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7章 明天,复工
    第467章明天,复工

    袁振邦走了。

    一阵突如其来的寒流席卷过这片刚刚还热火朝天的土地,然后带着胜利者的决绝扬长而去。

    留下的,是一片死寂。

    昨天还咆哮着吞吐钢筋水泥的巨兽们,此刻都成了沉默的钢铁骨架,在南国毒辣的阳光下,被晒得滚烫。

    工地上,所有的机器都熄火了。

    数千名工人像被抽掉了主心骨,三五成群地蹲在阴凉处,抽着最劣质的卷烟,眼神里是昨天还不敢想象的茫然和恐慌。

    钱,还能拿到吗?

    活,还让不让干了?

    那个陈老板,是不是要倒了?

    没人知道答案。

    空气里,那股混杂着汗水与希望的亢奋味道,被一种压抑的不安取代了。

    王虎站在指挥部的二楼阳台,看着这死气沉沉的一幕,烦躁地把嘴里的牙签嚼得粉碎。

    “妈的!憋屈!太他妈憋屈了!”

    “山哥,就让他这么走了?一句话,就把咱们几十亿的投资,几千号人的饭碗给砸了?”

    远处,那辆蓝色的吉普车又开了过来,停在楼下。

    还是那个李主任,只是脸上的官气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小心翼翼的讨好。

    他搓着手,走到陈山面前,额头上全是汗。

    “陈老板,您看……袁老还在气头上。”

    “这事儿闹得太大了,惊动了省里。”

    “您……您要不先写个检讨,服个软,态度摆出来,事情总有回旋的余地嘛。”

    王虎从喉咙里发出一声冷笑。

    “检讨?检讨个屁!我们错哪儿了?”

    李主任的脸僵了一下,求助似的看向陈山。

    陈山把目光从山下那些茫然的工人脸上收回来,看着李主任。

    “李主任,辛苦了。”

    他的语气很平淡,“我们有我们的规矩。”

    李主任还想说什么,梁文辉从办公室里快步走了出来,脸色比外面的天色还要阴沉。

    他径直走到陈山身边,声音压得极低。

    “山哥。”

    “省行那边来了电话。”

    “说……为配合上级调查,我们和记在内地所有银行的账户……暂时冻结了。”

    “砰!”

    王虎一脚踹在铁皮文件柜上,柜子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轰然倒地。

    “操!”

    李主任听到这动静,吓得脸都白了,连个招呼都没敢打,转身就钻回车里,一溜烟跑了。

    ……

    蛇口招待所,最简陋的一间客房里。

    袁振邦伏在吱嘎作响的木桌上,就着一盏昏黄的台灯,奋笔疾书。

    钢笔的笔尖划过粗糙的稿纸,发出沙沙的声响。

    稿纸的抬头,一行字力透纸背。

    《关于深圳特区蛇口工业园出现严重资本主义倾向及思想倒退问题的紧急报告》。

    【……以香港商人陈山为首的和记集团,以‘效率’为名,行‘金钱腐蚀’之实,严重破坏了我党长期以来建立的劳动观念与集体主义精神……】

    【……其‘计件工资’、‘高额奖金’等手段,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糖衣炮弹,使得部分工人同志见利忘义,丧失了主人翁精神……】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此歪风断不可长!恳请中央即刻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对‘蛇口模式’进行严肃批判与彻底取缔!】

    他身边的秘书,小心翼翼地给他换上一杯热茶。

    “袁老,您歇歇吧,这都写了一下午了。”

    袁振邦头也没抬,声音嘶哑但有力。

    “不行!”

    “这股歪风,必须从根上刹住!”

    “这份报告,天亮之前就要通过机要渠道发回北京!要让北京的同志们都看到,再这么搞下去,我们的革命的成果,就要被这些投机商人窃取了!”

    他写完最后一句,重重地放下钢笔。

    窗外,工地的方向一片漆黑,万籁俱寂。

    袁振邦看着那片黑暗,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

    在他看来,这才是拨乱反正后,应有的平静。

    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像是完成了一项捍卫信仰的伟大使命。

    他拿起报告,吹了吹未干的墨迹,眼神里,是老一辈革命家特有的坚定与决绝。

    明天一早,这份报告,就会通过机要渠道,直送北京。

    ……

    指挥部办公室里,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王虎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野兽,来回踱步,把地板踩得咚咚响。

    “山哥!钱都冻了!人也停工了!再不想办法,咱们就真成了砧板上的肉了!”

