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2章 秘密揭露,震惊不已
    我盯着袖中折好的地图,指尖在纸角压出一道深痕。门外的脚步声早已远去,可那股滞留的寒意还在屋里盘旋。顾柏舟站在窗边没动,短锄横在臂弯里,目光锁着篱笆外那片昏暗的土路。

    “你先去睡吧。”我说。

    他摇头,“那人不是顺路经过。他在等你点灯。”

    我抬眼看他,烛光映着他脸上的一道旧疤。我没再劝。转身从柜底取出系统终端,指尖划过屏幕,调出昨晚热感记录的回放。两个模糊人影绕着三号田中枢设备转了近一刻钟,其中一人蹲下时,衣角掀开了一瞬——腰侧挂着一块铜牌,纹路是商队押运才用的双环标记。

    这不是赵财能请得起的人。

    我切换数据流,将过去七天所有交易路径重新比对。系统能量值流失曲线与运输路线错位严重,但当我把买家IP地址和转运节点叠加投影时,三条线最终都收束在北线河湾的三号点。更关键的是,那批被截走的种苗,在系统后台仍显示“待交付”,可实际已被重新打码登记,归属三个从未签约的外地商号名下。

    我的手指一顿。

    这三个名字……我在社交平台见过。

    匿名翻查跨区玩家的历史留言,半年前有条旧帖写着:“悦农模式不可复制,流程断一环即崩。”发帖人ID尾数是“739”,正是眼下其中一个冒名商号的注册编码。另两人,一个是曾试图仿种灵泉水稻却颗粒无收的粮商,另一个是在集市竞价中败给李商人、从此退出种苗市场的贩夫。

    他们没打算抢生意。

    他们是想让所有人相信,云悦的成功,靠的是背后有一支看不见的商队在撑腰。只要“独立农户”的形象崩塌,那些追随者就会动摇,学员会怀疑自己学的到底是谁的东西。

    我把这些信息整理成简报,投在堂屋墙上。天刚亮,林婶就回来了,手里攥着一张油纸包的豆糕,脸色不太对。

    “集上都在传,说李商人要独代你的苗。”她把油纸往桌上一放,“还有人放出话,说你签了三年密约,往后只供不售。”

    我点头,“他们动作比我快。”

    她愣住,“真有这事?”

    “没有。”我指着墙上的图,“真正签了约的是这三个名字。他们拿了我的货,贴别人的招牌,再编出个‘独家代理’的说法,让人以为我早就依附了大商户。”

    林婶瞪大眼,“这不是坑人吗?谁信这种鬼话!”

    “会有人信。”顾柏舟低声说,“老百姓不懂流程,只看结果。要是连年丰收,自然说是你本事;可一旦哪块田出了事,第一个被问罪的就是‘背后势力插手’。”

    屋里静下来。

    我打开系统录音功能,播放昨夜院外那段低语:“头儿说,再盯三天,等他们开课就把名单弄出来。”声音很轻,但关键词清晰。他们盯的根本不是种苗,是讲师团的人选名单。只要掌握了谁在学、谁在教,就能提前收买,或者散布谣言说某些讲师已被某商行“内定”。

    林婶猛地站起来,“这帮人是要挖根啊!”

    顾柏舟一拳砸在桌上,碗碟震了一下。他喘着气,“我们连夜去把那个中转点端了,烧了他们的货,看谁还敢动歪心思!”

    “不行。”我立刻拦住他,“你现在去,正中他们下怀。他们巴不得我们乱来,闹出事,就能坐实‘农户无法自治,终需商会监管’的说法。”

    他咬着牙不说话。

    林婶搓着手,“可也不能就这么看着他们胡作非为啊。”

    “我们不反击,也不退。”我拿起炭笔,在墙上画出新的线路,“从今天起,课程照常,但启用备用讲师名录,所有外出授课人员临时更换身份编号。对外放出风声,就说已与李商人达成独家合作——让他们以为得逞了。”

    顾柏舟皱眉,“这不等于认输了?”

    “是让他们放松。”我继续写,“同时启动信用溯源系统。每一批发出的种苗,都会附带唯一的能量铭文,买家用普通检测仪就能验真伪。假货一碰就现原形。”

    林婶眼睛亮了些,“那要是有人买了假货,发现被骗,岂不是回头来找咱们?”

    “这就是我们要的。”我点头,“信任一旦破裂,他们再想重建渠道就得花十倍力气。而我们,始终站在明处。”

    她想了想,忽然压低声音:“那我再去集上走一趟。就说听说你要签大商行,问有没有剩名额,能不能搭个线。”

    我笑了,“去吧,别太急切,装作是替亲戚打听。”

    她点头,把那张记了假情报的纸条塞进袖口,匆匆出门。

    堂屋只剩我和顾柏舟。他站在我身后,看着墙上密密麻麻的标注。

    “你早猜到了?”他问。

    “只是怀疑。”我擦掉一条错误路线,“直到看见那个铜牌。村霸雇不起押运手,只有长期跑远路的商队才有这种配置。他们藏得深,是因为知道一旦暴露,就是彻底撕破脸。”

    他沉默片刻,“接下来呢?”

    “等。”我说,“让他们以为一切顺利推进。等他们把伪造的代理文书发出去,客户开始付款订货,再动手。”

    他缓缓点头,走到桌边研墨。砚台粗糙,磨得慢,但他一下一下压得很稳。

    我摊开一张新纸,开始列反击计划的第一条:**溯源测试样本投放时间与地点**。笔尖划过纸面,发出细微的沙响。刚写下三个字,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不是林婶的脚步。

    我抬头,看见顾承安背着小竹篓站在门口,脸上沾着泥点,怀里搂着一只受惊的野兔。

    “娘!”他跑进来,声音发抖,“晒场后面……有人挖坑!我还看见一个叔叔往袋子里装土,像是从咱们田里偷的!”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