道原因。

    杜鲁门从财政部情报局长那里了解了一些情况,但实际上金融界可能会更快得知消息。

    果然……问题出在英国金融的中心——伦敦金融城。

    “英国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正在对英国议会进行大规模游说。”

    担保债务凭证(cdo)。

    他们知道这个东西。

    一旦战争爆发,伦敦金融城就如同在cdo这个炸弹上点了火,随时可能爆炸,陷入不知何时会被炸得粉身碎骨的不安之中。

    他们早已知道这个“风险”。

    为了阻止英国参战,他们不惜押上一切。

    一旦失误,就会引发大问题。

    一旦英国在战争中处于劣势,或者战败,伦敦金融城和英国金融就将宣告进入倒计时。

    说不定仅仅是参战这个行为……

    杜鲁门埋下的小种子引发了蝴蝶效应,正像台风一样席卷而来。

    “英国参战越晚,法国就会越不利。”

    但德国也不能太占优势。

    当然,德国需要占优势,但还得留出让法国军队被彻底消耗的空间。

    但这就像一把双刃剑。

    这对美国来说也是个不错的机会。

    争取到了向英国金融提出建议的时间。

    说实话,没想到英国金融会如此敏感地做出反应。

    但既然出现了这样的状况,那可以肯定的是,英国金融的实际情况比想象中恶化得更快。

    那就得赶紧脱身。

    “从现在起,通过财政部向全美国的金融机构发布公文。同时,通过财政部发言人,发布对英国金融投资的警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金融衰落,华尔街崛起,美国得以掌握霸权。

    但是,让英国金融毫无翻身之地地彻底毁灭也不合适。

    即使英国沦为债务国,也得具备起码的偿债能力。

    ‘首先得弄清楚炸弹的规模。’

    可以肯定的是,情况不会严重到次贷危机那种程度。

    毕竟,与帝国主义时代不同,传播速度有差异,而且还没有发展到核弹级别。

    cdo正式引入才不过五六年时间。

    贝尔斯登大规模引入也才三四年。

    就算爆炸,也还在可修复的范围内。

    但与原历史相比,英国将在更加恶劣的环境中进行战争。

    “嗯。”

    目前,美国金融先撤离,观望伦敦金融城的情况。

    英国议会也不可能一直拖延下去。

    再怎么晚,五天之内议会肯定会做出决定。

    “除了情报局长,其他人都先退下吧。”

    >>>

    “让一让!借过!”

    法国,总统的爱丽舍宫。

    与法国议会一起乱成一团的爱丽舍宫,挤满了众多高级官员和参谋。

    总统及各部门部长们焦急地在会议室里穿梭,无数的讨论和争论此起彼伏,围绕着法国的命运和未来的应对策略各抒己见。

    “首先是阿尔萨斯 - 洛林!阿尔萨斯 - 洛林!按照1903年制定的第15号计划,必须立刻进攻阿尔萨斯 - 洛林!”

    第15号计划。

    为应对战争爆发,法国军队铭记着普法战争的耻辱,全力打造动员体系。

    法国军队对动员体系充满信心,原因是自普法战争后,他们全面整顿了相较于德国曾有所欠缺的动员体系。

    而第二个重点就是进攻。

    这里就涉及到着名的埃朗比塔尔军事理论,进攻,唯有进攻。

    可笑的是,创立这一理论的福煦并非只执着于埃朗比塔尔,但他的弟子们开始执着于此,从此理论就变得有些扭曲了。

    他们只有一个目标。

    收复普法战争中失去的耻辱之地、法国的旧领土阿尔萨斯 - 洛林。

    将能够夺取德国工业能力和资源的阿尔萨斯 - 洛林作为进攻目标。

    “德国军队的主力正在通过比利时!法国陆军应该立即进攻并占领此时已经削弱的德国左翼的洛林和阿登地区!”

    战争部长和将领们的呼喊声在会议室里回荡。

    “你这么说,主力不就在右翼吗。要是他们先占领巴黎可怎么办?”

    “不会发生那种事的。一旦我们的盟友英国远征军出兵,德国军队的兵力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左翼一旦崩溃,右翼为了增援左翼,就不得不放弃右翼机动!”

    乍一听,似乎很合理。

    总统专注地听着战争部长的话。

    “在放弃右翼机动的德国主力南下的这段时间,我们只需通过进攻,一路把他们打到柏林就行了。按照我们的第15号计划,我们的动员能力已经足够!”

    哐!

    战争部长猛拍桌子,会议室顿时安静了片刻。

    第15号计划。

    埃米尔·卢贝总统满头大汗,缓缓睁开紧闭的双眼。

    难道现在真的没有别的战略了吗?

    虽然看起来像赌博,但通过打垮敌人的左翼,迫使敌人放弃右翼机动的想法,似乎也不错。

    普法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不就是动员速度太慢,以及对普鲁士军队的弱点反应迟钝、指挥拖沓导致的吗?

    那就像烈火一样发起进攻就行了。

    “嗯,不错。”

    总统强忍着无视德尔卡塞那绝望地看着他们的目光,与战争部长对视。

    只要有眼中燃烧着的那股斗志,似乎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此时法国民众的反德情绪极为高涨,爱国热情熊熊燃烧。

    这还不错。

    “法国政府尊重军方的判断。”

    “!谢谢。”

    总统给予了许可。

    “啊。”

    总统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急忙转头看向德尔卡塞。

    头发花白的德尔卡塞一脸疲惫地看着总统。

    “物资补给还顺利吗?”

    “啊?嗯……”

    德尔卡塞露出了难看的笑容。

    物资补给……还算顺利吧。法国财政已经一团糟,但第二季度的物资倒是储备好了。

    德尔卡塞脸色灰暗,暗自嘀咕着。

    “物资足够……物资……”

    问题在于财政啊。

    德尔卡塞的眼角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