    梁文辉坐在角落,面前摊着一堆报表,他死死盯着上面的数字。

    “停工一天,直接损失一百三十万。”

    陈山没有理会他们的焦虑。

    他走到那张巨大的深圳规划图前。

    图上,厂房、住宅、学校、医院,一片片红色的标记,勾勒出一个未来的雏形。

    他看着那张图,看了很久。

    “文辉。”

    他的声音突然响起,平静得像是什么都没发生。

    “山哥,我在。”梁文辉抬起头。

    “给我起草一份报告。”

    梁文辉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报告?给……给省里?”

    “不。”陈山摇了摇头。

    他的手指,点在图纸上那片代表着一号晶圆厂的红色区域。

    “给北京。”

    “给能看懂这份报告的人看。”

    王虎和梁文辉都愣住了。

    陈山转过身,看着他们。

    “报告的题目,就叫——《关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在蛇口工业区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部分,”陈山的声音不带一丝情绪,像是在口述一份技术说明书。

    “建设速度对比。把我们工地的建设进度,和国内同类型项目的平均建设周期,做成最直观的图表。我要让他们看到,我们一个月,能干完他们一年的活。”

    “第二部分,”他的手指移到图纸上那些宿舍楼和配套设施上。

    “投资与回报。计算我们在基础建设、人才引进、技术研发上的总投入。再把我们已经拿到的海外芯片订单预付款,换算成外汇,并排罗列。我要让他们知道,我们花的每一分钱,都能从美国人、日本人那里,十倍、百倍地赚回来!”

    “第三部分,社会效益。统计这几个月,我们在本地解决了多少就业,培养了多少技术工人,带动了多少相关产业。把工人的平均收入增长率,和全国平均水平做个对比。”

    “第四部分,”陈山转过身,看着已经目瞪口呆的梁文辉。

    “结论。”

    “只有让创造价值的人,拿到远超平均水平的回报,才能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用全世界最快的速度,去追赶我们已经落后了几十年的科技差距。”

    “我们是在为国家赚钱,为民族争利。谁要挡这条路,谁就是历史的罪人。”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王虎和梁文辉同时重复了一遍这句口号,心脏都漏跳了一拍。

    这句袁老口中“资本家的腐朽口号”,山哥竟然要把它堂而皇之地写进报告里!

    ......

    梁文辉把自己关在隔壁房间,里面只剩下打字机清脆的敲击声。

    王虎的暴躁,渐渐被一种巨大的疑惑取代。

    终于,办公室的门开了。

    陈山走了出来。

    他站在门口,看着远处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消失在沉默的吊车剪影之后。

    那座钢铁巨兽,像一具冰冷的骨架,横亘在暮色里。

    王虎迎了上去,声音里全是压抑不住的焦急。

    “山哥,报告写了。然后呢?”

    “我们就这么干等着?等北京那边的消息?”

    陈山转过头,看着他,眼神平静。

    “通知所有工头。”

    王虎精神一振,“要他们做什么?”

    “明天天亮。”

    陈山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千钧之力,砸进了死寂的夜色里。

    “准时复工。”

    .....

    次日。

    天,刚泛起鱼肚白。

    “轰隆隆——”

    沉寂了一整天的蛇口工地,仿佛一头从沉睡中苏醒的钢铁巨兽,再次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咆哮。

    推土机巨大的铲斗开始翻动红色的泥土,塔吊的长臂在晨曦中缓缓转动,刺耳的电焊弧光划破了黎明前的最后一丝黑暗。

    数千名工人,在各自工头的带领下,重新涌向了昨天还死气沉沉的岗位。

    他们的脸上,不再有茫然。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疯狂的亢奋。

    陈老板没倒!

    活,还能干!

    钱,还能挣!

    招待所内,袁振邦被这突如其来的轰鸣声惊醒。

    他猛地从床上坐起,快步走到窗前。

    当他看到窗外那片重新沸腾的工地时,一股血气直冲头顶。

    他的手,因为极度的愤怒而剧烈颤抖。

    “反了!简直是反了!”

    他抓起桌上的电话,手都在哆嗦。

    “接市公安局!我是袁振邦!”

    电话接通,他对着话筒,几乎是在咆哮。

    “立刻出警!去蛇口工业区!把所有带头复工的工头,给我抓起来!谁敢反抗,就地制服!”

    “陈山!还有那个和记的负责人!全部控制起来!等候处理!”

    “这是命令!”